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医高人叶天士的100招 招招治病 | 山海精舍




(包括肝肾比较)


1.凡肾液虚耗,肝风鸱张,身体麻木,内风暗袭,多有痱中之类。


2.大凡肝肾宜润宜凉,龙相宁则水源生矣。


3.凡精血久损理必质重,味厚,填纳空隙。


4.大凡内损精血形气,其胃旺纳食者,务在滋填。


5.凡男子下焦先亏,客馆办事,曲运神思,心阳久吸肾阴。


6.凡中年以后,男子下元先亏。


7.夫腑阳不通,肾气散漫,吸气不入,吸音如喘,此身动便喘,非外客之邪干肺。


8.夫肝主疏泄,肾主封固,肝宜凉,肾宜温,纳肾佐以通肝,温下仍佐肾阴,以制木火,足为复方。


9.凡肾宜温为养,肝宜凉乃平,温养神精必佐凉肝,水中有真阴内蓄,是为命根,盖肝胆相火内寄,性恶热燥,用七方中之复方。


10.盖老年坎阳日衰,坤土不运,浊阴下聚。


11.凡下虚者必上实,此非风火,由阴不配阳使然。


12.凡冬月大气藏伏,壮年自能聚精汇神,不加保养,春封地中阳升发生之气交,反为发病之动机矣。






(包括脾肝比较)


13.凡中风症,有肢体缓纵不收者,皆属阳明病,当用人参为首药,而附子,生芪炙草之类佐之,若短缩牵挛,则以逐邪为急。


14.凡补药皆性温,味皆甘,培生生初阳,是劳损主治法则,春病入秋不愈,仪从中治。


15.夫胃阳外应卫气,九窍不和,都属胃病。


16.大凡脾阳宜动则运,温补极是,而守中及腻滯皆非,其通腑阳间佐用之。


17.夫冲脉隶于阳明,胃阳伤极,中乏坐镇之真气,冲脉动则诸脉交动浊阴散漫上布,此卧著欲起矣。


18.凡血病五脏六腑皆有,是症当清阳明之络为要,至于病发,当治其因,又不必拘执其常也。


19.盖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阳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也,仲景急下存阴,其治在胃,东垣大升阳气,其治在脾。


20.盖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


21.凡醒胃必先制肝,而治胃与脾迥别。


22.盖肝木肆横,胃土必伤,医治既澼,津血必枯。


23.夫胃为阳明之土,非阴柔不肯协和,与脾土有别。


24.凡六腑以通为补,黄连味苦能降。


25.夫酒谷之湿,皆脾胃阳微不运,致湿邪凝聚,气壅成胀。


26.盖通阳则浊阴不聚,守补恐中焦易钝。


27.夫脏寒生满病,暖水脏之阳,培土生金是法。


28,盖肝风木横,胃土必衰,阳明诸脉,不主束筋骨,流利关节也。


29.大凡受纳饮食,全在胃口,已经胃逆之病,加以嗔怒,其肝木之气贯膈犯胃,斯病加剧。


30.夫太阳司开,阳明司阖,浊阴弥漫,通腑即是通阳,仿仲景开太阳之法。


31.夫痞满属气,燥实在血。


32.凡脾肾为柔脏,可受刚药,心肝为刚脏,可受柔药。


33.大凡药饵,先有中宫以布诸经,中焦为营气之本,营气失养,转旋自钝,然攻病必籍药之偏,朝夕更改,岂是祛疾务尽之道。


34.盖肝木必侮胃土,胃阳虚,完谷而出。


35.凡治痰饮,须辨饮食,食少已极,仪治中宫之阳。


36.凡身中脾阳宜动,动则运,肾阳宜藏,藏则固。


37.凡湿必伤太阴脾,热必伤阳明胃,不分经络乱治,乃不读书医工。


38.大凡久损,必调脾肾为根本。


39.大凡风热淫于内,必以甘寒乃和,梨汁,蔗浆之属,盖胃阴制伏肝阳内风之动,正和《内经》“和阳益阴,肝胃忌刚”之旨。





(包括胆胃)


40.大凡春尽入夏,气机升泄,而阳气弛张极矣,阳既多动,阴乏内守之职司,络血由是外溢。


41.大凡左升属肝,右降属肺,由中焦胃土即困,致有升无降,壅阻交迫,何以着左卧眠,遏其升逆之威,且烦熏热灼,并无口渴饮水之状,病情全在血络,清热滋阴之治,力量不能入络。


