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东北汉族人口史研究
东北汉族人口史研究

资料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心




课题名称:东北汉族人口史研究课题





主持人:孟广耀




主持人单位: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




课题的设计与论证(摘要)




1、同类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状况评述:




  至今为止,在国内外,大体还没见到专门的,系统、全面、深入的研究这一课题的专著。然而在某些论著中,常有片段的,零星的记载和论述;还有旁及性和附带性的内容。如日本学者稻叶岩吉:《满洲发达达》、金毓黻:《东北通史》、佟冬主编:《中国东北史》……




  国内某些论著中的有关部分,不仅零碎、散乱、缺环、断裂,而且存在许多问题。多从史学角度论及东北汉族人口史,缺少人口学的要求和必要的内容;许多相关乃至重要资料没有,也不可能充分利用;对许多关键问题不予解决,或置之不问,或反驳外国学者的歪曲不够有力;某些提法含混,或不准确,或值得商榷……除个别外,多处在浅层次中。





但却提出一些线索,可资参考的论述,揭示某些资料……这些也是可贵的。




2、本课题研究的主要问题(研究的重点):




  根据时间顺序,尽量探求东北地区汉旗人口的来源、迁徙、发展变化、数量统计、质量素质、分布密度、家庭婚姻,性别比例和户籍管理……




  揭示双向融合(少数民族融合原汉族,汉族融为少数民族)的历史现象,并寻索其历史规律。




  探讨人口思想和人口政策。




  诠释与人口相关的史地现象。





  从人口学角度切入,揭示汉族人口与其他民族人口的关系,在建设、开发、保卫边疆中的重要作用。




3、本课题研究将在哪些问题上有所突破:




  东北地区汉族人口,决非都是客户。其实,有相当一部分属于土著,即土生土长者,就地汉也者。早在商周时期,东北地区就有好几支汉族先世华夏族人口生息蕃衍,开发边疆,创造历史文明。“客户非客”的情况,很多。




  在东北地区各民族人口的数量中,汉族曾几度,长时间保持第一大族的地位。不仅文化等发展水平较高,而且人口数量也是较大的。




  东北各少数民族建立的边疆政权,一般都能容纳大量汉族人口。在该政权的民族构成中,汉族人口常常成为多数。




  历史上,在东北地区,不仅仅少数民族汉化,而且在某些环境中,大量汉族少数民族化。前者是历史的进步,后者并不是历史倒退。充分反映,即使在血胤上,也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东北地区汉族人口分布的发展,大体以辽宁为基地,随着历史进程,北上幅度越来越大,直至吉林、黑龙江及其以北。然而从商代起,就有一支华夏人口进入朝鲜半岛中部偏北。其后,汉族人口一直将该半岛中部偏北与东北连在一起,作为一个完整的活动区。




  历史上,东北地区汉族人口的发展,并非直线上升。有时也在减少,甚至跌入低谷。但总的趋势是增加的,发展的,甚至攀登上几个高峰。东北地区,在西汉末、前燕、高句丽王国末,辽朝等几个标准时间里,对汉族人口数量做了有据有理的蠡测。




4、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以朝代或大的历史时期为顺序,逐次研究汉族人口的有关情况。采取系列分论的十六字方针:“分则为文;合则为书,前后照应,书文结合。”文,指系列性论文,每篇立足于一时一事之缕述,阐述详明,求深求真,各篇论文又有玉贯珠连的属性。书,着眼于多元之整合,内蕴成体,构成研究同一课题之专著。如此,既可保证专著的系统性、统一性之长处,又可发挥文的深度、力度之特点。




  三个有机结合:微观透视与宏观鸟瞰相结合;考证辨析与理性衡评相结合;文献资料与考古资料相结合。




  履践三段式途径:先收集资料——再撰写系列性论文———最后合成专著。强调二度与三性:深度与力度;针对性、系统性和全面性。





论文中的大中小标题,大体上是专著里的章节目标题




5、本课题研究的学术价值、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很多人将东北广大地区视为少数民族的地域,将东北历史习惯认定为各少数民族的历史。似乎该地区没有汉族。即使有些汉族,也是后来迁入的,数量并不多,是中国长期扩张的结果。对此,国际上日本的“满蒙学派”、俄苏的“黄俄罗斯学派”和半岛的“泛朝鲜主义学者”尤为突出。“长城以北非中国论”、“两江地带无主权论”。“朝鲜半岛一贯事大论”……至今仍然泛滥,或以不同形式表现出来。他们中除少数外,绝大多数之目的非常明显,那就是分裂中国领土,肢解中国版图制造舆论。对此,我国许多学者或缄默无言,或随声符合,长期处于麻痹状态。随声符合之原因,多数是受陈旧的民族观,边疆观之影响。




  深入探讨这个课题具有重要意义。既是人口学、民族学、社会学的重要内容,又是边疆史 人口迁移史、民族关系史不可或缺的部分。可揭示其历史真实面貌,从而补县缺,正其事,匡其讹。有助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边疆巩固,各民族共同繁荣。




