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男版李子柒”走红!复原失传千年“黑科技”,带火非遗文化,800w网友点赞膜拜:还有什么是他不会的?!
养生到了一定境界以后
真的比穿衣化妆有用一万倍!
那——8月10号晚19:00
【二家x方回春堂】养生专场限时返场!
西洋参、酸枣百合膏、祛湿茶、开胃六物膏……
款款好价,仅限直播间!记得来蹲!
三伏天没补好的姐妹可别再错过立秋了!

//
民族的
就是最棒的
//

李子柒断更的第679天,我终于再次找到了新的快乐源泉。

种地伐竹,制衣炼银,采蜜酿酒,养蚕取绸...他把古人的非遗手艺发挥的淋漓尽致,穿越千年带到现代人的眼前。

复刻古代的工艺和传统美食,每一样原材料都从源头寻起。


穿着古衣,畜着长发,绑着头巾,和几只小猫小狗为伴,隐居在依山傍水的田园农家之中,仿佛外界的纷扰都与他毫无关系。

他,就是被称为「男版」李子柒的鲁磊。


他可以历时几个月,只为了复刻最具华夏风采的东方系列。

火折子、马面裙、日晷,滚灯,风箱,蚊香,蓑衣,竹床,竹盐牙膏…这些从前只在书里听过、电视剧里见过的古人使用的物件,都在他的手下一一重现。




十里莲花香,朦胧雨中油纸伞

二姑娘入坑的第一个视频,是鲁磊耗费两个月复原的一把古代宫廷满穿油纸伞。

他只身前往500米高的深山,挑选5年以上老竹,在清凉的溪水中浸泡一月余;


用镰刀仔细去除朱青,打磨平整,劈成上下伞骨,再穿上花孔;


再取新的木桩制作伞头伞托,开伞骨槽;


做竹跳子(在开合处用来卡扣锁喉,负责伞开合的部件)


接着便是最为繁琐的串联环节。用细线装好上伞骨及下伞骨,一针一针的拼接伞骨;


绕边线;


糊上油纸;


上色,再刷一层防水的熟桐油;


最后在伞内侧织上象征着“金木水火土”的五色丝线,每一个步骤都有其对应的孔洞,一旦出错便需全部重来;


来回穿渡2500多针,才能织就这样一张密密麻麻美轮美奂的几何网面。




轻轻一吹,火折子

在没有打火机的年代,想要起火只有一些原始而古老的方式,例如钻木取火。后来,为了火种能够更好的保存、更便捷的携带,「火折子」应声而出。

从前我以为火折子不过是稀疏寻常的玩意儿,出现在古装剧中时也未曾多加思索它的原理和制作方式。

直到看到鲁磊这期视频,才感慨于古人的动手能力与智慧。

先用竹子制筒,在盖子上钻气孔;


取番薯藤蔓,去叶子,将杆子拍烂,在水中浸泡一夜;


搭配棉花、芦苇樱子,一并拍打后晒干、碾成茸;


取土硝、硫磺、樟脑、松香、沉香淀粉一并搅拌;

*土硝:农村房屋墙上特有的产物
*松香:植物中渗出的油树脂,经蒸馏挥发油后所余固体树脂


取纸张包裹成长条状,放入火折子筒中;


待碰到火星后,便能成为持续燃烧的火烛。

火折子的秘诀是竹筒上端留出的小孔,孔里有少量氧气进入,里面就会出于半燃半熄的状态,打开盖子就会获得充足的氧气而复燃。

古人在那么几百年以前,便掌握了如何控制氧气的浓度来控制燃烧的程度,实在令人惊叹。




原汁原味的马面裙

去年7月「DIOR抄袭马面裙」新闻出来后,鲁磊立马出了一期复原明代马面裙的视频。

还在视频末尾内涵了下,疯狂好评!


