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于灵芝 (吉林) 泛黄的教案【散文】


【作家档案】于灵芝笔名:雨薇,大专文秘,中共党员。中国化工作家协会会员,曾任吉林省青少年作家协会理事兼吉林地区顾问、吉林市散文诗学会理事、吉林市青少年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吉化文联摄影家协会理事、《金秋月报》副主编。多年从事文学创作,吉林市电视台《都市纪事》对她进行“笔耕岁月”的采访。作品散见于《五彩集》、《北国风采》、《与春天签约》、《批判情人》、《都市心情》、《中国文学网》等,在各类报刊、杂志、网络发表作品500余篇。曾获第三届“世纪之星”中小学生作文大赛优秀指导奖,曾获全国“欧亚杯”有奖征文二等奖。


原创作品作者授权发布

       泛黄的教案           



                       【吉林】于灵芝

秋日的一个午后,我正给车加油,身后传来:“于老师,您还好吗?”我上下打量着这位小伙子——“你是?”“我叫魏某某,是您作文班的学生呀!”“哦,长这么高了!以前,我要俯下身来与你说话,今天,我要仰起头来与你交谈了。”他说:“于老师,您给我发表的三篇作文,至今我还保存着,后来我考上了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

时光荏苒,岁月蹉跎,我挺想翻开那本教案的,那是我一生的最爱……。从前,因为世俗的保守与处事的低调,我一直无奈的封存那段历史。如今,我不在意任何人的眼光,把我教作文的那一幕展现给读者。

小学的时候,我家住在父亲工作的吉林市十二中学对面,我经常去学校参观作文展,一篇篇学生手写的作文,从走廊的东侧延伸到西侧,一眼望不到头,我读着写着天就黑了,当年视为诸多好词好句,我都抄录下来,如今看着这些词句,既亲切又有趣儿——“学会一个生字,就等于消灭一个敌人。”父亲是中学副校长,他经常送我一些书,有文学的、历史的、科学的……我有各科的读书笔记。当我的作文变成范文在课堂宣讲的时候;当我的诗歌在报上发表的时候;当我的演讲推荐到龙潭区的时候;当老师让我负责编辑学校宣传板报的时候,我知道文学是我最好的朋友,是陪我进步、伴我成长的知己,我的写作兴趣更浓了,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文学道路的天窗。

从事企业工会宣传工作,我经历过多种培训历练,担任过吉林省青少年作家协会理事、吉林市青少年作家协会副秘书长,编辑过12部专题片,获得过全国散文大奖……随之而来的是一家青少年作家协会聘请我寒暑假讲课,我批改的学生作文在几家报纸发表后,我看到了学生家长欣慰企盼的目光,文友提示我:“你自己办个作文班吧!”就这样,以我笔名命名的“雨薇”作文班随着时代的脚步应运而生。

十年的教学生涯,我都是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的,酸甜苦辣,一言难尽。为了创新教学,独树一帜,我利用工龄假去北京师大请教,去中国传媒大学听课,经常与同行交流探讨教学经验,自己创新了六合体判分标准印章:立意、选材、语言、结构、书写、标点。课堂上,我用生动的故事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启发学生积累素材,“每课一篇”培养学生练笔提高。我推荐的小学生金圣策写的《祖母的爱》在杂志发表的第二天,正是他奶奶过生日,酒桌上,孙子读了写给奶奶的文章,全家人感动得热泪盈眶。我辅导的初中生高子茗写的《最美》获得第三届“世纪之星”中小学生作文大赛一等奖,同时,我也收获了一块金灿灿奖牌——优秀指导奖。

我吸引家长眼球的教学特色——教室四周贴满了学生发表的作品,定期开展采风活动,推荐优秀学生加入吉林省青少年作家协会……。周六周日晚5点最后一节课下课之后,我要利用半小时赶到距离六站地的另一个课堂上课,当时忙得经常吃不上饭,妈妈和婆婆都分别给我送过饭,我似乎是一部讲课机器,转动起来无法停止。我的学员越来越多,社会名气也越传越广,难怪一位小学老师慕名而来,冒充学生家长听我讲课,暗访取经;难忍一家大型办学老板出于妒嫉暗箱操作,与我竞争……。

我不愿意张扬,没有对单位任何人说自己办作文班的事。然而,纸里包不住火。一天,有位老奶奶一手牵着孙子,一手拿着我批改她家邻居小孩的作文,前来我单位门卫室找于老师,要求到我作文班学习。我单位的女上司从这位老奶奶嘴里知道了我八小时以外都干些什么,她正言厉色的对我说:“小于,你是党员,业余时间不能搞第三产业。”我随机应变的回答:“以前我教过作文,现在不干了。”心想:我从来没因教作文而耽误工作,我放弃了攀附政治仕途,舍弃了晋升高职的机会……我是利用业余时间做我喜欢做的事,不知道自己犯了什么大忌?有些人是容不下你比她有才或有钱的。我学会了忍耐,忍一时风平浪静。用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集大成者但丁说的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

单位变成每周全天候工作日之后,干部双休日值班,我彻底不教作文了,没有固定的业余时间,不想为学生串课而添堵,当我最后一天上课公布不教作文的消息时,我看到前排那些女生失落的眼神,像妈妈丢弃自己似的哭诉着一句话:“老师,你别走!”后排的男生有节奏的一边敲桌子一边嘶叫:“咣咣!别走!”鼓点越来越齐,喊声越来越大。我摘下眼镜,爱伴随着眼泪凝固了,课就这样永远的结束了。

人如小草,发肤为叶,思想乃根,一秋过,叶枯萎而根犹在,一人逝,命虽死而神犹存。十几年过去了,我看到自己编写的四本作文教案及汇集学生发表的作品集,搬新家时也没舍得丢弃,那些泛黄发皱的厚厚文本,字里行间浸透着我的心血与汗水,记载着我对那段时光的追忆。人生是一本书,那一页有我对学生埋下的种子,有我对学生爱好文学的启迪。我的人生舞台并不精彩,有人为我鼓掌,也有人为我叹惜。

 


感谢阅读

编辑:瑞雪  制作:腊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吉林一中学食堂专供老师 学生马路边吃盒饭
语文老师最忙(散文)
吉林一中校训:敦品励行 热心向学
吉林最适合宜居的城市,是吉林境内第二大城市,具有独特自然景观
【走遍中国】吉林--吉林市(2)
震惊:把手机横过来,吉林市一定会让你尖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