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独山玉知识

独山玉知识  

独山玉的产状及产地独山玉因产于河南省南阳市的独山而得名,亦称为独玉、据史料考究,早在六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开始利用和雕琢独山玉。悠久的历史,良好的品质,使该玉石曾为中国三大名玉(绿松石、和田玉和独山玉)之一。

  单色的独山玉不多,通常都是由2~3种以上颜色组成的多色玉。独山玉玉质致密,硬度较高为摩氏硬度6~7,密度为2.90左右,折射率为1.56~1.70,玻璃光泽,不透明至半透明,有少量优质品接近透明。高档独山玉翠绿色和硬度几乎可与翡翠谐美,故有"南阳翡翠"之美称。

  独山玉的品种:

  通常根据颜色可将独山玉划分为五类,这五类是:

  (1)白独山玉:以乳白色为主,带有灰色色调和粉红色调,略有透明感。有透水白玉、干白玉、奶油白玉、乌白玉、芙蓉玉等品种。

  (2)绿独山玉,以绿、翠绿色为主。有绿玉、绿白玉、翠玉、青玉、天蓝玉等品种,颜色似翡翠,半透明至微透明。

  (3)紫独山玉:暗绿色质地上分布着淡紫色斑点,不透明。有紫玉、亮棕玉等品种。

  (4)黄独山玉:呈均匀的黄绿色或橄榄黄绿色,也称橙玉。

  (5)杂色独山玉:具有两种以上颜色的独山玉。有墨玉、翠白玉、菜花玉、五花玉、间彩玉、斑玉、黑花玉等品种。这类独山玉最多,占独山玉的50%以上。上述五类中,以透水白玉、芙蓉玉、绿玉价值较高。

  独山玉的工艺评价:

  颜色是否均匀、质地好坏、块度大小是评价独山玉玉料优劣和分级的主要因素。色正、均一者为上品,色不正不均者,则次;颜色的优劣次序通常为纯绿、纯蓝、淡蓝绿、淡绿、蓝中透水白、绿白、干白、杂色。好的玉料,质地应细腻,致密坚硬,无白筋(白色细脉),无杂质,无裂纹。光泽越强越好,透明度越高越好,块度越大越好。

  独山玉属中档玉料。不同级别的玉料价格相差很大,且价格一直上涨,90年代末比80年代上涨10倍以上。目前市场上特级品奇缺,翠绿色透明度高者不以重量计价,而以块论价,几千、几万甚至几十万元一块的都有。独山玉工艺品的价格随玉石品级、雕刻工艺、造型、产品大小等因素不同而定。各类佩件、章坯等,依质地、颜色、大小及加工工艺等的不同,价格相差很大。

  独山玉的产地及用途:

  属于独山玉类型的玉石,古代仅有南阳一地所产。至今,河南南阳仍是独山玉最重要的产地。

  近年在四川和新疆,均发现了与独山玉成分相似的新玉料,但组成矿物有所不同。四川所产者因产地而称"雅翠"。新疆产的,也因产于哈密,而被誉称为"哈密翡翠"。

  独玉主要用于雕琢各种较大的玉器摆件,在国内外市场均受欢迎,其中的俏色玉雕更获广泛好评。块度较小而质优者,则用于制作手镯、戒指、玉扣、鸡心和项链等饰物,主要销于国内市场。

独山玉五梅花壶

  独山玉产于蚀变斜长岩体内,斜长岩岩体主要呈脉状并有网脉状、透镜状、团块状、雁行状、迭瓦状产出。独山玉产于蚀变辉长岩、斜辉橄榄岩的挤压破碎带内侧,玉脉呈330°方向展布,独山玉主要受次闪石化中晶一粗晶辉长岩体控制。由于基性斜长岩或辉长岩在低温下,受到沿构造裂隙上来的岩浆晚期热水溶液交代、蚀变等作用形成的。

