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鸣响雪松丨一个可能改变全人类命运的梦,实际上改变正在发生

一个可能改变全人类命运的梦

实际上,改变正在发生

一场奇遇


「 你会写一本书。很多很多人会读到这本书,这本书将为他们轻轻揭开真相。他们将减少生病的机会、改变对小孩的态度、为小孩发展新的教育方式。人们将有更多的爱,地球将发射更多光明的能量。」 —— 阿纳丝塔夏

她说的,正在发生。

她是谁?

一位独自生活在俄罗斯西伯利亚泰加林原始森林深处的女子,一块森林里的空地就是她的家;平时都不穿衣服的或者穿很少,松鼠为她采摘松果、母熊为她伴舞,不考虑一日三餐,吃果子和嫩叶,把进食当作呼吸一样自然;过着远离现代文明的生活。可是,她知道所有的真相,她的愿景是唤醒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渴望,让人们了解自己的天赋,每个人活在喜悦和爱中。她希望每个小孩都成长为如TA所是的样子,本来的样子。她认为身体是最好的医生、大自然是最好的疗愈场所,只要你愿意、整个大自然都在为你服务,包括水、种子、植物。


俄罗斯一位商人把与阿纳丝塔夏的相处和对话写出了一系列的书《鸣响雪松》丛书,正因为这部书,越来越多的人了解真相、激发了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渴望,在全世界都开始组建生态社区,自给自足。许多家庭也开始践行自然农法、自然孕育、自然饮食、自然教育等.......

关于写作


弗拉狄米尔·米格列当时是一个成功的企业家,为西伯利亚企业家联盟的主席,他懂得如何经营生意,却从来不会写作。阿纳丝塔夏对此也有自己的见解,人类最早诞生的是想象力引发的情感,而不是文字和语言。一旦写作者的情感和文字符号有所连接,他写的文章就会引发读者相同的情感和画面。很多书和电影,我们不再记得具体的语言和情节,可是阅读和观看时候的情绪依然历历在目,带给我们的思考和感动也会经久不衰。过去和未来是同一件事情,只是外表不同,核心都是一样的。米格列通俗的叙事方式来描述“人”作为这个宇宙中的“至高灵杰”,是怎么样的一种存在,让我们知道真相,然后激发我们活出生命的意义。

两个文明

我们所有人都行色匆匆地赶赴某地、追求某些事物,人人希望生活美满、遇见真爱、组织家庭,但是大部分的人真能如愿以偿吗?我们对生活的满意或失望、我们的成功或失败,是取决于什么?每个人的生活意义,或者人类整体的生存意义为何?未来究竟有什么在等着我们?


这些问题由来已久,但从未有人可以给出明确的答案。我很想知道,我们在五年或十年后,会住在什么样的国家?我们的孩子会住在什么样的世界?但是我们不知道答案。是啊,我们确实无法想象自己的未来,因为我们都在赶着去某个地方,但那是哪里呢?


有件事虽然令人讶异,却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国家未来的详细蓝图,我居然不是从分析家或政治人物得知,而是隐居在泰加林的阿纳丝塔夏告诉我的。她不仅让我看到美好的未来景象,还证明了在我们的世代,这是可以办到的。她实际展现了自己对国家发展的规划。


当我从阿纳丝塔夏所住的林间空地走到河边时,脑中不知为何出现一个坚定的信念:她的计划可以为世界带来很大的改变。如果我们考虑到,她设想的一切最终会在真实生活中实现,那么老实说,我们已经住在一个未来只会变得更美好的国度了。我走在泰加林里,想着这位泰加林隐士有关国家美好未来的话。她说,或许我们这一代就能生活在这样的国度,一个没有地方冲突、帮派、疾病和贫穷的国度。我虽然无法理解她的所有想法,但这一次她所说的话,我不想再有所猜疑了。相反地,我还要证明她所言的一切不假。我果断做了一个决定,我要尽我所能完成她的计划。这个计划乍看之下虽然容易:只要每个家庭得到一块可以永久使用的一公顷土地,让他们在此建造祖传家园、自己的家乡,然而我可是在计划的细节上想破了头。这计划看似轻而易举,同时又让人难以置信。


