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评价】冯渊︱信息类阅读题怎样检测语文关键能力

(本文约7055字,阅读大约需要20分钟)

《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以下简称“评价体系”)通过解决“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的问题,从高考层面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给出了回答。具体内容由“一核”“四层”“四翼”三部分组成。其中,“四层”是对考试内容的概括,包括“核心价值”“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必备知识”四部分。

本文以近几年高考语文卷为例,讨论考试内容中“关键能力”的检测如何落实,主要分析信息类阅读如何训练和检测学生的关键能力,并根据评价体系对教学和命题提一些建议。

评价体系强调:关键能力是指即将进入高等学校的学习者在面对与学科相关的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时,高质量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必须具备的能力。评价体系确立了三个关键能力群:以认识世界为核心的知识获取能力群,主要包括语言解码能力、符号理解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信息搜索能力、信息整理能力等;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核心的实践操作能力群,主要包括实验设计能力、数据处理能力、信息转化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应用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涵盖各种关键思维能力的思维认知能力群,主要包括形象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归纳概括能力、演绎推理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等。

以上是覆盖各个学科的总体能力要求。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在解读评价体系时指出,语文学科的关键能力,根据学科特点,可从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两个方面分类、分层呈现。[1]阅读能力由信息性阅读、文学性阅读和古代诗文阅读三方面能力构成。本文仅讨论信息性阅读。信息性阅读对象主要包括论述性文本和实用性文本。

据此,本文拟从把握文本的主要概念、观点、方法,分析评价观点和材料的关系,评价文本的观点、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在不同文本的信息之间建立联系等几方面讨论信息类文本阅读如何训练和检测关键能力。

评价体系特别指出,体现关键能力的前提是学习者面对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的问题情境。根据学生的学习现状,高考试题目前主要设置的是关于学习探索的问题情境;但学习的终极目的是走向社会,学习者最终必须面对的是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生活情境,所以本文的分析和讨论重点在于指出:教学和检测中应设置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学会分析情境,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走向未来的现实生活作好充分的预演。


一、搜索和整理信息,把握文本的主要概念、观点、方法

评价体系在关键能力的第一个能力群“知识获取能力群”中,提及了阅读理解能力、信息搜索能力、信息整理能力等,在过去的考试说明里也有类似的表述。阅读论述类和实用类文本,在整体理解文本大意的基础上,必须关注文本的概念、观点和方法。这类试题在过去的教学和检测中是常态呈现。下面结合具体的试题案例,试作阐释(阐释时先详后略,以便理解)。

【例1】(2019年全国卷Ⅰ论述类文本阅读第1题)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作家树立了与时代积极互动的理念,在创作实践中就能做到以人民为中心。

B. 对人民的情感认同,是新文化运动以来很多作家创作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C. 人民是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因为普通劳动者才是文艺最理想的读者。

D. 真正扎根时代、富有责任感的艺术家,无须考虑人民群众的娱乐和消费需求。

这里设置的是学科认知情境,要求学生在阅读和理解文本的基础上,根据备选项搜寻原文与之相关的信息,检测的是学生把握文本主要概念和观点的能力。

原文信息是:只有与身处的时代积极互动,深刻回应时代重大命题,才会获得艺术创作的蓬勃生机。原文“只有……才”表达的是必要条件的假言判断,选项A运用的关联词是“(只要)……就”,是充分条件的假言判断,信息提取错误。与原文信息不一致的还有作家树立“与时代积极互动的理念”无法推出其实践中“以人民为中心”的行为。

原文信息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者,或许并不是我们的读者,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将他以及他所代表的广大人民作为我们认识现实、理解时代的依据。此信息与C项“普通劳动者才是文艺最理想的读者”这样的结论矛盾。

原文信息是:娱乐和消费也是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要的一部分。原文已承认“娱乐和消费需求”合理,D项却说“无须考虑”这种需求,对原文信息的理解有误,犯了判断绝对化的错误。

信息搜索能力、信息整理能力,不是简单的信息概括和比对,完成本题必须运用语法知识(关联词)和逻辑知识(判断、推理),才能准确获取有效信息。本题也证实了“关键能力”要靠“必备知识”来支撑。

2019年全国卷Ⅱ和卷Ⅲ的论述类文本阅读的第1小题与此相同,都指向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观点的把握。下面的试题在命题形式和思维难度上有所推进。

