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意识篇:16、主观能动的主客统一
userphoto

2023.03.09 上海

关注

主观能动的主客统一是人类意识结构运动的特色,体现在人类从自然之物利用到概念之物创造的思想和经验的统一中。

一般而言,我们的观念把意识者称之为主体,把意识对象称之为客体。但有一点须把握,当意识以意识者为对象进行勘察时,意识者在此间亦成为了客体。主体和客体的划分不是自我绝对的,处在意识者位置是主体,处在对象位置是客体。

主体和客体的统一在于:

第一,两者是不可分割和各自绝对的;

第二,两者都是实在的方式。

第三,黑格尔在谈论生命体时指出,生命体既是主体又是客体,是主客统一。

近代西方认识论哲学探讨了认识的本质和界限,认为认识是主体的意识方式对意识外的自在客体的整列。康德的学说揭示了,认识是先验的心灵步骤对经验质料的整列制作,以此为认识的本质所在和界限所在。在康德那里,认识的本质和界限是,心灵提供认识的样式,经验提供认识的对象,两者不可缺一。

在哲学上,传统本体论认为认识是本体的反映,是无关心灵步骤整列方式的制作的。洛克和休谟的经验论则认为心灵是一张白纸,经验在心灵中留下印象,印象的复本形成了观念,简单的观念组成复杂的观念,一切知识都来自于经验。

认识究竟是本体的反映还是心灵的制作,划分了两种不同的认识论,亦引起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长期争辩。

客体有没有它的本体方式呢?康德认为客体的本体方式是自在的,这种自在是认识无法进入的。其缘由很简单,我们要认识,就要运用我们的心灵步骤,用心灵步骤的方式来制作认识。这样的必然结果是,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一切感官知觉的表象和概念思维的认识都是我们的心灵步骤方式所整列制作的“现象界”,这样的“现象界”并不是意识外自在之物的本体原型。我们完全不能想象,我们的知觉和认识是怎么可以扬弃心灵步骤方式的整列制作而进入没有心灵步骤方式整列制作的本体自在原型的。

康德之后的许多学者和哲学家,极力否认和扬弃康德的自在之物,唯物论者认为,认识是客体的反映;唯心论者认为,客体是精神的外化。唯物论和唯心论尽管各持己见,但两者都共同认为,知觉和认识是可以达到、进入和知晓意识外的自在之物的本体原型的,康德的自在之物在哲学上是一种累赘,是违背哲学一元论传统的。

现代科学的发展,特别是量子理论的出现,则使人们越来越感到“不存在与图像和理论无关的实在概念”。当我们谈论“实在”时,这样的“实在”都不是意识外的自在之物的本体原型,而是意识中的知觉表象和概念构造,即被我们的意识结构整列制作的由表象和概念组成的“现象界”。自在之物和现象界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至于“物质”是一个语词概念指谓的抽象构造,对物质的定义只能和只能是:这个语词概念指谓的是一切可以被称之为“物质”的对象。在经典物理学中,“物质”这个语词概念,指谓的是一切具有直观表象的知觉对象;在现代物理学中,“物质”这个语词概念的指谓,进一步扩展到了一切具有物理特性的知觉对象,只要具有物理特性,不论人的感官知觉是可直观知觉的对象的还是不能直观知觉的对象,都可以被“物质”这个语词概念的指谓所统摄。除此之外,我们对于“物质”的定义,就不能再言说什么了。

对于“精神”来说亦是这样。“精神”是一个语词概念的指谓抽象构造,对精神的定义只能和只能是:这个语词概念指谓的是一切可以被称之为“精神”的对象。

无论是“物质”和“精神”都是实在的,争辩谁为终极第一性在哲学上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在哲学上我们看到,凡当然的唯物论背后,往往是全然的唯心论。

至于自在之物,它在我们的意识之外。人类通过身体系统的感官知觉和意识外的自在之物发生经验刺激的交遇,把来自意识外的自在刺激整列制作为意识中的直观表象的知觉对象,即由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合成的直观表象的知觉对象;通过符号系统介入的概念思维的指称抽象构造,由表象到概念,把感官知觉提供的直观表象的知觉对象,整列制作为符号指称抽象构造的事物认识。

在表象到概念的认识过程中,我们的头脑通过概念思维反思的逻辑必然,察觉到在意识外有着自在之物的存在,以“自在之物”的语词指谓它,生成“自在之物”的概念。至于要求扬弃感官知觉整列制作和概念思维整列制作的“现象界”,达到没有感官知觉和概念思维整列制作的自在之物的本体原型,那无疑是缘木求鱼。

其实,正是自在之物在我们意识外的存在和不可见底其自在本体的原型,才为人类的感官知觉和概念思维提供了无限深化和扩展的表象和认识。如果我们的感官知觉和概念思维能够进入和知晓自在之物的本体原型,那么就意味着我们的知觉和认识就到了顶和见了底,再无深化和发展可能了。

人类意识结构的运动在主客关系中,生成意识外自在之物刺激的无限深入和扩展的直观表象,进而在表象到概念的思维活动中,生成无限可能的思想想象的对象和概念之物的创造。在把思想想象的对象反馈于经验实证的制作和求取中,从自然之物的利用到概念之物的创造,实现人类意识结构主观能动的主客统一。也就是说,主观能动的主客统一是由人类的意识结构和人类意识结构的运动所导致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康德:通俗版《纯粹理性批判》| 纯粹自然科学是怎样可能的?(连载三上)
近代以來西方哲學中“物”的概念 WORD
胡塞尔“本质直观”直解——“现象学”的心理路径(上篇)
《叔本华美学随笔》论死亡
未来形而上学导论
一个完整认识过程是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