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危机来了!全球最大医院被逼门诊量降10%


导语

10月24日上午,郑州市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暨签约服务工作推进会在郑州市政府举行。会议提出:2017年起,三级医院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等普通门诊量年下降率10%以上,同时逐步取消三级医院成人门诊输液(急诊除外)。


根据郑州市政府下发的《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今年,郑州市要启动分级诊疗工作;2017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稳步提升,力争将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到2020年,基本实现每个家庭拥有1名签约医生。

不同级别医院的功能定位各不相同,看病别跑错门了

在分级诊疗过程中,不同级别的医院要逐步回到自己的角色中去,大医院看感冒发烧将会被认为“不务正业”。您在就医时,一定要了解所去医院的功能定位是什么,和您看的病是否相符。

省办三级医院的功能:主要向省域内提供急危重症、疑难复杂疾病的诊疗服务和专科医疗服务。

城市三级医院的功能:主要提供急危重症和疑难复杂疾病的诊疗服务,接收国内知名医院和辖区内省办三级医院转诊的部分疑难复杂疾病、危重症稳定期患者,以及辖区内二级以下医院向上转诊的急危重症患者。

城市二级医院(中医医院、专科医院)的功能:主要接收三级医院转诊的急性病恢复期患者、术后恢复期患者及危重症稳定期患者,同时提供超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的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

县级医院(中医医院、妇幼保健机构)的功能:主要提供县域内乡、村两级医疗机构无法诊治的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服务,以及急危重症患者抢救和疑难复杂疾病向上转诊服务,接收三级医院转诊的急性病、术后恢复期患者及危重症稳定期患者。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康复医院、护理院等医疗机构的功能:主要承担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和健康管理等服务,为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慢性病、老年病、晚期肿瘤及康复期患者等提供中西医治疗、康复、护理服务。

同时,政府鼓励医疗资源丰富地区的一、二级医院、国有企事业单位所属医疗机构转型为专科医院、康复医院和护理院,提供各类护理、家庭病床和日间照护等接续性医疗服务。

县级等基层医疗机构将被重点扶持

这几年,政府扶持县级等基层医疗机构的意图很明显,此次《意见》更是把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列为重点扶持对象。

要想让群众看小病不往大医院跑,首先就得提高基层医疗水平。接下来的几年,郑州市将加强大医院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技术帮扶,二、三级医院医师晋升副高以上职称,须有基层帮扶工作经历,帮扶时间累计不少于6个月。郑州市还对在乡镇工作的卫生人员出台扶持政策,中牟县的做法是,根据各乡镇卫生院到县城的距离,分别给予医务人员每月500元、300元、200元的补助,营造拴心留人的机制。

到2017年,每个县(市)要办好1所县级公立综合医院、1所县级公立中医院,并全部达到二级甲等水平。2020年,郑州市至少完成20个县级医院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力争将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

除急诊疾病、精神病、传染病外其他疾病首诊应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为方便群众科学就医,郑州市将逐步建立合理有序的双向转诊制度。而双向转诊的重点是在按规定上转患者的同时,促进上级医院将恢复期(康复期)患者下转。

根据《意见》规定,除急诊疾病、精神病、传染病外,其他疾病原则上应在签约医生所在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接受首次诊察,经医生确认无法诊治的疾病,在患者自愿的前提下,按照规定程序进行上转;在二、三级医疗机构治疗的患者,对诊断明确、经治疗病情稳定、可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治疗和康复的,在患者自愿的前提下,应下转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2017年,二、三级医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慢性病医疗机构转诊的人数年增长率达到10%以上。

对于基层医疗机构(特别是乡镇卫生院)药物少,不能满足下转患者的问题,郑州市规定:乡级医疗卫生机构可按上级医院医嘱备案采购基本医保目录内的非基本药物,保证下转患者用药和治疗的连贯性,备案采购药品纳入新农合报销范围。

城市医院专家门诊号和住院床位优先向首诊医疗机构开放,二级以上医院均应开展非急诊预约诊疗服务。城市三级医院对需要住院治疗的预约转诊病人设立绿色通道,城市三级医院预约诊疗率≥50%(中医医院≥30%)。2016年起,二、三级城市医院用于基层转诊号源每年增加5%~10%。

医保为分级诊疗保驾护航:


住院补偿比例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倾斜

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医保支付制度又有哪些举措?按照《意见》,郑州市要制定完善推进分级诊疗实施的医保(含新农合)支持政策措施,实施“一减免、一倾斜、一完善”,发挥医保对医疗服务供需双方的引导和对医疗费用的控制作用。

“一减免”:从低类别定点医疗机构转入高类别定点医疗机构时,仅向高类别定点医疗机构补齐起付标准的差额部分即可;从高类别定点医疗机构转入低类别定点医疗机构时,免交起付线费用。

“一倾斜”:住院补偿比例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倾斜。

“一完善”:进一步完善基本医保参保对象实行基层首诊、双向转诊的医保支付政策措施,引导患者基层首诊、合理转诊、有序就医。

家庭医生离我们很近了

再过几年,每个家庭拥有1名家庭医生将不再是梦想。按照部署,郑州市将开展城乡居民健康签约服务。居民以家庭为单位,与以签约医生为代表的服务团队签订服务协议。签约对象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孕产妇、儿童、残疾人等重点人群为主,逐步提高覆盖面。

签约医生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科医生或具备相应资质的医师、乡村医生担任,负责日常签约服务工作的开展和实施,向签约对象提供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等服务。原则上,每个服务团队签约的家庭以1000户为宜,原则上不超过1500户。

签约服务协议有效期3年,签约双方每年确认1次协议内容,如需变更、中止或解约,应及时予以修订或确认。签约服务协议到期的,签约双方应重新签订。各县(市、县)可根据工作实际适当调整签约周期,原则上不少于1年。

郑州市还鼓励条件成熟的县(市、区)或医联体,探索开展组合式签约,通过多形式、多方式引导居民家庭与服务团队签约的同时,居民可自愿选择一所二级医院、一所三级医院,建立'1+1+1'的组合签约模式,也可以自愿选择一家医联体,建立'1+1'的组合签约模式。

根据不同类型和档次还可设立“签约服务包”,针对特定对象提供个性化的签约服务。而签约居民可享受预约优先就诊、转诊绿色通道、上级医院看病基层拿药、慢性病长处方等优惠措施。

按照《意见》,2016年,全面启动城乡居民健康签约服务;2017年,城市签约服务覆盖率≥30%、农村签约服务覆盖率≥80%、城乡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60%,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化诊疗和管理率≥40%;2020年,力争将签约服务扩大到全人群,努力实现签约服务全覆盖。城乡居民健康签约服务具体工作方案另行制定。

为鼓励医务人员签约家庭医生的积极性,郑州市给予签约服务团队每人每年10元的签约服务补助。


来源:大河健康报  作者:蔡建华 姜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市成立全省首家区域医疗联合体
心衰分级诊疗服务目标、路径与双向转诊标准
全国医疗机构数近百万,公立医院仍占90%市场
青海分级诊疗 且行且调整
分级诊疗:重构医疗服务体系
全省三级医院取消普通门诊,今后如何看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