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000多年前的宋代女性词作家——以我笔写我心

性别的存在和生命同样古老,然而在过去很长的历史时间中却难寻女性的身影和声音。“中国数千年的历史是男权中心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女性被置于非人格化的基础上和对男性的人身依附之中。

在这种女性被压抑的不正常的传统中,女性被男性当成'物化’的对象,'消费’的对象。争取人格独立、张扬个性自由成为女性也是人的呼喊,这并没有构建女性历史存在的独特性。性别历史传统及经验的匮乏,这是女性成为性别道路上不可逾越结构性的空白。”女性在传统的男性中心社会倍受礼教压迫,她们没有叙述的权威,与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相对隔绝,只能依附男性而在家庭的私人空间生存。

因此,她们湮没在历史的洪流中,几乎没有留下任何存在的证据。尽管现实那样艰难,女性毕竟是强韧不屈的,即使受制于社会压力而举步维艰,仍有极少数女性文学家突出重围,用文学抒发现实生活的喜怒哀乐并挣扎着在历史中留下她们的足迹。宋代女性词作家无疑是这样一个群体,在沉默的大多数中,发出真正属于自己的声音。

如果说,在男性作家的笔下,女性是被写作、被阅读的对象,那么,在宋代女性词作家的作品中,她们成为主体,书写她们的悲喜。

宋代女性词虽未来得及形成完全自觉的女性意识,其中逐渐觉醒的女性意识仍然值得重视。女性词作家在词中探寻和发现自己作为女性的独特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冲破藩篱,发出真正属于她们自己的声音。

01

当我知道我是我,我就不再是我

孟悦和戴锦华在《浮出历史地表》中表达了一个观点,两千年来的中国历史中,女性是一个盲点,是一个空洞的符号,男性可以任意往里填充内容。这个被压抑的性别并不是没有自己的历史,只是没有相应的话语权来表述自己的历史,从而被压抑成了无意识。

“女性所能够书写的并不是另外一种历史,而是一切已然成文的历史的无意识,是一切统治结构为了证明自身的天经地义、完美无缺而必须压抑、藏匿、掩盖和抹煞的东西。”这种“无意识”在经典史籍中被掩盖、不留痕迹。

宋代女性同封建社会其他朝代的女性一样,深受礼教束缚。较之相对开明的前代,宋代女性的地位明显下降。理学家在对历史进行反思的同时进一步强化男尊女卑的观念,士大夫纷纷制定家规严格约束女性行为,加深了对女性的禁锢和摧残。

在冰冷的现实压迫中,宋代女性几乎与外面的世界隔绝,客观上导致她们的视线内倾,注重观照自我、审视自我,并通过风行的词体表现她们开始觉醒的女性意识。女性意识的觉醒首先表现在女性意识到她的主体性,她也是“人”,是一个“女人”,并自觉地运用文学表现自我。

宋代女性词既不为博功名也不为逞才学,而是词人情感宣泄的需要,因此格外真实地表露自我、关注自我。词中姿容妍丽的花意象烘托出一个个鲜活的女性自我形象。魏夫人生于官宦之家,及长嫁与曾巩之弟曾布为妻,曾布累居高职、官至枢密院事、为右仆射,其受封为鲁国夫人。曾布参与过熙宁新政,在宦海几经沉浮,魏夫人因此饱受离别之苦。

《全宋词》存魏夫人词14首,其中《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经考证为李清照所作,其余13首大多是伤离念远之作,却几乎首首有花。魏夫人词中的花意象呈现出的是一派富贵气象,一位相思情浓的女子。据《青箱杂记》记载,晏殊“每吟咏富贵,不言金玉锦绣,而唯说其气象。若'楼台侧畔杨花过,帘幕中间燕子飞’、'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之是也”,“故公自以此句语人曰:'穷儿家有这景致也无?’”