6、本课题的结构设计(主要章节):




绪论





孤竹国释论——一支华夏化的东北夷




商周时期华夏族人口北上东徙东北地




区战国至秦东北华夏人口的增长




西汉东北第一大族——汉族———攀登该地区汉族人口发展史第一高峰




东汉东北汉族人口及人口数字之分析




公孙氏割据及三燕时期的汉族人口





北魏北齐时期东北汉族人口及其减少




隋代东北的汉族人口——高丽王国对四十万隋军俘虏的安置




唐代东北汉族人口的增减——渤海国汉族人口




高句丽王国中的汉族人口




辽朝是以汉族人口为多数的政权——东北汉族人口发展史的第二高峰




金朝是东北汉族人口发展史的第三高峰





元代东北汉族人口的“两化”运动




明代东北汉族人口的几个重要变化




清代东北汉族人口进入发展的高峰时期(上)——兼“移民实边”




清代东北汉族人口进入发展的高峰时期(下)——兼现今汉族人口格局




东北汉族人口发展变化总论




后记





本拟有大中小即“章节目”三级标题,但因表格空间有限,故只列出大标题即“章”级标题,中小标题省略。







成果名称:东北汉族人口史研究




成果形式:专著卷(册)数:一




字数(万字):25万外加图片












中国东北古民族发展史(No.9)

作 者: 发布时间: 2005-9-21 15:22:33

















课题名称:中国东北古民族发展史




课题主持人:李德山




主持人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课题的设计与论证(摘要)




1、同类课题在国内的研究状况评述:




  东北古民族是中华民族渊远流长的历史长河当中极其重要,而又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所创造的文明对中国东北及整个东北亚地区文化的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正因为如此,对东北民族进行研究,就为中外学术界所格外关注。





  国内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初,20世纪80年代以后达到高潮。早期研究,主要应用乾嘉朴学的方法,成绩可观,如金毓黻的《东北通史》,凌纯声的《松花江下游的赫哲族》等著作。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研究则以历史唯物论为指导。据不完全统计,在近百部有关的著作中,对东北古民族的研究,多从揭示其族称、族源、族属、流向入手,重视古代民族源流的考释;而以东北古民族的发展,特别是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为重点,与族称、族源、族属、流向等方面结合起来研究的论著,还很少见。这种“静态”而非“动态”、“平面”而非“立体”、“零散”而非“系统”的研究,使人们看不出东北民族史的基本特点,以及东北古民族的发展演变轨迹。




2、对国外研究状况的评述:




  国外的研究,自19世纪以来,中国东北成为帝国主义列强窥视的焦点,因之,研究热情也不断高涨。截止到现在,综合的、动态的、立体的、系统的研究著作尚未及见。但是出于某种目的,一些研究者发表了大量违背史实的观点和错误的言论。这样的观点和言论,曾成为国外侵略政策的依据;现在,则成为制造这一地区民族分裂和对我国领土提出要求的潜在舆论。代表性的观点如:日本学者提出的所谓“中国古代无国界论”、“中国对东北无主权论”、“南北对立论”、“异民族统治中国论”等等;美国、日本学者倡导的所谓“征服王朝论”;苏联学者发明的所谓“北亚历史世界论”、“文化主权论”等。




  20世纪60年代以来,朝鲜、韩国一些学者又掀起了一股非学术研究倾向的逆流,对中国东北的古民族研究进行了大量违背史实的研究,认为自所谓的檀君始,历古朝鲜、秽貊,到夫余,高句丽和渤海,都是一脉相传的朝鲜古代的国家。如朝鲜学者提出的所谓“主体史观论”,“南北国时代论”,韩国学者抛出的所谓“国史中心论”等,都属这类研究。代表人物则有朴时亨、李趾麟、朱荣宪、金得桄、李龙范、李基白等。




  国外另有目的的研究,捣乱了中国东北古民族的发展脉络,割裂了他们与中华民族的血肉联系,为中国东北古民族史的科学研究,设下了层层障碍,布下了团团的迷雾。




3、本课题研究的主要问题(研究的重点):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问题:




  一、努力阐述清楚中国古代东北地区四大族系,即华夏——汉族系、肃慎系、秽貊系、东胡系内各民族的起源、成长、壮大、流向、归属等发展过程。




  二、努力疏理清楚四大族系的各种关系,特别是她们在起源、流向,以及在政治、经济、文化诸领域的关系。




  三、努力从民族学、民族文化学、民族语言学、考古文化学、音韵学、训诂学等角度考释肃慎系、秽貊系、东胡系内各民族族称的来源和含义;从政治地理学、历史地理学诸角度考察东北古民族的活动地区;从史学、文化史学、文化人类学角度,探讨东北地区民族文化特点与文化传统。在这一基础上,将其与内陆文明作全景式的比照研究。