【例2】(2019年全国卷Ⅰ实用类文本阅读第4小题)下列不属于可移动文化遗产“修复”工作的一项是(  )

A. 使用真空干燥法对受潮的古代文献进行处理。

B. 使用盐酸、硝酸等化学试剂给青铜器除锈。

C. 使用纸浆补书机对破损的古籍进行修补。

D. 使用树脂黏合剂粘接破碎的古代瓷器。

原文信息是:修复是对已经发生变形或变性的遗产进行处理,使之恢复到原有的形态或性质。修复的内容大致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清除文物和标本上的一切附着物;二是修补文物和标本的残缺部分。完成本题需要更强的信息整理能力。原文呈现“修复”的概念并对此有详细的解释,本题要求据此信息判断新出现的情况是否符合这一行为:修复是指清除文物表面的附着物或修补残缺部分,据此判断A项不属于“修复”。这种命题思路是引导学生由学习探索的问题情境向生活实践的情境转身,全国卷Ⅰ进行了尝试,卷Ⅱ和卷Ⅲ的第4小题还停留在信息的比对上。引入新的生活实践情境的试题在其他省市偶有出现,如:

【例3】(2014年高考上海卷论述类文本阅读第6小题)根据第③段提供的解读新闻的方法,分析下面这则新闻报道。

本报讯综合多家媒体报道,昨天傍晚6点半左右,本市西北上空出现不明飞行物,从出现到消失,持续了两分多钟。本报也收到了许多目击者发来的照片。某市民用所带的Jason品牌最新型号手机拍摄了一组照片(见本报),色彩自然,画面清晰,为“不明飞行物”的研究提供了素材。

原文信息是:如何批判性地解读新闻?受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考虑:1.报道有无确切的来源?来源可靠吗?2.报道的内容完整吗?是否包含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等要素?假如不完整,原因是什么?3.报道者提供了什么证据?这些证据是怎样检验或核实的?4.这则新闻除了报道事件外,是否还有其他意图?

本题的启示:搜索整合信息能力不只是静态地获取信息本身,重要的是获取信息之后能利用信息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试题要应对“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问题情境的需求”,要引导学生为解决问题而获取和整理信息。

以上主要讨论的是文意的理解和观点的把握。涉及方法的运用和概念的厘定这类“知识获取能力”的试题也有很多。如三套全国卷论述类文本阅读的第2题,检测的是论证方法的把握,这类试题的统一设问方式是: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概念厘定类试题有:

下列对文中“引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019年高考江苏卷实用类文本阅读第18题)

下列对材料中“苗绣”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019年高考浙江卷实用类文本阅读第7题)

“非意愿性记忆”不符合文意的一项( )(2019年高考上海卷论述类文本阅读第5题)

【建议】搜索和整理信息,把握文本的主要概念、观点、方法,不算高难度能力,但在教学和命题中不能只关注筛选、整合等技法训练,而要设置复杂的问题探索情境或者真实的生活实践情境,教给学生相应的语文知识和能力(语法、修辞、逻辑等),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并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促进师生养成在复杂多变的现实生活中、在海量信息中获取有效和有用信息的习惯。学生将来在科学研究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具备的就是准确地搜索、整理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因此,教学和命题应在设置更丰富的生活实践情境上着力,培养和检测学生为了解决现实生活和学习探索中遇到的问题而主动获取信息的能力。


二、分析评价观点和材料的关系

亮明观点很重要,清晰地呈现观点的得出过程更重要。我们阅读信息类文本不仅是获得观点,更要分析和评价文本的观点是怎样呈现的,分析和评价观点与材料的关系,搞清楚材料能否支持观点,观点能否统摄材料,从而形成理性思维。

目前的题型主要锁定在对观点与材料关系的分析上,例如:

为什么说今天的中国桥梁已经成为体现国人自信心的一张名片?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2019年高考全国卷Ⅱ实用类文本阅读第6题)

单车猎人可以看作“新型”的志愿者,请结合材料分析这一说法的根据。(2019年高考全国卷Ⅲ实用类文本阅读第6题)

就城市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关系,上面三则材料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说说这些观点对你认识这一关系有何启发。(2019年高考北京卷实用类文本阅读第6题)

