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子宫颈组织学和生理学(1)

解剖结构

子宫颈或者称为'宫颈',是子宫延长的纤维肌性部分,长2.5~3.0cm。分为两部分:

子宫颈阴道部—凸入阴道上段,也称为外子宫颈。

子宫颈阴道上部—位于阴道穹隆上方。

外口—外子宫颈的中央,经产妇的外口常呈裂隙样结构,将外子宫颈分为前唇和后唇。

内口—此处并不形成明确的开孔,而是宫颈管呈漏斗状逐渐扩大,宫颈管上皮逐渐过渡为宫体下段的子宫内膜。

解剖学宫颈管包括从外口到内口的区域。

外子宫颈

01

鳞状上皮

正常宫颈表面被覆非角化鳞状上皮,缺乏在阴道可见的钉突。

子宫颈鳞状上皮分为三层:基底/旁基底层、中层(棘细胞层/海绵层)、表层。

基底层细胞胞质少,核卵圆形,垂直基底膜,所谓栅栏状,有丝分裂活性低,不表达Ki-67。

旁基底细胞层位于基底层上方,厚1~2个细胞,比基底层稍大,细胞质增多,核染色质稍不如基底层细胞致密,常可见到有丝分裂,但正常上皮内不会出现异常核分裂或大量核分裂象,该层表达Ki-67。

中间层是正在趋向成熟的细胞,不再分裂,细胞质更丰富,含大量糖原。

表层是鳞状上皮分化最成熟的部分。这些细胞扁平,含规则的小圆形固缩核,由于糖原蓄积更多,细胞质丰富透明。

激素对鳞状上皮的影响


黄体期和妊娠期由于孕酮水平很高,宫颈鳞状上皮以中间层细胞为主。
绝经后妇女不再产生卵巢激素,鳞状上皮萎缩,主要由基底和副基底层细胞组成,细胞质稀少,细胞质内糖原少或无,核浆比倒置,类似于CIN细胞,也没有间质乳头。萎缩上皮不能防止损伤,也不能充分保护上皮下脉管,常常引致出血和炎症。

萎缩性鳞状上皮

02

其他细胞


  • 内分泌细胞—可能是宫颈类癌起源
  • 朗格汉斯细胞—负责抗原提呈
  • 黑色素细胞—可能是宫颈黑色素瘤和蓝痣起源

宫颈管上皮

01

柱状上皮

子宫颈管衬覆单层黏液分泌上皮,上皮细胞核一般较小而长,深染,常位于基底部,核上方为充满黏液的细胞质,整体呈栅栏状排列。
静止期宫颈管上皮细胞的核仁通常不明显。但是再生、妊娠和肿瘤转化时,核仁可变得明显。

02

其他细胞

  • 纤毛细胞
  • 储备细胞—位于柱状上皮之下,具有分化为纤毛细胞和黏液分泌细胞的能力。
  • 内分泌细胞—可能是内分泌肿瘤起源

宫颈管上皮不仅被覆在宫颈管表面,还不同程度向下方延伸形成狭长的裂隙。组织学切片上,这些裂隙一般被横切,从而类似于间质内真正的宫颈管腺体(有的称“隐窝”),但这只是一个假象。当间质裂隙所内衬的宫颈管上皮增生时,从裂隙延伸出侧向管道,从而形成类似于腺泡的组织学模式。这些侧向管道被Fluhmann命名为“隧道样腺丛”。当因流出道阻塞,或分泌物黏稠度增加而导致隧道样腺丛中分泌物浓缩时,这些物质呈亮嗜酸性外观,形态学表现类似于甲状腺。良性腺体深入宫颈间质的深度存在个体差异,可深达1cm,但一般深度不超过5mm。

