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禁锢在没有节日的时代

读到一篇科普说月经周期可以重塑你的大脑。月经周期的激素分泌水平波动会对情绪和行为带来一定影响,这已众所周知,但对记忆和信息传递效率,甚至口头表达的影响却并没有很多研究。目前的研究发现基本能确认雌激素刺激大脑认知区域,已观测出大脑区域的厚度在月经周期中发生波动——无论灰质还是白质都有变化。但由于研究样本数过少,所以尽管研究表明,大脑的某些区域可以与月经周期中的激素波动来进行重塑,但研究者警告说,这些研究并不意味着记忆或认知受到影响。但自我体感还是觉得有影响的,也可能是注意力被身体状况干扰所致,或者情绪所致?

咳。前天咳得半夜爬起来找药吃,早上又从冰箱角落里翻出陈年枇杷膏,慢慢好转。嗓子还哑着但已经不再只是气声。偶尔会有这几天好多话没说好的遗憾。但也无妨,听也是沟通的必需。

昨晚听老妈讲过去的故事。先讲起家庭历史,因为家里代际年龄差都很大,我对外婆还有稍许印象,外公就只有照片上的记忆了。嗯,昨晚理清了一些时间线和人物关系。后来老妈讲起她小时候1950年代的动荡感。

她说邻居有一家是做蜡烛生意的,开蜡烛行在那个年代没什么生意,只过年时有阵子忙些。蜡烛制作就在家里的地下室,两层楼住家,顶上有个小阁楼。老夫妇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吧,女儿是小妹妹,当年是跟我老妈差不多大的孩子,也时常一起在巷子里玩。有天放学回来看到巷子里好多军警人员且被围了起来,是这户蜡烛坊人家。

蜡烛坊家的儿子解放前为国民党工作,解放前夕不知为何没有走。之后,这户人家一直藏着四口人——一个儿子的一家三口和另一个男子,从来不出门。但还是事发了,某日,儿子在阁楼窗口透气,被远远的暸望者察觉到了,于是上门抓人并挖地三尺。全家大小都被抓了,俩国民党男子被认定为特务被枪毙了,父母老迈保外就医,另一儿子痨病患者也保外就医,三人都很快去世。小妹妹和那个躲藏的孩子年纪小无涉,很快释放。躲藏的嫂子被判了几年,出狱后在原来屋子隔出的一小间,三人相依为命。

事发后邻居想起,难怪他们家每日买菜卖得特别多,难怪要问他们家借个葱姜酱醋他们会热心答应后关门回去拿了出来,不会让人跟进家去拿。最让我觉得好有电影感的,是我妈说,后来,那个一直关在屋子里的孩子跟她们说,他早就在门缝窗缝里认识她们了。可外面自由嬉戏的她们却不知道他的存在。

听这种故事总想问后来呢,后来他们怎么样,好像很希望听到他们能如何快乐地度过一生,用这样的结局抚慰悲惨故事的心情。但现实往往不会那么童话,老妈说只知道那个小妹妹后来在哪个厂里工作,好歹有收入。我说那个小男孩应该读书之后顺利工作了吧,老妈说好像也没怎么读书就进厂上班了。再后来也没了联系。

老妈说,当时这种家庭应该都是有人监视的,说这躲藏的男人只出门过一次,后来也被人揭发了——某日从后院边门外坐黄包车外出。我不知道这样的生活有多恐怖多焦虑,只是脑中一直浮现的都是二战时躲在地下室的犹太人的模糊影像。

继续读韩炳哲的《倦怠社会》。谈及深度无聊对于创作活动的重要意义时,指出现在是过度的刺激、信息和资讯从根本上改变了注意力的结构和运作方式。因此人们的感知变得分散和碎片化。此外,日益增长的工作负担要求一种特殊的时间和注意力的管理技术——多工作业——反过来也影响了注意力的结构。多工作业并不代表文明的进步,它更像一只正在进食的动物必须同时防敌,还要保护自己的后代和伴侣。所以动物不能专注、沉湎于眼前的对象,因为它必须同时注意背景环境。人类社会越来越类似于自然捕猎区,而人类在文化领域的成就包括哲学思想,是要归功于我们拥有专一而深刻的注意力的。

