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阳明知行合一思想对中职教学与评价的启示

池如龙 《上海职业教育》

摘要:本文立足于多年中职德育教学实践,以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为方法论,揭示当前中职德育教学与评价存在的“知”“行”脱离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知行合一”的教学与评价对策。

关键词:德育;教学;评价;知行合一
作者简介:池如龙(1965- ),男,上海市环境学校高级讲师。
 


明代哲学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思想,强调道德实践和实际行动对于道德教育和修养的重要性。王阳明认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行合一致良知”。知则必行,不行不足谓之知;真知则必行,不行终非真知,知不限于思想,行不限于行动,知即行。也就是说,“知”和“行”的相互关联性是一个系统动态的发展过程,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并以此构成了整个行为实践的过程,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内在统一。中职生处于道德意识形成的关键期,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德育思想对于中职德育教学与评价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笔者以为只有用“知行合一”的思想作为指导,才能解决中职德育教学与评价中存在的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知行脱离
(一)德育教学中存在的知与行的问题
(1)德育教与学流于空转。道德是关于善的行为准则。也就是说,许多不涉及或主要不是关于善恶标准的问题就不属于道德问题,相关的教育也就不属于德育。但现实中,一方面,中职德育内容过于宽泛,甚至“时事教育”也被纳入德育,结果德育的边界被模糊、混淆,德育成了一只什么都可以盛的“筐”。另一方面,当前在中职教育体系中,重智轻德现象依然普遍存在。德育每每陷入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尴尬境地。中职学校普遍存在“德育很重要,可是看不见、摸不着,又不能量化,难以有效考核。”另外,长期以来,我国中职道德教育的一种主要倾向,就是将德育等同于智育教育,错误地把道德规范当作一种知识体系来传授。德育课重知轻行,仍以课堂上经济省事的任课教师说教为主,德育内容教条,教育方式陈旧,不受学生欢迎。德育课程异化成为“考试背、过后忘”。从书本到书本,从口号到口号,道德教育就被“悬空”。在德育教学中,说教多、效果差是一直被诟病的老问题。各种旨在改进德育工作和提升德育实效的研究课题、改革方案、创新实践虽然很多,但从各种渠道获得的信息来看,问题始终存在。所谓德育要么是“重知轻行”,把“知道”作为施教的终点;要么“重行轻知”,以学生管理部门与班主任组织繁琐和杂乱无序的学生活动代替德育。德育课程与德育活动各自为政,导致“知”无序、“行”无据。知行不一往往容易导致道德上的“双重人格”。[1]
(2)德育教与学脱离学生需求。中职学生处于角色同一性和角色混乱阶段,在道德意识由他律向自律转换的过程中,普遍存在信仰迷茫、道德意识浅薄和缺失、主观道德意识缺失、道德情感缺乏、道德实践欠缺、难以将道德知识转换为道德实践等问题。而德育教学不能满足学生对此方面的需求,同时内容固定死板的教学模式满足不了现代中职生德育的培养要求。从课堂到课堂,从教材到教材的德育课程模式导致德育实效性低;德育教学缺乏学生对“意愿”的选择,没有唤起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往往因被迫和被灌输而消极对待德育课程。结果是学生随着老师走,老师跟着教材走,教材跟着教育管理部门的精神走。至于学生心里想什么,学生要什么,想也是白想,要也是白要,甚至连担任德育教学的教师也无可奈何。这种自上而下的德育机制根本不关心下面的想法,下面不问不想,服从即可。结果德育教学沦为师生都极力想摆脱的局面:教师日复一日坐而论道,学生日复一日左耳听右耳出,老师挖空心思按教材出试题,学生想方设法弄个及格分数。尽管一部分老师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增加了图片、音视频资料,也部分地调动了学生德育学习的积极性,但由于它不是人与人之间而是人与物之间的互动,时间一长,学生也会觉得“虚拟无趣”[2]。当下,针对学生好动嘴、好动手腿的行为习惯以及德育注重“行”而不是“知”的特点,德育教学应摆脱知识教学为重点,老师为主体地位的课堂模式。
(二)德育评价中存在的知与行的问题
(1)多流于纸上谈兵。目前,德育教学普遍的评价方式,仍然是以纸上谈兵式的试卷作为重要的测试手段,即使有些教师“大胆”改变花样,也不过是再加上一些小论文、课堂笔记、手抄或电子报、演讲稿等作为辅助评价手段,仍然以“知”为绝对重点,其中还没有多少对“心”和“行”的考查。评价时对教材理论的掌握一般占据至少70%的分值(考试分数占40%,考查分数占30%,平时成绩占30%)。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德育评价具有诊断、反馈、发展等功能。现行的德育评价方法“简单粗暴地”依据纸笔考试成绩来评定课程成绩,只关注结果不关注过程。这样不能有效地反馈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导致任课教师难以科学地诊断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导致学生只重视考试结果而不重视良好行为的训练和品德的养成。所以,德育教学评价还是纸上谈兵。评价大多与学生的行为脱节,而与答题相关,老师心里清楚,学生心里也清楚。老师忙于出卷子、监考、批改试卷、计算成绩,学生昏天黑地背书、绞尽脑汁作弊,就是为了考出好成绩,考完试后书本一扔,书是书,我是我。不能排除这种结果,即德育考试满分的学生,可能是道德较差的学生;而道德较好的学生,考试没考好。这只能说明评价有问题。
