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夫 | 昔日麻山煤矿 今日杏花煤矿

作者档案

王夫 男 中共党员。现为杏花煤矿职工。1982年开始从事新闻写作,到2017年累计在《鸡西日报》、《鸡西晚报》、《鸡西矿工报》、《鸡西人民广播电台》、《鸡西电视台》、《鸡西电视台》、《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黑龙江工人报》、《中国煤炭报》、《工人日报》和兴凯湖文化在线等新闻媒体发表消息、通讯、报告文学、杂文、游记和摄影作品1000余篇,曾被鸡西多家新闻单位聘为特约记者。

 

昔日麻山煤矿 今日杏花煤矿

                      黑龙江鸡西 小夫

谨以此文纪念鸡西市建市60周年 

引子:世上本无路,而走的人多了就成了路。龙煤集团鸡西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杏花煤矿就走出了一条建矿发展的特色之路……

  当我们翻开厚重的鸡西矿区建企史的时候,可以清晰地看到麻山煤矿的建矿史到杏花煤矿腾飞的发展历程,就是鸡西矿区建企历史的一个缩影……

茫茫宇宙,岁月悠悠。

神奇的大自然,亿万年前造就了神奇的煤炭;神奇的煤炭,吸引了亿万年后主宰地球的人类。

  峥嵘岁月

半个多世纪前的麻山煤矿位于鸡西市麻山区境内,林密线麻山与奎山车站之间。

1927年麻山煤矿称作西南屯,时有四五户开荒农民,日本侵略者并屯后被迁到叫做三分队的东麻山。1938年三分队农民盛景录在西南屯山角下挖狍子窖时发现地下有煤,这一消息立刻吸引了当时侵占东北三省的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他们疯狂地到麻山煤矿进行掠夺式的开采。

在日本帝国主义铁蹄下的煤矿工人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矿工是在日本鬼子刺刀和把头榔头敲打下嘴叼着煤油灯、手持尖镐刨煤、身背煤筐、人推木矿车的环境下冒着生命危险采煤,每天都是吃不饱、穿不暖,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生命朝不保夕,每个煤矿工人都有一本血泪帐。

1945年,日本帝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同年8月至次年8月,日本人逃离麻山煤矿,全矿各井停止生产。

一唱雄鸡天下白。

1946年11月人民政府接收麻山煤矿, 此时回到祖国怀抱的矿山是满目疮痍,百废待兴,五个井口全部被淹,器材被毁,设备遭到严重破坏。

土改工作队进矿后,发动群众支援前线,进行设备维修、器材收集,积极恢复生产。1947年1月,当家做主人的煤矿工人硬是凭借四幅土篮、两把镐头、四盏嘎斯灯、一台残旧车床、两把老虎钳子、一盘烘炉,展开了修复设备、恢复生产的战斗。仅用7个月的时间,五个井口先后恢复了生产,列车载着乌金运往解放战争的前线,支援了震惊世界的“三大战役”,为解放全中国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全国解放后,英雄的麻山煤矿工人如火如荼地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并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以来,随着采煤机械化程度的逐渐提高和新技术的推广使用,麻山煤矿先后成功地推出了风镐采煤、采煤正规循环作业、快速移溜子等先进经验,在鸡西矿务局推广。

麻山煤矿在鸡西矿区第一个投入使用国产采煤机组,标志着他们向先进的生产技术迈出了第一步。

回首麻山煤矿的峥嵘岁月,矿山的英雄人物层出不穷,可歌可泣,催人奋进。十九世纪五十年代任3501掘进队长的郑启才带领工人们创出了连续七年月月超额完成计划,获团中央“一面永不褪色的红旗”称号。在这个时期担任三井131采煤队队长的杜成玉在推广了一米层采煤经验中,连续三年提前完成生产任务,获鸡西矿务局一米层先进采煤队称号,并于1956年4月光荣地出席了全国煤矿先进生产者表彰大会,毛主席在人民大会堂满面慈祥的伸出温暖的大手亲切地接见了这两名来自煤炭生产一线的工人,感动得两名煤矿工人落下了幸福的泪水。

这个开采了半个多世纪的煤矿在人民政府接收后的39年中共掘进510430米,产煤19,403,242吨,工业总产值8.96亿元。到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麻山煤矿资源开始枯竭,面临着无煤可采的局面。

煤矿向何处去?这成了麻山煤矿职工家属谈论的热点话题。按照我国煤炭工业发展史的传统道路,有三条路可走,一条是煤矿解体,人员分散转到其他矿区。二条是等待把新区建设好,如同老辈人给下一代打下家业一样一切都等现成的。三是主动找煤炭资源开发新区,自己养活自己,减轻国家负担,英雄的麻山人勇敢坚定地选择了后一条路,也是当时煤炭行业没有走过的路。

     

   艰苦创业 

“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1977年6月13日,由54人组成的第一批创业队伍,奔赴到当时被称为“哈达岗上无人家,风吹瘦草走黄沙”的鸡东县哈达乡杏花村的北山坡上拉开了创建杏花新区的序幕。第一批创业者发扬了大庆铁人艰苦创业精神,头顶蓝天,脚踏荒原,用勤劳的双手揭开了这块沉睡的煤田的新天地。

环境是极其艰苦的,不艰苦还叫什么创业?要想站稳脚跟,就必须先有住处。第一批创业者没有住处就住烟棚、草棚和马棚,没有浴池就洗矿车浴,没有食堂就吃三个大头菜一锅汤,掰开馒头夹上一块腐乳的“夹馅面包”。七月连雨天,汽车进不去,创业者就靠身背肩扛。汗水,泥水和雨水整天贴在他们的脸上。不到两个月就建成了两栋宿舍和一个食堂。