  独山玉是我国特有的玉石品种,主要产于河南省南阳市独山、新疆、四川等地。

  河南省南阳市独山,故命名独山玉(南阳玉),是一种古老玉种。

  新疆独山玉是一种蚀变斜长岩,由于岩石风化后突出,高出围岩,远望也似“独山”命名为新疆独山玉。

  地质特征: 位于西准噶尔地区,产于超基性斜辉辉橄岩体中呈脉状、串珠状贯入,接触界线明显,脉宽几米长几十米。

  颜色:白带绿色斑点、乳白、绿、蓝。

  岩石特征:蚀变斜长岩、橄榄斜长岩,半自形柱状粒状结构,局部呈放射状结构,鳞片变晶结构。

  矿物成分:斜长石、橄榄石、黝帘石、蛇纹石、水钙榴石、葡萄石、绿泥石。


玉璧

  和氏璧是历史上著名的美玉,在它流传的数百年间,被奉为“无价之宝”的“天下所共传之宝”。

  玉璧1988年《南都学坛》正式提出了和氏璧可能是独山玉的观点,时任中国宝玉石协会秘书长李劲松、著名宝玉石专家江富建教授均认同这一观点。独山玉主要矿物成分是斜长石,外表极易风化成璞。独山玉玉料以色带产出,即一块独玉正面看是一层白玉,侧面看可出现呈带状分布的白玉、绿玉、紫玉等,和“侧而视之色碧,正而视之色白”对应。据考证。献璧者卞和也是南阳镇平人,原因有四:其一,南阳是楚重镇,镇平当时是楚邑,卞和是楚人,有居镇平的可能;其二,卞和是识玉者,当时镇平玉人多,识玉者多。其三,镇平历史上也曾有“骑帝山上多金山下多玉”的记载,春秋时镇平所用玉料,多属独山玉、蓝田玉、绿松石等。其中,蓝田玉和绿松石都与楚山、荆山较远,唯独山玉与楚山、荆山较近,卞和所得的玉有可能独山玉或是镇平所产的某种玉。其四,卞和姓卞,玉为和氏璧,镇平县至今仍有卞庄、和营两自然村,其村民自称与卞和有亲缘关系。

  2008年4月,中央电视台播出系列专题节目《独玉春秋》,指出“和氏壁被加工成了玉玺代替丢失的夏鼎成为秦王朝的镇国之宝,那可能是南阳独山玉最辉煌的一段历史了。”

  渎山大玉海是元世祖忽必烈在1265年令皇家玉工制成,意在反映元初版图之辽阔,国力之强盛。它重达3500千克,玉料取自新疆。从玉器发展史看,确系划时代的里程碑式的作品。2004 年 5 月 25 日,由亚洲珠宝联合组织 20 余位国内知名玉器、考古、收藏专家,用南阳宝玉石协会秘书长赵树林同志带去的 200 多块独山玉薄片,对制作于元代的“渎山大玉海” 进行玉质对比鉴定,专家们经过仔细观察研究、反复对比,最后认定,“渎山大玉海”玉质为南阳独山玉。 原毛泽东主席书童、学者、者作家、书法家王文祥先生,为“渎山大玉海”题词:沧桑渎山大玉海,天下古玉我为尊。伟哉酒量三百石,壮哉体重近万斤。天精地气亿斯年,钟灵毓秀铸我魂。元朝世祖忽必烈,回师送我大都门。几百工匠呕心血,精雕细刻五秋春。玉海佳酿香都城,广寒殿里宴群臣。清初不幸遭火焚,遍体鳞伤光泽陨。真武道人不识宝,浑作菜缸几十春。乾隆皇帝有慧眼,四次诰命修我身。几代君王竞折腰,中外蜚声争来朝。南阳飞来金翅凤,诸葛家乡出重宝。我本南阳独山王,七百年谜底揭晓。