太神奇了!居然不是经由农学家,而是由一位泰加林的隐士向我们证明,只要土地有正确的耕种规划,不出几年的时间就无需施肥,就连不太肥沃的土壤都会改善!阿纳丝塔夏主要是以泰加林的情况为例:泰加林几千年来供万物生长,也从来没有人施肥过。她说土地上生长的一切,都是神的思想所化成的形体。祂早已把一切安排妥当,让人类不需要为了食物的取得而烦恼,只要试着理解造物者的思想,与祂共同创造美好的事物就行了。


图:一个位于俄国受《鸣响雪松》系列书启发而成立的生态村


我也可以举一个自己看过的例子。我之前去过赛普勒斯,岛上的土壤布满石砾,但从前并非如此。几个世纪以前,岛上还有漂亮的雪松林、果树,大部分的河川都留着纯净无比的淡水,就像是一座人间乐园。后来罗马大军压境,开始砍伐雪松去造船,岛上的雪松林遂被砍伐殆尽。如今岛上有一大部分只剩下几乎干枯的植被,即使在春天,看起来也像是一片烧过的枯草。夏天的雨量越来越少,干净的水也渐渐不足,居民不得不用船只把肥沃的土壤运到岛上。人类没有让原有的创造更加完善,他们野蛮的干扰只让一切变得更糟。阿纳丝塔夏在描述自己的计划时说到,土地上一定要种一棵家族树,而且不能将去世的人葬在公墓,要在他们亲手创造的美丽祖传土地上安葬他们。坟前不需任何墓碑,纪念一个人要用活的东西,而不是没有生命的物品。以人类有生命的创造来纪念亲人,如此灵魂才能再度以物质形体,诞生在人间的天堂乐园中。


葬在公墓的人无法上天堂,只要亲朋好友仍会想起他们的死去,他们的灵魂就没有办法再度以物质形体诞生。墓碑是死亡的纪念碑,葬礼是黑暗力量想出来的,为的是要囚禁人类的灵魂,就算只是暂时也好。我们的天父从未替自己心爱的孩子制造任何痛苦,甚至悲伤也没有。所有神圣的创造都是永恒、自给自足,而且可以自行重生的。在地球上生活的万物,从外表简单的一株小草到人类,都是完整且永恒的和谐一体。


我认为她在这一点说的对极了,看看现在的情况就知道了。现今科学家说,人类的思想是物质,如果真是这样,那我们将去世的亲人当成死者思念,就等于把他们困在死亡的状态,让他们的灵魂受到折磨。阿纳丝塔夏坚信,人类(或更精确地说——人的灵魂)可以永世长存,不断在新的肉体内重生,但这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会实现,而阿纳丝塔夏在计划中构想的祖传家园就能创造这样的条件。这一点我是完全相信的,至于要证明或反对阿纳丝塔夏对生与死的叙述,或许还是交给更有资格的神秘学家吧。


「噢,会有很多人反对你的。」我对阿纳丝塔夏说,而她只是笑笑地回答我:「一切很快就会发生,弗拉狄米尔。人的思想可以生出物体、改变物体、预先决定各种事件,以及创造未来,所以那些试图证明人类存在只是暂时的反对者,终将落得自我毁灭的下场,因为正是这样的想法,让他们走上绝路。


「那些了解自己使命和永恒本质的人,会过着幸福的生活、永世重生,因为这样的想法,为他们自己创造了幸福的永恒。」


依阿纳丝塔夏的建议,以仿效自然的方法為蜜蜂打造的家


当我开始评估计划的经济效益时,我又更喜欢这个计划了。我相信任何人只要按照阿纳丝塔夏的计划建造祖传家园,就能为自己的孩子和孙子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这不仅止于给孩子吃好的、住好的。阿纳丝塔夏曾说,围篱要用活的树木,一公顷的土地要有 1/4 是森林。2500 平方公尺的森林大约要 300 棵树,大概可在 80 到 100 年后砍伐,生产 400立方公尺左右的木材。现在经适当干燥且加工过的木材,一立方公尺至少要价一百美金,而全部就是 4 万美金。当然不是把整座森林砍完,只要从高龄的树木选择需要的部分,接着再种新的树木代替。按照阿纳丝塔夏的计划建造的祖传家园,总价或许可达一百万美金以上,而且任何家庭都有能力建造这样的家园,即使收入一般的家庭也可以。房子刚开始可以普通一点,规划正确且美观的土地,才会是最大的财富。现在一些有钱人家,还会出高价请专业的造景公司,这在莫斯科就有 40 家左右,每天的案子应接不暇。要将房子四周的土地规划正确且美观,每一百平方公尺就估价 1500 美金以上。


