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徽州记忆—朱子理学下的棠樾1
userphoto

2023.02.03 安徽

关注

  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学术上徽文化往往指古徽州一府六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系统研究徽州文化的一门学科称为徽学,是中国地域文化的三大显学(敦煌学、藏学、徽学)之一。

  现在我们所理解的徽学是广义上的学科,包含徽州的政治、经济、文化、技艺、科技等等。可以说具有徽州特点的学说都可以成为徽学。但是在狭义上的徽学人们往往认为徽学指朱子理学。

  徽州的辉煌不仅仅在以徽商为代表的经济成就上,也不在以状元金榜、进士许国为代表的徽州教育上,我认为徽州最宝贵的资源是徽州的思想。

  北宋时期形成的哲学思想,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理学。理学是中国最精致,最具有系统化理论体系的学说,也是南宋的官方哲学。在众多理学大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程颐、程颢兄弟和朱熹,十分巧合是这几位理学大家都是徽州人,或多或少都受到了徽文化的熏陶,我们有理由相信徽州具有理学发展的肥沃土壤。

  徽州乡村往往出现单独氏族聚居的情况,一个村庄有一个村庄的代表姓氏,有着不同的文化,甚至不同的方言,村庄与村庄间交流较少且较为封闭。在我们探访一个又一个村庄时,随着探访村庄数量的增加我们发现的一个规律:一个大的氏族往往扎根于一个村庄开枝散叶,并修建氏族的宗祠维护本姓人的合法权益并立下家规维护氏族的正常运转。所以在徽州我们经常发现存在一村一姓一祠堂一村规的现象。

  纵观整个中国,中国人并不像其他民族一样重视宗教,并不认为宗教思想和宗教活动是生活中的重要部分。所以中国文化的基础并不是宗教,而是伦理(以儒家伦理为代表)。这一切使中国和其他主要文明国家把教会和圣职人员看为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本质区别。

  在徽州最能体现儒家伦理的建筑群是棠樾牌坊群及其附属建筑。在棠樾人们以鲍姓为主,地上建筑有牌坊、亭、祠堂、园林等,从整体规模和完整程度上来看放眼全国非常少见。以棠樾牌坊群为例,棠樾牌坊群一个有7座牌坊分别为“鲍灿孝行坊”、“慈孝里坊”、“鲍文龄妻江氏节孝坊”、“乐善好施坊”(鲍淑芳父子义行坊)、“鲍文渊继妻吴氏节孝坊”、“鲍逢昌孝子坊 ”和“鲍象贤尚书坊”。在这几座牌坊中我们可以看出具有徽州特色的程朱理学“忠、孝、节、义”的伦理道德。

  首先我们介绍的第一座牌坊为“鲍灿孝行坊”,体现孝的传统伦理。鲍灿是一个大孝子虽满腹诗论但不求仕途,服侍两脚病疽的老母,持续吮吸老母的血脓直至痊愈。他的行为感动乡里,为他修建了鲍灿孝行坊。 

  第二座“慈孝里坊”是为旌表鲍氏父子所建。相传元代歙县太守李达率部叛乱,鲍氏父子不幸被擒获叛军要两人杀一,父子两竟争死,以求他生,连叛军都为之动容不忍下刀!

  第三座和第五座都是贞洁牌坊,分别为“鲍文龄妻江氏节孝坊”和“鲍文渊继妻吴氏节孝坊”都是夫早死立节完孤,并把幼子培养成才的故事。体现了古代程朱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和“杀头事小,失节事大”的“节”的思想。

  第四座为“乐善好施坊”是为了旌表鲍淑芳和子鲍均修建。父子二人在洪泽湖决堤时、淮河黄河水灾、在家乡修路、建祠堂等等乐善好施造福一方百姓,感动朝廷于是修建了此坊。

  第六座与第一座相同也是以孝为主题的牌坊。旌表孝子鲍逢昌,鲍父由于明末动乱外出无音讯,子鲍逢昌年仅14岁乞讨寻父最终在甘肃找到重病的父亲,为父吮吸血脓并送父归家。后为重病母亲千里寻药,孝心感动邻里。

  最后一座为功德坊,旌表鲍象贤镇守云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死后追封工部尚书修建此坊,是以一忠烈之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走近徽州文化 鲍家花园之古风今看(图)
徽州文化七重门—棠樾牌坊群
感受棠樾牌坊背后的厚重恩德
徽州棠樾牌坊群|印在“歙县青”里的忠孝节义
如梦徽州(棠樾牌坊群)【安徽歙县】
歙县棠樾村牌坊群之联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