  1999年12月20日,我国政府对澳门行使主权,历经沧桑、饱受,四百五十多年殖民统治的澳门将回到祖国怀抱。审今年也是本世纪未全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大盛事、意义重大,引世人瞩目。为了表达河南九千万人民喜迎澳门回归之深情,为了庆祝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成立,河南省政府选定南阳独山玉雕《九龙晷》作为送澳门的礼物。李克强、陈全国等也对其给予了充分肯定,经过9个多月的辛勤努力,经过四个季节的寒暑更替,终于圆满地把《九龙晷》及姊妹产品这两件玉雕珍品雕刻完毕,该作品设计风格新颖构思独特,巧妙利用南阳玉特有的各种色彩,采取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和雕刻手法使这件产品线条流畅,形神具备,气势雄伟,颇具匠心九条盘龙形态色彩各异,相互缠绕,形象生动,栩栩如生,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自强不息,奋发进取民族精神的象征。“晷”即“日晷”是我国古代按照日影测定时刻的仪器,表达了澳门回归祖国普天同庆之意,九条盘龙环绕日晷,表明九州华夏儿女紧密团结、和睦相处,同时有九九归一之意,整幅作品寓意民族团结,国家昌盛,祖国统一,表现了河南九千万人民喜迎澳门回归之深情。其精湛的艺术水平,丰富深邃的文化内涵,得到了国务院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高度赞扬。

  四、卧龙出山

  南阳玉雕制作的《卧龙出山》,利用独玉色彩丰富、鲜素一体的特点,严谨布局,巧用俏色,雕刻精细,气势雄伟,它重3.8吨,长2.5米,高1.6米,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巨型玉雕,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用精选的独山玉制作的五环炉、花薰,吸收了古代青铜器和其它工艺品的特色,创造了多层转球花薰黄,造型古朴端庄,技艺巧夺天工,在法国举办的国际工艺品展览会上,赢得了广泛的好评。中国玉学会会长杨伯达先生(原北京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曾在今年3月对南阳独山玉作过这样的评价:"独翠、独厚、独秀、独步",说的是南阳独山玉为天下美玉,得天独厚,一支独秀,可以独步天下。


中国是世界上开采利用玉石最早的国家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化,是人类玉石雕刻的发源地。中国古代先民识玉、爱玉、赏玉,并把它人格化为品德、礼仪、权力等的象征,因此玉是中国古文明的标志。

  南阳玉石资源丰富,质地优良,开采、雕刻、经营历史悠久,举国著称,因而被誉为“玉石之乡”。特别是以独山玉为主的开采、雕刻,历史久远,技艺精湛,驰名中外,素有“东方艺术”之称,在中国古玉业历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

  在人类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里,先民们出于本能最先利用各种岩石打制石器,进而磨制石器,迈出了艰难缓慢的第一步,度过了300万年以上的漫长岁月。所以,石器是原始社会开采利用地球上岩石的重要成就之一,玉器则是在石器的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

  在旧石器时代,原始人便从自然界中采取岩石,打制各种比较粗糙的石器,以作为进行抵御外部侵犯时的工具和捕鱼、狩猎等活动。所以说,早在旧石器时代人们就已开始利用天然岩石,特别是其晚期原始粗糙工艺品的出现,标志着中华民族玉石雕刻的萌芽。

  我国是人类古文明发详地之一,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同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从旧石器时代的南阳市“南召猿人”遗址可以看出,远在四、五十万年前,远古人类就在处于南北过渡带的南阳这块富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他们打制的石器一般都是就地取材,利用本地区的山麓岩石、河滩砾石等。并对美观的水晶、蛋白石等已开始利用。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从兴隆洼文化墓葬中出土的白玉?,其工艺虽有一定的原始性,但有较好工艺水平,可见其并非最原始的玉器,其源头还可向前追溯,并且出现了原始工艺品如石珠、石坠等装饰品,表明那时的人类初步懂得了玉器的选材、雕刻、研磨等工艺方法。