栽种一棵六公尺高的针叶树需要 500 美金,不过想要住在优美环境里的人都愿意负担这样的高价。他们之所以出钱,是因为他们的父母没能想到为孩子建造祖传家园。但要做到这点不需要很有钱,只要分得清楚事情的优先顺序。如果我们自己都不了解这些简单的道理,又如何养育我们的孩子呢?阿纳丝塔夏说的对,教育要先从自身做起。我渴望建造一个属于自己的家园:取得一公顷的土地、建造房子,而最重要的是在周围种下不同的植物。我要按照阿纳丝塔夏描绘的方式创造自己的家乡,也让四周有别人所建的美好家园。阿纳丝塔夏和儿子可以搬来住,或至少来做客,接着还有孙子和曾孙。也许我们的曾孙想在城里工作,但还是可以回到祖传家园休息。在一年一度的 7 月 23 日,也就


是大地日这一天,或许所有亲戚都能回老家团圆。到时我当然已经不在人世了,但是我所建造的家园还会留着,上面生长的树木和花园也会留着。我会挖一座小池塘,放一些鱼苗,让它们长大。树木会按照阿纳丝塔夏所说的方式特别规划。有些地方,后代可能会喜欢,有些则可能想要改变,但无论如何,他们都会记得我。


我会在自己的家园长眠,要求别以任何形式为我立碑。我不希望有人带着哀恸的神情,在我的坟前虚情假意。事实上,我不想要任何悲伤的气氛,不需要坟墓和墓碑,只要有鲜嫩的小草和灌木丛,从我的身体穿越土壤长出来,或许还有任何对后代有益的浆果便已足以。墓碑有何意义?毫无意义,只会带来悲伤。当别人走进我所建造的家园时,只会快乐地想起我,不会难过。是啊,我要为他们如此计划,这样种下每一棵树……


我在脑中不断地织梦,愉悦地构想着这件大事。必须赶快开始、做点什么。我得早一点回城,但是从森林到河岸还有十公里左右的路程,真希望可以快点走完!突然间,我的脑中闪现有关俄罗斯森林的资讯,我没有把所有的数字都记下来,所以下面是我在某个统计报告中读到的资料:


森林是俄罗斯的主要植被类型,面积共占国土 45% 。俄罗斯拥有全世界最大的森林储量,1993 年森林共有八亿八千六百五十万公顷,木材总量达 807 亿公顷,分别占世界储量的21.7%和 25.9% 。木材比例高于森林,乃是因为俄罗斯的森林比其他国家成熟多产。


在平衡大气及调节气候方面,森林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根据莫伊谢耶夫(B.N.Moiseyev)的统计,俄罗斯森林的大气平衡为十七亿八千九百零六万四千八百吨的二氧化碳,比上十二亿几千九百零一万九千九百吨的氧气。俄罗斯森林每年的碳储量可达 6 亿吨,这样可观的气体交换量,对地球的大气成分和气候有巨大的稳定效果。


这就是现在的情形!不少人说过,俄罗斯背负某个特别的使命,但那不是未来,而是正在发生的事实。试想:全世界的人或多或少都在呼吸俄罗斯的空气,他们正在呼吸这片森林制造的氧气,而我就走在这里。我想知道,这片森林供应给全地球的只有氧气吗?或许还有其他重要的东西?


