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朱燕中 | 奇恒之腑--胆和三焦分别有什么功能?

《灵枢·本输第二》:“肺合大肠,大肠者,传道之腑。心合小肠,小肠者,受盛之腑。肝合胆,胆者中精之腑。脾合胃,胃者五谷之腑。肾合膀胱,膀胱者津液之腑也。少阳属肾,肾上连肺,故将两藏。三焦者,中渎之腑也,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腑也,是六腑之所与合者。

肺合大肠,大肠者,传道之腑。心合小肠,小肠者,受盛之腑

水谷入于胃,经过胃肠的消化产生出水谷精微,分别从胃、小肠、大肠在脾的运化功能下上升到上焦,其途径是通过消化道向上流行。这里需要两个条件,第一,要全部水谷精微化成气态;第二,这些气态的精微物质从中下焦上输到肺的途径是从大肠、小肠、胃、食道、咽喉到支气管。消化道各个部位所上输的水谷精微之气也不尽相同,胃中所输送的是“营”的部分,小肠所输送的是“液”的部分,大肠所输送的是“津液”的部分。这样大肠、小肠从生理结构上就与心、肺发生关系了,大肠的津液输送到肺,使肺气得以下降,小肠之液输送到心使心神得以安宁。因此说“肺合大肠”、“心合小肠”就是这个意思。

胆者中精之腑

经云:“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又“凡此十一脏取决于胆”,又胆为奇恒之腑,其性属阴,地气所生。《素问·五脏别论篇第十一》曰:“岐伯对曰: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府。”奇恒之腑性同五脏,主藏精而不泻。

脑为髓海,肾藏精主骨;肝藏血,心藏脉,血行脉中。胆腑属木,与肝木相为表里,胆藏胆汁,胆汁既为人体之精而又要排泄于外。胆汁为精则作用于水谷的腐熟与运化,而胆汁的排泄是指其最后都要全部随着糟粕排泄于体外。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胆汁也是肝血的代谢产物。女子胞主妊娠、月经等,都与血有关。总之,奇恒之腑都与血或精相关联,与肝肾相关,或者说奇恒之腑与血之海和精之海有关。

另外,奇恒之腑有一点与五脏不同,五脏藏精而不泻,奇恒之腑藏精,但时有排泄。例如,脑、髓、骨异常时有液泻于外,正常有精液、白带泄等,胆泻胆汁,脉中血流动,女子胞十月怀胎,月经每月一次等。这些排泄流动的现象是奇恒之腑与五脏的区别之一。

最后再来看看女子胞,女子胞就是子宫,子宫只有女子才有,因此女子有6个奇恒之腑,而男子因为没有女子胞,实际上只有5个奇恒之腑。如果说奇恒之腑与精血的收藏有关,男子有五腑,五为奇数属阳,五个奇恒之腑中藏精有三,藏血有二。女子有六腑,六为偶数属阴,6个奇恒之腑中藏精有三,藏血有三。这样看来女子多血,男子多精的道理是以奇恒之腑为基础的。

胆为奇恒之腑,其性为地气所生,藏精而不泻。胆所藏之精为胆汁,胆汁参与水谷精微之腐熟与运化。大便的正常颜色为棕黄,有时色深些,有时浅些,但其颜色都源于胆汁,如果由于某种原因胆道梗阻,胆汁不能正常排泄,胆汁会排入血中而成黄疸,这时大便的颜色将会呈现灰白色。因此胆汁对消化水谷精微作用至关重要,古人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在所有六腑中,只有胆腑归属于奇恒之腑,也说明了其所藏之胆汁为精微物质。但因为胆汁要全部排泄出体外,与五脏不同,所以归属于六腑之一,《素问·五脏别论篇第十一》:“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

正是因为胆的这个特点,既为阴腑,又为阳腑,所以称胆为中精之腑,中是中间的意思,不阴不阳,虽然藏精但又主排泄。

再来看看六腑功能,经云:“此受五藏浊气,名曰传化之腑。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魄门亦为五藏使,水谷不得久藏。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所以然者,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故曰实而不满,满而不实也。”六腑中的胃、大肠、小肠主排泄水谷之糟粕,而其他六腑功能还有不同,这个特殊功能是接受五脏的浊气而排泄之。例如,胆汁实际上是肝血之浊气,呼出之气为肺之浊气,三焦所排泄,膀胱之津液为肾精之浊气等。

水谷入于胃经过运化后的糟粕,必须按时排泄出体外,不能久留。经文将其排泄过程描述得很详细,“水谷入口,则胃实而肠虚;食下,则肠实而胃虚”,所以六腑实而不能满,是指水谷糟粕要逐步排泄于体外。排泄过快则腹泻,六腑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化物生精;排泄过慢则便秘,六腑不传,气降不足,实而满。所以经文将六腑又称传化之腑。

三焦者,中渎之腑也,水道出焉,属膀胱,是孤之腑也

三焦是一个很特殊的腑脏,六腑之一,同样具有“泻而不藏”、“实而不能满”的特点,同样是“传化之腑”。三焦所传为气与水,三焦所化为气。《灵枢·邪客第七十一》中说:“五谷入于胃也,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五谷入胃后经过传化,我们所能看到的排泄产物分为3部分,第一是五谷经过消化之糟粕,直接从大肠排出体外。第二是津液经过人体消化吸收后,以尿液的形式从膀胱排泄,以出汗的形式从汗孔排泄,以眼泪、唾液等形式排出体外。第三是宗气,宗气经过机体的传化后,其代谢产物通过呼吸排出体外。

三焦作为六腑之一,其上焦主气,中焦主营,下焦主水。肺主气,金生水,水与气同属气分,气寒生水,因此说,三焦为中渎之腑也,水道出焉,属膀胱。三焦又为孤之腑,是说三焦作为一个腑没有相应的脏与之搭配,但是五脏分列上、中、下三焦,也可以说五脏都与三焦搭配并与之发生关系。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针灸穴位当中有一组特殊穴,称为下合穴,三焦的下合穴是委阳,膀胱经的第39个穴,三焦的下合穴出现在膀胱经上,这也是一个例证说明三焦属膀胱。

还有,三焦为少阳之腑,少阳藏相火,相火属肾,说明三焦根于肾,三焦与膀胱相连,肾之腑是膀胱。

本文摘自《闯关记我的《黄帝内经》觉悟之旅》

尊重版权,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朱燕中

编辑:釋慧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脏之间有什么关系
五藏六府与三焦
中医入门——第十五讲 六腑(附:奇恒之腑)(17-15)
浅识五脏六腑
国医周水金讲《中医基础理论》第十四讲(文字)
五脏与六腑关系阴阳配合作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