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哪些疾病会导致尿毒症

慢性肾衰竭是指因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引起的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及与此相关的代谢紊乱和临床症状组成的临床综合征。临床表现为肾小球滤过率下降,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各系统损害。因肾单位受损而出现缓慢进行性的肾功能减退以至衰竭,是一种常见病,预后差。慢性肾衰竭的终末期称为终末期肾病,又称尿毒症。

慢性肾衰竭多由慢性肾脏病发展而来,主要有原发性和继发性肾小球肾病,包括IgA肾病、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狼疮性肾炎等;肾小管间质病变,如慢性肾盂肾炎、慢性尿酸性肾病、梗阻性肾病、药物性肾病等;肾血管病变;遗传性肾病,如多囊肾、遗传性肾炎等。发达国家,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是慢性肾衰的主要病因,发展中国家主要病因为慢性肾小球肾炎。我们来看一下糖尿病、高血压及系统红斑性狼疮(自身免疫性疾病)是怎样引起慢性肾病的。

1.糖尿病

糖尿病引起的尿毒症,在我国家已经占尿毒症病人的1/3左右。确诊糖尿病后,应对血糖、血压进行积极的控制,这是非常重要的。另外,一旦发现开始出现微量蛋白尿,应积极治疗,延缓甚至阻止糖尿病肾病,最大可能远离尿毒症。糖尿病已超越肾小球肾炎成为慢性肾病(CKD)的首要病因;大约2/3的糖尿病患者有轻度的蛋白尿,1/3的糖尿病患者会发展成糖尿病肾病,并最终进展到尿毒症。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也是糖尿病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糖尿病引起肾脏损害,一方面是通过血流动力学异常改变,另一方面是通过代谢的紊乱。血流动力学异常是由于糖尿病带来的高压力,肾小球高滤过、高灌注,也可能是由于肾小球入球小动脉阻力明显降低、出球小动脉阻力相对增加,从而导致肾小球滤过压增加,出现肾小球高滤过的状态。高滤过造成肾小球基底膜增厚,肾小球内系膜明显的增宽,系膜细胞增加造成了祖细胞的紊乱,造成了肾脏结构的破坏。

出现了代谢的紊乱,造成糖尿病肾病,如氧化应激多元醇通路代谢增活、晚期的糖基化终末产物形成、蛋白激酶活化。明显的代谢的异常,是造成糖尿病肾病的损害重要因素之一。胰岛素的抵抗、细胞因子的作用、遗传的背景,都与糖尿病对肾的损害密切相关。

临床上还有很多病人出现水肿,一般是因为尿中丢失大量蛋白引起低蛋白血症所致。还会出现高血压,有持续性蛋白尿时,血压持续增高,高血压的出现加速了糖尿病性肾病患者肾功能的恶化。糖尿病肾病早期为适应排糖的需要,肾小球滤过率增加,血中尿素氮和肌酐的水平正常,在出现持续性蛋白尿后,血尿素氮和肌酐浓度增高,出现肾功能不全的表现,然后会发展到终末期肾功能衰竭。

糖尿病肾脏的损害,一方面通过糖尿病患者定期筛查肾功能,检测尿里面微量白蛋白的情况,及早的诊断,另一方面要通过控制好血糖,控制好血脂、血压,控制好体重,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肾病。

2.高血压

我国成年人高血压发病率高达20~25%。高血压分为两大类,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最为常见,占高血压患者的95%。而继发性高血压为继发于其他疾病的高血压,如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等。肾脏是维持内环境稳定的重要器官,帮助维持体内水、钠、酸碱度等的平衡。肾脏疾病引起高血压主要通过以下几种途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激活;水钠潴留交感神经兴奋等。

持续性高血压可引起小动脉缺血,使血管透明变形,内膜纤维组织弹性纤维增多,导致管腔变窄,进而引起器官缺血,尤其是肾脏,长期可导致肾功能不全和肾萎缩,严重者可诱发肾功能衰竭和尿毒症。另外,高血压会影响肾小动脉的渗透压,降低肾蛋白的过滤能力;大量的蛋白外渗会给肾过滤系统带来不可逆转的损害,进而引起肾功能损害和肾硬化,最终发展为尿毒症。

由于肾脏可以调节血压,高血压引起的肾功能损害会降低血压调节能力,使血压难以控制,从而加重高血压,进入恶性循环状态。高血压病史5~10年以上的人需要做好肾功能检查,定期尿常规检查,因为蛋白尿可以判断高血压肾病。肌酐是肌肉的代谢产物,由肾脏排出,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肾功能。然而,肾脏具有很强的代偿能力。当血清肌酐升高时,肾功能可能已损害到70%以上。肾小球滤过率是评价肾功能的金标准。正常情况下,每分钟90~120毫升。如果小于60毫升,说明肾功能不好。

长期高血压引起肾小球毛细血管硬化,肾小球滤过屏障受损引起尿蛋白症状;肾小管缺血性病变,尿液浓缩功能障碍,导致夜尿增多的症状。从病理结果来看,高血压肾病损伤主要表现为这两方面,因此延缓肾功能衰竭,预防尿毒症的关键就是处理好这两点。

3.系统红斑性狼疮(自身免疫性疾病)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社会节奏的日益加快,各方面压力的不断增大,我国狼疮性肾炎的发病率呈现出了日益增长的趋势。据统计,狼疮性肾炎在我国的患病率为1/1000,高于西方国家报道的1/2000,以女性多见,尤其是20~40岁的育龄女性。

狼疮性肾炎(LN)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累及肾脏所引起的一种免疫复合物性肾炎,是SLE主要的合并症和主要的死亡原因。狼疮性肾炎对身体着有很大的危害性,如果患病之后没有及时的治疗,会影响到肾脏功能,造成多器官受到损害,并伴有尿蛋白、尿潜血,高血压、肾功能不全等并发症,严重者还会引起肾功能衰竭甚至是尿毒症的发生。由系统性红斑狼疮造成的肾损害,十分容易复发,并且每次发病都有逐渐加重的趋势,十分难缠。

狼疮性肾炎这个疾病是会对身体其他脏器造成损害,给身体带来严重的影响,有20%的狼疮性肾患者可能会在十年内发展成为尿毒症。尿毒症与狼疮性肾炎患者死亡率是密切相关,据统计,患者50%因为狼疮活动本身死亡,50%是因为激素治疗的不良反应。还有一个死亡因素是感染,尿毒症和感染并列为狼疮性肾炎死亡的第一原因,感染的部位主要在脑部和肺部。虽然肾炎发病率高,但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狼疮性肾炎的死亡率也逐渐下降。

同志们,之所以说这个事,就是建议大家要重视健康状况,对于高血压、糖尿病、系统红斑性狼疮应积极多维健康管理,使各项指标正常,从而避免或延缓并发症的到来,因为尿毒症不好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9种常见肾病,治疗多久才可以完全停药?
说到底,尿毒症青睐的还是这8种常见肾病
哪些肾病容易发展成尿毒症?要及时防控
肾病既有能治愈的,也有尿毒症的!各类肾病治愈时间大揭秘
尚处于慢性肾病早期的几种肾病,将来发展成尿毒症的风险却很大
各种肾病最终“结局”大盘点,这回肾友总算明白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