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2022年淋巴造血WHO新分类

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Aggressive NK-cell leukaemia,ANKL),是一种NK细胞的全身性恶性增殖,具有急性表现和高度侵袭性的临床病程,并经常与EB病毒(EBV)相关。

ICD-O编码

9948/3 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

ICD-11编码

2A90.3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

相关术语

可接受的: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不推荐:NK-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侵袭性LGL白血病

定位

最常见的受累部位是外周血(PB)、骨髓(BM)、肝脏和脾脏,但任何器官均可受累。

临床特征

患者通常表现为发热、全身症状、白血病血液症状和噬血细胞综合征。循环白血病细胞的数量从低到高,在1/3的患者中低于20%。肝脾肿大很常见,有时伴有肝功能检查异常和黄疸,类似于肝炎。可能存在淋巴结病,但皮肤和鼻部病变并不常见。ANKL可并发凝血功能障碍和多器官功能衰竭。

流行病学

ANKL是一种罕见的白血病形式,在亚洲人群中更为流行。患者最常见的是年轻到中年,中位年龄为40岁,且无性别倾向。

病因学

未知,与EBV的强相关性(约90%的病例)表明该病毒的致病作用,但ANKL的低流行率意味着涉及其他未知因素。在年轻患者中,ANKL可能来自慢性活动性EBV疾病。特殊的病例可能是由NK细胞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演变而来的。

发病机制

据报道,85-100%的病例中EBV呈阳性,EBV以克隆型形式存在。EBV阴性的ANKLs从头发生或从NK-LGLL演变而来,并表现出与EBV阳性病例相似的临床病理特征,但目前尚不清楚其临床结果是否相似。多种克隆性细胞遗传学异常已被报道,如del (6)(q21q25)、i (7)(q10)和11q缺失。一项基于阵列的比较基因组杂交研究显示,ANKL和结外NK/T细胞淋巴瘤(ENKTL)之间的基因变化存在一些差异:7p和17p的缺失和1q的增加在ANKL中很常见,但在ENKTL中不常见,而6q的缺失在ENKTL中更常见。全基因组测序发现了编码JAK/STAT和RAS/MAPK通路组分的基因、组蛋白修饰分子(TET2、T CREBBP、KMT2D、DDX3X)和免疫检查点分子CD274(PD-L1)/PDCD1LG2(PD-L2)。在1/3的病例中,TP53发生了突变。

组织病理学

循环白血病细胞的外观各不相同,从与正常大颗粒淋巴细胞(LGLs)难以区分的细胞到细胞核不典型的细胞,其特征是增大、不规则折叠、染色质开放或核仁明显。它们有大量苍白或轻度嗜碱性的细胞质,其中含有细或粗的亲氮颗粒。骨髓涂片显示白血病细胞稀少至丰富,背景中常见的反应性组织细胞显示噬血细胞增多。组织切片显示白血病细胞呈弥漫性或斑片状破坏性浸润。细胞核呈圆形或不规则折叠,染色质浓缩,核仁小,具有明显的核多形性。细胞凋亡频繁发生。

免疫表型

白血病细胞通常是CD2+,表面CD3-, CD3ε+, CD5-, CD7+, CD16+,CD56+,细胞毒性分子(粒酶B,穿孔素和/或TIA1)阳性。CD8和CD11b可能表达,而CD57通常为阴性。缺乏T细胞受体(TCR)蛋白表达。肿瘤细胞表达FAS配体,患者血清中FAS配体含量高。多数白血病细胞原位杂交显示EBER (EBV)阳性。

鉴别诊断

主要的鉴别诊断包括弥散性ENKTL、NK-LGLL、T细胞LGL白血病和肝脾T细胞淋巴瘤。这些疾病均伴有嗜氮颗粒的肿瘤淋巴样细胞,但临床表现、疾病定位、免疫表型和基因型不同。ANKL在临床病理上与弥散性ENKTL有重叠,但在急性暴发性全身临床表现和不累及鼻腔方面有所不同。两种惰性白血病肿瘤,NK-LGLL和T细胞LGL白血病(T-LGLL),在出现时症状轻微或无症状,循环LGL缺乏形态非典型性,缺乏EBV;此外,T-LGLL是T谱系而不是NK谱系。肝脾T细胞淋巴瘤可能表现与ANKL相似,但循环白血病细胞并不常见,肿瘤细胞为T系,常表达TCRγδ,EBV阴性,常发现同染色体7q。

血管内NK/T细胞淋巴瘤(IVNKTCL):由于目前数据有限,血管内NK/T细胞淋巴瘤(IVNKTCL)暂时被纳入ANKL。与结外NK/T细胞淋巴瘤相比,IVNKTCL不表现为肿块病变,并表现出对皮肤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偏爱。它是一种高度侵袭性的肿瘤,预后差,特别是在多系统累及的患者中。在大多数病例中,病理生物学与EBV的致瘤作用有关。表观遗传调控因子(DDX3X, ARID1A,组蛋白基因)的体细胞突变已被发现。

诊断分子病理学

T细胞受体(TR)基因的种系结构支持一个NK细胞谱系。

必要的和理想的诊断标准

基本标准:

急性表现,伴有发热和全身性症状

肿瘤淋巴样细胞的全身(多器官)增殖

NK细胞免疫表型

缺乏TCR蛋白的表达和/或缺乏TR基因的克隆重排

理想标准:

EBER阳性(90%病例阳性)

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多症

预后和预测

大多数病例表现为暴发性临床病程,常并发凝血功能障碍、多器官功能衰竭和/或噬血细胞综合征。中位生存期以月为单位。对常规化疗的反应很差,但含有l -天冬酰胺酶的方案对一些患者是有效的。同种异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对取得应答的患者可能有潜在的治愈作用。

以下图片均来自2023年淋巴造血WHO新分类-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章节

图1:血液中的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本例中的白血病细胞与正常的大颗粒淋巴细胞(Giemsa)非常相似.

图2:骨髓中的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在这种情况下,白血病细胞有嗜碱性的细胞质,细胞核有更多的浓缩的染色质和明显的核仁。在细胞质中可观察到嗜碱颗粒(Giemsa)。

图3: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骨髓活检。由单一的均匀出现的白血病细胞群广泛浸润。有混合的组织细胞和被吞噬的红细胞。

图4: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骨髓活检。白血病细胞表现为核多形性和不规则折叠。

图5: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白血病细胞表现出核多形性。噬血细胞的吞噬作用是明显的(Giemsa)。

图6: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骨髓活检。白血病细胞细胞表面CD56阳性。

图7: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骨髓活检。CD3的免疫染色突出了白血病人群,并进一步强调了核不规则。

图8: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骨髓活检。EBV编码小RNA(EBER)原位杂交显示骨髓中阳性白血病细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侵袭性NK细胞白血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NK/T淋巴瘤伴嗜血现象
病例学习:EBV 相关侵袭性 NK 细胞白血病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医分型及治疗
第五版WHO造血淋巴肿瘤分类结构(5)
第五版WHO造血淋巴肿瘤分类结构(附详细分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