03

激素的作用

宫颈管细胞在月经周期内仅发生轻微的形态学改变,即使在增殖期时,也仅表现为细胞核从基底部迁移至细胞中部。
排卵期时—产生大量稀薄碱性分泌物,便于精子穿透。
排卵期后分泌物量少而稠厚,呈酸性,含有大量白细胞,成为阻挡精子穿透的屏障。
妊娠期间—也使宫颈管细胞的分泌物变浓稠,形成堵塞宫颈管的黏液栓。
子宫颈管通过顶浆分泌和局部分泌而排出分泌物。顶浆分泌是充满分泌颗粒的顶部胞质从细胞分离,而局部分泌是分泌物从表面细胞质膜的孔状开口而释放。

顶浆分泌

宫颈间质

01

外子宫颈

与子宫体壁明显的肌性结构相比,外子宫颈间质主要为混有弹性纤维的纤维组织,其间分布有少量平滑肌束。间质中含大量血管。上皮间质交界处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网。上皮间质交界面不规则,表现为含血管的结缔组织呈指状突起,上覆不同厚度的鳞状黏膜。

间质-上皮连接处有突入上皮下部的指状纤维血管间质乳头

02

宫颈管

宫颈管间质也主要为弹性纤维组织,其上末端的表浅层纤维间质逐渐融入宫体下段的内膜间质。因此,宫颈管上末端的表浅层间质和宫体下段的内膜间质均为混合性宫内膜﹣宫颈管型间质。与宫颈管间质相比,子宫内膜间质高度富于细胞(细胞核排列致密),在仅见间质成分的情况下,可通过这一特征来确定组织来源。在宫颈管与宫体下段之间的移行区内,可以同时见到这两种腺体,甚至杂交性腺体。
与外子宫颈相比,宫颈管的深层间质内含有大量平滑肌纤维,这些肌纤维在宫体下段融入子宫肌壁。

03

其他

(1)宫颈含有显著的淋巴组织成分,提示其具有重要的免疫功能。外子宫颈和子宫颈管的上皮下间质内都可见到真正的淋巴滤泡,可有或无生发中心。
除非出现非常严重的淋巴细胞浸润和(或)大量淋巴滤泡,否则不应诊断慢性宫颈炎。尤其重要的是,诊断慢性宫颈炎应当见到大量浆细胞。正常宫颈中可见散在浆细胞。急性宫颈炎并不少见,但是宫颈中真正的炎性糜烂或微脓肿却很罕见。淋巴细胞也可以迁移到宫颈上皮内,此时可类似于'透明细胞'。

(2)大约1/3女性宫颈侧面的间质中可见中肾管残余。一般位于间质深部,但偶尔也可靠近表面,甚至与宫颈的腺性裂隙融合。

中肾管残余为管状结构,内衬单层立方上皮,细胞核温和、圆形、居中。典型病例有管腔形成,内含玻璃样嗜酸性分泌物。从结构来看,病变中央为一条拉长的导管,周围分布有一些较小的导管。当具备如下三个特征时,以确定为中肾管残余:位于间质深部、玻璃样分泌物、立方细胞。

虽然隧道样腺丛也可以从中央裂隙分支,并含有嗜酸性分泌物,但是它们内衬上皮为宫颈黏液分泌细胞。识别这种残余结构的重要性在于其与高分化腺癌相似。中肾管残余通常缺乏核分裂象,染色质温和,即使位于间质深部,中肾管残余也不会出现不规浸润性生长。

罕见情况下,中肾管残余也可发生非典型增生和肿瘤。良性或恶性中肾管增生性病变均表达CD10。

(3)罕见情况下,正常宫颈的浅表层间质中可出现多核巨细胞。这些细胞核增大,有时核形怪异,染色质污秽,类似于纤维上皮性息肉的间质中所见,不要误认为肿瘤。

【参考书籍】
  1. 病理医师实用组织学
  2. 女性生殖道病理学
  3. Blaustein女性生殖道病理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宫颈的解剖、组织学和细胞学
子宫颈:慢性子宫颈炎
子宫颈炎症-慢性子宫颈炎
经检测为子宫糜烂三度
【衡道丨干货】宫颈细胞学之初识正常细胞
基底细胞和肌上皮细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