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三十一季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诗经·国风·邶风·燕燕》

注释:

⑴燕燕:即燕子。

⑵差(cī)池(chí)其羽:义同“参差”,形容燕子张舒其尾翼。

⑶颉(xié):上飞。颃(háng航):下飞。

⑷将(jiāng):送。

⑸伫:久立等待。

⑹南:指卫国的南边,一说野外。

⑺兄弟或姐妹中排行第二者。指二妹。任:姓。只:语助词。

⑻塞(sāi):诚实。渊:深厚。

⑼终:既,已经。惠:和顺。

⑽淑:善良。慎:谨慎。

⑾先君:已故的国君。

⑿勖(xù):勉励。寡人:寡德之人,国君对自己的谦称。

这是中国诗史上最早的离别诗,被清·王士禛:“万古送别之祖。”提起送别诗词,我们就会想起王维与友人“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离别,更会想起柳永与恋人“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离别,抑或是想起李白与家乡“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的离别。然而《燕燕》这首诗的离别之情很特殊,诗中的送者和被送者是何人,众说纷坛。

最官方的解读:送归妾说。《毛诗序》曰:“《燕燕》,卫庄姜送归妾也。”从《毛诗序》到朱熹,都认为这首名作《燕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伟大的女诗人庄姜所作,讲的是庄姜在送她的好姐妹戴妫(ɡuī)时写作的这首诗,这种说法影响至今。

宋人朱熹在《监本诗经》中认为庄姜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诗人。庄姜是春秋时齐国公主,卫庄公的夫人。庄姜可谓诗经时代美女代言人,《诗经·卫风·硕人》中描写庄姜时说:“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眇兮。”可是庄姜嫁给了昏惑的庄公,夫妻不和,婚姻不幸。老天给了她美貌和尊贵,但却没有赐给她一段好姻缘。庄姜并不姓庄,而姓姜,因为嫁给了卫国国君卫庄公,而被人称为庄姜。她风风光光嫁人后,却因为没有生孩子,而遭到了长期的冷落。卫庄公脾气暴戾,甚至还有虐待庄姜的嫌疑。后来,他又娶了陈国的厉妫和戴妫。庄公死后,她又遭遇了残酷的宫廷夺权政变。戴妫生有一子桓公,善良的庄姜视若己出,十分疼爱。但桓公继位不久,就被庄公的另一个儿子州吁所杀。州吁后来又被卫国人所杀。在这连环的宫廷谋杀中,庄姜多遭变故,看尽人间悲凉,孤苦无依。

这首诗的离别说白了就是情敌之间的离别。情敌见面不说拳打脚踢,至少分外眼红,可是本首诗中的两个女人还痛哭流涕,难舍难分,不能不让人产生遐想。

最温情的解读:亲情说。还有的人认为这首诗写的是卫定姜送妹妹出嫁。清人崔述《读风偶识》申述其说:“余按此篇之文,但有惜别之意,绝无感时悲遇之情。而诗称'之子于归’者,皆指女子之嫁者言之,未闻有称大归为'于归’者。恐系卫女嫁于南国而其兄送之之诗,绝不类庄姜、戴妫事也。”崔氏据诗篇内容分析其作者,精当有理。当从此说,即卫君送其妹远嫁南国。

最浪漫的解读:恋人说。现在的很多翻译书或者是百度百科、古诗文等都把这首诗翻译成了恋人之间的送别,好像只有恋人之间才有这种难舍难分。

我个人倾向于官方解读。情敌之间也许不见的都是分外眼红,我更愿意把庄姜理解为一名奇女子。也许她的哀痛不仅仅是离愁别绪,更多的是对自己和戴妫两个女人同是天涯沦落人悲苦命运的哀叹,更多的是对自己和戴妫两个女人孤苦无依身世的哀恸。

《燕燕》全诗四章,前三章重章渲染惜别情境,后一章深情回忆被送者的美德。抒情深婉而语意沉痛,写法传神而敬意顿生。

前三章开首以飞燕起兴:“燕燕于飞,差池其羽”,“颉之颃之”,“下上其音”。明·陈舜百:“'燕燕’二语,深婉可诵,后人多许咏燕诗,无有能及者。”不可及处,正在于兴中带比,以乐景反衬哀情,故而“深婉可诵”。

燕属候鸟,随季节变化而迁徙,喜欢成双成对,出入在人家屋檐下。因此多为古人所青睐,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或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托相思,或感伤时事,意象之盛,表情之丰,非其它物类所能及。南宋词人史达祖更是以燕为词写到:“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极研尽态,形神俱似。春天明媚灿烂,燕子娇小可爱,群燕偶尔蹁跹上下,偶尔呢喃私语。《燕燕》一诗正是用燕燕双飞的自由欢畅,来反衬姐妹如流水落花般的飘零身世。

接着点明悲伤缘由:“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戴妫要归去,带着她已失去的红颜,悲惨的命运离开,庄姜送她到远远的田野,此情此境,依依难别。“远于将之”、“远送于南”,相送一程又一程,这个女子带走的不仅仅是离愁,更是两个女人一代的纠葛,一辈的愁怨,一世的青春,一生的红颜。她走了,这辈子的见证也没有了。怎能不让人“瞻望弗及,泣涕如雨”,“伫立以泣”、“实劳我心”。清·陈震:“哀在音节,使读者泪落如豆,竿头进步,在'瞻望弗及’一语,以“瞻望弗及”的动作情境,传达惜别哀伤之情,不言怅别而怅别之意溢于言外,这确为会心之言。”(《读诗识小录》)第四章由虚而实,转写被送者。她思虑切实而深长,性情温和而恭顺,为人谨慎又善良,她执手临别,还不忘赠言勉励:莫忘先王的嘱托。

一生恩怨,一世纠缠,一段岁月,一片红颜。你走了,青春也走了;你走了,繁华也凋落了;你走了,过往也如云烟消散了……

自古多情伤离别,这种与过往的告别也许比“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还要沉重郁苦,感极而悲者也。不愧为:“万古送别之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诗词鉴赏 | 诗经·邶风·燕燕
庄姜——在铺满鲜花的道路上
[转载]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雨读诗经(28)燕燕
《燕燕》.诗经
《诗经.国风.邶风.燕燕》释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