西伯利亚泰加林

这次独自走在泰加林里,我不再像之前那样感到不安,反而觉得很像在安全的公园里散步。泰加林当然没有公园小径,路上不时有倒下的树木、茂密的灌木丛,但我这次没有因此生气。


我在路上会栽几棵像是覆盆子和醋栗的浆果,这是我第一次这么好奇地观察,这才发现树木即使品种相同,也有截然不同的外表。植物的生长位置也各不相同,形成一副副独一无二的图画。


我第一次认真地观察泰加林,它似乎变得友善许多。这种感觉大概是因为我知道自己的小儿子就生在这片森林、住在林间空地,而且阿纳丝塔夏也在这里—— 一位从见面起便改变我一生的女人。


在这片无边无际的泰加林中,有一块阿纳丝塔夏不愿离开的小小林间空地。她不会拿这块空地交换公寓,即使多么金碧辉煌也不会。乍看之下,这块空地只是个既普通又空旷的地方,没有房子、没有棚子、没有任何生活设备,可是她只要一往空地走近,就会马上开心起来。而在第三次来到她的林间空地时,不知为何我也有这样的感觉,仿佛跋山涉水后回到家一样。


我们的世界不断发生一些奇怪的事情。数千年来,人类社会极力追求人人幸福、富裕,但仔细看就会发现,即便人生活在社会的核心、现代文明城市的中心,却越来越常发现自己处在脆弱无助的情况。一下发生车祸,一下遇到抢劫,还有各种病痛缠身,生活离不开药店,或者因为什么不如意而自我了结。自杀率在这些生活水准高的文明国家尤其居高不下。电视上常有各地的母亲求援,说自己的孩子没东西吃,家人都在挨饿。


阿纳丝塔夏和小孩住在泰加林,完全是另一个文明。她对我们的社会毫无索求,不需要警察或军队保护她。但她总是让我觉得,在这块林间空地里,不可能会有坏事发生在她和孩子身上。


是啊,我们的确属于不同的文明,而她提议要在两个世界中各取所长。这样一来,地球上会有许多人改变生活形态,一个全新又幸福的人类社群将会诞生。这个社群会很有趣,新奇又独特,像是这样……


《两兄弟》寓言

我告诉你一个寓言故事

这个寓言故事是在一千年前

由一群与世隔绝的智者口耳相传的

但数个世纪以来都没有人听过



 两兄弟(寓言)


不知道是多久以前,有对夫妇一直没有小孩,妻子直到年老才生了两个儿子,一对双胞胎兄弟。妻子生产十分不顺,在生完两个儿子不久后,就到了另一个世界。父亲请了一位保姆,全心全意地照顾孩子,一路把他们养到十四岁。但就在他们十五岁时,父亲也去世了。


两兄弟将父亲安葬后,坐在房里哀悼。这两个双胞胎兄弟,前后差了三分钟出生,所以一个是哥哥,一个是弟弟。


在默哀一段时间后,哥哥开口说:“父亲在临终前难过地说,他没能将生命的智慧传给我们。我的弟弟,要是没有智慧,你我该怎么过活?要是没有智慧,我们的家族只会在不幸之中延续下去。那些能从自己父亲身上获得智慧的人,可能会嘲笑我们的。”


“你别难过。”弟弟对哥哥说,“你常常在沉思,或许时间会让你在沉思中获得智慧。我一切都听你的,我不用沉思也能过活,也依然觉得生活很美好。只要看到日出日落,我就很开心了。我就单纯地过生活,忙田里的事情,你可以好好学习智慧。”


“同意。”哥哥对弟弟说,“但待在家里是求不到智慧的,这里没有。没有人把智慧留在这里,也不会有人把智慧带给我们。但身为兄长的我,为了我们俩、为了代代相传的家族,我决定要找出世间的所有智慧。我要找到并带回家里,送给后代子孙和我们自己。我要把父亲留给我们的所有贵重物品带在身上,然后走遍天涯,拜访世界各地的智者,学习他们的所有理论,然后回到我出生的地方。”


“这会是条漫长的路。”弟弟语带同情地说,“我们有一匹马,你就带着那匹马和马车吧,东西能载多少是多少,才能减轻一路上的负担。我会留在家里,等着你成为智者归来。”


兄弟俩分离了许久,年复一年。哥哥拜访了一位又一位的智者,去了一座又一座的教堂,学习东西方的教导,又走遍大江南北。他拥有惊人的记忆力,敏捷的头脑能快速地领会一切并轻松地记住。


