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倪海厦讲《伤寒论》笔录第三十五篇

一一七: “伤寒”十三日不解,胸胁满而呕,已而微下利,日晡所发潮热,此“柴胡证”,本不得利,今反利者,知医以药丸下之,非其治也。潮热者,实也,先宜 “小柴胡汤”以解外,后以 “柴胡加芒硝汤”主之。

这个伤寒,本来是在太阳证,十三日,过两候,不解,胸胁满而呕。诸位看到胸胁满而呕。我们知道,这个病因为失治,病人没有得到很好的治疗,失去治疗的时机,之后呢,表邪往下走,走到少阳的时候,胸胁苦满,有恶心的。这一看,我们知道,现在不要看后面的话,我们看到这里知道,这要用小柴胡汤;结果呢,这个症状到这边的时候,病人呢有微,稍微下利,日晡发潮热,只要黄昏的时候,病人只要告诉你,医生,我很奇怪啊,为什么到了黄昏以后,每天黄昏我就开始发热,全身就燥热?这个呢,所谓出现这个症状的时候,就是所谓的阳明热,阳明热。阳明有热的时候,都是在黄昏的时候发热。你正在跟你的情人在夕阳西下,在淡水里面欣赏夕阳,突然你女朋友在那发热,阳明热。阳明热有两症,一个你问他,你口渴不渴啊,我很渴,那大部分都是白虎汤证便秘啊,你会不会放屁啊,会放,小承气汤,如果不会放屁,大承气汤,那当然那个诗情画意的那个美景就被打坏掉了,那个大便,你问我大便如何,这个,没办法。这个就是黄昏,所以你如果要知道望诊的时候,这个很好,你可以听,闻呐,听,听人家陈述就可以知道,还有就是望嘛,看到他黄昏的时候哪个最难过,就是就是大承气汤证,阳明热。那这个人,这里的意思就是说,他兼有小柴胡汤证,又兼有阳明的燥热证,所以病证在少阳跟阳明之间,病在少阳跟阳明之间的时候,张仲景前面已经出方了,是大柴胡汤。可是大柴胡汤里面主症是什么,是用的是大黄,那这个到了黄昏发潮热的时候,可能有,这个条辨的意思就是说,可能有燥矢在里面,干燥的大便堵在里面,那大黄只能去实,不能攻坚。所以他是这个本柴胡证,本不得利呢,柴胡证现在下利了,这个医呢,医生以丸药下之,不对。所以说:潮热实也,我们先以小柴胡汤以解外,再以柴胡加芒硝汤主之,这个地方就是告诉诸位,什么时候需要使用芒硝。芒硝是攻坚用的,坚硬的大便,包含了大肠癌在内大肠癌的病人,你只要确定他有干硬的大便在内,你放心地使用芒硝。那你如果不用芒硝,攻不出来的话,完蛋了。大柴胡汤或者是小柴胡汤加芒硝,都是在阳明燥热证、兼有一点柴胡证的时候使用。临床上去看的时候,只要没有开过刀,大肠癌的病人,只要没有开过刀,都是在这个症状。在介乎阳明和少阳的中间的时候,这个是很好治的阶段。所以,诸位以后临床,我们看到病人的时候,这个病人没有给西医碰过,大部分都在阳明少阳,我讲的是大肠癌,一动过以后,完了,就变成阴症。所以我反对开刀就在这里。按照伤寒论的理论,这个刀,反而坏事
但是,你如果说,你不是用经方,一般的南方温病派,他碰到大黄芒硝,他不敢用啊,他大黄芒硝麻黄桂枝他不敢用,更不要讲后面的生附、炮附,天方夜谭,光是麻黄桂枝大黄芒硝他不敢用,不敢用你怎么攻?怎么攻这个坚呢?对不对?所以说,我们心里知道以后,处方还要下得很正确,才能把人救回来。所以诸位穴道这个以后,当你必须要攻下的时候,你就攻下,不要怕攻,不要怕太过。所以这里要强调一点,当你确定,因为很多人怕使用芒硝怕使用大黄,很担心这个,其实呢,你不用担心,当你知道病人需要这个的时候,硝黄就是补药。你岳母大便便秘,对不对?她是承气汤阳明证,你用大黄芒硝她很开心啦。你岳母没有毛病,你再给她大黄芒硝,自找麻烦嘛。所以说,这个不对。只要对症,统统是补药。所以,补药的定义并不是一定要去吃这个大补的东西, “十全大补丸”啊什么,不一定啊。他今天如果便秘,阳明燥矢得很厉害,大便他硬得很厉害,你给他吃十全大补,那害死他啊。那根本不是补药,那是虐待啊。那更扎实在里面。这个时候,把大便清出来是补药。补药的定义应该是这样子。这样以后诸位就敢用了。
