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朱良春发掘民间中医故事之二 —— 治淋巴结核的陈照

邋遢先生陈照

朱良春在平常跟病人闲聊时,听说八里庙有个治瘰疬的能人叫陈照。老百姓把他说得神乎其神。

瘰疬,土名叫“老鼠疮”,学名叫淋巴结核。患上这种病很讨厌,必须长期服用抗结核药,反复缠绵难愈。朱良春听说民间有个能人治瘰疬十拿九稳,他对这个传说十分感兴趣。

1954年秋天,这是朱良春先生结识季德胜以后,对民间医人格外关注的时刻。这一天,他跟他的学生陈幼清,骑上脚踏车,捎上了一点茶食,亲自拜访没有谋面的陈照。

他们俩来到八里庙,看到一个农民正在田间劳作,问道:“大伯,这里有个叫陈照的医生吗?”

医生?农民还不习惯这么称呼陈照,那个农民反问道:“你们是不是看老鼠疮,找邋遢先生的?”

朱良春带卫生队下乡(左二)

什么?邋遢先生?朱良春第一次听到一个医生有这么个绰号。

“不,我们是来拜访陈照的。”陈幼清诚恳地回答。

“对,不错,陈照就是邋遢先生。”那个农民仍然执著地认为:“我们都是这么叫的。”

那个农民很热情,从田里上来,带他们走了一节田埂,然后指着前面一间房屋说:“邋遢先生就住在那间屋里。”

他们顺着手指的方向,走近低矮的草屋,叫道:“陈照先生在吗?”

一个衣衫褴褛、头发花白的老人从屋里走了出来,他那混沌的眼神打量着前来的两个陌生人,不像是来看老鼠疮的病人,其中一个年轻人的手中还提着茶食礼包,陈照更是困惑不解。朱良春凑近他,恭敬地说:“你是陈照先生吗?我们是来看你的。”说着便伸出手要和他握,老人没有握手的习惯,不知所措地伸着一只哆嗦的手,只见五指乌黑,果然十分邋遢。他激动地答应:“是的是的,小名陈照。”

陈幼清拎着茶食递上前,把朱良春向他作了介绍:“这是我们南通市联合中医院的院长朱良春,来看望陈先生的。”

“一介草民,岂敢劳驾,惭愧惭愧。”

陈照把他俩迎进屋。屋里没有窗户,黑洞洞的。辨不清里面放些什么,但是可以闻到一些中草药的味道。

攀谈过后才知道陈照的一些情况:陈照,1884年生,原名有余,南通县人。少年家境贫寒,推车为生。21岁时,遇到游医焦月波,一个善于治疗淋巴结核的民间医生,因为焦医生有腿疾,行走不便,就经常坐陈照的独轮车走方出诊,患重病之后的临终前,掏出钱来让陈照为他买棺埋葬,作为报酬,就把治疗淋巴结核的药方传授给了陈照。不识字的陈照,请人认出来之后,就熟记在心,扔掉独轮车,成了民间医生。尔后行医四方,为近乡远邻许许多多的患者治疗瘰疬,解除痛苦,治愈一个瘰疬病人一般只需个把月左右。20世纪30年代,陈照治疗瘰疬病在南通一带已经小有名气了。

他治疗瘰疬病的方法是,用一块膏药掺上拔核药粉贴到鼓胀的鼠疮上。贴上半天后,便觉得有点疼,一天后更疼;两、三天后,肿处便破皮流出脓和血,这个过程叫“拔核”。一周后擦净脓血,再贴新的膏药和生肌药,使之痊愈,这叫“收口”。

朱良春说明来意:“如果陈先生进城,请到我们掌印巷联合中医院坐坐。有件事情我们想和你商量一下,为了能让你的本事为更多的人服务,我们中医院接到老鼠疮患者,也打算请你过去为他们治疗,如何?”

陈照稍稍沉默,没有表态。

朱良春先生看到陈照老人有顾虑,就接着说:“是这样的,凡是你看的病人,医疗药费都归你收入,我们中医院不拿半分钱,行吗?”

