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雨水养生保健

雨水,顾名思义,指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随着雨水节气的到来,雪花纷飞,冷气浸骨的天气渐渐消失,而春风拂面,冰雪融化,湿润的空气、温和的阳光和萧萧细雨的日子正向我们走来。

雨水是24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每年的正月十五前后(公历2月18~20日),太阳黄经达330度时,是二十四节气的雨水,今年的雨水节气是2月19日。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意思是说,雨水节气前后,万物开始萌动,春天就要到了。如在《逸周书》中就有雨水节后“鸿雁来”“草木萌动”等物候记载。我国古代将雨水分为三候:“一候獭祭鱼;二候鸿雁来;三候草木萌动。”此节气,水獭开始捕鱼了,将鱼摆在岸边如同先祭后食的样子;五天过后,大雁开始从南方飞回北方;再过五天,在“润物细无声”的春雨中,草木随地中阳气的上腾而开始抽出嫩芽。从此,大地渐渐开始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雨水节气的天气变化不定,是全年寒潮过程出现最多的时节之一,忽冷忽热。由于温度回升,是流行病、传染病高发的季节;乍暖还寒的天气对已萌动和返青生长的农作物危害很大,故有农谚说:“雨水有雨庄稼好,大春小春一片宝。”

今天,我重点要说的是雨水节气的养生保健。

《黄帝内经》:“春主肝”,肝脏在春季活动比较旺盛。但肝木易克脾土,稍有不慎容易损害脾胃。同时,因为降雨的增多,湿气加重,湿邪易困扰脾胃,所以,在这一时期,要注意对脾胃的养护,健脾利湿。

饮食要“清”在饮食上要管住嘴,以清淡为主,在食物的烹饪上要突出“三少”,即少油、少盐、少糖,如果非要加调料,尽量以少为佳。同时在食量上也要进行控制,以“少”为好,不要吃得太多、太饱,尤其要控制晚饭的量。在饮食的品种上要“素”和“鲜”,以各类时令蔬菜为主,不要过多吃大鱼大肉和动物内脏等 “发物”,以免引起肠胃疾病

春季养脾的重点,首先在于调畅肝脏,保持肝气调和顺畅,在饮食上要保持均衡,食物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要保持相应的比例。同时还要保持五味不偏,尽量少吃辛辣食品,多吃新鲜蔬菜。其次,要注意健脾利湿。内以养护脾气,外以清利湿邪,从而达到养脾的目的。春寒料峭,湿气一般夹“寒”而来,因此雨水前后必须注意保暖,切勿受凉。同时少食生冷之物,以顾护脾胃阳气。平时可适当多吃如鲫鱼、胡萝卜、山药、小米等食物,以达到健脾的目的。

起居宜“闲”在生活方式上要讲究“悠闲”。“春眠不觉晓”,谷雨前后,人容易发困,尤其对上班族来说是一件比较痛苦的事。这时,就要学会自我调节,把生活的节奏适当慢下来。但“闲”并不是叫人偷懒、坐着不动,而是倡导起居要“有节”,要走出去散步、郊游、放风筝,使身心处在平和的状态之下,使身心与节令同步同频,起到养生的效果。

雨水时节尚属早春,此时大气乍暖还寒,气温尚低,且昼夜温差变化大,湿度增加。雨水时气温虽然不像寒冬腊月时那么低,但由于大气转暖,人体的毛孔开始打开,对风寒之邪的抵抗力有所降低,故人们不应急于脱去冬衣,要注意防寒保暖。尤其是素有关节痛的人,更应重视肩、腰、腿等部位关节的保暖,以免寒湿之邪外侵而引发疾病。

运动适“缓”不论从事什么运动都不要太用力,以“舒缓”为宜,不急也不滞。《黄帝内经》里就有“广步于庭,被发缓形”的阐述,意思就是让人们在这个季节散开束发,宽松衣带,不让身体受到束缚,到宽广的庭院中散步,不让行动受到束缚。

“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春困的发生除了与温度变化有关,也与人们冬天运动较少有关系。长时间不运动,会使血液循环量减少,大脑的供血自然也就不足,就会产生困乏感。因此适宜的运动能让身体和大脑都兴奋起来,令人神清气爽。

宜多到户外运动,如跑步、登山、踏青、郊游等,运动量不宜过大。适当运动,有助于增强体质,减少疾病。但是雨水节气运动养生应注意避寒防湿。特别是老年人,晨练不宜过早,应该在气温较暖的白天,选择避风、干爽的地方进行。运动形式最好选用较温和的散步、太极拳、太极剑、八段锦、动作柔和的健身操为主,运动量因人而异,以微汗出为度,切勿盲目攀比。

心态宜“净”应注意调摄精神,尽量做到淡泊名利,保持心气平和。静心则气血平稳,既不会扰乱心血,也不会损伤心气。心气充沛,方能滋养脾脏,养脾得以健胃。春天的天气多变,一定要保持心境的平和常态。同时还要清心寡欲,不妄劳作,以养元气。

雨水前后万物生发,人的内心也处于勃发时期,如果控制不好,就容易发怒、上火。所以,在这个时节,就要放下内心没必要的“欲望”和“杂念”,对内心进行一次彻底的清理打扫,使心态处在“干净”的状态之下。同时,还要保持平和的精神状态,保持心态的“平静”,以友善、宽容之心,保持对万事万物的敬畏,形成一种深沉的生命意识,加深对家庭的感情,增进对健康的珍视。

春捂要恰到好处。雨水时节,还要预防:倒春寒”。这是因为初春的降雨会引起气温的骤然下降,这尤其对老年人和小孩的身体健康威胁较大,特别是温度骤然下降的时候,老年人的血压会明显升高,容易诱发心脏病、心肌梗塞等;小孩则容易因气温的改变而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导致感冒和发烧。再次提醒大家,春季要注意保暖,不要过早减少衣物。

春捂到底要捂哪里?初春乍暖还寒的时节,要将保暖的重心放在下身。腿和脚的保暖工作做好了,才能防止春季疾病的入侵。遵循“下厚上薄”的穿衣原则,尤其是老年人更不能把下身衣服减得太多。

雨水养生调心情,运动锻炼不着急,饮食清淡错不了,作息规律起居节,谨防旧病再发萌,开窗通风花粉飞,春捂养阳防温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封面】雨水节气到,起居养生妙法知多少?
雨水养生
雨水节气话养生
节气养生 | 今日雨水,春捂防寒、调养脾胃、对抗春燥,养生做这些就对了!
雨水多养脾当心倒春寒
二十四节气养生篇-----春季六节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