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生活杂记 | 很多滋味,永远留在了记忆里(20150504)

以前随手记过一些乱七八糟的旧东西,回头翻翻,记起了很多旧事,边看边顺,修改了一些错字别字。

本文记于15年5月4日,关于槐花饼子的事儿。

五一,照例回家待了一夜。

村里新换了领导,村容村貌变化很大,满街的草堆不见了。

离媒体影像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差距依然不小。

也许,下次回去,会再进一步。

五一前后,微信上,很多关于槐花各种吃法的帖子,勾起了儿时很多的回忆。

生于60年代后期,好歹避过了极度困难时期,吃草根树皮,都是父母常讲的故事。

但记忆里,吃,依然是一件很犯难的事情。

每年的口粮,白的(面)、黄的(玉米)、黑的(地瓜),加一起,每天也摊不上一斤,且结构严重失衡,黑的居多,黄的很少,白的稀缺。

常常是,日复一日,顿复一顿,永远是黑乎乎、黏糊糊的地瓜干窝头,哭过、闹过,没变过。

遇上年景不好,事情更麻烦,青黄不接也是常事,窝头也难以保证。

地里的野菜,树上的叶子,哪些能吃,什么滋味,知道不少。

不是知识渊博,确实是实践出真知。

记忆里,树上的榆钱、槐花,都是最好的东西。

每年到了季节,男女老少齐出动,采榆钱,掰槐花,将刚刚从冬天走过来的老树摧残的不像样子,生产队也是睁一眼闭一眼,实在不成样子,才管一管。

很羡慕自家有树的人家。

这次回家后,看到村头槐花开了,和老婆带着小侄女来了个乡村田野游,采回一些。

很嫩,大都含苞待放,回家洗洗,用开水一焯,打上几个鸡蛋,用足油盐味精,煎成一个好大的槐花饼,很好看,绝对比当年母亲做的漂亮。

端上来,向家人隆重推荐,大都吃过一口后不再问津。

夹一筷子,塞进嘴里,有点失望,完全没有当年的感觉,说不上不好吃,但也绝对谈不上诱人。

一大盘,好几个鸡蛋,别人不吃我得吃,很是饱餐一顿。

自作就得自受。

很多滋味,也许永远留在了记忆里。

2015年5月

公众号IDkbwdwys00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记忆的槐花
重生的滋味,谁懂?
记忆的滋味
槐花飘香
《飘落在记忆中的槐花雨》〓朗诵〓
飘落在记忆中的槐花雨 作者:佚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