这类试题要求分析观点的呈现过程,能力要求高于搜索整合和获取信息,仍然属于关键能力里的知识获取能力群,指向的是对文本的阅读理解。更深一层的能力应该从思维认知能力群考虑,特别是从批判性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等角度设计教学和检测。目前,对材料运用进行评价的试题已有部分省市呈现。如:

【例4】(2019年高考上海卷论述类文本阅读第7小题)“河边”钓鱼事例在文中反复出现,请对其在论述中的作用加以评析。

论述类文本选取的是格非的《记忆与写作》。文本以河边钓鱼事件为例说明记忆与写作的关系。回答这道题,首先要分析事例(材料)每一次呈现对表现观点的不同作用,这一点同上面的试题(多次呈现作用的分析已经高于一次呈现)。然后要对这个事例(材料)的运用进行评价。这是较高的能力层级要求,即评价体系中关于关键能力里所指定的思维认知能力群,要求对这种说理行为进行评判:这个事例的选择准确吗?对说理有何助益?取得了什么效果?如果事例(材料)的选择不妥,不妥在哪里,对观点的表达有何阻碍?

学会对别人建立的材料与观点之间的关系进行评判,能促进学生养成讲道理的习惯,认清讲道理过程中的妙招/瑕疵,并尽力学习这些妙招、规避这些瑕疵,从而提高自己讲道理的水平。这类涉及批判性思维的试题,可以让学生的思维更精细、更准确、更深刻,在辩证思考中磨砺其锋芒。

【建议】评价体系在关键能力的第三个能力群提及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在过去的考试大纲里也有类似的描述,但是多年来这样的试题较少出现,能充分检测这一能力的试题就更少了。批判质疑是创新的开始,有理有据是理性思维的基础,在教学和命题中,应设置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的问题情境,训练和检测学生的这种思维能力。以上所举的例4,设置的是学习探索的问题情境;如果能设置在生活实践情境中运用辩证思维解决问题的试题,应更能检测学生的思维品质,如在发生重大的公共事件时,面对微信朋友圈传播的各种文章,如何检测其观点与材料的一致性,对培养未来公民的理性思维,提高整个民族应对危机的能力,都大有好处。评价体系提出的关键能力不是蹈空之论,语文教学和命题宜对此多加探索。


三、评价文本的观点、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

这一能力也属于评价体系中关键能力的第三大类群,即思维认知能力群,重点仍是批判性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

至少在2007年的考试大纲里就对实用类文本阅读提出了以下要求: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评价文本产生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对文本的某种特色作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一直到2019年,全国卷对论述类文本的检测要求仅限于“理解”和“分析综合”能力,对“评价”能力不曾涉及。但是早在2007年,部分省市如江苏的考试说明,就将三种现代文(文学类、论述类、实用类)合在一起,提出了“评价”能力层级的要求: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要注意把握观点和材料之间的联系,关注思想的深刻性、观点的科学性、逻辑的严密性、语言的准确性。

遗憾的是,论述类文本阅读中这类试题没有出现。全国卷的论述类文本阅读因为考试说明里没有这个能力要求,自然不会出现,但是考试说明提出这一能力要求的江苏卷也没有。实用类文本阅读,考试说明里有这个能力要求,也很少出现这类试题。

阅读这两类信息文本,试题基本是从理解、分析两个能力点来设计的。如2019年高考三套全国卷的实用类文本阅读:

下列对“志愿服务”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卷Ⅲ第4题)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卷Ⅱ第5题)

请结合材料,分析毛里求斯想要修复的档案文件的受损原因。(卷Ⅰ第6题)

其他省情况也大致如此,如:

请结合全文,概括开合桥的优缺点。(2019年江苏卷第20题)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019年浙江卷第8题)

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019年北京卷第4题)

论述类文本阅读题也全是从理解、分析两个能力点设计的,如: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019年江苏卷第16题)

书家和善书者的区别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简要概括。(2019年江苏卷第17题)

上海春季招生考试卷的论述类文本阅读有评价类试题,但只是对材料是否有力地支持了观点进行评价,也没有出现对文本的观点、社会价值、现实意义进行评价的试题。如:

第⑦段论证了艺术美在推动社会前进方面的特殊价值,你认为论证是否充分?请作出判断并说明理由。(2018年上海春招卷第7题)

第⑩段用《小王子》中的话来证明观点,你认为论证是否充分?请具体分析。(2019年上海春招卷第6题)