(2)对学生和“心”“行”关注不够。德育教学是满足学生的需求的,结果应该被满足的被评价者(学生)被排斥在评价活动之外,只能被动接受评价结果。因为评价主体没有参与到其中,评价的激励功能难以发挥,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和行为调节能力得不到锻炼。评价主体单一,造成任课教师难以对学生课堂之外、学校之外的品质操守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还容易引发学生的投机取巧行为。另外,现行的评价方式在评价内容的设计上偏重于理论知识评价,忽视了对学生品德行为、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非智力因素的考查。评价内容的片面性,也容易导致学生远离道德实践,不能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内化为素养、外化为自觉行动,学生知行脱节者、高分低能者、高分低素质者随处可见,这样就背离了德育课程“导之以行”的根本教学目的。[3]另外,德育教育评价模式大多采用量化的评价方式,量化的评价体系难对道德实践程度作出正确的判断,造成了“知”和“行”的分离。
二、对策:知行合一
要想让任课教师的“知行合一”思想贯彻到其教学过程中,就必须先有一个教学管理部门制定的知行合一的德育评价体系。也就是说,先有知行合一的评价体系,后才会有知行合一的教学设计。
(一)建构知行合一的评价体系
王阳明认为: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行一体两面;真正的知必须付诸实行,没有行的知就不是真知,“致良知”就是将良知贯彻到日常生活的各种实践,实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为善去恶,防微杜渐,自觉自律。德育要树立“知行合一”的重要观念,其评价不仅要以行为为准,而且要把道德习惯的养成放在首位。构建多元评价体系,整合、协调各个评价主体,运用多样化的德育评价方法,对学生学习的进展与行为进行全方位的全过程的评价,包括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状况的评价,以此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高每个学生的综合素养与实践能力。
(1)评价主体多元化。广泛的主体参与才能更客观、更全面、更公正地评价学生。评价的主体可以将任课教师、班主任、班级同学、学生家长、带队实习教师、企业师傅等纳入其中。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特别是学生作为评价主体,将评价变成了由学生主动参与的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调整的过程。同时,让学生自已管理与约束自己,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学生是否有实事求是的思想和行为,本身就是对德育教学的一种检验。众所周知,个人道德的完善不仅受外部的评价影响,更主要靠个人意识的觉醒,自我调节在人的行为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道德评价,将他人评价与自我道德评价相结合,以教师和外部评价为指导以自我评价为补充,让学生在评价中了解自己改进自己,成为知行合一的自觉遵守道德规范的人。如在对“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进行评价时,就可根据专业对职业道德的要求,制定了相对应的职业行为习惯养成标准,建立学习小组,对照标准,进行自评、组评和师评,记录在表上,每位同学都能清楚地看到自己的点滴进步,及时发现不良苗头并纠正,实现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变。
(2)评价内容全面化。坚持知与行的有机结合,总评成绩可由知识层、行为层构成,行为层成绩由学生课堂表现成绩、社会实践成绩与日常道德行为表现构成。例如:在对“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进行学习评价时,要综合该学生平时言行举止、行为习惯、课堂纪律、考场纪律、操行品德等方面的表现;在对“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进行学习评价时,可以要求学生们对社会热点的经济问题做市场调查、开展线上线下经济活动、参与学生会选举、做志愿者与社区义工等等,通过这些活动去考察学生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在社会实践参与过程中学会明辨是非,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考核可以由四部分组成,学生心理测试、认识自我、提升成长方面的考核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书的撰写。[4]
(3)定性与定量、过程与结果并存。传统的评价只关注最终的结果和定量,关注“临门一脚”,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德育无法定量评价的内容。所以,学校道德教育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帮助学生将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培养“知行合一”拥有良好道德品质的社会人,道德评价不应只采用量化的评价方式判断学生道德的优劣,应采用多方面多角度的实践检验标准。也就是说,德育课程的考核应该坚持定性与定量评价结合、结果性与过程性评价并重,关注学生的日常德育学习过程,对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学习品质、学习行为以及其他非智力因素进行评价,在过程评价中不断规范、纠正其不良行为,使良好行为习惯得以固化。
(二)设计知行合一的德育教学体系
