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纪录片《苏东坡》豆瓣评分8.7:人生最大的智慧是放过自己
 

如果你听过苏东坡,那你一定知道他写的诗句,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等。

即便你不知苏东坡,那你至少也听说过“东坡肉”,像我们平时在餐桌上,经常会吃到的一种美食。

为何那么多人会喜欢苏东坡呢?我想不仅仅是因为他乐观豁达的心态,更重要是他在经历过人生至暗时期,依旧保持赤诚。

他也更善于把无味的日子过成诗,最终活成很多人羡慕的样子。

公元1079年,苏东坡因为“乌台诗案”被捕入狱,那个时候的苏东坡也害怕过,当时他由几个军官用绳子捆绑着,等待他的是未知的黑夜。

“乌台监狱”因屋檐上的乌鸦而命名,那个偏僻的监狱,充斥着不祥和厄运,许多人路过之后都匆匆避开,不敢多停留一分钟。

那个时候,正值漫天大雪,苏东坡就这样在狱中,食不果腹的待了大半年,每天晚上都被那些小人的恶作剧惊扰的睡不着觉。

本来一个身强体壮的男人,在监狱中待了一段时间之后,就瘦了好几圈。

那个时候,身边有小人挑唆圣上将苏东坡处死,也有不少人替他说情。

其中作为他的政敌王安石,和身份尊贵的曹太后都纷纷面见圣上,求他开恩,不仅仅是因为苏东坡命不该绝,更重要的是他们对苏东坡才华的敬仰和喜爱。

就这样苏东坡就被留了下来,可是也难逃被流放的命运。

那天正是漫天大雪,放眼望去却是一片不毛之地,苏东坡被贬到偏僻的黄州,刚从生死线上挣脱出来,这让苏东坡的内心也遭到了极大的创伤。

但是沉沦和绝望,并没有让他沮丧太久,相反他是一个积极的适应者。

在贫苦的时光里,依旧自得其乐,面对逆境,他并没有哀怨人事的不公,反而将自己置身于山水之中。

后来,他又陆陆续续被贬到其他地方,那段辛酸的时光,他几乎都在路上跋涉,即便环境那么恶劣,他也没有放弃过生活的希望。

那些疲惫的经历,反而塑造了一个更加坚韧的灵魂,而苏东坡,也在那段苦涩的经历中,心境变得更超脱。

01
1、真性情,往往能治愈人心

苏东坡是一个性情中人,他与人相处很洒脱,为官之后,很和善,处处都会为民考虑。

当年他在杭州做官的时候,正值王安石变法,那个时候私盐贩卖是被禁止的,而且官盐的价格也比较昂贵。

很多贫苦百姓都无力购买,只能铤而走险,冒着被捕的风险,为了生计苦苦挣扎。

那个时候,苏东坡负责看管监狱中的囚犯,其中大部分都是因为贩卖私盐被捕入狱的,虽然他们确实犯了法,但也是为生活所迫的无奈之举。

苏东坡每次点名的时候,内心都会愧疚不已。

毕竟这些囚犯其实都是无辜之人,但却不能真正为他们做些什么,所以尤为痛心。

只有内心柔软的人,更能体会他人的不易,因为经历过困苦的时光,所以对周围的人事,也多了一份悲悯之心。

也许明白世事无常,所以苏东坡更想为别人撑把伞。

即便后来苏东坡,又重新得到了圣上的赏识,但是他心怀天下,懂得适当为百姓分忧,所以他任职期间,他的善举,得到了诸多百姓的拥戴。

无论做多小的官,他都恪尽职守,力所能及为当地百姓做些事,当年风雨不定。

每到炎夏的时候,蝗灾和洪灾也就陆续出现。

苏东坡就带领百姓们,一起对抗大自然的不稳定。

为了救治当地爆发的瘟疫,苏东坡选择了“不守信用”,在危难当头之际,他将朋友秘密传授的药方,分享给当地的百姓,救活了无数人。

后来,为了治理西湖,苏东坡又号召大家种菱角,这样既改善了百姓的生计问题,也成功解决了泛滥的水草。

苏东坡懂得体察民心,即便身有官职,也不会只关心自己的利益,更不会像当朝宰相们,只顾计较一时的得失,为了朝廷政治而争论不休。

苏东坡虽然是高高在上的官,但他更是一个有温度、有善心的人,所以更容易走人们心中。

02
2、心性豁达,欢喜自来

林语堂曾这样力挺过苏东坡,他在序言中说:

