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仁义孝慈本该是常态——《道德经》第18章

老子采用逆向思维的方式,辩证地向我们阐述了一个道理——越是提倡什么,就说明确实缺乏什么。

原文:

大道废,有仁义;

慧智出,有大伪;

六亲不和,有孝慈;

国家昏乱,有忠臣。

解读:

这一章,作者老子采用逆向思维的方式,辩证地向我们阐述了一个道理——越是提倡什么,就说明确实缺乏什么。

大道废,有仁义;大道被废弃了,才彰显出仁义的必要性。

慧智出,有大伪;智巧出现了,才会产生虚伪狡诈。

六亲不和,有孝慈;六亲,原指父、母、兄、弟、妻、子,后泛指亲属。父子、兄弟、夫妻不和的时候,才会显出孝慈的必要性;

国家昏乱,有忠臣。国家昏乱的时候,才会出现忠臣。

这一章虽短,表面意思也都懂,但是应该怎么理解?为什么大道废,才有提倡仁义的必要,大道盛行就不该倡导仁义吗?

老子认为,大道没有废弃的时候,仁义本该是常态的东西,平常的、正常的东西,大家都有仁义之心,没有刻意提倡、强调的必要。这体现的也是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

反过来讲,需要大力提倡仁义的时候,说明我们缺少了仁义。

慧智出,有大伪。说明事物具有两面性,智慧,用在正道上叫“智慧”,叫神机妙算,用在歪道上就是“大伪”,就是“老谋深算”。

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与“大道废,有仁义”,都是同样的道理。需要提倡孝慈,需要标榜忠臣的时候,说明我们正好缺少的就是孝慈、忠臣。

也就是说,仁义、智慧、孝慈、忠诚本是世人最看重的美德,本应该是最平常的事,无需刻意提倡。但只要我们开始提倡,正好就是我们所缺失的时候。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第十八章  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
第十八章
老子《道德經》第十八章解读
杜家和讲《老子》第十八章道之废
道德经第18章翻译
道德经 第十八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