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十年后又小孩
userphoto

2023.09.26 广东

关注

题记:孩子既是父母最好的考官,也是父母最好的老师。

新近回乡办事,在高速公路服务区歇脚午饭,在快餐店排队时,遇见前头有个老人着急在反复刷屏摆弄手机,而柜台里面唯一的服务员阿姨,也在一边忙活一边高喊催促,“点开(手机)用付款码给钱啊”……

倾听细看,猜想可能是那个老人不懂查找付款码,凑上前去,果真如是,随即问询老人同意后,伸手帮他打开付款码,进行扫码付费。

[本文首发于20230926《中山日报》文棚]

虽说那是举手之劳的小事一桩,事后偶有回想再加思忖,原来,客家话有说的“老人成三岁”,真的就是这样。

人到了一定的年纪,老了,往往会有很多新鲜事物,让老人在认知上“返老还童”,当下好似一个既无知又无奈的小蛮童。

[本文配图选自南方日报李放影集,谨致谢意]

时空回望,笔者所在年代的儿童玩具是小石块是小树杈,后来成家有了孩子,才知晓孩子那一代的玩具有(天线宝宝)得得B有皮加丘;再后来网络普及年代,小孩的玩具又变成了电子游戏变成了手机游戏……

显然,史书常说,一代人有一代人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担当;生活总也常见的却是,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爱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时尚,此亦是前一代人与后一代人之间常常会有隔阂会有鸿沟的原由。

仍记得上世纪80年代,第一次到深圳特区开眼界,偶遇一位同乡长者,受邀上门拜访,俩人对坐喝茶闲聊,对方瞬间就在吐槽家里小孩子的种种不是。

同乡长者当年百思不解之一,说是正在读中学的男孩,夏天穿衣竟然可以不穿背心仔,只穿一件空壳(衬)衫,裤子还要穿着什么喇叭裤,他十分担忧自家孩子将来会因此毁了前程。

实际上的结果呢?并不惊讶也无悬念,二十年后再次相遇,问询同乡长者他家男孩近况,男孩已是一间学校的高级教师。

笑谈扯起当年的穿衣忧虑问题,同乡长者自嘲说,看来年青人的东西,他不懂,他真不懂啊。

同乡长者说的可能是完全不懂,新近听有老友说的却是似懂非懂。

老友孩子今年刚刚考上远方的大学。开学过后不久就是老友的生日,当天老友早上起来,就眼巴巴地在等候孩子的生日祝福信息,但从早到晚刷屏又刷屏,却一直未见。

作为母亲,老友随即给远方学校的孩子发了条信息,叮嘱孩子“要记得某些重要的日子,这对你(孩子)以后的家庭是否幸福很重要。”老友认为,男人(男孩)的情商,足以支撑身边所有人的幸福感。

过了好一阵,孩子回复说,“我记得您(母亲)的生日,我觉得,最好的生日礼物是不让您(母亲)担心。”

孩子还告知妈妈,当天他参加了社团活动,认识了在跨国企业工作的学长。孩子最后说,“很遗憾您(母亲)没有向前看,幸福是自己给的,不是别人施舍的。”

老友叙说完那天与孩子的一番对话,说是正在长大的孩子,想不到有些人生哲学,其实比自个还清醒还明白。

当天孩子的说话,也仿佛一语点醒梦中人似的,老友叹说当下可能是孩子,才可让自己活明白。

熟识老友这个孩子多年,过往遇见也有精彩片断让人记忆犹新。

暑假老友刚刚到龄退休,一家三口回来度假。老友相约几个小伙伴到家聚会,顺便打打牙祭。

当天老友亲自下厨弄好一桌丰盛的佳肴,有小伙伴尝了两样菜肴,张口就笑说——想不到这么多年下来,你(老友)走了那么多的地方,吃了那么多的(环球)美食,烹饪水平还是这么差劲啊?

老友孩子闻听,当场接口调侃回答:Uncle,你说错了,应该说我妈(老友)是二十年如一日,厨艺水平常年保持稳定才对。

当时听来,大家不约而同地举杯向老友孩子敬酒,赞叹老友孩子小小年纪亦懂得换位思考的行为心理,同样一个人同样一件事,想不到在孩子口里道来,就是如此灵舍不同。

这些年来,常常可以听到老友母子相互教导共同成长的故事。此时此刻却也想起了另一句乡下客家土话,“三十年前爷(老爸)教崽(儿子),三十年后崽教爷。

这样说来,老人成三岁,三十年后又小孩的话,崽教爷,既是自然规律,也是必然现象。自然规律,说的是要认老,要接纳时光不返之现实;必然现象,说的是要服老,要包容长江后浪之新异。

还有,孔子所言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三人无疑也应该包括小孩子在内,因为世间所有的知识与认知,先知者即为师也。

[本图选自珠海好友非洲行影集,谨致谢意]

年纪一大把时节,再来聆听老友孩子有条有理娓娓道来的几番良言,自然而然也会咀嚼几回也要琢磨一下。

当下最易联想到的是,行为心理学老师常说的一句家教名言:孩子既是父母最好的考官,也是父母最好的老师。

其实,区别只在于时间段也,前者是三十年前,后者是三十年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好老师”征文|我与先生亦师亦友亦同事
《过昭关》:我好比哀哀长空雁
那些恍若隔世的旧时年俗
与长辈同行
这些传统家训家规中,包含了很多做人处事的智慧,值得一读!
在网上看到这段话,读来让人泪崩:父无能,儿受罪,儿无才,父低头,要么 你能吃苦,要么你的孩子 能吃苦,要么你的父母 还在为你吃苦。三代人 总有一代人 要努力,三十年前 看父敬子,三十年后 看子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