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易学中阳卦阴卦的定义 《易经》系辞传下第三章解读 易学数理探源系列之3

前言:逻辑学告诉我们,若想理性的认识事物,首先要对认识对象的概念、定义,有明确清晰的了解。学习易学,也首先要掌握基本的概念、定义,专有的术语、名词的含义。

概念:概念是人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对这种事物是什么的回答。概念是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定义:定义是一种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它通过简洁、明确、精练的语言对概念所反映的对象的本质属性来作解释或描述。通过对概念进行定义的方法,我们不仅可以明确概念的内涵,也可以使它与其他概念区别开来。

易学中基本的概念、专有的术语和名词很多,含义也甚为复杂丰富,是学习研究“易”的基础。这些术语不在具体的专业语境之下,不经汉字繁简字的转换,不经文言文上下语义的贯通,不经字词的定性、用法的判定,不经句式结构、修辞手法的分析,初学者甚至研习者,很容易对其望文生义,产生歧义。

古汉语晦涩难懂,单凭文字(尤其文言文,言简意丰,古人又行文尚简),概念术语真正的含义不可避免地被遗漏、缺失、臆想、增加,造成学习的种种误解、曲解、错解。对基础知识未经认真的辨别取舍,学习研究易学,难免处处是坑,障碍重重。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后学者不可不明,不可不慎!

下面就从易学中最基本的概念:爻” 开始,学习并正确理解——易学中一系列的专业名词和术语。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进一步正确解读我们的易学经典、易学著作,才能正本清源,去伪存真,条分缕析,看到易学的真面目。只有更多的华夏儿女有志于学,并学而有道(方法),才能破迷开悟,真正理解和传播易学。惟其如此,易学才不致陷于迷信的泥沼,中国易学的博大精深才不是一句泛泛的空话。

易学数理探源系列文章,作者撰写的目的就在于此,以后解读《易经》、《易传》、及其它易学传世经典、传世著作的系列文章,作者的写作内容、写作思路、写作方法也围绕这个目的。望读者悉知。


《易经》系辞传解读

首先看原著经典《易经》系辞传下 第三章:(红字为原文,黑字为解释)

“彖者,材也。爻也者,效天下之动者也。是故吉凶生而悔吝著也。阳卦多阴,阴卦多阳。其故何也?阳卦奇,阴卦偶。其德行何也?阳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也。阴二君而一民,小人之道也。”

彖者,材也。材:“材料”之意。在现代语言中的意思,即“元素”,古代没有元素的概念,故用“材”表达元素的意思。彖言一卦之材,即“卦的构成元素”—

爻也者,效天下之动者也效:“效仿”之意,即“模拟”。天下之动:自然界的动变规律。全句意思:爻即是符号,通过符号来模拟自然界的动变规律。    “天下”一词尚有更深一层含义,留待以后专题讲解论述,题目之大之重,要涉及系列多文,非三言两语能论述清楚,此不赘述。

是故吉凶生而悔吝著也。悔吝本微,因爻是一种符号表达,使悔吝的抽象变成一种具象表达,故悔吝由微而著。

可以看到,从这一段经典原文中,引出了最基本的“爻”,我们先来注解字词概念:

一、爻的概念
爻是构成两仪,四象,八卦等易学符号的最基本单位。

爻分阳爻阴爻。用“—”符号表征阳爻,用“--”符号表征阴爻。

用“爻”可以表征两仪,四象,八卦(这里要特别注意,爻并不直接表征重卦),重卦是由两个单卦(基本单元)组成,这在正统易学数理系统与六爻成卦有区别,这个问题大多数人搞不清。