马面裙是中国古代女子传统服饰之一,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宋代,当时的“旋裙”已经初具马面形,是一种为了方便女子骑驴而设计的功能性“开胯之裙”。

后来在明清时期,马面成为了主流,并且无论男女贫贵皆可穿之。

马面裙的种类繁多,鲁磊复原的是其中一款——窄膝襕宽底襕梯形马面裙。


取一块布度尺,裁出6个布幅;


3个布幅拼为一裙幅;


将两大块裙幅打边、锁边,一针一线的缝着;


用火折子生火烧炭,做成熨烫的火斗;


一步一步烫褶、缝线、制作腰封,仔仔细细还原了马面裙的制作工艺。


最后穿上的那一刻,搭配荡气回肠的BGM,简直潇洒又帅气,一眼梦回那个仗剑走天涯的年代。




民族的,就是最棒的

在他的视频中,还有许多巧夺天工的非遗手艺物品。

例如《天工开物》中提到的日晷。鲁磊不仅日以继夜的凿刻以达外观100%还原:


在功能上也严格按照古书记载:


力求学着古人,计算出日月星辰的斗转变化。


古法练银,从碾压银矿石开始;


花费半月余反复提炼,最终得到一块婴孩手掌大小的纯银;


更贴近生活一点的物品,他也能做。

例如大家天天都用的牙膏。将粗盐磨碎后,加入山中自然生长的竹叶、鸡内金,混合均匀装入竹筒内,糊上泥巴置于火盆中炙烤,制得竹盐粉末。


将珍珠、薄荷、竹炭依次碾压成分,从草木灰与水的混合物中过滤水碱水,与竹盐粉末搅拌混合一块,牙膏便成了。


有了牙膏,怎能没有牙刷。

将熟牛骨历经劈、砍、削、磨、钻孔,入碱水浸泡脱脂,再用蜂蜡打蜡,玛瑙石抛光,制得修长光滑的牙刷柄。


选取相对柔软的猪鬃毛,过石灰水捞起,再一根根固定在牙刷柄上,用剪刀剪去多余的部分,完工。


看他的视频,还能习得许多不为人知的典故。比如看似平淡无奇的筷子,居然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古典筷子长度七寸六分,寓意着人有七情六欲;圆弧的筷头和方形的筷尾,象征着天圆地方;


将筷尾修成宝塔状,代表着出人头地;两支筷子为一对,寓意着合二为一、以和为贵;


打磨好形状后,把筷子置于石灰水中脱脂三日,入盐水杀菌,沸煮一刻钟,晾晒两日,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筷子就制成了。


古代人的生活,虽说少了许多现代煎炸烹煮的美食,但聪明的人们依旧能从有限的大自然赐予的食材中,做出有滋有味的一日三餐。

用麦子发酵熬成的麦芽糖;


历经一月半等待的柿饼;


秋季最爱的桂花糯米藕;


风雪欲来,适合畅饮的高粱烧酒;


在他的视频中,观众不仅能够享受片刻的岁月静好,还能了解许多或已失传的文化。

例如秋天满山的野果子中,有一种不太常见的「拐枣」。它的原名叫枳椇,在《诗经》中就有出现。

根据科学家的研究,这种植物在地球上至少已存在了五百万年。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经霜乃黄,嚼之味甘如蜜。」将拐枣的干果制成拐枣茶,既可以作为解酒茶饮用,又可以在平时的生活中饮用,也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口味也十分温和。

这样许多年轻人甚至从未听说过的食物,鲁磊一个步骤一个步骤的熬制着,将其呈现在了当代人的眼前。


或许许多人无法理解,为什么现代科技如此发达,依旧有人爱着古装、效仿古习,甚至像鲁磊一样愿意将大把大把的时间花在别人看不见的地方,认真钻研每一道似乎「没有必要」的工序。

用什么火折子?打火机点一下不就得了;
日晷是什么东西?这个字都不认识啊;
谁还撑油纸伞哦?现在的伞又便宜又好看;
......

但二姑娘却以为,在这些费时费力的手工当中,藏着老祖宗积极解决困难的智慧,藏着他们热爱生活的乐观。

而那些愿意效仿追随并弘扬民族文化的每一个手艺人,无论是否是剧本,无论是否有团队,无论是否为了利益,都值得鼓掌和称赞


本文素材来源:b站up主@鲁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他被粉丝称为“男版李子柒”“当代杨戬”,穿古装复原古代工艺,单条视频制作周期超一年!
中国古代的火摺子主要成分是什么?经常看电视剧里面,古人打开盖子火就燃烧起来了?
古人出门携带的火折子,究竟是用什么做的?
古人出门携带的火折子,究竟是用什么做的? 今天可算知道了
古代的火折子,为什么对着它一吹就能点着呢,古人的智慧深不可测
古人出门随身携带的火折子,一吹就着,它究竟是什么原理制成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