这种不屈不挠,艰苦创业的精神在第一批建井工人中同样得到了体现。第一座杏花东采区开工时没有电,用不上风钻,连最起码的建井工具—-钢钎也没有,他们就找来一个18磅大锤和一根2尺长的木棍。硬是靠这种抡大锤打木钎子的方式,凿眼放炮,把工作面向地层深处推进。有人统计过,光这种木钎子就砸碎700多根,锤把断39根!他们就是这样,仅用了7个月半月时间,在哈达岗上建成了一座年产67000吨的斜井。实现当年建井当年投产,1978年总产量达68000吨。

1979年6月原煤炭部部长高杨文到鸡西煤矿视察,观看了杏花矿区的建设。他高度赞扬了杏花矿区干部工人不等不靠,开拓奋进,艰苦创业的精神。他说:“杏花矿区建设走出了中国煤矿建设的新路子。”

1982年,杏花立井列入了全国煤炭系统重点工程。从此杏花矿在立井总体设计范围内,以小斜井形式开采浅部煤层。在设计上互相照应,斜井部分工程与立井整体工程配套,做到科学合理,不浪费一分钱,仅能用的巷道就有五条,对角式风道2300多米,既节约了资金,又加快了整个建井速度。先后建成东采区、西采区、东二采区、西二采区四对斜井。麻山煤矿在东移搬迁期间,全矿产量不减,平均保持在50万吨水平,为国家做出了新贡献。

轰!轰、轰!......一阵阵沉闷的炮声,震醒了沉睡的杏花大地。煤炭部第一批包建工程之一的杏花立井建设经过几年的准备终于破土动工了。这是1982年的10月4日。

杏花立井建设是一场高速度、底消耗、高质量建设矿的第一次尝试。鸡西矿务局建井处调集了精兵强将,科学的组织和冲天的干劲,终于赢来了丰硕的秋天。630米的主井、570米的副井的建设仅用了11个月,比原定计划提前了8个月。一座年产120万吨的立井仅用4年零3个月,比包建规定的工期提前9个月胜利完工,1986年12月20日,两列火车滚动着巨轮运走了杏花立井提出的乌金,这标志着傲然挺立的杏花立井正式移交投产了,9天后一座年入洗量120万吨的洗煤厂又移交投产了,从此杏花煤矿向着现代化矿井目标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伫立潮头

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说:“发展才是硬道理。”

勤劳勇敢的麻山矿人接收杏花立井后始终是与时俱进,走创新发展之路。几任矿领导班子带领全矿广大员工瞄准建设现代化矿井这一宏伟目标,开始了“一化一升一达产”和“两争两创一加强,”攻坚战。在短时间内就建设成了现代化矿井,矿井生产能力有了大幅度提高,1990年首次突破120万吨,达产的梦想成为现实。并且在1987—2000年的13年间保持了7年达产与增产。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受煤炭企业不景气的大环境影响,杏花煤矿也一度陷入了困境,但忠诚的麻山矿人坚守着这份家业,不屈不挠地发扬创业时期的传统,勇于向困难挑战,抓住一切有利条件率先突围,写下了悲壮宏伟的诗篇。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春风吹遍了龙江大地,更给杏花矿带来了生机与活力。在党的不同时期的重要思想指引下,跨世纪的杏花矿人在几任矿党委和矿行政的带领下,积极打造“务实创新、自强不息”的企业精神。大力倡导思想创新、突出安全发展、科学发展、创新发展的原则,始终坚持走高产高效道路,不断调整开拓发展,保持了1.36亿吨的可采储量。在2015年11.20火灾事故后,全矿痛定思痛深刻吸取事故教训,在一段时间内,杏花人凭着坚韧的可贵精神走出了事故造成人们心中的雾霾,全身心地投入到煤炭大生产中,保证了企业稳中求进,持续发展的势头。

近10几个春秋以来,杏花煤矿先后获得了全国煤炭工业高产高效矿、中国煤炭工业科技创新示范矿、全国煤炭工业行业一级高效矿井、煤炭工业双十佳煤矿、全国“五一”奖状等殊荣。

30多载的创新发展赢得了丰硕的果实。杏花煤矿的发展经验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怀,原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原能源部部长黄毅诚、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张俊久、原省长张左己先后来杏花视察。全国“安全万里行”采访团等国家新闻媒体到杏花采访,杏花名杨全国。

尽管现在杏花煤矿已是美人迟暮,但曾经毕竟辉煌过,历史只能说明过去,但是自强不息的杏花人一定会坚守着煤炭企业这份家业,最后实现国家对煤炭企业确定的未来奋斗目标。

在线编辑:林兆丰

顾问:卢伟光:作家 《鸡西矿工报》副总编辑

            孙文斌:小说家

            沈晓密:散文家

            秦    萌:《北方时报》“乡雪版“”编辑

            郭亚楠:作家 《创业者》编辑

            白    雪:作家

主编:瑞雪       制作:腊梅      微信号:1311547791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峥嵘岁月】我与鸡西建筑设计的缘分/靳银环
鸡西市五十至八十年代老照片
基建公司,这些事你不能不知道(一)
萍乡矿务局
鸡西矿区的历史
东北三大煤企“陷落” 前三季度亏损超60亿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