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内经临床发挥 (病证理论的临床运用)12.22.

宏五学堂 2023-02-16 04:29 发表于天津

第三节 《内经》所论养生法则

综观《内经》养生学说有关论述,其养生法则大致包括"法则天地,顺应自然"、"恬恢虎无,调摄精神"、"食饮有节,起居有常"、"虚邪贼风,避之有时"、"节制房欲,保养肾精"等几个方面,这些内容构成了以保健防病为主旨的养生学说的理论核心。

一、法则天地,顺应自然

《内经》基于“人与天地相参应”的观念,认识到人作为天地自然之子,必须顺应自然界四时阴阳变化规律,才能保有生命,健康地生存于自然环境之中。《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正是专门讨论如何顺应自然界阴阳变化以养生的问题,该篇在根据自然界四时阴阳变化规律而提出"四气调神"养生方法的同时,着重指出:

四时阴阳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背)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

所论高度强调顺应自然界四时阴阳以养生的重要性,对后世有重要指导意义。而《灵枢·本神》的"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温",亦是对这一养生法则的重视和强调。除了顺应自然界四时阴阳变化外,《内经》尚认为养生必须效法天地阴阳:

唯贤人上配天以养头,下象地以养足,中旁人事以养五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头为精气神明之府而属阳,贵乎清虚宁静,故关于头(上部)的养生必须效法天气之"清净光明";足居下部而属阴,为脾土所主,贵乎厚实沉稳,故其养生必须效法地气之厚重沉实。此即《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说的“身半以上,其气三矣,天之分也,天气主之;身半以下,其气三矣,地之分也,地气主之"。至于"中旁人事以养五脏",则因为五脏之气贵乎交通和调,即《素问·灵兰秘典论》所说的“十二官不得相失”,故关于五脏的养生必须效法人际关系的和谐融洽、安定团结以调和五脏气机。这种效法天人之道以养生的主张,同样体现顺应自然的法则。

“人生于地,悬命于天”(《素问·宝命全形论》),作为天地自然之子的人类,受到自然界“适者生存”法则的制约,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与自然界四时阴阳变化同步的生命节律,因此顺应自然实质亦就是顺应自身生命节律。"能一者不病,不能一者病"(恽树珏《群经见智录》),保持生命节律与自然界阴阳变化规律相统一,才能保持健康,防止疾病发生,这就是《内经》“法则天地,顺应自然”所蕴涵的深刻哲理。

二、恬淡虚无,调摄精神

《内经》认为人凭“神机”以立命,神既是生命活力的表现,又是生命活动的主宰,“得神者昌,失神者亡”、“得神则生,失神则死”,养生首重养神。由于心为君主之官而出神明,劳心思虑、愁忧喜怒、悲哀惊恐均伤心神,故《灵枢·本神》谓:

怵惕思虑者则伤神,神伤则恐惧流淫不止;因悲哀动中者,竭绝而失生;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盛怒者,迷惑而不治;恐惧者,神荡散而不收。

因此,《内经》论养生特别强调精神调摄的重要性,《素问·上古天真论》专门论述了以淡泊情志、调摄精神为主旨的养生之道: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亦说:

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啖之能(态),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宇),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此圣人之治身也。

这种“恬恢虚无”的养生方法虽然受道家清静无为思想所影响,但若领会其精神实质而加以推陈出新,仍有其切实而重要的养生意义。实际上,古代道家固然有提倡消极避世的绝对无为者,如《老子》的"致虚极,守静笃"、《庄子》的"恬恢寂寞,虚无无为",但亦有以不违背客观规律、顺应自然为"无为"者,如《淮南子·修务训》所言:"若吾所谓无为者,私志不得人公道,嗜欲不得枉正术,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权,自然之势,而曲故不得容者,……非谓其感而不应,攻而不动者。若夫以火烦井,以淮灌山,此用己而背自然,故谓有为。”则是将“用己而背自然”的勉强作为视为“有为”,而“无为”则指“循理而举事,因资而立权”的顺应自然举措。故其所主张的“恬愤无为”养生方法是“将养其神,和弱其气,平夷其形,而与道沉浮俛仰。恬然则纵之,迫则用之,其纵之也若委衣,其用之也若发机”(《淮南子·原道训》),亦即“无为”是不为那些“以火烦井,以淮灌山”等违背客观规律、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如果用《淮南子》之论来看待《内经》“恬恢虚无”养生方法,则可在剔除其消极避世思想的基础上,发现其在养生保健中的积极意义和重要作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经典阅读优秀文章展——《黄帝内经》与养生
内经临床运用 (养生防病)12.3. 素问·上古天真论
《黄帝内经》—肝呼脾歌
【王洪图】黄帝内经80讲-第10讲素问·阴阳应象大论6
《内经》论精神情志养生
亚健康态的中医调摄原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