二、两仪

(一)两仪的概念:阴阳爻本身表征两仪。

(二)两仪的作用:1、分管四象  2、确定交卦的属性
 
三、四象
(一)四象的概念:
由两个爻组成的易学符号(基本单位)称之为四象,符合数学排列组合法则。

1.两个爻可以都是阳爻。

2. 两个爻可以都是阴爻。

3. 两个爻可以是阴阳爻混合:(1)阳爻在下,阴爻在上  (2)阴爻在下,阳爻在上
共四种:太阳、太阴、少阴、少阳。(名称符号表达)
少阴、少阳名称与符号的考证,以后专文论述,此不赘述。
(二)四象的作用
1.分管八卦  2.确定变卦的属性。
四、卦
(一)卦的概念

由三个爻组成的易学符号(基本单位)称之为卦。

(二)卦的构成  符合数学排列组合法则

1、三个爻可以都是阳爻

2、三个爻可以都是阴爻

3、三个爻可以是阴阳爻混合:(1)一个阳爻两个阴爻,共3种 (2)一个阴爻两个阳爻,共3种

符合数学排列组合法则,总计共八种:乾、兑、离、震、巽、坎、艮、坤。

1、卦名与符号表达(天泽火雷风水山地是自然界类象,此义极容易产生误导,把易当成自然界的八种自然现象,而不见易之真意。尤其64卦名用此法命名)
2、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连山与归藏)用同此卦名符号,只是排列位置不同。
五、重卦:由两个单卦(三画卦)重叠构成一个新的卦体叫重卦。
64卦都是这种情况。比如:天地否,地天泰,风火家人,火天大有等。

当我们明确了上面的基础概念,再来读原文,就不会望文生义、产生歧义,而能正确理解原著真意

一、阳卦多阴,阴卦多阳
这里要提醒大家:古人用词唯简(简略),造成汉语言的歧义,这种现象在《易大传》里出现的非常多。

“阳卦多阴,阴卦多阳” 这句中,应添加被省略的字:,补充后的原文:

阳卦多阴阴卦多阳

“阳卦多阴爻”:八卦每个卦象由三个爻组成,那么是怎么定义阳卦的呢?

阴爻多于阳爻,“多于”一词,证明阴爻和阳爻在同一个卦中同时都存在,如果有一个对立属性的爻不存在,则无所谓“多”。

例如:文科班的女生多于男生,男生虽然少,哪怕只有一个,但至少一定有男生存在。如果没有男生,都是女生,则无所谓女生多于男生。那么我们根据已知条件来推导:

阳卦多阴爻,阳卦的已知条件 :

1、组成卦的爻一共有三个

2、在这三个爻中,阴爻和阳爻都得存在(这是满足“多于”的条件)

3、阴爻多于阳爻

用数学逻辑来看,符合阳卦定义的以上三个条件的情况,其实只有一种:即阴爻是两个,阳爻是一个,没有第二种情况出现。

同理我们得出,阴卦多阳爻,阴卦的已知条件 :

1、组成卦的爻一共有三个。

2、在这三个爻中,阴爻和阳爻都得存在。(这是满足“多于”的条件)

3、阳爻多于阴爻。
用数学逻辑来看,符合阴卦定义的以上三个条件的情况其实只有一种:即阳爻是两个,阴爻是一个。没有第二种情况出现。
由此,我们得出 独爻主卦阴阳的法则:
即在一个卦中(三爻)
1、一个爻(独爻)是阴爻的就是阴卦,一个爻(独爻)是阳爻的就是阳卦。
2、在一个卦中,单一爻(独爻)的阴阳属性就是卦的阴阳属性。

3、卦的阴阳,只与独爻的个数(一个)有关,与这个爻在卦中的位置无关。

4、单一爻(独爻)在卦中的位置决定了卦的先后长幼次序。

二、其故何也,阳卦奇,阴卦偶。

阳卦,乾3画、震5画、坎5画、艮5画。

阴卦,坤6画、巽4画、离4画、兑4画。

如果这种解读,只在这一句话中解释不能算错,但结合上下文的语境,可知这样解读不正确。因为下句话用比喻手法说君民时,指的是阴阳爻,可知此处不可用爻的画数,来对应奇偶个数。这是朱熹在其著作《周易本义》里,注解“阳卦奇,阴卦偶”时犯的错误,他的解读对后世的学者们造成了误导。