“ 苏东坡是一个不可救药的乐天派,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创新的画家,造酒实验家,一个工程师,一个假道学的憎恨者,一个瑜伽术修行者,佛教徒,巨儒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心肠慈悲的法官,一个政治上的坚持己见者,一个月夜的漫步者,一个诗人,一个生性诙谐爱开玩笑的人。”

经历过“乌台诗案”不久,苏东坡就遭到了贬官,那个曾经受人敬仰,在朝廷上大谈阔论的文官,如今却也要经历诸多变故。

有人曾经将苏东坡被贬后,路过的区域绘制成一张地图,我们在曲折迂回的路线中,看到了这位大文豪的辛酸和疲惫。

那个时候的苏东坡,还没从上次的重击中恢复过来,迎接他的却是另一种更为辛苦的历程。

在黄州,苏东坡无处落脚,只能暂时栖息在定慧院的小屋里,每到夜晚,冷风呼啸、大雁哀鸣,孤寂和清冷就会肆意蔓延。

苏东坡落寞之时无人问津,写给亲友的信都渺无音讯,苦闷又无人倾诉,内心悲凉又无助。

月光越皎洁,他的悲伤就越深。

深夜苏东坡写下《卜算子》:“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字字恳切,显示出一种孤苦无依,无家可归的意境。

可是苏东坡并没有,被悲观的愁绪洗染太久,出于一种向阳生长的姿态,他开始研究起道家和佛家的智慧。

白天,他就去安国寺静坐参禅,享受寺中的静修时光,因为寺院比较清静,无闲人打扰,苏东坡闲暇之余,就喜欢拿着佛经去一遍遍抄写。

每当有朋友来拜访他的时候,都惊叹于他的豁达和乐观。

当他参禅的时候,所有烦恼都被置之度外,虽然生活艰辛,他却并没有让环境吞噬自己,反而对当下有了新的思考和感悟。

随着时间的疗愈,他也渐渐看透了生命无常,也开始摆脱了内心的困惑和纠结。

03
3、好好生活,好好吃饭

生活再难,也要好好吃饭,这是苏东坡一生都在践行的好习惯。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一旦遭遇失意和打击,都很难认真过好每一天,喜欢熬夜、喜欢嗜酒,饮食和作息都不规律。

同样是遭受不幸,苏东坡却总是把日子过得有滋有味,善于把疲倦的生活过成一首诗。

对于交际,苏东坡曾这样形容自己:“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

被贬黄州时,苏东坡没有了收入来源,加上那个时候他还要养家,照顾一家老少。

为了生存,苏东坡就托人在家附近,包了一大块地,从此开启了自己多年辛苦的农民生活。

在解决完温饱的问题之后,他又像是一个活跃的顽童,没事的时候,就在四处溜达,当时的宵禁,都关不住苏东坡爱玩的心。

夜里宰牛烤肉,和三五好友一起聚在一起吃酒,闲暇之余,就开始研究美食,哪怕是看起来很普通的食材,苏东坡都有很多法子,将其变为餐桌上的美食。

余光中聊起苏东坡的时候说: 

“如果让我选择一个朋友外出游玩,我不选李白,因为他太不负责任,也不选杜甫,因为这个人太严肃,整天苦哈哈的,但是苏东坡可以是一个很有趣的朋友,因为他总是会把生活过得生趣盎然。”

经历会改变人的心性,虽然苏东坡身处逆境,但他从来不为当下的困境过于烦忧,那些微小的幸福都会点亮他的整个生活。

面对分歧,苏东坡积极地融入人群,就算聊不了诗词,那就聊生活,反正只要能让自己快乐,就是最大的抚慰。

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苏东坡,他的追求,他的有趣,都照见了平凡生活中,最完整的样子。

最后也希望我们,都可以像苏东坡那般积极乐观,同时善于调和曲折的拐角之处,过得恣意潇洒,尽兴自如。

EN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苏东坡的豁达,是笑对万难!
随心而至,随遇而安——读林语堂《苏东坡传》有感
我的身体虽然病了,但内心却是豁达的!苏东坡行书 西楼苏帖 多病帖
乐观豁达,心无阻碍,幸福自然就会来。
东坡肉背后的男人:走近苏东坡
痛而不言是智慧,笑而不语是豁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