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意识篇:1、意识的初始
userphoto

2023.02.01 上海

关注

意识篇:1、意识的初始。

意识以生命体为载体,我们至今为止所经验到的事实是,一切意识行为都是和生命体联系在一起的。

意识的载体和初始,需要从生命体的源头寻求解答。

在地球生命史的数十亿年间,生命体的出现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感应细胞到感觉器官;从神经索到大脑中枢;从微生物、植物、动物、人类,千姿万态,它们有一个共同的源头,即它们都是以DNA基因自主复制和它的安居容器 — 细胞为根基的。

DNA基因有两个最为基本的特点:

一是,基因的自主复制。DNA基因自主复制决定了意识从一开始就具有自主的基质,并在世世代代的繁衍中传承着自主复制的基质。

二是,以细胞为生存机体的物能摄取。基因复制通过安居其中的容器 — 细胞,为生存机体在与外界交遇中进行自主复制所需的物能摄取,获得自身世世代代繁衍传承所需的物能营养和生存保障。

英国学者理查德·道金斯在《自私的基因》所著中指出,“复制因子的出现不仅仅是为了生存,还为它们自己制造容器,即赖以生存的运载工具。能够生存下来的复制因子都是那些为自己构造了生存机器以安居其中的复制因子。最原始的生存机器也许仅仅是一层保护衣。后来,新竞争对手陆续出现,它们拥有更优良、更有效的生存机器,因此生存斗争随之逐渐激化。生存机器的体积越来越大,其结构也逐臻复杂。这是一个积累和渐进的过程”。

基因自主复制和细胞为生存机体的物能摄取,构成了生命体最初的主体意向行为,即DNA基因自主复制和细胞物能摄取合成的主体意向行为,产生了被称之为“意识”的自主能动。意大利哲学家里格纳诺(1870-1930)认为,“有生命的物质从溶解在营养液里的极复杂的化学物质之中,丝毫不差地吸取可以重建其机体、保持其本来面貌的化合物或化学基”。这样的自主选择和目的,使我们可以追溯到意识的源头,即DNA基因自主复制和细胞为生存机体物能摄取的意向行为。表明了意识从一开始,既以生命体为自己的载体,又具有主体的自主基质。

以此确立意识的初始,即意识发生于基因自主复制和细胞为生存机体物能摄取的主体意向行为,正是这种主体自主的、有选择和目的的意向行为,构成了生命体的初始意识。如果要给意识下一个定义的话,其初始含义即为:意识源自于以生命体为载体,具有基因自主复制和以细胞为生存机体物能摄取的主体意向行为。

由此,“意识”不是一种自身独立的东西,而是一种以生命体为载体的主体意向行为。如同在自然世界中的“力”,始终不是一种自身独立的东西,而是如黎曼几何和爱因斯坦相对论所揭示的:“力”是一种空间质能结构的产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活着不好吗,地球上的生物为什么要进化出死亡?
宇宙为什么和生命体如此相似?科学家的解释匪夷所思
生物宁愿选择衰老,也不选择永生,其实我们对进化有些误会
哲学讨论录四十五
生命意识的特性:1,护存本能 是维护自己生命体能够继续存在下去的
辩证治病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