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徽州牌坊(金紫祠牌坊)
userphoto

2023.02.03 安徽

关注

  小编的期末考试终于结束啦!

由于期末考试的缘故非常抱歉这几天没有按时更新,小编在此向大家道歉,同时也非常感谢大家的支持。

  今天我们来到了潜口镇金紫祠景区。景区口的大石上写着“中国大自然太极拳”几个大字。这里我想向大家介绍一下潜口这个城市,潜口古称阮溪,潜川安徽省旅游文化名镇。潜口镇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其“潜”字据说是为纪念陶渊明(陶渊明名为潜)在此隐居而得名。正所谓“万山潜于后,众山之出口”地理位置优越且自古就是贸易集散中心的潜口一直扮演者徽州交通枢纽的角色。

  今天我们介绍的金紫祠牌坊伫立在潜口汪氏宗祠(金紫祠)前。我们知道牌坊多数是为了表彰功勋、科第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而与它们不同的是金紫祠牌坊是祠堂的附属建筑物,是用来昭示先祖高尚的美德和丰功伟绩的建筑物。

  该坊采用的是四柱冲天式结构,气势恢宏是典型的五楼四柱三间形态。最上方的龙凤牌上刻着“宋敕建”,可看出该坊的地位和规格!也突出了汪姓这个徽州大姓在徽州的地位和辉煌。该坊于宋隆兴二年(1164年)赐建,正德九年(1515年)迁于现址,又在嘉靖、万历时扩建,清康熙三年(1663年)大修。现存这座金紫祠坊已经在徽州大地上伫立了800多年,在风雨的洗礼下依然岿然不动。

  金紫祠牌坊是金紫祠的附属建筑之一,牌坊都如此精美而真正的祠堂主体又如何呢?果然俗称“金銮殿”和皖南小故宫”的金紫祠并没有让我们失望。金紫祠因仿北京故宫太和殿样式建造,位于整体建筑群的中轴线上,是目前发现的古徽州境内最大的祠堂有“中国民间第一祠”的美誉。金紫祠不仅仅融合了皇家宫殿风格还融入了徽派艺术形态体制,其完备的建造技艺形成了独特的建筑群风格。具有较高的历史、建筑价值。

 该祠堂坐北朝南,整个建筑群沿中轴线对称分布。建筑群由南至北分别为:紫金祠牌坊,三源桥、棂门、戟门、碑亭、仪阖、露台、驰道、回廊、享堂、寝殿。在寝殿后还修建了专门祭祀汪氏先祖越国公汪华的汪华公庙。整体建筑群保存完好,虽然部分建筑已经损坏 但幸运的是主体建筑紫金祠保存良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什么是安徽的人文底气?看完这份安徽国保全辑就懂了
潜口民宅
徽州堂樾的祠堂与牌坊
徽州“国保单位”大全
潜口民宅,中国的徽派建筑博物馆
行走丨走进徽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