他从一个走路而无聊的人开端。行走方式让他感到深度无聊到想改变时,有了舞蹈出现的可能。但舞蹈花哨的脚步显得过于铺张,完全不符合绩效原则的要求。所以现代这个躁动不安、多工作业的状态下,如何才能有创作呢。“由于缺少安宁,我们的文明将逐渐终结于一种新的野蛮状态。”

书的结尾外二篇其一讲到节日,与最近热闹的五一调休讨论倒是挺合拍呢。首先,节日是什么?节日这一特殊时刻是和庆祝联系在一起的。由于节日的存在,时间不再是一连串飘忽即逝、仓促的时刻。人们在庆祝节日时,如同巡视一个空间,逗留其中。这不正是我们在期待即将来到的节日(假日)时的美好之所在吗。

不少哲人论述过艺术与节日的特殊关联。艺术也会带来特殊的时间体验,让我们学会停留。节日是不会消逝的时刻,所以它是一种特殊意义上的神圣时刻。

节日是不同于平日,它必须有神性参与,这才能使平日里不可能之事变得可能。节日里,人们与神同在,自身也变成了神。当人们游戏时,神感到喜悦,同时人们也为了神灵而游戏。日常我们从事劳作或生产时,我们不再与神他他同在,也失去了自身的神性。这就是我们在节日以及节日即将过去时的喜悦与不舍感呀。

节日和庆典都拥有宗教的源头。当平凡的日常生活结束时,节日便开始了。一些仪式、通道和门槛区分了神圣和日常领域,如果没了它节日,便只剩下庸常的、转瞬即逝的时间,并且全部被用于工作。神圣时间是充盈的,工作时间是空虚的。谁说不是呢?

如今的我们是否还能拥有节日呢?尽管节日尚存,却不再拥有其原本的意义。当下的功绩社会每个人经营着自己的营地,但不同于规训社会之处在于,人们同时是犯人和看守,受害者和施暴者,主人和奴仆。我们进行自我剥削。自我剥削比他者剥削更有效率,因为前者伴随着一种自由的感觉——或者说错觉吧。所以,过劳症的最初症状是一种极度狂喜,患者无比兴奋地投入工作之中,直至最终崩溃。

所以,哪有什么节日啊。我们在这叠加了规训和绩效的双重压力下,战战兢兢地过着日常的无意义生活。我们想追求的极度无聊时刻会不断被新的讯息通知打断,不断地被我们听说的励志故事鞭策或诱惑,无法拥有那神圣的充盈时间。

亚里士多德说自由人是那些无须顾虑生计、摆脱了其束缚的人。所以,工作的人是不自由的人,哪怕你在假日里正在逛博物馆。因为艺术缘起于节日祭拜仪式中,在神圣时刻让艺术品拥有了神圣意义。但随着神圣意义被展览价值和市场价值所取代后,博物馆和银行保险柜成为了艺术品的蒙难所,它们是无时间性的。

书的结尾处说,“我们应当把商店改造成一个庆典场所,在其中生命才能获得应有的意义”。嗯,想想还是算了,我就认了展览价值来表现神圣价值吧——改造成博物馆就好。

这个周末好迷你吧。周末开始了——周末结束了。周末这种劳动力再生产的休息时间都无法保障,还奢求什么节日的神圣时刻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津巴时讯】为何“圣诞树”会成为“圣诞节”的标志?快快装扮好你自己的“圣诞树”吧
母亲的高光时刻
今日秦书day311:聊聊腊八
555电子节日蜡烛电路图
女人——月经28天,你知道每一天对你的意义么
各种巧克力的意义,你知道多少?各种节日快来了,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让你的TA更甜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