【建议】以前的考试大纲对信息类文本阅读的能力进行设定时,考虑到了“鉴赏评价”能力层级,但在试题中无一体现。现在评价体系拟定的“关键能力”之三“思维认知能力群”,强调了辩证思维、批判思维的重要性。教育部考试中心专家在解读这个文本时,认为信息类文本的阅读能力包含“能评价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能评估作者的写作意图、读者意识和信息来源,评价文本的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有理有据地评判文中观点,发展新的观点,或呈现更客观的事实”[2]等具体要求。那么,教学和检测是否应在实用类文本阅读和论述类文本阅读中考虑设置这一能力层级的试题,特别是设置生活实践情境,让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思考文本与现实的关系,找到文本的当下价值?信息阅读更应关注现实人生,关注现实社会问题的思考路径和解决方法。教学和命题从这方面着力,将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培育未来公民参与社会生活、担当天下的精神。


四、在不同文本的信息之间建立联系

近年来在教学中提倡混合文本(连续性文本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在试卷中也多有体现。学生将来在生活中的阅读很少是单篇阅读,更多的是群文阅读,无论生活中了解某种信息还是从事科学研究工作,都要面对大量的文本,如何在文本中找到联系、发现问题,是学生未来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分析比较多个文本在内容、材料、观点、表达方式和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异同,对有关问题形成更全面的认识,能够提出值得进一步探究的问题等,是信息类文本阅读必须关注的。

这类试题已开始出现,如2019年高考北京卷信息类文本阅读的5道题:

1. 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不属于生物多样性危机的一项是(  )

2. 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3. 材料二说,与遭受高度集约化农业严重破坏的乡村环境相比,城市中的物种往往更多。下列对其原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4. 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5. 根据材料三,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除了第4题考虑到了多个文本的比较阅读,其他几题与单篇文本阅读的检测没有差异。说明这类试题的命制还停留在比较低的水平上。命题者对从多个文本中找到异同形成对问题的全面认识这一点考虑得还很不够。

值得关注的有2020年高考上海春季招生卷中的一道题。本卷论述类文本阅读选材是《小说家的情感流溢》,作者认为,小说中的情感越是潜隐就越有艺术魅力,作者的意图不宜“强势入侵”。本卷的文学类文本阅读选材是《踩星星的孩子》,最后一道题问:这篇小说是否符合前一篇论述类文本中“小说不要有作者意图的'强势入侵’”的观点?

本文讨论的仅限于信息类文本,这道题已经超出了讨论范畴。但是本文特别强调教学和检测要让学习者面对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的问题情境。从这个意义上看,阅读信息类文本,目的绝不只是获取信息,而应该在整理信息之后去解决生活实践或学习探索中遇到的问题。因此,本题的创设仍然很有意义,值得认真思考。混合文本阅读的目的就是将其打通,激励学生去发现、思考和解决问题,这里设置的就是典型的学习探索情境,学生拿第一个文本教给的方法,来解决第二个文本的问题,应该很有学习探索的成就感。当然,第一个文本呈现的未必成为共识的观点,能否作为评价第二个文本的标准,是否会诱发学生思路跑偏,也应引起注意。但从“在不同文本的信息之间建立联系”这一点来看,这道题起到了先导作用。

【建议】多文本阅读已经成为共识,多文本阅读的目的何在,如何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发现多个文本之间的联系,仍有许多问题需要思考。如学生对某位作家的作品感兴趣,教师可以提供该作家的若干篇重要代表作,以及研究这位作家的权威著作供学生研读,学生从多个文本的研习中可以比较全面地了解其创作风格。再如,学生对某类社会生活或文化现象感兴趣,教师可以提供相关信息类文本,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研习多个文本,获得自己的看法,提炼自己的思考。对照评价体系,完善这类训练和检测,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这也是对此有思考的语文教师乐于思考和参与的。

参考文献:

[1][2]张开.基于高考评价体系的语文科考试内容改革实施路径[J].中国考试,2019(12).

[本文原载于《语文建设》2020年4月(上半月)]
(微信编辑:徐南;校对:张兰)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说高考题(模块一)——信息类文本阅读1
论述类文本阅读复习教案
语文 | 浅谈信息类文本阅读中情境化论述题的破与立
【情境】高考语文情境化试题命题思路与发展趋势
【2020高考备考】论述类文本阅读备考方法技巧
论述类文本阅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