42.夫惊则气逆,初病肝气上逆,久则诸气均逆,而三焦皆受,不特胃当其冲矣。


43.盖厥阴风旋,阳冒神迷则为厥,阳明络空,四末不用,而为痿厥。


44.夫肝藏藏魂,因怒则诸阳皆动,所见病原,无非阳动变化内风而为厥,故凡厥证,多隶厥阴肝病。


45.凡肝风阳扰,胃络必虚,食进不甘,是中焦气馁。


46.凡冲气攻痛,从背而上者,系督脉主疾,治在少阴,从腹而上者,治在厥阴,系冲任主病,或填补阳明,此治病之宗旨也。


47.凡水虚失职治在胃,邪干窍闭治在胆,此乃定例。


49.大凡病来迅速莫如风火,郁怒由肝胆木火生风,以此而发痫厥,若仅谓痰火而用辛香燥剂,劫痰利气宣窍,厥阳不宁,病奚得减。


50.夫肝为藏魂,藏血之乡,热邪内灼,藏聚失司,非攻补可疗,议清解血中之结以祛热。


51.凡女人以肝为先天,肝阴不充,相火上燔莫制,嗽久痰带红丝,皆老怯势成,日见消灼。


52.盖肝脏多气多血,气盛则热,血不营养经脉,阳明日空,血海无贮,经来遂闭。




53.凡肺病为手太阴经,逆传必及膻中,仍以手厥阴治。


54.凡咳血之脉,右坚者治在气分,系震动胃络所致,宜薄味调养胃阴,如扁豆,茯神,北沙参,苡仁等类;左坚者乃肝肾阴伤所知,宜地黄,阿胶,枸杞,五味等类;脉弦胁痛着,宜苏子,桃仁,降香,郁金等类,成盆盈碗者,葛可久花蕊石散,仲景大黄黄连汤。


55.凡寒凉止血理嗽,不但败胃妨食,决无一效。


56.凡治吐血之初,多投凉血降气,以冀其止,熟知阳愈渗泄,益增病剧屡矣。


57.凡上实者必下虚,薄味清肃上焦,正谓安下,令其藏纳也。


58.且喘咳之因,在肺为实,在肾为虚。


59.盖肺主气,为出气之脏,气出太过,但泄不收,则散越多喘,而喘症之属虚,故益肺气药皆甘,补土母以生子。


60.大凡出气不爽,而喘为肺病,客感居多,今动则阳化,由乎阴弱失纳,乃吸气之入而为喘,肾病何辞。


61.夫暑邪皆着气分,苟肺司清降,则其邪不攻自罢。


62.凡遇风冷,或曝烈日,或老碌形体,心事不宁,扰动络中宿饮,饮泛气逆,咳嗽,气塞喉底胸膈,不思食物,着枕呛吐稠痰,气降自愈,病名哮喘伏饮。


63.凡春夏之时,天地大气发泄,至秋冬方始收藏。



妇 科


64.凡妇科书,首篇必论调经,即嫁必究孕育。


65.盖冲脉动,而诸脉皆动,任脉遂失担任之司,下元真气何以固纳。


66.夫下焦奇脉不流行,内踝重著,阳维受邪,久必化热灼血。


67.夫开泄则伤阳,辛热则伤阴,俱非新产郁冒之治道。


68.产后必虚,阴虚可知。


69.凡产必下焦先损,必以形质血气之属莫以心热,再用寒凉,伐其生气。


70.盖产后下焦真阴先亏,攻瘀,清热,气味苦辛,是重虚其虚,药先入胃,既不中病,先戕胃口,攻令饮食废矣。


71.夫曰结曰聚,皆奇经中不可宣畅流通之义。


72.凡经漏胎走,下元真阴先亏,任脉阴海少液,督脉阳海气升,而谓阴虚生热矣。





诊治方法


73.大意下焦阴阳,宜潜宜固,中焦营卫,宜守宜行,用药大致如此。


74.思初病在气,久病必入血,以经脉主气,络脉主血也。


75.大凡络虚,通补较宜,凡病宜通,补而兼通,能入奇经。


76.凡伤寒必究六经,伏气须明三焦。


77.上燥治气,下燥治血,此乃定例。


78.凡久恙必入络,络主血,药不宜刚,病属内伤,勿事腻补。


79.凡新邪宜急散,宿邪宜缓攻。


80.大凡邪中于经则为痹,邪中于络则为痿。


81.夫通则不痛,通字须究气血阴阳,便是看病要旨。


82.大凡经主气,络主血,久病血瘀,瘀从便下。


83.大凡热气蒙蔽清窍,都令神昏。


84.大凡体质素虚,驱邪及半,必兼护养元气,仍佐清邪。


85.凡病皆本乎阴阳,通表利小便,乃宣经气,利腑气是阳病治法,暖水脏,温脾胃,补土以驱水,是阴病治法。


86.诊之大法,先明体质强弱,肌肤苍嫩,更询起居,致病因由。


87.凡寒凉清火解毒,必佐以活血舒畅,恐凝滞气血也。


88.凡体强质实者多火,以清凉之剂。


89.大凡儿肌白嫩者多虚证,苍黑着多实火,虽为大概,亦属至要。


90.凡虫蚁皆攻,无血者走气,有血者走血,飞者升,地行者降。


91.凡寒湿痹久则变热,六气客邪,悉从火化。


92.凡久病病必在络,络定必成胀满。


93.夫治病先分气血,久病频发之,恙必伤及络,络乃聚血之所,久病血必瘀闭,香燥破血,凝滞滋血,皆是病之禁忌也,切宜凛之。


94.凡久病必入络脉,医但写药凑方,不明入络之理,药由咽入,过胃至肠而已。


95.凡阳主乎通,阴主乎摄。


96.凡久恙当问寝食,参视形色脉象。


97.凡痰饮都是浊阴所化,阳气不振,势必再炽。


98.夫湿为阴晦,必伤阳气,吞酸形寒,乏阳运行。


99.夫湿邪无形质,攻滞乃有形治法,其不效宜矣。


100.凡湿伤气,热亦伤气,邪入气分,未及血分,瘾疹瘙痒,其色乃白,气分郁闭之湿邪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医论】叶天士对胃的论述(精要)
醫痴葉天士對胃的論述
叶天士对胃的论述(精要)
叶天士对胃的论述
中气——黄元御(黄芽汤)
(1)《医理大概约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