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际交往中的加减法则【初稿】

和好友一起聊天,复盘一年多的时间里彼此在工作和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其中,既包括我们对他人的感受与评价,也包括他人对我们所展现的行为表现背后的真实含义。一个不小心,我发现了一套有趣的运算法则,即加减法则。这篇文章只是抓紧先占坑,留一个时间戳。文章还有不少需要在逻辑上、文字上进行完善和调整的地方。等空了再来系统化完善。

加法原则


加法原则是指人们在相处过程中,彼此的好感与信任是从0分开始逐步增加。如果一件事情或对方的言行符合自己预先设立的标准,则好感会逐步增减,分值会逐渐上升。反之则会下降,甚至会抵消掉之前增长的分值。

实际上,加法原则可使用的场景应该是在和一个人或一件事进行初次接触或进行可行性评估之时。

对于陌生的人或事,如果在毫无了解的情况下就打出某个分值,显然是不现实的。那个分支即便打出来,也是毫无意义的。那么打分就应该从0分起步,某一项内容达到一定的要求,才可以给出对应的分值,这样一来,对一个人或一件事的认识便是理性而又科学的。

加法原则的错误运用


当我们在和同事或家人展开对话的时候,一旦询问可能存在问题的具体人或事的细节时,同事或家人总会过度美化被询问的人或事。

例如,同事过度美化客户,回避被询问的内容。

“这个项目的回款情况究竟怎样?”

“XXX说了,XX月份以前就可以到位。”

又或者

“这个人,你们现在了解的怎么样了?到底存在哪些问题?”

“总的来说没有大问题,他说话算话,人脉广,经手的项目多,想要入局就一定要有这么一个人。”

再或者

“这个人的脾气可真是太差了。”

“他总的还是不错的,只是刚好遇到了XX事情,这才让他情绪失控。放心吧,好着呢。”

过度美化,就是在不应该做加法的时候,给需要慎重考虑的人或事上增添了一层华丽的外衣,问题都被遮蔽住了,留下的都是美好。

上述的内容就是加法原则错误使用的典型场景,这种运算法则的错误使用,需要聆听者能够准确进行识别,并及时提醒说话人调整自己看待问题和回答的视角与方式。否则,聆听者一定会被带到沟里去,造成的就是对情势的误判,并最终做出导致失误的决策。

减法原则


减法原则刚好和加法原则相反,即一开始先以一个较高甚至是满分的分值来对待一件事或看待一个人。如果对方表现优良,怎不加也不减。如果对方表现出现差池,或者比自己的预期要低,则进行减分。并且,随着对方出现的自己所认为的错误变多,减分的频率和幅度都会明显增减。当分值低过自己所能接受的阈限时,则事情会黄,人则会一刀两断。

减法原则出现的场景


减法原则通常会出现在面试、销售拜访客户、谈恋爱、恋人拜见准岳父岳母或准公公婆婆时,以及不设防结交合作伙伴或好友时。高期望值最后会换来并不怎么理想的结局,往往是因为对方以很高的标准在评判眼前的人或事。


当我们明白了加减法原则的出现时机以及不同的人会下意识使用不同的交际策略后,我们则可以调整自己的心理预期以及多一分谨慎和保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幼小衔接20以内加减法口诀表(A4纸)
过年的加减法
学前儿童数学学习口诀
《人生就是一场加减法运算》
灵魂“加减法” 07
两位数的加减法练习2(600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