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全网首发!整理中科院院士、知名教授观点,一文读透《伤寒论》经方剂量,到底1两是几克?破除传方不传量,习得中医“内功”(吐血推荐)
userphoto

2023.08.30 福建

关注

医师药师健康管理师,三师融一体

忠言良言凭心肺腑言,齐言道百态。

前言:

      随着社会发展、经济进步,医疗水平不断提升,人们的健康意识也不断提升,逐渐开始关注中医药调理、养生养老、慢性疾病防治、治未病等领域,以应对人口平均寿命加长、延迟退休、人口老龄化、医保控费等社会问题对于个人的影响中医药做为中华文明的宝库,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追捧。

     前段时间,和大家分享《100首中医经典名方》和《113首伤寒经方》后,后台很多朋友私信留言给我,询问这些经典方剂的剂量是怎样的?

    先概述一下:100首中医经典名方,涵盖各个年代,有汉代的《伤寒论》、《金匮要略》,唐代的《千金要方》、《备急千金翼方》,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严氏济生方》,金代的《脾胃论》、《兰室秘藏》,也有明代的《景岳全书》,清代的《傅青主女科》、《温病条辨》,每个朝代的量度都有所差异,所以要用以上的方剂,就一定要参考当时朝代的计量标准。

      113首伤寒经方呢,主要时期就是汉代,参考汉代的计量标准就可以了。但是,“伤寒论经方中的1两到底是多少克?”在大家看来,就这样一个简单问题,在中医学术界,也是存在各种不同的学说与看法,甚至有两篇近200页的博士论文就是专门研究“伤寒经方剂量”这一个问题的。网上关于经方剂量的文章也不少,但大都没有专业文献背书,也不成系统,仅仅是隔靴搔痒、冰山一角。

      所以,为了感谢各位“三师齐言堂”粉丝对于我的认可与支持为了让大家更清晰的了解经方剂量的来龙去脉,我检索了众多专业医学文献,整理出这篇关于中医经方剂量的文章。供各位中医药专业老师参考研讨,也供各位中医及传统文化爱好者拓展了解。

如果大家喜欢的话,还请点赞、收藏加赞赏,转发请注明出处 “公众号:三师齐言堂”。我一定会继续努力,为大家带来更多更专业更实用的中医药知识。话不多说,开始:


一、历代剂量方法的沿革

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后,各个朝代的计量标准又不断发展演变,出现了些许不同。这也造成了,我们看各朝代的中医典籍中的药方时,总是拿捏不准具体的剂量是多少。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先要梳理一下各个朝代的剂量标准。

1、公元前221 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陆续颁布诏书确立了“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这“度同制”说的就是“度量衡统一”:计量长短的器具称为度,测定计算容积的器皿称为量,测量物体轻重的工具称为衡。秦代的单位量值,1尺合今23.1厘米,1升合今200毫升,1斤合今253克,(1斤等于16两,1两为今15.625克)。

2、汉承秦制,汉代的度量衡其本上与秦代相同,即“黄钟累黍法”定权衡,对我国后世的计量方法产生了深厚的影响。《汉书·律历志》记载:“度者,分寸尺丈引也,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量者,龠合升斗斛也,合龠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权者,铢两斤钧石也,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

2、唐代以前,除晋代在铢与两之间增加了单位“分”(六铢为 1 分,4 分为1两)外,组成方剂的药物剂量基本上保留了汉代的药物剂量。

3、到了唐代,将度量衡改为大小制,其中大制较汉制大 3 倍,小制承袭汉制。及至宋代,遂立两、钱、分、厘、毫之目,即10 毫为厘,10 厘为分,10 分为钱,10 钱为两,以十进累计,积 16 两为 1 斤。

4、元明以至清代,沿用宋制,很少变易,故宋、明、清之方,凡言“分”者,是“分厘”之分,不同于晋代“二钱半为一分”之分。

5、清代之秤量称为库平,1 斤约 600g,俗称为“旧称”(现在治湾仍沿用清代库平制)。据倪海厦讲义介绍,台湾采用16位进制,即一斤=十六兩=600g,一兩=十錢=37.5g,一錢=十分=3.75g,一分=十厘=0.375g,一厘=0.0375g。现今采用公制,通常按规定以近似值进行换算,即1两(16位制)=30g,1钱=3g,1分=0.3g,1厘=0.03g。

6、1929年,国民政府推行计量改革,确定 1 尺 为 33.3cm,1 升 为 1000mL,1 市 斤 为 500g。

7、国务院1959 年 6 月 25 日发布的《关于统一计量制度的命令》,将米制确定为我们的基本单位,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使用,中药计量 1 斤被定为 10 两;1979 年,为进一步统一国家的度量衡制,并便于和公制换算,国家统一把 1 斤定为 500g。

二、伤寒论经方的特点

《伤寒论》做为“经方之祖”,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应用于急症、重症的重要临床典籍。与现代临床常用的时方、验方相比,有其独特的特点:

