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尉迟”这个姓氏中的“尉”为什么读作yu?“尉”字单独作为姓又该怎么读?

@爱因斯坦白 资深媒体人,主编,新浪微问专家团成员 回答:

“尉迟”是南北朝时北方鲜卑族姓氏,以部落名为姓。前秦时期苻坚攻灭鲜卑拓跋部族,建立代国。后来拓跋邽复国,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与此同时,鲜卑族中又崛起一支尉迟部落,号尉迟部,如同中华之诸侯国。后来尉迟部随孝文帝进入中原,拓跋宏皇帝为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所折服,极力推行中华文化,学习汉俗,连皇帝的姓氏都由原来的拓跋氏改为元氏,同时还下令其族人也一律改为汉姓,鲜卑尉迟氏部落族人便是在这种情形下,以部落名称的谐音汉字“尉迟”为姓氏,称尉迟氏,后逐渐融入汉族之中。尉迟复姓望族居太原,战国时秦国置郡,相当于现在山西省太原市。现今尉迟姓宗祠还有四言通用联: 望出太原,源自鲜卑。

那么,“尉迟”这个姓氏中的“尉”为何要发“yu”音呢?似乎很少有人追根溯源,百度上也丝毫找不到相关说明资料。

我查阅了多部史书及文献资料,原来鲜卑族尉迟部的祖源来自通古斯系"兀者"民族的"西戎"部落月氏(读作“越知”yuèzhī,或“肉知”rouzhi,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1世纪的一个西北游牧民族),其祖先是中亚胡人的一个分支。学者王国维考证,月氏即《逸周书·王会解》中的“禺氐”,《穆天子传》中的“禺知”或“禺氏”。包括“尉迟”这个部落名(后来的姓氏)可能都是“月氏”的同音字或一声之转。后世汉文史书中屡次出现的于阗尉迟氏王族(Vijaya),可能就是月氏的别称。“于阗人”,就是今称的塞族人(塞尔维亚族),使用印欧语系伊朗语族东伊朗语支的于阗语即于阗塞语,其族首领的世家姓氏叫做“Vi-ca”,汉译音为“尉迟”,是冠在从汉朝时期开始立国的于阗国名前的头衔,其意是“征服者”、“胜利者”。尉迟一族后与鲜卑拓拔部联合,被称作“西方尉迟氏”,后逐渐崛起成为一支部落,被鲜卑拓拔部大人称之为“尉迟部”,“尉迟”二字的读音就这么流传下来。

对研究中国上古字音颇有造诣的加拿大蒲立本(E·G·Pulleybalnk)教授曾专作研究,1966年他在文中提出,尉迟音为yuchi,和“月氏”肯定是同一发音(详见《chinese and Indo-Europeans》(Journal of the Royal Asiatic socjety1966年,Partsl2939页)。他还根据《魏书》卷二《武帝纪》:(天兴)六年(403)春正月辛未,朔方尉迟部别帅率万余家内属,入居云中”的记载,认为从此以后,尉迟部也即月氏的后裔成为北魏八姓之一,直到唐代,仍处于显贵地位。同时在我国的古籍中,尚有不少有关的记载,说明这种语音上的一致,并非偶然的巧合,著名的和阗玉或于阗玉,在战国以至秦汉时期,人们多称为禺氏玉即月氏玉。

而“尉”字单独作为姓氏则有“yu”“wei”两个读音,读音不同,来源有别。

当读“wei”时,相传出自春秋时郑国,是当时一位掌管刑狱的官吏的后代。他的官名叫尉正,后世尉姓来源于他的官名,至于读“yu”时,则是由前文提到的鲜卑族复姓“尉迟”简化而来的。隋朝时期,整个尉迟氏家族进行了第二次汉化过程,许多贵族称单姓尉氏,平民多称单姓迟氏,奴仆则称单姓胡氏,后来还有尉迟氏被隋文帝赐改为杨氏者,如隋朝末期著名的将领杨义臣就是。至唐朝初期,整个尉迟氏家族即已经完全成为汉族,但仍有一部分族人维持尉迟氏复姓,例如过年时千家万户大门上张贴的门神之一、隋唐英雄传中的尉迟恭。尉迟氏与同宗同源的尉氏、迟氏、胡氏、杨氏世代相传至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读就错的68个姓氏
西域风情:埋没于风尘的焉耆往事
佛狸祠到底应该怎么读
最为罕见的10个冷僻姓氏读音 ●僪,读作yù(裕) ●夔,读作
那么美的复姓,除了上官、东方、诸葛,你还知道几个?
中国历史上十二大叱咤风云的复姓,诸葛、司马、慕容,谁领风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