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江苗寨过度商业化“去了后悔”

西江千户苗寨是苗族聚居的寨子,是目前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旅游景区之一。然而西江苗寨旅游业在发展中表现出本末倒置情况,在自然与人文文化的发展中没有注重苗族文化本身的发展和挖掘,而是过度的注重获取经济利益。

村庄与小城镇,我认为是人文环境中最具情趣之处,因为它是人与自然关系最亲近的地方,充满着生机和活力,往往具备千百年来人类顺应自然和利用自然最明显的烙印。而这些烙印,恰恰是最具特色的要素。但现在的西江苗寨,让人最先看到的、最表象的特色,恰恰是隐藏在村寨里的点点灯火,它们充满了现代特质。

在我的认知里,传统印记与生活方式是旅游中情趣与韵味的最大载体,印记存在于细节之中,生活方式存在于百姓之中,但是这些往往都在目前大规模的开发建设中消失殆尽。而开发过程中,规范化与工程化的建设,总是将细节忽略不计,让画面变得单调与冷漠,缺乏韵味。导致乡土文化与真实生活消亡,换来舞台演绎式的填鸭文化,让人一饱之后,难觅真味。这种“以现代装点传统建筑”的潮流和做法,让人看了犹如吃了一只苍蝇。

所以有人说,开始觉得不错,现在已没感觉,一切都假得很。

我曾经问一个地道的西江人对此怎么看:他说好的一面,是收入多了;不好的一面,是传统受到“冲击”,譬如从前播种插秧之后就不许吹芦笙,因为害怕秧苗听了长得不好影响收成。现在为了吸引游客,天天都吹。还有污染,以前寨子里没这么多客栈餐馆,农家粪便都用来肥田。现在有人把这类污水排到河里,下游寨子也有意见。我说在西江吃饭不便宜。他点着头说,一点儿也不便宜,比贵阳还贵,甚至跟北京差不多。他去过北京,那里也不过如此。

经济大潮的冲击,让苗寨已非“原生态”,而是变得面目全非,结果一是苗族文化不能传承发展,二是最终可能门可罗雀,三是由于游客增加而带来的破坏。终究有一天人们会认识苗寨的“正面目”,谁还愿意劳心费力开车去花钱受气?找罪受?

我前几年去过一次苗寨,当时回来还写了一篇关于苗寨文化的文章,如今的苗寨也是“花非花”了。苗族村寨的特色早已“今非昔比”,这里没有宣传中的苗人淳朴生活,也没有广告中的原始生态文化风俗,只有一群为了赚钱的商家等待游客一批又一批光临。

“以美丽回答一切”的石碑对面,老表演场还在重建,四方看台的露天剧场灯光明亮歌声悠扬,男女演员举着旗帜走着队形加紧排练。数千盏电灯点缀对面两座小山和观景台一侧的山坡,这的确很怪异,你仿佛身在一个灯火辉煌的大都市。

有人说,如今走进西江再也见不到过去的安寂和宁静,取而代之的是一片喧嚣和繁华。面对西江的变化,我在想,西江该不该变化?西江为什么变化?西江不是“桃源”,西江只是今天发展中的中国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是,西江的变化失去了本质、失去了独有的魅力。

本末倒置了,能长远吗?

古老的苗寨吊脚楼是一种稀缺资源,为了迎合旅游开发,在这里修建了大量商业用房,然后把外面做生意的招了进来。表面上看,当地的一些村民利用老房子做经营,富了起来,但是他们失去的或许更多。门前挂起了美化夜景的电灯,可是原来那种坐在山上看星星的宁静和神秘却彻底没有了。许多人本来是要逃离城市的喧嚣,亲近原汁原味的山野,到了却发现,在这里,依然像身处都市。

商业化的后果就是一切向“钱”看,从进景区大门游客能看到的地方都是客栈、餐馆和售货店铺,买了门票进去看的就是一条商业街,家家都打着苗家的幌子。淳朴?天然?有多少真正是苗族自己的?又有多少是披着苗族风情的外衣?

苗族的民俗表演也是吸引游客的一种形式,如芦笙舞、景区内部的商业演出、祭祀仪式搬到舞台演出等。不过,让人感觉整个表演是机械的、僵硬的,完全看不出半点苗族庆祝时载歌载舞的那般欢乐。苗寨和苗族人的生活,本身就积聚着他们自身的文明,苗族古歌象征着他们的心路历程,苗族山歌唱出的是他们生动丰富的生活。游客走进西江两处完全相同的吊脚楼和苗族家庭,听到的不应该是完全相同的故事,但是今天,当生活变成了表演,原来的一切也都变了样。

对于隐藏在古村落里的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外国游客总是容易表现出十分迷恋,但是他们不知道,呈现在他们面前的表演,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已经脱离了传统内涵。

景区建设初期很多吊脚楼被拆除,居民的自建砖房越来越现代化;公共设施为发展旅游新建的基础设施为现代化建筑;大型商业建筑也多了起来。古街尽头有座遮风挡雨的廊桥,苗女告诉我,西江的风雨桥都是新建的,全部采用木材和水泥的混合结构,比以前好看,也比从前的木桥牢固。即使这样,再也看不到一座古桥。

