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世界上真的会有因果报应吗?


1. 无修而修,这辈子有可能做到吗?


答:“无修而修”其实就是如实的、不受概念迷惑的生活,不需要借助任何法门引导,就能时时刻刻在生活中体现佛法,并且融会贯通,成为一种习惯;所以对能做到的人来说,每天都能做到,甚至当下就能做到。

就像坐船一样,你不在前行,但船顺着水流在前行,那么船的前行也就成为了你的前行;当你如实的生活时,就如同坐上了佛的船,不用受到船桨的品牌、质量等因素影响,船自然也会前行。

 

2. 清净贪算贪吗?


答:清静贪,为的是心识不受无明的影响和污染,在本然如是的状态下,一直保持住清静心的境界。从出发点来看,清静贪是利他的贪而非利己的贪,不属于无明的贪。

所以,不能用世俗概念的“贪”来理解清静贪,它和“贪恋享受、贪图利益”的“贪”不一样,两者不是一回事。

 

3. 二乘佛法自度要戒贪嗔痴,而追求好的物质生活本身就是一种欲望也就是贪,生存于这个社会必须要去努力,没有竞争的社会是没有活力的,问如果没有欲望怎么在社会上生存下去,合理的欲望能让人上进,但是这跟佛法是否有无冲突?


答:佛法在根本上是利益众生,当你是利益众生的心态时,不站在个人私欲的角度做事,不要把“我”的概念放大,那么这种“合理的欲望”自然跟佛法没有冲突。

比如,当你承担起家庭(注:家庭也是众生的一份子)的责任,出来工作赚钱养家时,这种“欲望”是不伤害他人的,并且是利益众生的功德事业,可以说是合理的欲望。

如果你的欲望是为了一己私欲追求利益、贪图享受,打着“合理欲望”的名义去伤害别人,那便大错特错,违背了佛法利益众生的根本。

 

4. 看透事物本质如实生活与为众生奋斗本身是不冲突的,但是心境还未到度他的境界,那么奋斗的本质还是为了自己生活的更好,丑与美,穷与富,肯定是要追求后者,如果真的如实生活了,那就是世俗中人所谓的不上进,而上进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如实生活是解苦,本身就无法达到解苦的境界,也就做不到了。


答:落在了“丑与美、穷与富”的相对概念上,这已经不是如实的生活了,更别提追求你自认为更好的“美、富”概念。

其次,不要把“如实生活”错解成:不负责任、消极、不上进、随心所欲之类的概念,这两者有很大的区别。比如上一个问题里,挣钱养家糊口也是如实的生活,因为你要负起家庭的责任,哪还会不上进呢?而养活一家人,也就是你上进的目的啊!

同样,小到对一个家庭负责任,大到对一个社会负责,乃至对一个国家负责,当人人都能如实生活,更好地去面对这个社会时,不论是谁,看到身边的人出现问题、需要帮助时,都会自然而然去做利益众生的事,会尽自己的一分力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这又谈何不上进呢?

 

5. 如果人因为利益而伤害自己,该如何对待?


答:说的严重些,如果一个人为了利益连自己都能伤害,还有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是他做不出的?

苹果手机也好,老爷机也好,手机的功能就是用来通信的,哪一款手机没有这个功能?又何必落入“用苹果更高贵、更显身份”的概念里?当你自愿被“钱财”、“地位”、“名声”等等的利益概念绑着走时,能救你的也只有你自己。并且这类人贪念太大,长此以往,做多了恶业也会有因果报应,因此必须矫正自己的心态!

 

6. 老易,我之前看了一部讲因果的电影[大块头有大智慧],慢慢相信有因果这回事,大多数的时候,又觉得因果也不会印证,佛家常说业障,这个业,指的是什么?


答:佛家讲的“业”分为“身、口、意”三业,是指行为、语言、思想这些活动都会产生作用力,这种作用力就叫做业力。只要是“身、口、意”三业所作的善恶业,都会在潜移默化中慢慢积聚,接着都像电脑自动储存一样,都在“业”的仓库里有了储存。等到善恶业的因缘成熟了,也就是因缘和合到了,就会产生果报,一切还得自作自受。


7. 怎么理解佛家乱世归隐盛世而出,道家乱世下山盛世归隐,迷惑中,求解?


答:不必去在意它。不管是佛家还是道家,是出世还是隐退,都是为了更好地去适应环境,才不断地改变动向;而当因缘和合的条件都形成了,环境需要某一家出世、而它也能适应环境时,他自然而然就出世了,而当它功成自然也就隐退了。

其次,不存在“乱世”、“盛世”之分,这就是被概念绑住了,所有的出世和隐退都是因为看到了环境发展的本质,才要出世去适应它,或是隐退去适应。

 

8.修佛的意义是什么呢?


答:为了解脱一切迷障和烦恼,不入轮回。

 

9.修行的人,怎么正确对待性?


答:不要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性,性的根本是为了生命的延续,而不是为了追求感官的刺激;性跟吃饭一样,是为了吃饱,而不是为了追求美食给你带来的享受。

性跟吃饭、喝水本质无差,所以该怎么对待就怎么对待,无需刻意避讳;需要注意的是,本然、如实并不意味着随心放纵,因为佛法不离世间法,你不能否认自己对于这个社会的功能和所要承担的责任,也必须遵守世间法的规则。


猜你想看:


——禅宗公案

佛说一辈子两件事:饿了吃饭,困了睡觉!

天天吃斋、打坐、诵经,真的有助于修行吗?

禅师开悟师姑是女人,究竟悟到了什么?

 

——如是我闻

佛教兴起前最大的宗教BOSS是谁

起义偷师打BOSS——佛教诞生初期日常。

走近释迦牟尼,看佛教CEO是怎样炼成的?

 

——谈谈佛@

对佛学还有疑问?答案都在这里啦!


                               

 点赞的都与佛有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用佛家思想建立企业文化
真正的修行(上)
卢凤华:也谈人生意义
慢慢练的就是太极拳吗?当然不是
读书笔记:《天幕红尘》
佛家的人生观。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