那柴胡汤加芒硝,诸位看这个,这个第80页,柴胡汤加芒硝呢,比例呢,柴胡是五,半夏也是五,黄芩是三,三三三,后面都是三,都等量,芒硝呢四到五加重没有关系,芒硝呢剂量,当你在使用芒硝的时候,芒硝生用。你比如说,这八味,来水煮四升,煮两碗,对不对?四碗水煮成两碗,那你芒硝是不是一碗只有一钱在里面,对不对?是不是只有一钱,你分两次嘛。你不要人家上面说二两,你就真的二两,我们现在把它换成钱,比如说是四钱好了,知道干燥的大便在里面,这个时候,你把它放成两钱,实际两钱都很重。一般不需要,一钱就够了。我平常就一钱,一钱就很多了。把芒硝呢,我们是放在碗里面,汤煮好以后把它冲下去,这个力量最强。张仲景在这边说,最好是冲下去再煮一下,有没有?再稍微微滚一下,再冲下去。他可能是因为剂量比较重嘛,那我们剂量比较轻,所以不用滚。直接攻下去就好了。直接用生用就可以了。那你只要确定他需要这个芒硝,这个时候你用下去的时候,芒硝是补药。而且,只有芒硝可以把干燥的大便打出来。尤其这个干燥大便堵在大肠头哦,很大一块,大肠又小,直肠很小,直肠很窄,大便很硬一块,排又排不出来的时候,那个真的是很痛苦。那你用芒硝的话,一剂就攻出来。那有时候不要手软。你说“老师,我一钱下去还没有反应。”看那就两钱没有关系。一剂把它去掉,也不要给他吃好几剂。你了解我意思吧?药不好喝嘛。所以,剂量很重要。当很严重的时候,诸位放心,如果是严重他整个肛门都痛,压到都痛,如果他七天都没大便,我一剂,我芒硝可能用两钱下去,一次给他清出来,我们叫急下存阴嘛,急下存阴,这都是我们经方家的一个概念,因为他已经燥矢得很厉害,这时候你把它马上清出来的话,阳明症一直在那边,阳明一直在热的话,里面津液会伤到,因为阳明是纯热症,等于是高热,温度很高,你不给他清掉的话,津液伤到,等到津液伤到的时候,再去清已经太慢了。所以我们要急下,要快下。所以,诸位只要确实的话,下手。没有关系,甚而至于你让他煮一副药,甚而至于你芒硝给他四钱,一包两钱都没有关系,很大剂的啊,那个冲下去,你给他说,你吃一碗,另外一碗先不要吃,统统排出来就不要吃了。那有没有排出来,病人心里很清楚。如果你碰到一个笨蛋,病人说“我不知道。”没关系,就看小便,小便颜色淡掉,变成淡白,淡黄啊,很清,就代表没有了。如果里面攻坚攻下来以后,干燥的大便清出来,结果呢,病人的小便还是比较深黄,第二剂再吃下去。所以大便清完的时候,小便颜色就变了。这也是一个我们使用辨证的一个重点。
这是柴胡加芒消汤

一一八: “伤寒”,十三日不解,过经,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若小便利者,大便当鞕,而反下利,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若自下利者,脉微当厥,今反和者知为内实也,“调味承气汤”主之。

过了十三天,比如说过了两个周期,两个候,过经,有谵语这,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像《伤寒论》,我们现在讲的是伤寒,我们有中风,有温病。如果伤寒,没有遇到经方家,伤寒你非要开麻黄汤不可。我举一个例。临床上看的时候,你看到病人,体重、节痛、关节痛,身痛如鞭,好像被人家打一样,恶寒、发热、高烧,这个是伤寒论的原文。
临床上,我就看到啊,兄弟两个是木工,拿一个棉被哈,把一个东西抱住,我不晓得他里面是什么东西。我一看,打开来,一个老头在里面,一直在抖,“怎么回事?”“我爸爸中风。”我说中风你不送去急救。他说,“送去了,没有用啊。还是这样子啊。”“多久了?”“一个礼拜。”还没有过经嘛。我一看,望就够了啊。一看他就一直在抖,一直在抖。天啦,外面大热天啊,仲夏,他在里面发抖。我一摸他的脉,脉是浮紧的。也不用问了,麻黄汤。你看,这个是西医讲的中风哦。真的是中风,然后我开的是麻黄汤。这个麻黄汤是伤寒,这个是伤寒,不要跟伤寒中风跟太阳中风混在一起。结果嫩,我也担心我开错啊。那么鲁莽,一下就,那么肯定,对不对?那么有把握麻黄汤下去,万一开错怎么办?病人离开以后我就很后悔。可是又想一想,不行啊,我要相信,那就是麻黄汤证啊,没有错。张仲景经方不会错的,相信,要有信心。结果呢,第二天早上我到诊所就打电话去给他,“你爸怎么样?”“我爸人不见了。”“你爸不见了,为什么不见?”“哦,他出去玩了,他每天早上都要出去运动。今天早晨起来一看他已经不见了。我们知道他好了。”老先生已经出去散步去了,去玩了。一剂。我问,“那他吃了多少药?”“他吃一碗啊,只吃了一碗”那我说“麻黄那么多,”一剂麻黄就开了六钱。“那你爸吃了晚上睡得好不好?”“我爸昨天晚上睡得很好。”完全没有睡不着的现象。你只要对症就好。只用了一剂,有时候还不好算钱,怎么算啦?那个很便宜嘛,五块钱美金,他也会觉得我一定没有效。二十五块,他就觉得很有效。有时候做好事不见得会帮助到人。