魏夫人身为大臣妻,生活条件优越,其词未刻意为之,所营造的意象中却天然充盈着富贵之气。

李清照自负“自是花中第一流”,词作的花意象更体现出她独特的个性,从红颜少女到霜鬓嫠妇、人生各个阶段都形象鲜明。“绣面芙蓉一笑开”画出灵秀活泼的少女清照如盛开的芙蓉般的清丽容颜;“待得群花过后,一番风露晓妆新。妖娆艳态,妒风笑月,长殢东君”描出芍药绰约风情,隐现多情词人顾盼生辉的婉转妩媚;“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所绘是秋菊萎落,映照李清照晚年孀居的寂寞哀愁。

女子为词本身便是一种觉醒,宋代的女词人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唱响反叛之歌,抨击“女子无才便是德”、“才藻非女子事”的谬说,并在词中发现自我、表现自我,用多姿多态的花意象拱出一个鲜活的正在觉醒的女性群体。

02

爱情诚可贵

爱情是文学创作中永不过时的主题。“爱情在女子身上特别显得最美,因为女子把全部精神生活和现实生活都集中在爱情和推广成为爱情”。然而审视男性创作的文学作品不难发现,女性即使在爱情主题中也只是对象,而非主体。

她们是男性观赏的对象、欲望的对象,是男性理想的载体,却唯独不是她自己。男性塑造的爱情中的女性形象未能说出女性自己的心声,女性话语只能等待女性文学来表达。女性要成为爱情的主体之一,而不是男性爱情的对象,这种追求今人看来或许平常,在千年前确不可谓不前卫。女性意识逐渐觉醒的宋代女性词作家挣脱枷锁,勇敢地唱出自己大胆的情爱追求。

词深于言情,查礼在《铜鼓书堂词话》中说过,“情有文不能达、诗不能道者,而独于长短句中,可以委婉形容之”,不甘命运摆布的宋代女性词作家至少可以在这片小天地无所顾忌地表达内心的情感,以清醒的女性意识向世人宣称女性的情爱需求,而不是成为“裹着沉重的礼教外衣,失去女性自我意识和情感世界,迎合三从四德审美规范的雕塑品”。

开始觉醒的宋代女词人诚恳地面对自己的情感需求,直率地在词中表露出来,并不巧言讳饰。姿态各异的花意象,凝聚了词人最真挚的感情。

李清照《醉花阴》上片写这年的重阳节天气并不好,浓云密布雾气沉沉,词人心里愁绪绵绵,独坐房中,香烟袅袅。佳节本是团圆时,丈夫却远在他乡,词人独守空房,孤衾冷被,辗转反侧,半夜难眠。古人重阳有赏菊饮酒之俗。词的下片即倒叙词人黄昏时独自饮酒的寂寞愁苦:别说我不想你、不神伤,瑟瑟西风吹卷起帘幕的时候,我露出来的面容比菊花还要憔悴瘦削!

在赵明诚病逝后,李清照也大病一场。在男性居主导地位的宋代,女性在婚姻家庭中地位甚微。礼教不仅是束缚女性身心的外在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被部分女性认同并成为她们规范自我的内在因素。

03

自由价亦高

尽管现实严酷难以改变,但一个觉醒的女性,是不甘失去独立地位、迎合屈服、成为男性附庸的。宋代女性词虽然大都缠绵悱恻,却在在流露出作者平等、自由的个性要求。她们笔下的花意象不是善于攀附的菟丝花,而是格高韵清、能体现作者个性意识的超凡脱俗的花,如梅、菊、荷花、桂花等。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缔结婚姻,幸运的人或许不多,其中就有李清照。

李清照和丈夫伉俪甚笃,彼此志趣相同情投意合,曾有一段很是甜蜜恩爱的生活。在婚姻里、在爱情里,李清照坚持着自己的个性,即使她的坚持在当时未免显得太无顾忌,引起卫道士的强烈反感。

她的词多处用花意象表露自己独立人格的精神追求。如《一剪梅》“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这是赵明诚外出求学的日子里,李清照寄给他的一封情书,诉说自己无尽的思念。

但她的思念是不是单向的呢?是望断天涯、“过尽千帆皆不是”?还是“只缘感君一回顾,使我思君朝与暮”?都不是。她相信她和丈夫两心相通,彼此挂念着。在他们的爱情里,没有谁高谁低,彼此是平等的,她会因为分隔两地而相思,他亦因为同样的原因而苦恼,“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是也。落花流水非是无情,现实无奈罢了。但只要彼此心心相印,在我想你的时候你也会想起我,又何惧相思!

尽管宋代女性词作者的女性意识觉醒还很有限,与“男女平等”、“妇女解放”相去甚远,但考虑到当时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能有如此进步,开始认识到女性的主体价值,直面女性的情爱需求,有初步的平等自由的个性要求,已经非常难能可贵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李清照词的女性意识(转)
试论李清照的小女子情调与丈夫气
声声慢优秀教案
《声声慢》:女性写愁的巅峰之作
简析宋代女性词人创作的特点
诗高无人识,词浅被谬推,徐晋如这样解读李清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