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看完这篇,太阳病您就明白了

99%的都知道经方的重要性

80%的人却苦于零基础而在经方的误区里做无用功

不用不远千里苦苦求学,

这里就能让你掌握中医入门基础!

——————————————————

关注公众号,这边将会持续更新。

六经辨证快速带您走入仲景之门!

今天讲诉学习太阳病。看完这篇文章,肯定有所收获。

目录:

《太阳病图解》

《什么是太阳病》

《从案例中理解太阳病》

《怎么判断太阳病?》附:2大注意点

《太阳病病机等》

《结合案例理解》

《个人体会》

《课后作业》

太阳病

六经辨证里面是表证,阳证(表阳证)。

注意这张图(很清晰明了的图解六经)

什么是太阳病?

太阳病好比于如今的感冒、发烧、流感哮喘......此类外感病。无论常见与否,患者得病后,一系列临床症候反应为在“表”的症候,即为太阳病。

当人体虚弱时,外邪入侵人体,进入“表战场”,正气与邪气在表战场当中打架。

所以一系列的症状都是表证,因为患者身体很棒!(身体机能未沉衰)(正气足),所以不仅仅是表现的一个表证,也是表现出来一个阳证

此时辨阴阳,临床症候反应肯定辨出来是阳证。

这就解释了太阳病:表证、阳证(表阳证)

从案例中理解太阳病:(此医案为搬运)感冒

谢某,女,51岁。

2004年9月26日初诊:雨淋后,发热,恶寒(38.6℃)头剧痛,全身酸胀、疼痛,鼻流清涕,经西药治疗一周后,仍低热(T37.5℃),且汗出恶风,动则汗出明显,头隐隐作痛,鼻流清涕遇风寒加重,舌苔白,脉浮弱。

西医诊断:上呼吸道感染。

经方辨证:症状反应(发热、恶寒、头痛)主在表,病情病性属阳证,辨六经为太阳证。又据有汗出、恶风,为太阳病的表虚中风证。

故用桂枝汤而患者痊愈

所以说:太阳病就在我们身边,可能太阳病会与其他病进行一个合病(一起存在),但是太阳病就是我们身边最常见的病。

既然已知晓太阳病

那我们怎么判断太阳病?

从太阳病提纲中摸索!

第1条: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此为主提纲

就是说太阳病,都有这样的症状。

“脉浮”“头项强痛”“恶寒”

再看辅助提纲:

第2条: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第三条: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可知:太阳病分为了太阳中风,太阳伤寒

也就是太阳表虚证和太阳表实证。

太阳表虚证=太阳中风。出现“发热”“汗出”“恶风”“脉缓”等主要证据的就可以判定为太阳中风证。

(注意:这里的中风不同于王叔和等人,他们以《内经》解释《伤寒》,他们主要是以病因论述,中风是伤于风,伤寒是伤于寒。这里是不同的。或者说,他们这样子的解释是错误的)

太阳表实证=太阳伤寒。出现“或已发热,或未发热”“恶寒”“体痛”“呕逆”“脉紧”等主要证据的就可以判定为太阳伤寒证。

注意1: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的区别在于是否出汗。

太阳病均为:“外邪侵犯人体(处于“表战场”),人体体表聚集津液以想要通过汗法排除邪气”

人体想要汗出却不能汗出的一个状态。

既然都是想要汗出

(这么理解一下吧)

太阳表虚证中因为其还能汗出,故称作为表虚,人体聚集津液于体表,因为汗出,排出一部分,没有那么实,所以脉是浮缓的,发热(发烧)也不会温度很高

这时无需大发汗,只需要桂枝汤进行解表即可。

太阳表实证中因为其没有汗出,故称作表实。人体津液聚集到体表,却未能排汗,津液聚集体表又不能排出,故脉紧,身痛,呕逆等症状。

此时(太阳表实证),出现“或已发热”(发烧)时候必然发烧的温度相对(太阳表虚)来说肯定会温度更高(邪气无法汗出嘛)

这个时候必须发汗力度更大的麻黄汤,或者葛根汤进行发汗解表。

注意2;太阳病分表虚与表实

故也分成2大类方:(或者也可以说是3大类解表方)

太阳表虚:桂枝类方,生姜类方

太阳表实:麻黄类方

::::::::::::::::::

这些症状都是反应了正邪相争于“表战场”

又是反映出来的都是一个阳证(发热,脉紧...)的表现

太阳病的病机:

外邪侵犯人体(处于“表战场”),人体体表聚集津液以想要通过汗法排除邪气,但是欲汗出又不能汗出的一种状态。

因为欲汗出却不能汗出,所以我们中医就需要拿出来一些发汗解表类药物帮助人体出汗,轻轻一拨,疾病就治愈了。

太阳病禁用下法,火攻,吐法。只有汗法方为正治。

以下为治疗案例,结合案例更能理解。

桂枝汤方证

张某,男,52岁,病案号123526。(内伤、慢)

初诊:

1965.12.12:

两年来头痛,常服止痛片可暂缓症状,但不能根治,且渐现胃脘时痛,因而求服中药。近头痛多在顶部、后颈部,时身痛、膝关节痛,常身热,汗出恶风。舌苔薄白,脉缓细。

辨六经属太阳病,辨方证为桂枝汤证:

桂枝10,白芍10,生姜10,大枣4枚,炙甘草6

结果:上药服二剂,诸症减,仍身痛、胁痛、便干、纳差、欲呕,大柴胡合桂枝茯苓丸加石膏三剂诸症已。

麻黄汤案例

陈某,男,24岁,

1965年10月9日

初诊。

昨天打篮球后用凉水洗澡,今早感恶寒、无汗、身热、头痛、身酸痛、口不渴,舌苔薄白,脉浮紧,体温38.6°C。

此属太阳表实证,治以发汗解表,与麻黄汤:

麻黄10克,桂枝6克,炙甘草6克,杏仁10克。

结果:上药急煎服,并盖棉被得微汗出,热渐退,未再服药,调养2天如常。

仅列举2个小方,大家可以理解一下。

个人的一些(暂时)体会:

判断太阳病,主要看提纲。再结合方证。还得最重要的是整体观念(排除它病)

可能提纲有些时候不一定对,恶心,呕逆其他病(阳明病、太阴病)也可能会有。

但是提纲多个证据指向了太阳病,所以必然是太阳病

提纲证据不够怎么办?这得结合方证去找证据了。

一个患者,怕风,诶,这个时候不能确定太阳病。(打问号)

但是加上 背痛,脖子痛,关节痛,

可以说是葛根汤的方向在跑,但是还是不能确定。

再找证据,有汗噢,怕冷,其余无不适。那就是桂枝加葛根汤证了

但是也不能单看这些症状,也得排出其他的病,这就需要您的一个详细问诊,加上您的判断思考,真的是太阳病嘛?

最后确认了,嗯,太阳病,那就桂枝加葛根汤给过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伤寒论》学习笔记八之表郁轻证。
[每日学伤寒】桂枝二越婢一汤
伤寒论重要背诵条文-百度文库
三步开方法学习笔记 8
每日学伤寒第49条—桂枝二越婢一汤
每天学习一条伤寒论 (第163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