所以当你会有伤寒症状出现的时候,就放心用麻黄汤。
如果没有好,过经,那有两种可能啊,一种进入阳明,一种进入少阳。这是《伤寒论》的原则。如果过经了,过了太阳经,谵语者,以有热也,当以汤下之。反正出现谵语,就是胡言乱语,讲话呢你鸡同鸭讲,对不对?你跟他说问他寒暄,他也跟你回答得不一样。谵语的出现,就是已经神志恍惚了
那在经方里面来说,出现谵语的现象,大部分都是有燥矢,就是干燥的宿便,有这个宿便在里面。宿便呢,因为身体里面热,发热的时候,津液不够了。当津液不够的时候,这个宿便变得很干燥的大便,这个浊气呢,燥气就会上升到脑部去,就会发谵语,就会胡言乱语。所以,你看他如果胡言乱语,谵语的时候后,神昏,眼睛看到奇怪的东西,再问他小便,小便只要是黄色的,就用承气汤来攻他。那一般我们知道,谵语啦,有热啦,“当以汤下之”,这种就是讲承气汤啦。如果说小便利者,及答辩当鞭,而反下利,脉调和者,知医以丸药下之,非其治也。什么意思?就是说,这就是汤喝丸。“当以汤下。”大承气汤用汤剂去攻。结果呢医生没有用汤剂,给丸剂。丸剂就是丸药,是不是讲汤跟丸散膏丹嘛?我们用汤药的时候,该用汤药的时候用汤药。麻黄汤他不讲麻黄丸,对不对?五苓散他不讲五苓汤。麻黄汤我开的时候,我一看这病人,如果是,只是一个小孩子发烧感冒,我就开粉剂没有关系。那个人中风了,全身在那边发抖,汤剂,我只开一副给他啊。所以他们就叫我倪一贴嘛。一副药就够了。那我讲坦白的,凭良心说,我也不敢给他第二贴啊,那好了还在乱吃,舍不得,浪费掉不好再给他吃下去。不需要的时候吃下去就很凶。对不对?经方是一剂就好,好了就好了。对不对?所以说,也不敢给他第二剂。讲太白的,也不敢给他第二剂。这种情况呢,“当以汤下之”,结果呢,医生“以丸药下之”,力量不够。那你该清的时候,意思就是说没有完全把它清出来。没有完全把它清出来的时候,“非其治也”,就是力量不够。如果病人“自下利者,脉微当厥,今反和者,知为内实也。”就是该当攻下的时候,你开的处方是对的,但是是丸剂,药力没有那么强,结果呢大便还是燥矢在里面。有津液排出来,但是没有完全排出来,里面还有内实。
如果是误治,你攻下攻得很厉害,误治的时候,“脉微当厥”就是脉很微小的时候,这个人会当场受不了或者昏迷过去,因为你攻太多了。现在呢,不是啊,脉很“柔和”啊,精神很好啊,就代表说你没有误下,而是力量不够。所以当你用药攻下的时候,只有两个可能,一个是过,一个是不及。但是你要记得,当你用汤剂的时候,张仲景在汤剂的时候,三碗煮两碗哈,九碗煮三碗,就是补药一次下去嘛,一碗一碗喝。喝到了,不要尽剂,不要全部喝完。这是汤剂的目的。所以,他在煮汤剂的时候,都是九碗煮三碗或者是六碗煮两碗,有没有?还有四碗煮两碗,刚刚是四碗煮两碗,都是有这个想法在里面。刚刚介绍的柴胡加芒硝汤就是四碗煮两碗。所以呢,该用汤剂的时候用汤剂,不要用丸剂
现在呢,美国禁用麻黄,我们反映,当时他们在立法的时候,美国禁用麻黄,结果法规规定下来,只有药厂跟中医师可以用。中医师跟西药厂可以用。我们在美国,所以我们还是可以用麻黄。我们就吵啊,我在骂啊,以后气喘都没人治啦。气喘啦,肺的问题都不能治啦。我们少了青龙,开玩笑。当然我们会介绍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慢慢会很多,越来越多东西出来。这个麻黄很重要。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倪海厦《伤寒论》​条辨一一七:这硬块可能是大肠癌的出血硬块,不管是什么,芒硝可以散掉
柴胡加芒硝汤
大柴胡与峻下药攻下有什么区别?|《伤寒论》诵读【第76天】
周末分享:用过小柴胡汤之后
日晡所发潮热,《伤寒论》《柴胡加芒消汤方》主之
经方:柴胡加芒硝汤(小柴胡汤证兼有坚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