  四、尊重史实,对民族归属诸敏感问题进行全方法、多角度的论断。对于域外研究者散布的一些错误观点,和进行的非学术化研究,则据理驳斥。




  总之,本课题的重点在“发展”二字,力求在理论与文献及其考古等的结合上,论述清楚古代东北民族在各方面的发展过程,以寻求处理和解决问题的依据和标准。历史的问题要放到当时历史的不同时期中进行研究,尊重历史的本来面目,还原古代东北各民族的存亡轨迹,这便是本课题的撰写宗旨和研究的重点。为此,在研究中既吸收了过去对这方面研究的成果,也提出了一些新问题和新的思考与构想,以期能对此问题的研究有所增益和进展。





4、本课题研究将在哪些问题上有所突破:




  本课题除以研究阐述东北地区各古民族发展脉络为最大特点外,突破之处还有:




  其一,在研究的过程中,始终注意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亦即东北古民族与内陆中原民族和中央王朝的关系;  其二,始终注意将东北古民族同国内其他地区的古民族联系起来进行研究;




  其三,注意族称的考定和族源的追溯;




  其四,注意东北古民族自身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削足适履,不按中原内陆的模式和社会发展阶段去解释这里的社会发展阶段,而是从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综合论述各民族的社会发展;




  其五,注意根据历史事实,对旧有的所谓东北古民族经济文化和社会结构落后论进行了修正;





  其六,针对国内外学术界争论的一些热点问题、难点问题,以及国际史学界流行的一些错误理论和观点,均给予严密的论证和有力的批判,有些则设立专章专节进行集中的驳论;




  其七,将骨嵬、吉里迷、儋罗等古民族纳入到中国东北古民族史的范畴之内;




  其八,专辟一章,论述华夏一汉民族在东北的发展,以及他们对开发本区的历史贡献。




5、本课题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首先,努力阐述清楚古代东北四大族系(华夏—汉族系、肃慎系、秽貊系、东胡系)内各民族的起源、成长、壮大、流向、归属等发展过程,以寻求处理和解决问题的依据和标准。历史的问题要放到当时历史的不同时期中进行动态考察和研究,尊重历史的本来面目,还原东北古民族的存亡轨迹。本课题以“发展”二字命名,其原因也就在这里。




  其次,民族既是一个历史范畴,对某一民族共同体历史的研究,对其社会结构和文化习俗的研究,就必须持历史发展的观点。但却不把理论,特别是有关民族史学的理论当成教条、公式,而是从实际出发,体现于具体材料的观察和分析之中,力争在详尽地掌握并运用有关历史材料的基础上,能够下下古今、融会贯通地阐明问题。





关于研究方法,东北古民族发展史是从属于中国历史的范畴之内的,所以在研究的过程中,就必须应用历史的研究方法。其间,贯彻始终的是传统的考据法和历史比较研究法。以文献材料为主,而辅之以考古学、民族学、民俗学、人类学、历史地理学、文字学、音韵学等多学科交叉的材料。力求在方法上有所创新,在内容上有所开拓。




6、本课题研究的学术价值、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本课题是在历史唯物论指导下撰写而成。所以,将是一部能够给人们提供东北古民族发展历史比较全面、准确有基本常识和基本规律的著作。课题组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认真解读文献资料,参证已有的研究成果,详细考证了东北各古民族族称、族源的由来,探讨了其形成过程,以及他们的发展脉络和规律。对以前这一领域一些没有说明或没有说清楚的概念和问题,亦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以利于在百家争鸣中,发展学术,求得真理。对国外学术界违背史实的观点和错误的言论,也进行了驳正和批判。总之,通过研究,力争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能为东北民族史的深入研究,作出贡献。




  理论与现实意义:其一,为编纂中华民族发展史提供了大量可靠的材料,为中华民族发展史的学科建设作出一个方面的贡献;其二,为进一步加强东北边疆地区的民族团结提供了有力的历史根据,可以进一步增强现在东北地区各民族的中华民族意识和中华民族凝聚力;其三,为进一步加强东北地区的社会稳定和反对各种敌对势力的干扰与渗透提供历史理论武器。




7、本课题的结构设计(主要章节):




导 言:包括“历史上的中国东北地区”等共4章;





第一编:肃慎系古民族的发展共10章,48节;




第二编:秽貊系古民族的发展共13章,69节;




第三编:东胡系古民族的发展共9章,57节;




第四编:其他古民族及汉族的发展共7章,26节;




时间段限,起自上古,终于“辛亥革命”前。




最终成果名称:中国东北古民族发展史





成果形式:专著




卷(册)数:1




字数(万字):35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江西人拥有纯正的汉人血统?
汉族的形成和发展
我国什么地方的人,汉族血统最纯正?
涨姿势:中国人口最多的十个民族(组图)
汉族是人口最多的民族,不是因为民族融合,是因为这点根深蒂固
漫漫历史长河,民族虽多,传承千年的仅有几个,中国占了四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