我突然想起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中国乡土建筑研究的倡导者陈志华先生的话,他说:“有家出版社让我出一套比较全面的关于中国乡土建筑的书。说实话,这套书已经做不出来了,很多(建筑)已经没有了……。”在这样一个越来越漫漶不清的、剧变的时代,一方面,寥寥几位乡土建筑研究者历尽艰辛探察偏远乡野间的古村落,为记录和保护而疾呼;一方面是主流规划行业与地方政府为一时利益,无度滥造伪传统文化。当然,更为“常规”的状态,是像黔东南西江千户苗寨的“保护式开发”,不惜以片场化的“千人宴”和都市化的灯火,营造主题公园式的景区氛围。殊不知,这种无度的“保护式开发”,无形中对传统文化造成了很大伤害。

当地居民开店经商,从事住宿、餐饮等行业,把商业放在农业之前,农民变成了商人,商人众多的地方商业化色彩必然浓厚;农民商人化对当地的风俗习惯产生影响,更加注重经济利益从而加重商业化。

西江苗寨过度商业化产生从自然环境到人文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影响不可忽视。最突出的是对景区自然环境的影响,由于景区注重经济利益忽视景区承载力和自身保护,大量游客涌入对西江苗寨林区、农耕区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伤害,游客带来的生活垃圾由于得不到及时正确的处理也使得景区污染加重。

有学者说:大量游客进入某一个具有原生态、自然、传统等特征的社会时,该社会内部的“结构链”很可能因此破裂,当地的特色性文化被视为“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的文化很快会因此消失或者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对西江苗寨来说,游客多来自经济较发达地区,传承的是“强势文化”,其中汉族文化对苗寨文化有较大冲击力。苗族文化相对于外来文化而言,往往成为一种“弱势文化”,“强势文化”带来的冲击导致对本民族文化认知不清等严重影响。

蜂拥而至的游客使多样异种文明快速移入了苗寨,原本与苗寨和苗族人生活无关的酒吧、歌厅、大排档、啤酒棚、烧烤摊来了,原本只够走牛车的小巷变成了宽阔的街道,原本错落有致的吊脚楼布局变成了整齐划一的营盘,原本宁静的山村变成了灯火辉煌的闹市,鸡鸣狗吠被装修房屋的电动切割机的马达声代替,清泉流水和风吹树叶的声音被叫卖和讨价还价替代,锅碗瓢盆和豪壮婉约的山歌被无孔不入的卡拉OK歌厅和餐厅敬酒的歌声所替代。

苗族人居住在祖先流传下来的土地上,却失去了自己的家园,而一些怀揣去看星星想法的游客,发现本该有星星眨眼的乌蓝天空,已经和他们生活的城市无异,在这里,没有人得到他们想要得到的东西。一个由吊脚木楼构筑的地方,离山里人家的原始状态越来越远。这种做法,在给苗寨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也侵犯了他们固有的人文生态,或许还会让到了这里的人们失望。许多人本来是要逃离城市的喧嚣,亲近原汁原味的山野,到了却发现,在这里,依然像身处都市。

过度商业化对当地苗族文化的影响,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承,西江苗寨的苗族更是作为独特资源存在的。苗族服饰、苗族蜡染、苗族银饰制作以及苗族歌舞都是苗族文化的表现形式,是苗族文化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其中大部分已经发生量变乃至质变,传统的青土布衣逐渐被机器制品取代,蜡染与银饰制作和歌舞等也面临传承困局。

过度商业化对原著居民中青少年民族教育的影响,苗语是中华民族语言库的重要一支,苗族文字是具有实用意义的历史文化形式,苗族独特风俗习惯是珍贵文化遗产。在商业化影响下苗族青少年更倾向于多姿多彩的外来文化。同时使用苗语的人数越来越少,青少年对学习苗语没有热情,对苗族特有的文化习俗和历史知之甚少。西江苗寨少年作为苗族的未来和希望,其对待苗族文化的态度已经把西江苗寨文化传承置于一种岌岌可危的境地。

景区需要“去商业化”,古镇不仅是历史的延续和文化的传承,更是一种不可再生或者很难再生的珍贵资源。古镇的价值不是物质或经济利益可以衡量的,让古镇的历史文化得到保护和延续才是对古镇和社会最好的归宿。

短期的商业利益让位于长期发展利益。村寨的生命在于居民的真实生活及鲜活的历史文化民俗。商业化短时间内带来的经济利益是以对真实性特色历史文化的破坏为代价的。景区发展应把民族文化保护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上,坚持短期利益让位于长期利益的原则,实现可持续发展。

将商业区与原有生活区分离。为了不让村寨变成商业街,将商业区与生活区分开是必要的。想要让寨子为旅游业而让步、纯粹成为景区的想法与当地居民的现有生活存在较大冲突,寨子如果失去了她的真正主人也会失去她的应有的生命力。所以应在原有生活区附近选取合适区域进行商业区建设,减少商业区对生活区的影响,实现对生活区的保护。

另外,提高居民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意识,我们不能要求苗寨居民按原有的轨迹生活,但是提高对自我文化和苗寨的保护意识是必要的。坚持自己民族原有的民俗,这是民族传承的重要纽带之一;加强对青年一代的相关教育是必要和紧迫的。苗族青少年应该学习苗语,并将苗族独特的歌曲舞蹈,银饰制造、刺绣和蜡染等加以保护并实现其传承。

苗族年轻男女一身盛装,闲坐在门前台阶,长长的芦笙系着红绸架在一旁,仿佛天天都是节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游历西江千户苗寨(上)
西江千户苗寨近年来屡遭游客吐槽不断,如此口碑,你还想去吗?
国内又一个作死的景区,因宰客严重被拉黑,游客:不会再去第二次
观西江苗族歌舞 (NXP)
以美丽回答一切(云贵行50)
【凤麟】西江千户苗寨——喧闹的文化遗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