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天一首小经方 14 :泻心汤


今天是 “每天一首小经方” 第 14 期 / 300期;

还记得电影《唐伯虎点秋香》里的“对穿肠”吗?

“对穿肠”出上联:一乡二里共三夫子,不识四书五经六义,竟敢教七八九子,十分大胆!

唐伯虎对下联:十室九贫,凑得八两七钱六分五毫四厘,尚且三心二意一等下流!

“对穿肠”又出上联:十口心思,思君思国思社稷!
唐伯虎对下联:八目共赏,赏花赏月赏秋香!

最后,“对穿肠”不仅文采比不过唐伯虎,还被唐伯虎一连串的粤语粗俗俚语气的怒火攻心,吐血如喷泉一般。以前每次看到这个场景,都被无厘头的情节逗得乐不可支。

那如果万一,真有人“对穿肠”那样吐血,应该怎么办

14、泻心汤

【组方成分】

大黄二两,黄连一两,黄芩一两。

【煎服方法】

右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顿服之

【原文出处】

《金匮要略》“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泻心汤方亦治霍乱。”

【主治病证】

泻火燥湿。主治邪火内炽,迫血妄行,吐血、衄血;或湿热内蕴而成黄疸,胸痞烦热;或积热上冲而致目赤肿痛,口舌生疮;或外科疮疡,见有心胸烦热,大便干结者。可用于肺炎,细菌性痢疾,疮痈肿毒,肺结核及支气管扩张咯血,胃肠道出血,口腔溃疡等。

【参考剂量】

大黄6g,黄连3g、黄芩3g

【经方钩玄】

《千金方》中写作“心气不定”,胡希恕老认为更贴切,“这个心气不定就是人烦躁心悸,因为血往上冲个关系,所以造成心悸、脸面发红、甚至吐血、衂血这些个症候,就是上边有热”所以用三黄来泻热。

泻心汤证属于火热亢盛,这种吐血、衄血,伴着一派的实热证,一定得是“火性炎上”的表现,这个吐血、衄血,血色鲜红,病人心烦不安,烦躁。另外,面色,面赤而气粗,都是实证、热证的表现,或者烦渴、便秘,舌红苔黄、脉数有力,这才是“泻心汤”证,用大黄、黄芩、黄连,而且,大黄为主药,量重于黄芩、黄连,一定是大黄为主药。

【中药启微】

《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此治心经火气不降之法也。

人身水气在下,火气在上。水气在下,应往上升。火气在上,应往下降。火者,动气也。火气不降,动而上逆,则吐血、衄血。

手之三阴,其气主降。心气不定,降气不足也。法当用三黄以降心火。渍而不煎,取味最轻。麻沸汤,性轻而浮,使三黄之性缓缓下行也。

曰泻心汤者,只降上脘以上之火,不降及中脘之意如泻及中脘,便生大祸矣。心火不降,心包相火不降也。心经君火不病。脉象洪,洪乃上盛之象。浮多降少,故上盛而洪。重按不空,故可用三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黄泻心汤方歌方解 | 道医网
经方临床模拟练习-每日一案(第547期)
经常流鼻血,怎么办?
胡希恕讲泻心汤三方
经方038:泻心汤|出血或有出血倾向疾病,如高血压、脑血管病
黄煌:泻心汤—治血证的经典名方:吐血、衄血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