1、药味少而精

《伤寒论》113方中,平均每方4.18味,药味数以4味最多,共24首方,占总方的 21% ; 其次为3 味、5 味和7味药组成的方剂;2至8味药组成的方剂占总方的 90%。

2、加水量与煎煮量与现代相当

《伤寒论》中汤剂的煎取量在八合至六升, 其中二或三升占绝大部分, 按东汉时期一升合现代 200 ml计, 现代要求成人量每剂煎至 400 ~ 600 ml, 与其大致相符。

3、煎煮时间需要根据药物特点而定

《伤寒论》 中方药的煎煮时间虽无明确记载,但从煎药耗散的水分可以看出煎煮时间有着很大差异, 这是根据药物性能和病情而定的。需长时间煎煮者如桂枝新加汤、小柴胡汤等均以水一斗二升煮取三升, 干姜附子汤则更以水五升煮取一升; 需短时间煎煮者如茯苓甘草汤以水四升煮取三升。由此可知, 张仲景对煎药的时间也有要求, 值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4、煎煮次数及服用方法

不同于现代两煎的煎煮方法,《伤寒论》 中的汤药均是一次性煎煮完成,然后分次服用。比如半夏泻心汤用法中指出:“温服一升,日三服。”麻黄汤“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以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以 水 9L煮 取 2.5L,每次仅服八合药液,实为全方药量的1/3,也称之为“一服”。对于麻黄汤、桂枝汤,仲景还要求“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也就是说麻黄汤原方1/3 的药量就是一次治疗量,这与目前临床应用的一次治疗量大约应当:麻黄15g,桂枝10g,甘草5g,杏仁9g。

但是需要注意, 经方每剂药并不都是含有3次的治疗量,也有“顿服“者,如干姜附子汤、桂枝甘草汤等,就是1次治疗量。

三、伤寒论经方中的一两到底是多少克?

历朝历代医家也都对此展开过讨论与研究,尤其是近代更是众说纷纭,代表性的说法如下:

1、1两=1钱(3g)说

由明代李时珍、清代汪昂提出,目前中医院校教材《伤寒论》、《中药学》等也多按照1两=3g折算方法,但既没有严格史料考证,也没有出土文物资料支持,仅依靠近代药物的一般用量推测而来,不符合经方的临床使用特点。

2、1两≈6.969g说

1959年版中医研究院编的《伤寒论语译》与1974年出版《金匮要略语释》两书均采用此折算剂量, 认为东汉药秤存在“大小称“。唐代苏敬编的《新修本草》记载:“后汉末以来,分一斤为二斤,一两为二两耳,金银丝绵,并与药同,无轻重矣。古方唯有仲景而涉今秤,若用古秤为汤,则水为殊少,故知非复秤,悉用今者耳”。认为东汉时有药秤,为普通秤的1/2,把1两折合为6.96g,主要原因是他发现了如果用古称的药量煮药,药量太大了,水的用量太少了,所以臆测仲景用的药称。但这一段记载不能证明经方剂量是东汉普通称量的1/2,因此,也缺乏可信度。

3、1两为13.8-15.625g说

这种观点有文献考证及出土实物证据,多位研究度量衡变迁的专家如:

吴承洛、丘光明、 柯雪帆提出,虽然出土文物时代差异及测量结果的误差,大致为13.8g、13.92g、15.625g,所以归结为一类观点。对于经方剂量的认识介于两汉时期,按照度量衡考证应该在1斤折合在220-250g左右,亦即1两折合13-15g左右,比较贴合当时的临床应用场景。

四、伤寒论经方,一升、一把、一枚分别是对少克?

伤寒论中对于药物的描述,有时是一个,一枚,有时是一升、一把、一尺,或者干脆写成“如梧桐子大小”,那么药用的剂量到底是多少呢?我查询了相关文献,将几位专家的观点整理如下表,网络上关于经方剂量的描述,有一部分是来源自倪海厦的论述,一并收录。可以看到各家之言,也是各有出入,并不完全一致。具体应该参考哪家之言,还请各位医生结合患者情况,个体化做出判断。

五、伤寒经方的“量效关系”及如何应用于现代临床疾病治疗中?

大家对于经方的疗效多是信任的,那临床应用时,应该如何处方经方呢?具体的用量是参考原文的剂量,还是按照现行的药品标准呢?

1、目前中药临床处方用药多而杂

有研究者做过统计,目前中医院的处方用药味数平均在(15.52±4.16)味左右,基本上是经方用药的3倍左右, 而单味中药的处方用量则减少为经方用量13-15g的1/3左右。当今临床处方药物剂量、组方规律已经和经方渐行渐远,从而导致临床疗效下降,长此以往将对中医药的公信度、认可度都会产生严重影响。

2、中医大家对于临床应用经方怎么看?