其实这句话又是简略语,省略了什么呢?省略了“数”这个字,补充原文后,应该是:“阳卦奇阴卦偶数”,奇数个、偶数个,指的是什么呢?是爻,是阳爻。

首先这句话还是基于前面的话:阳卦多阴,阴卦多阳,在一个卦中阴阳爻是都同时存在的。那么看给出的条件:

1、卦是三个爻。

2、三个爻中,阴阳爻都同时存在。

3、阳卦的阳爻是奇数个,阴卦的阳爻是偶数个。

用数学的逻辑来看,满足以上三个条件的情况,只有一种:即奇数个是一个,偶数个是两个,不存在别的情况。如果奇数个是3个,则不能满足条件2的阴阳爻同时存在,如果偶数个是四个,则违反了条件1。

由此我们得出“阳卦奇,阴卦偶”的意思是:“阳卦一个阳爻,阴卦两个阳爻”。与前面得出的结论:“一个阳爻的是阳卦,一个阴爻的是阴卦”,是一样的。或者我们这样来类比:
1、阳卦一个阳爻,阴卦一个阴爻。(阳卦多阴,阴卦多阳)
2、阳卦一个阳爻,阴卦两个阳爻。(阳卦奇,阴卦偶)
可见两者完全等价。其中第2个,用阳爻来当作确定卦阴阳属性的标准,显示重阳思想。

以上两个判定标准,实是指六子卦而言,并没指父母卦。

乾卦三个阳爻,坤卦没有阳爻(三个阴爻)1、纯阳爻是阳卦,纯阴爻是阴卦,非常好辨别。2、提六子卦而不提父母卦,大有深意?此处隐藏了信息。

三、其德行何也?阳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也。阴二君而一民,小人之道也。

此处又用了简略语,阳是指阳卦,阴是指阴卦;还使用了比喻,君指阳爻,民指阴爻。故翻译出来应该是:

阳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也。

阳卦一个阳爻而两个阴爻,是君子之道也。

阴二君而一民,小人之道也。

卦两个阳爻而一个阴爻,是小人之道也。

阳卦,一君而体二民,二民而宗一君,上与下皆君子之道也。
阴卦,二君而共一民,一民而事二君,上与下皆小人之道也。

阳爻为君,阴爻为民。儒家通过君子之道,小人之道的道德价值判断,表达出了崇阳抑阴的观念,这也符合自古以来正统的易学思想。君子之道,君少而民多;小人之道,君多而民少,符合古代最基本的道德价值观。而有的数术里有明显的重阴观念,与正统易学思想的重阳观念恰恰相反,明显是有问题的。

八卦本来就只有八个卦象,多数人基本都会背,为何在此还要强调“阳卦多阴,阴卦多阳”,这个卦的基本结构和阴阳属性呢,其用意何在?这就涉及到伏羲画卦的象数逻辑了,关于这个问题,后面专文再讲。

 此文,是本人易学文章写作实践的一个尝试,希望读者借此,能真正有所受益。也权当抛砖引玉,希望方家斧正,不吝赐教!涉及专业内容,读者有看不明白的,后续还有视频(毕竟看视频听讲课,比阅读文字好理解多了),我会针对此文专门讲解。

                   大成行者  2023.3.27日凌晨5时

原创文章:引用、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大成行者   文案编辑:张梦莉
微信:yixueshulitanyuan   公众号:易学数理探源

作者提示:系列文章 陆续更新!文章由浅入深,专业性较强,建议从开始按顺序阅读,以免前面的概念、定义不明,导致后面的内容难以理解。学习中如有问题可留言互动,作者选取有价值、有代表性的问题予以解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无极残篇之二十九 算筹记数与天地之数
玄学語言文字符号之道理入门基础
《易经》的象数理占
易经知识
学习传统文化取其精华—留神数理文化也有歪道
《易经》只讲了4个字:象数理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