哥哥花了六十年左右游历全世界,走到头发和胡子都已灰白。他好学的头脑仍继续流浪,精进智慧。这位年迈的流浪者成了最有智慧的人,开始有众多弟子跟随他。他对着这些求知心切的脑袋大方地讲道,弟子无论是老是少,无不敬佩地专心聆听。他的名声总是在他抵达前便传遍邻里,村里都知道,将有一位伟大的智者来访。



他就是这样带着荣耀的光环,身边围绕一大群奉承的弟子,回到他六十年前、年仅十五岁时离开的家。这位头发灰白的智者一步一步地靠近他出生的村庄。

村里的人都上前迎接,头发同样灰白的弟弟也开心地跑出来。他在成为智者的哥哥面前低下头,喜极而泣地低语:“祝福我吧,我的智者哥哥。回我们的家,让我洗涤你长途跋涉的双脚。回我们的家,我睿智的哥哥,好好休息吧。”


他以庄重的手势嘱咐所有的弟子,要他们留在山坡上、接受村民的迎宾礼、展开智慧的对谈,接着他便跟着弟弟回家。这位德高望重且灰发苍苍的智者,走进上层宽敞的房间,疲惫地坐在桌前。弟弟开始用温水帮他洗脚,同时听着他的智慧言论。


哥哥告诉他:“我完成了自己的责任,学到许多伟大智者的教导,也建立了自己的理论。我不会待在家里太久,现在我的任务是要指导他人。不过,既然我答应过要将智慧带回家,我会履行承诺,在家里待上一天。在这段期间内,我亲爱的弟弟,我会告诉你最有智慧的真理。首先是……人人都应该住在美好的花园。”


弟弟用编织精美的干净毛巾将哥哥的脚擦干,尽心尽力地想让哥哥开心。他告诉哥哥:“你面前的桌子上有我们花园种的水果,尝尝看吧,我把最好的都摘给你了。”


哥哥若有所思地吃着各种漂亮的水果,接着继续说:

“地球上的每个人都应该种一棵家族树。当他去世后,这棵树将成为他留给后代的美好纪念,它会为后代净化呼吸的空气。我们都应该呼吸好的空气。”


弟弟露出慌张的深情,急忙地说:“我睿智的哥哥,抱歉,我忘记开窗让你呼吸新鲜空气了。”他将窗帘拉开,打开窗户后继续说:“来,呼吸我们两棵雪松带来的空气,是我在你离开的那一年种的。其中一棵是我用自己的铲子挖洞种下树苗,另一棵是我用我们小时候你常玩的铲子挖的。”




哥哥看着雪松陷入沉思,接着说:“爱是一种伟大的感觉,不是人人都有机会拥有爱过着每一天,所以有一句至理名言说:所有人每天都要为爱努力。”


“噢,我的哥哥,你真是有智慧!”弟弟惊叹地说,“你学得如此高深的智慧,让我听得太入迷了。抱歉,我居然还没向你介绍我的妻子。”他对着门口大喊:“老婆子,你在哪,我的小厨娘?”


“这不是来了嘛。”一个开心的老妇出现在门口,手里拿着一盘热乎乎的馅饼。“我刚刚忙着做馅饼。”


开心的老妇把馅饼放在桌上,笑嘻嘻地对着两兄弟做了个滑稽的屈膝礼,然后走向弟弟对他耳语,但她对丈夫说的话都被哥哥听到了:


“老头子,请原谅我,我要先离开了,我需要躺下来。”


“你是怎么回事,真是无礼,怎么突然要休息呢?我们有贵客,我的亲生哥哥啊,你却要……”


“不是这样的,我现在头昏脑胀,有点想吐。”


“你这个忙碌的家伙,怎么可能会头晕想吐?”


