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看一看,今后高招录取会有啥大变化?|自主招生|录取批次


看一看,今后高招录取会有啥大变化?


昨天下发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今后要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体制机制,构建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认可多种学习成果的终身学习“立交桥”。

从具体实施办法来看,这次提出的很多招生录取思路“步子跨得都很大”,充分体现了上层改革的决心,同时一些变化让很多高招人士都表示“一时难以消化”。记者拎出一些变化较大的亮点,并请专家进行了解读。

[ 变化一]

自主招生放在高考后进行

[意见] 完善和规范自主招生。自主招生主要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申请学生要参加全国统一高考,达到相应要求,接受报考高校的考核。试点高校要合理确定考核内容,不得采用联考方式或组织专门培训。规范并公开自主招生办法、考核程序和录取结果。严格控制自主招生规模。2015年起推行自主招生安排在全国统一高考后进行。

[解读] 南大招办主任赵鸣告诉记者,往年高校自主招生都是在寒假后启动的,差不多3月份考完。将自主招生放在高考之后进行,以前国内也有中南大学[微博]等个别高校这样做过,等高考成绩出来后、填报志愿之前,再进行招生。从大多港校的做法来看,也是将招生放在高考成绩出来后、学生填报志愿前,招生效果还是不错的。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微博]副院长熊丙奇[微博]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此前自己就呼吁过将自主招生考试移到高考之后进行,将高考成绩作为申请的资格标准。这种录取改革,具有诸多优点。其一,考生不必从这学期起始,就奔波参加各校的自主招生考试,各校也可节省单独举办考试的费用;其二,高考成绩保障了基本的公平,自主招生高校可对申请者提出具体的高考分数要求;其三,高校通过综合评价申请者的高考成绩、中学学业表现、综合素质即进行录取,也可进一步对申请者进行面试。

这次《意见》还提到“不得采用联考”,是不是意味着今后“华约”、“北约”都要解散了?熊丙奇说,如果有高考作参照,联考确实可以退出历史舞台。但关键的问题在于,高校能不能享有真正的招生自主权,考生能不能享受到真正的选择权,如果考后招生,还是放在提前批次录取,自主招生还是没有太大的意义,所以改革还需要往前推进。

[影响] 赵鸣认为,往年报名自主招生的考生太多,有时一个班上超过半数,从上一年的10月就开始准备,结果不少人就是陪考,既浪费了精力,又耽误了课堂学习。如果调整了自主招生的时间,可以避免扰乱学生正常的学习,也大大减少了自主招生考试给考生带来的四处赶考的负担。

[ 变化二]

逐步取消录取批次

[意见] 改进录取方式。推行高考成绩公布后填报志愿方式。创造条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改进投档录取模式,推进并完善平行志愿投档方式,增加高校和学生的双向选择机会。2015年起在有条件的省份开展录取批次改革试点。

[解读] 熊丙奇认为,取消将大学分为“三六九等”的录取批次,有利于实现学校的平等、自主招生。靠公关政府部门,安排在更好的批次招生,这是我国内陆高校的传统做法,也是十分无奈的做法——按照现在的招生录取规则,放在一本招生的学校,往往被视为重点,同时,录取到的学生的分数要高于绝大部分放在二本的院校。可以说,按批次录取模式,限制了学校间的竞争,也由政府部门之手确定了学校的江湖地位。这不是学校在办学,而是行政在办学。而要让大学真正“抢生源”,必须打破现有的集中录取制度,创造条件让每个考生可以同时获得多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我们很欢迎!”南京一所高职院校的招办主任表示,凭什么就把职业技术学院放在本科招生批次后面,低人一等?就像德国,人家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是并行的,没有孰高孰低、孰贵孰贱,完全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以及今后的职业规划来的,有着一技之长的职校生,也同样受到尊重,并享受较高的待遇。所以,就应该取消录取批次,把所有学校放在一起,让学生来挑学校,让老百姓来评价学校,而不是靠人为划分批次来区分学校。

[难度] 赵鸣认为,取消录取批次,将所有层次的学校放在一起录取,实行起来难度比较大,首先这么多学校要设多少志愿才合适呢?特别是跨度太大以后,对考生填志愿也不利,缺少参照,更容易盲目,这时科学的志愿填报指导就更加不可缺少了。

熊丙奇认为,在集中录取的体制下,想要打破所有批次,阻力很大。如果可能的话,可以在二本和三本之间先进行融合。如果全部取消批次,那必须给学校充分自主招生的权利,而不是依靠统一划线,就像美国的所有大学都是同时录取一样,它们和学生是双向选择的关系。因此,取消录取批次的前提还是进一步推进自主招生改革。

[ 变化三]

聘请社会监督员巡视招生

[意见] 完善高校招生选拔机制。高校要将涉及考试招生的相关事项,包括标准、条件和程序等内容,在招生章程中详细列明并提前向社会公布。加强学校招生委员会建设,在制定学校招生计划、确定招生政策和规则、决定招生重大事项等方面充分发挥招生委员会作用。

高校可通过聘请社会监督员巡视学校测试、录取现场等方式,对招生工作实施第三方监督。建立考试录取申诉机制,及时回应处理各种问题。建立招生问责制,2015年起由校长签发录取通知书,对录取结果负责。

加强信息公开。深入实施高校招生“阳光工程”,健全分级负责、规范有效的信息公开制度。进一步扩大信息公开的内容,及时公开招生政策、招生资格、招生章程、招生计划、考生资格、录取程序、录取结果、咨询及申诉渠道、重大事件违规处理结果、录取新生复查结果等信息。进一步扩大信息公开的范围,接受考生、学校和社会的监督。

[解读] 熊丙奇说,聘请外部人员对学校招生工作实施监督,的确是一种阳光招生的做法。不过相对而言,健全内部监督机制更加重要。在招生这个领域,不仅要加强学校招生委员会的建设,还要在对行政、职能部门的监督上形成一整套完善的机制,才是更有力的。

[ 变化四]

普通高校和成人高考学分互认

[意见] 拓宽社会成员终身学习通道。扩大社会成员接受多样化教育机会,中等职业学校可实行注册入学,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实行弹性学制、宽进严出。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参加考试提供服务。探索建立多种形式学习成果的认定转换制度,试行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实现多种学习渠道、学习方式、学习过程的相互衔接,构建人才成长“立交桥”。2015年研究出台学分互认和转换的意见。

[解读] 熊丙奇认为,将普通高校、高职院校、成人高校之间学分转换,设想比较大胆。从操作层面上说,恐怕是高职院校、成人高校愿意,普通本科院校不愿意。这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政策上的保障。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招就处处长高宏彦介绍,目前江苏正在尝试的本专科分段培养,虽然不是完全意义的学分互认,但是可以看出一些影子。比如南工院,今年和南邮、金科院合办“3+2”专业,前三年在南工院学习,后两年到南邮、金科院学习,毕业拿本科文凭。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在南工院修得的学分,南邮和金科院是认可的,相当于高职和本科的学分互认。不过这中间还需要经过本科院校的考核和筛选,离完全意义的互认学分还有点距离。记者王晶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陈晟老师教你报志愿:一分一段精准定位报志愿
高校招生咨询会,你知道怎么咨询吗?
注意:已被大学录取不去报到,会有什么影响?
高考微问答166期:听说今年高考被录取了,就不能退档复读了?
高考志愿填报全攻略
如何鉴别真伪高考录取通知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