在德育评价体系的引领下,要把道德实践活动作为德育教学的主导内容,引导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中体验人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1)完善“知行合一”的德育课程。一是学校组织德育专家、德育教师、班主任、家长、学生等开发适应学生德育需求的长期规划,明确德育课程应以学科性德育课程为基础,以活动性德育课程为主导的德育教学原则。二是教学管理部门细化落实德育规划,制定配套以实践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大纲。三是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教研组会同社会力量组织编写和制作以实践为主、以体验为主的有系统性的教材、实践活动具体内容与方案以及配套的多媒体课件、微课视频。四是教学管理部门组织德育教研组教师集体备课,进行教学设计和教案开发。
(2)培养“知行合一”德育师资队伍。德育教师要想培养出“知行合一”的学生,不仅需要掌握道德目的、德育规律,更要起到“知行合一”的榜样示范作用,以身作则,身体力行。“知行合一”的德育课程教师更需要具备德高为范、身正为师等素质高尚的道德情操,更应通过良好的道德行为影响学生。教师言传身教的影响能够提高德育的实效性,促进学生“知”与“行”的统一。同时通过正确积极的沟通和传递方式,让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增强他们的自尊和自我效能,有利于增进学生的积极体验以及德育内化认知与外化行为,激发学生改善自我,形成将道德认知转换为道德行为的动力。
(3)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活动。在知行合一的德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仅仅起引导作用。学生需要教师帮助建构正确的道德认知,引导形成正确的主观道德认知,增加道德情感,在教师的帮助下处理好内部道德认知和外部道德要求之间的矛盾,为道德知识转换成道德实践提供思想基础。在以学生主体的德育教学中,学生的德育由外而内转变过程最好的平台就是各类实践活动。各类实践活动知行合一,增加学生的道德生活实践,以生活、体验等内容为主体,有助于培养学生道德认识,提高学生道德情感体验,将学生的道德认知转换为道德实践。在德育课程体系中应以活动性德育课程为主,注重课内和课外的结合,把课堂与实际生活密切的联系在一起。
(4)改进德育教学方法。中职阶段相当于高中阶段,中职生不再喜欢说教形式的德育教学,他们更喜欢通过以“组织一些有主题的实践活动”为代表的方式学习道德知识、体验道德情感和行为规范。调查结果表明:“说理教育法”在学生喜爱的德育教学方法调查中排第二位,说明它并非不被学生喜欢,也非不具实际效果的德育方法。只是,在应用说理教育法时,既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又要充分考虑“说教”时机的恰当性。“实际锻炼法”被学生选为最喜欢的德育教学方法中排第一位,并且随着年级的升高越发受到学生的喜欢。这反映出体验活动在中职生道德教育过程中的吸引力。倘若把“说理教育法”解释为道德知识的学习方法,“实际锻炼法”解释为道德实践的体验方法,那么,将二者有机融合起来,就契合了明朝王阳明和近代教育家陶行知所竭力推崇的“知行合一”的教育思想。目前,有两个错误的极端需要避免:一是“说理教育法”是不可或缺的德育方法之一,却被批评为“说教”;二是“实际锻炼法”是必不可少的通过体验内化于心、外显于行的德育方法之一,却被批评为“表演”。需要把两方面结合起来,德育工作在内容和方法上既要有“知”的教育也要有“行”的教育,“知”是学生行为实践的开始,是进行“知行合一”德育教育的基础;“行”是学生实践的意义所在。“知行合一”应该成为中职德育教学与评价的核心指标。
(5)改变德育教学方式。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中职德育教学应该以态度、情感和行为的改变为主要目标,设置德育情境教学方式,在角色扮演中边演边学。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尽情为学生安排充实、丰富的活动,给予充分表现的机会,设置各种情境,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边演边学,边学边体验,不断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在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行判断、共同评价中,明辨是非,感知善恶,加速道德认识的内化,促进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5]如“职业道德与法律”课程教学,可让学生扮演,表演员工上班见到同事、领导的礼仪场景;可组织成立小的民事法庭,让学生在扮演角色过程中学法维权。陈鹤琴先生曾在活教育十六条原则中提出教学游戏化、故事化,在分组教学中又提出积极的鼓励胜于消极的制裁,积极暗示胜于消极的命令。因此在德育教学过程中,创设多种新款的情境,多种趣味的途径,可结合教材,运用板块教学,让学生问一问,做一做,唱一唱,看一看,演一演,夸一夸,分一分,读一读,说一说,议一议,写一写,辩一辩,赛一赛等。也可植入闯关游戏、照镜子洗洗脸、开垦责任田、亮红绿灯、自选商场、行为追踪、优点轰炸、焦点访谈、小品表演等丰富多彩的板块,使得教材活起来,动起来,把学生的情感给煽动起来,并使其延续,落实到行动中,这样德育课堂教学效率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
 


注释:
[1] 道德教育如何“知行合一”[N].安徽日报,2011-12-20.
[2] 过河的卒子.中职德育课学情调查
[EB/OL].http://max.book118.com/html/2015/0113/11352611.shtm
[3][4] 冯冬梅.建构多元评价体系 促进学生知行合一[J].职业·中旬.2013(07).
[5] 梁杰.“小课堂,大社会”思品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EB/OL].http://www.xxjxsj.cn/article/55901.html.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凌宗伟:学生品德评价的现实困境及其思考
孔子“知行合一”的伦理思想
论朱熹《小学》对当今小学德育变革的启示*
【引用】张志勇:脱离了生活就没有真正的道德教育
当代中国教育的主题词
落实新课程深化教学改革典型案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