这时,陈照开口了:“我的腿脚不大灵,天天上街不方便。”

“我们不要你天天来,每星期来一次就行了。”

朱良春讲的“每星期”,已经70岁的陈照老人不大听得懂,因为他家没有日历,他的脑子里没有星期几的概念。

朱良春想了个办法:“这样吧,你每月三、六、九来吧。”

陈照听懂了,连说:“好的好的,这好记,每月的三、六、九上城。”

朱良春离开陈照的家,在回城的沿途群众中,又作了一些了解:陈照虽然邋遢,但是医德还有些口碑,上门求医者,无论生熟、贫富,总是倾其全力医治。对清贫的患者,只收成本。朱良春觉得,请这么一个土医生到中医院来是应该的,今天不虚此行。

从此,南通市联合中医院里经常可以看到一个老人,他手提一个小篮,篮口上盖有一块蓝印花布,揭开蓝印花布,可以看到里面放有膏药和几个小瓶子,小瓶子里放的就是治疗瘰疬病的药粉。医院里还免费为他提供消毒的酒精、药棉花和药布、胶布。

医院里有人悄悄地议论:“现在我们朱院长怎么了,上次找花子,这次找邋遢,怎么尽找这些人打交道?”

一些好心的朋友劝他:“朱院长,你是很有学识的一院之长,交朋友可要注意自己的形象啊!”

朱良春说:“谢谢你们的关心。可是我要告诉你们,人才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传说里的济公也是邋遢不堪的,可是他神通广大啊。司马迁《史记》里说,人们都担心身体的疾病太多,而医生最害怕的是治疗疾病的方法太少。我历来的主张是,中医之生命在于学术,学术之根源本于临床,临床水平之检测在于疗效。疗效是一切医学的核心问题。陈照有一技之长,能治好瘰疬病,我们就要尊重他。”一番话说得那些人佩服地点头。

1956年春,南通市中医院正式建立。陈照也结束了游医生涯,72岁的老人成为南通市中医院正式医生,工资也是105元。医院安排他定期主持门诊,慕名而来就诊的很多。陈照治瘰疬病的消息传到外省,远地来通者日多,又改为每周有六天门诊。

在朱良春的帮助下,陈照的治疗有所改进,在社会上的威望越来越高,安排有关外科医师配合,在使用拔核疗法秘方的同时,配合使用箍消和内服疗法,使疗效由原来的90%提高到98%以上。

陈照所用的药,都是避开别人、独自一人悄悄配制的。朱良春为了让更多的病人受惠,想让医院帮他扩大规模制药。但是陈照毕竟是在旧社会濡染了七十多年,对于自己赖以生存的“饭碗”是不肯轻易公开的。

“陈先生,你年纪大了,体力有限,让医院为你制药吧!”

陈照不置可否地支支吾吾,寻找托词说:“我年纪大了,记不清哪几味药了。”在朱良春的一再启发下,他报出了四味药。医院里称来了四味药,研细后,让他使用,他不使用,含糊地说“好像还缺什么药”。过了一段时间,他又报出了一味药。就这样断断续续,从1954年相识,到56年进医院,再到1958年,陈照终于被朱良春和医院的坦诚所感化,在大跃进精神的促进下,才毅然决然把秘方和拔核疗法公开献给了国家和人民。

1958年秋,陈照赴北京参加全国医学技术革命经验交流大会和全国科联第二次代表大会,受到周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会议期间,被聘为中国医学科学院特约研究员,吸收为中华医学会会员,并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发的医药卫生技术革命先锋金质奖章。

70多岁之后,陈照遇上了朱良春,遇上了发展中医的好政策,枯木逢春,焕发了生命的活力,也为中医药增添了一抹光辉,他和季德胜一样,在心里对朱良春院长充满了感激和尊敬,朱良春院长却总是说这是党的中医政策的成就,个人的作用是微不足道的,在他亲自撰写的总结他们经验的材料上,他从来都是署南通市中医院的名称,把自己的名字隐藏在幕后,但是,人们都知道没有他的真诚感召,就不会有这三枝花的发现与成长。后来陈照曾获南通市劳动模范、江苏省先进工作者和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自网络,转载是为了传播中医,不会用于营利!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国医大师朱良春与“三枝奇葩”(三)
国医大师朱良春与“三枝奇葩”
蛋黄碎头发治淋巴结核(瘰疬、鼠疮)
淋巴结核,中医常叫瘰疬,民间称为老鼠疮。
中医辩证,淋巴结核(老鼠疮)
百试百验祖传秘方● 中医治疗淋巴结核(老鼠疮)有奇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