“大概要怪你了。没错,我们又有小孩了。”老妇带着笑容,边说边跑着离开。

“很抱歉,哥哥。”弟弟羞赧地向哥哥道歉,“她不知道智慧的价值,总是嬉皮笑脸的,老了还是这样。”


哥哥陷入了更长的沉思。一阵小孩的吵杂声打断了他,他在听到后开口说:

“人人都应该努力学习伟大的智慧,学习如何养育出幸福又有正义感的孩子。”

“我睿智的哥哥,告诉我吧,我很想让我的孩子和孙子过得幸福。你看,我吵闹的几个孙子孙女走进来了。”


两个不到六岁的小男孩,以及一个四岁的小女孩站在门边吵架。弟弟为了安抚他们,急忙地说:“快点告诉我,你们在吵什么。乱哄哄的,别吵到我们俩聊天。”


“噢!”比较小的男孩惊讶地说,“爷爷变成两个人了,哪个是我们的,哪个不是,要怎么分呀?”


“我们爷爷不就坐在这儿吗?这不是很明显吗?”


接着小孙女跑向弟弟,脸颊紧贴着他的大腿,玩着他的胡须,对他叽叽喳喳地说:“爷爷,爷爷!原本是我一个人要来找你,想给你看我学的新舞步,可是两个哥哥自己跟来。一个想找你一起画画,你看,他带了画板和粉笔;另一个带了长笛和笛子,他要你吹给他听。爷爷,爷爷!但我才是第一个决定来找你的人,你和他们说啦,叫他们回家,爷爷!”


“不对,我才是第一个要来画画的,哥哥是后来才决定要来吹笛子。”带着薄画板的孙子说。


“现在有两个爷爷,你们来决定,”孙女插话说, “我们谁才是第一个来的?拜托你们选我,不然我会哭得很难过。”


智者喜忧参半地看着这群小朋友,皱着眉头准备回答,可是话到嘴边却停了下来。弟弟慌张了起来,没有让沉默持续太久,迅速地从小朋友的手中拿了笛子,毫不犹豫地说:“这没什么好吵的。跳舞吧,我活蹦乱跳的小美女。我会用长笛帮你伴奏,笛子可以交给我们的小音乐家。而你呢,我的小艺术家,你可以画下乐音奏出的图案,还有这个小芭蕾舞者的舞姿。小朋友,赶快开始吧!”



弟弟用长笛吹出美丽愉悦的乐章,孙子孙女同时入迷地跟着他,扮演着他们最爱的角色。


未来的大音乐家试着跟上长笛的旋律;脸上泛着红晕的小女孩像个芭蕾舞伶,开心地跳着自己的舞步;未来的艺术家勾勒出这个开心的画面。


智者不发一语,他懂了……当眼前欢乐的场景结束时,他站起身子说:

“弟弟,你还记得父亲的旧凿子和槌子吗?请你拿给我,我想在石头上刻出自己学到的最重要的一课。我该走了,可能不会再回来。不要慰留我,也不要等我。”


哥哥离开了。这位灰发苍苍的智者和弟子一起走到一块大石前,旁边有一条道路绕过这块大石——那条引领流浪者离乡背井,到远方寻找智慧的道路。白天过去了,到了晚上,这位年迈的智者还在石头上敲敲打打,他想要刻出一段文字。


就在他精疲力尽地完成后,他的弟子念出石头上的那段话:


流浪者啊,你要寻找的,其实都在你的身上。你不会找到什么新的,相反地,每走一步,就会有所失去。


阿纳丝塔夏说完寓言后,安静地用询问的眼神看着我,大概是在想,我懂不懂这个寓言吧。


“阿纳丝塔夏,我知道这个寓言是在说,哥哥谈论的所有智慧,弟弟都已经在生活中实践了,但只有一点我不懂,是谁教弟弟这些智慧的?”


“没有人。在灵魂被创造出来的那一刻起,宇宙所有的智慧就永远地存在每个人的灵魂中了。只是常有智者的灵魂狡猾地卖弄聪明,为了自身利益将人偏离最重要的事情。”


未来已来

一起看见未来!

Wake Up

“当你们再次相聚时,你们要分享这些教导”

摘自印第安人霍比族丨关于人类从远古到今天的记载和预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鸣响雪松】‖《阿纳丝塔夏》:今天,你好吗?
西伯利亚雪松女孩·阿纳丝塔夏
书摘《阿纳丝塔夏》(1
鸣响雪松系列翻译||第七册——思考的速度
《鸣响雪松》1
鸣响雪松之阿纳丝塔夏的祈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