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国家中医医疗救治专家组组长仝小林院士一直致力于中药经方的量-效学方面的研究,他认为大剂量应用经方是其多年临床获效的重要经验,并认为经方1两约合今15g有其科学性,符合历代度量衡沿革史实,在治疗危、急、重证及疑难病上仍可取。临床中以此剂量为基本单位,还原张仲景用量,大剂量用药治疗急危重症、慢性病,常常收效甚佳,并认为恢复经方本源剂量固然是关键,但是要注重原方后煎煮方法、服药方式或药后反应等。

被称为“当代张仲景”、“火神派”代表人物李可老中医则主张“恢复仲景用药特色,攻克世界医学难题“, 认为剂量问题是方剂治病的核心,没有特定的“量”便不能突破特定的“质”, 其屡用大剂量治疗急危重症, 470张处方单药平均用量为38.61g, 黄芪平均用量165g, 附子平均用量为81.44g。一方面他们认为目前中药处方加大剂量可获疗效,另一方面对于经方剂量的折算比较认可汉代度量衡1两折合15g左右, 亦即符合汉代度量衡与今天计量的折算。

在追求中医药治疗临床疗效最大化的同时,安全性也是不容忽视的重大问题。目前最新版2020《中国药典》规定麻黄的用量是2-10g,附子是3-15g,黄芪用量9-30g,显然比经方中实际的单味药物用量药小很多。

首都国医名师、知名专家郝万山教授亦认可经方剂量折算应当符合汉代度量衡值,即1两=15.625g,约等于15g,然而,其更主张要注意经方煎服方法的不同,强调按照经方煎服方法计算后,目前临床药物常用量基本符合经方用量。

经方大家黄煌教授根据师徒相授的用药习惯,应用经方常按1两等于3-6g的标准进行换算,主张经方应用应注意方证、药证,重配伍, 抓剂量,比较注重相对剂量,即方剂中各味药物用量的比例,认为药物的绝对量总结了张仲景的用药经验,反映出汉代以前用药的趋势, 而药物的相对剂量则体现出组方的法度和配伍规律。

3、经方研究及临床使用的方向与展望

       在伤寒经方临床应用中,因为张仲景 1 剂药只煎 1 次,分3 次服用,而现代人习惯于用1 剂药煎 2 次服用,为了保证用药的安全,按现代人的习惯煎煮法,我们在用经方时,应按 1 两折合 15g 进行换算,再取其1/3 做为 1 剂药的量。

      中医经方理想的药物用量,是能够获得最大疗效而产生不良反应最小的用量,需要同时兼顾临床疗效与使用安全性。后续可以通过文献学研究、古今医案、名老中医医案研究、现代处方数据库研究、中药方剂量效关系研究、循证医学数据库研究等途径,总结提炼出基于现代研究成果的方药剂量理论,为临床合理剂量、安全有效的用药提供科学支撑和理论依据。

六、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官方机构对于中医经典名方的关键信息整理与发布

2023年7月28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综合司,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综合司发布《古代经典名方关键信息表(“竹叶石膏汤”等25首方剂)》。每首方剂的备注部分,是真正具有指导意义的关键信息。

具体可参见我之前发一篇文章:【最新】2023年《古代经典名方关键信息表》重磅发布(内附25首方剂具体信息)

比如:根据原方的煎出总量和实际使用剂量,指导每次用药剂量“如麻黄汤每次的服药量为:麻黄13.25g,桂枝8.83g,甘草4.42g,苦杏仁8.29g”。

再比如:根据原方医家的用药特点,给出建议“根据张仲景方剂服药法中“不必尽剂”、随证变化、灵活施用的特点,日服用次数建议1~3次,根据临床实际遵医嘱使用。”

并且强调了根据现代药物研究及安全性评价,给出建议。“上述折算剂量系依汉代度量衡直接折算,若与当今主流用量严重不符,在固定原方比例和每服量的基础上,结合安全性评价结果及临床用药实际确定日服总量。”

       总而言之,伤寒经方在临床应用时,要在充分辨明脉证的前提下,结合患者体质、地域、季节、基础疾病等特点,参考经方原文的汉代剂量(1两=15g),结合传统和现代的煎服方法、服药时间与次数,保证患者服药安全性评价基础上,结合医生临床经验,最终确定具体药物用量。

参考文献:

施家希,施旭光,经方药量古今换算与用法初探[J]. 江西中医药,2016 ,47(407):18-20

郝万山, 汉代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的换算[J].中国中医药远程教育,2005,3(3):48-51

程先 .《伤寒杂病论》方剂剂量折算标准研究 , 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 , 2006.

仝小林,穆兰澄,姬航宇.等《伤寒论》药物剂量考 [J]. 中医杂志 ,2009, 50(4):368-372

对其他参考文献作者一并表示感谢!

重要提示: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交流讨论,不构成临床医疗意见!如有需要,请到正规医疗机构听取专业医生建议,本公众号不承担相应后果。

如果喜欢,点个关注,点个在看,点个赞赏,支持一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药药物剂量应返璞归真 (转杏林盛苑)
古代的用药剂量为什么与现在不同?谈谈经方剂量研究中被忽视的问题
仲景方丸散剂量标准化处理方法探寻
老医真言:“经方”的药物剂量须熟记(中医之谜在于量)
剂量
《伤寒论》中方药剂量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