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骨质疏松“折”了多少人

1.概述

骨质疏松是全身代谢性骨骼疾病,因骨量的逐渐减少,骨组织的纤维结构受到损害,骨矿成分和骨基质成比例减少,骨质变薄,骨小梁的数量和大小都减少,骨强度受损,而易发生骨折为特点。主要表现为:腰背酸痛、腿痛、驼背、抽筋、易骨折,发病率为12﹪。

我国患骨质疏松的人群有一亿多人。

无并发症的骨质疏松症本身并无疼痛等症状,也无畸形等体征。早期发现本病依靠骨密度检查,椎体X线平片异常迟于骨密度提示,但是早于症状体征的提示。常常在不知不觉中发生椎体压缩骨折,也可因咳嗽、打喷嚏、轻微外伤等诱发椎体骨折,新鲜椎体骨折的数周内,出现局部疼痛,体征出现叩击痛。多个椎体压缩者出现驼背(罗锅),身高变矮,非椎体骨折时,疼痛和畸形表现更加严重。

2.病因

2.1.内分泌功能失常

2.1.1.性激素缺乏:雌激素和(或)雄激素缺乏与比例失调,导致:a.蛋白质合成减少,骨基质生成不足;b.成骨细胞功能下降;c.PTH(甲状旁腺)对骨作用的敏感性增加;d.糖皮质激素对骨作用强度相对增高;e.肠钙吸收和肾小管钙重吸收降低。绝经期、老年性和卵巢早衰等引起的骨质疏松都可能与此有关,雌激素缺乏可能是绝经期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

2.1.2.PTH分泌增多:一些原发性骨质疏松(骨高转换率性骨质疏松)者的血PTH轻度增高,这在老年性肾功能减退和糖耐量异常的病人中较明显;加之性激素缺乏、PTH与性激素比例失常等原因,可导致骨质疏松。

2.1.3.降钙素(CT)缺乏:绝经期后CT水平降低,可能因抑制骨吸收因素减弱而促成骨质疏松的发生。

2.1.4.其他激素的作用:资料表明,原发性骨质疏松患者存在甲状腺激素、糖皮质激素、生长激素、生活因子(尤其是生长介素C)、胃泌素的分泌异常,但其病因意义并未阐明。

成骨细胞(OB)与破骨细胞(OC)组成骨重建单位,在健康成人破骨与成骨过程保持平衡,这有赖于OB与OC彼此之间有良好的互相调节。

2.2.营养障碍

由于各种原因,老年人、青春发育期及妊娠哺乳期可发生营养障碍。蛋白质供给不足可能引起骨生成障碍,但摄入过多的蛋白质亦使尿钙排出增加,导致钙负平衡。钙的摄入不足与骨质疏松的关系密切,低钙饮食可能通过继发性PTH分泌增多导致骨吸收加速。饮酒使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尿钙增加,肠钙吸收减少,长期饮酒者性腺功能减退,如并发肝硬化还将影响25-(OH)D3的生成,故酒精中毒性骨质疏松的病因是多方面的综合作用的后果。

老年人的活动减少、日照缺乏、胃肠吸收功能和肾小管重吸收能力逐年减退等因素,均可能与骨质疏松的形成有一定关系。

2.3.遗传因素

身材、胖瘦、肌肉发达程度和胃肠功能均与遗传有关。白种人(亚洲人亦近似白种人)易发生骨质疏松,而南非班图人、黑人不易发生骨质疏松,瘦长身材者骨质疏松发生率比矮胖者高得多。

2.4.免疫因素

破骨细胞来源于大单核细胞,有潜在免疫功能,免疫功能紊乱时通过各种途径加速骨吸收,延缓骨生长。

3.预防

3.1.保证钙的摄入足量  摄入有益于骨骼健康的营养素钙是预防骨质疏松的重要措施。钙是骨骼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营养学会推荐钙每日摄入量,成人800毫克,儿童600~1000毫克,孕妇和乳母1000~1200毫克,50岁及以上老年人每天摄入钙1000~1200毫克。据我国膳食调查表明,我国钙的每日摄入量不足50%,也就是说每日钙的平均摄入量不到400毫克,因此可以说我国是缺钙大国。建议每天早晚喝250~500毫升牛奶,可以补充250~500毫克的优质钙。

3.2.保证维生素D的足量  防止骨质疏松的另外一个营养素是维生素D,它主要作用是调节钙磷代谢、促进钙磷在肠道的吸收,升高血钙,有利于骨骼生长,对预防骨质疏松有着重要的作用。维生素D的来源除阳光照射外,另外还可从食物中获得,如三文鱼、秋刀鱼、蘑菇等。

3.3.蛋白质  蛋白质均衡有利于骨基蛋白的合成而防治骨质疏松症,蛋白质长期缺乏导致骨基蛋白质合成不足;蛋白质摄入过多,使钙的排泄增加,均可引起骨质疏松症。

3.4.其他营养素  磷,体内的磷80%在骨骼内,钙磷比例适宜(2:1)是维持骨骼坚固的必备条件。镁,体内的镁60%在骨骼内,与钙共同维持骨骼的结构。锌参与骨形成和骨重建。钠,高盐膳食增加尿钙排出,影响骨骼正常代谢。维生素K参与合成骨基蛋白质,减少尿钙排出。维生素A参与合成骨基蛋白质,保证骨正常生成和重建。维生素C促进钙吸收和增加骨钙储存。膳食纤维,过多摄入影响钙吸收。食物中,磷主要来源于瘦肉;镁主要来源于主粮;锌主要来源于软体海产品类;维生素K主要来源绿色蔬菜和动物肝脏;维生素C主要来源绿叶蔬菜和水果。

3.5.增加户外运动  老年人增加户外运动,增加日照射时间有利于皮肤合成维生素D,每天最少要15分钟,运动本身也可以使肌肉对骨骼的刺激增加,减少骨量的丢失。老年人锻炼也能强筋健骨,加强协调性,减少跌倒骨折的机会。

另外,有的老年人因病长期卧床,活动受限,不负重,对骨骼的机械刺激减少,造成肌肉萎缩,骨形成减少,骨吸收增加,最终导致失用性骨质疏松。所以对这部分老人也要加强其床上的被动运动,如果有条件应每日推到户外晒太阳,这样可以减轻和延缓骨质疏松。

3.6.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  吸烟、酗酒都会减少肠道对钙的吸收,增加钙的流失,应予以纠正。

3.7.考虑膳食摄入不足因素  建议40岁以上人群每日补充400~600mg钙制剂。不可过量补充,钙的可耐受最高摄入量是2000毫克/天。

3.8.避免下列食物:油炸油煎类、腌渍类、熏烤类食品,咖啡、浓茶、可乐及其他碳酸饮料等。

注:选自我的《疾病营养》一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诊断原发性骨质疏松,你需要排除这些
2017/10/27【骨质疏松】重阳节特别节目——强骨健身助长寿
引发骨质疏松的病因有哪些?从哪些方面去预防骨质疏松!
预防骨质疏松,补钙和维生素D缺一不可骨骼...
预防骨质疏松不能光补钙,少了这3种维生素可不行!
解疑释惑:治疗骨质疏松药物的分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