  新石器时代,玉器制作有了较大的发展,从发掘的3000多处新石器文化遗址中的大量宝玉石有玉琼、玉璧等礼器说明,此期已摆脱了早期以玉制生产工具、装饰品为主以及制作粗糙的特点,并在玉料利用方面较广,主要有萤石、蛋白石、燧石、玛瑙、碧玉、蓝田玉、绿松石、软玉、岫玉、独山玉、滑石、寿山石、大理石、花岗石等。例如,1958年独山附近南阳市卧龙区黄山遗址中发掘出了距今约6000年的独山玉铲、独山玉凿、独山玉璜、独山玉簪等物。独山玉铲长15.5?,宽10.2?,为绿白独山玉,一面沁色较深为黄色。玉铲上部有一穿孔,孔洞极圆,可见当时琢玉之高超,此玉铲现保存在河南省博物院。1976年文物普查时,在镇平县城郊乡王庄村发现新石器时代带孔独山玉铲一件,此玉铲长26.5?、上宽5.7?、下宽8.5?,最厚1.0?,上部有圆孔,下有弧形刃,弧长10?,刃处仅厚0.3?。此铲现保存南阳市文物所。另外,在新野县凤凰山新石器时代遗址中也出土了二件独山玉铲,时代为仰韶文化中期。一件长18?、宽11.3?、厚0.7?,另一件长17.5?、宽13.3?、厚1.0?,两件玉铲均为黑花独玉。这些出土的古玉器说明,早在6000年前这里勤劳智慧的先人就开始利用独山玉了,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已经对玉料选择、切割、钻孔等有严格要求,初步创造了制玉技术与工艺。晚期红山文化玉龙和良诸文化玉器,代表了中国史前玉器制作的最高成就,南阳黄山遗址中出土的独山玉装饰品雕刻就非常精致,且具有一定的风格。

  虽然新石器时代的生产和生活工具仍以石器为主,但玉器也逐渐增多,尚不乏装饰品、艺术品。从南阳黄山遗址中出土的独山玉工艺品看,按其形制、用途等,可分为三类,代表了新石器时代玉器的发展方向和工艺水平。①实用玉器,即生产工具类,如独山玉铲,被称为“南阳第一(玉)铲”。②礼仪玉器,如独山玉璜等。璜的外形象璧的一半,有“半璧为璜”之称。古人在朝聘、祭祀、丧葬时用作礼器,也可作装饰品。挚虞的《思游赋》称:“戴明月之高冠兮,缀有白之明璜”。这说明,原始人已把玉器视为高尚的器物。③饰用玉器,如独山玉簪等。簪多用玉石制成,种类很多,外形别致多姿,上面多有起伏的花纹,说明原始先人富有想象力和创造性。

  独山玉铲、璜、簪等器物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玉业在新石器时代脱离了单纯的实用传统,进而到了观赏饰用阶段,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因此,有学者将新石器时代和中晚期称之为“玉器时代”。

独山玉颜色的杂乱给其选矿分级带来了困难,与翡翠相比,大多数颜色沉闷,优质料少,但是另一方面,由于独山玉色彩斑斓,白绿相间,又加以黄,黑、紫等色,极适合玉雕制作表现,若巧用消色,可成为俏色优质产品,其中色鲜艳者亦可做首饰。

独山玉挂件

  1.颜色:独山玉颜色很复杂,单一色调出现的玉料不多,多由2或2种以上色调组成,颜色产生常与所含 Cr3+ 、Fe2+、Mn2+、 V2、Ni2+等色素离子有关,且表现为依附于带色的各种蚀变矿物中,其中绿色同阳起石、铬云母、绿泥石有关,淡红色与黝帘石有关,黄色与绿帘石有关。独山五颜色复杂多样,在玉石上分布表现为二:一是各色相互浸染交错,杂乱无章,另一类表现为大致呈平行带状展市,且有色相、浓度上表现为呈渐变的关系。一般依据颜色不同,可以把独山玉划分成绿、白、紫、黄、杂色五大类,独山玉主要以绿色为主,绿色表现为两类:其一为透明度较好者,其颜色为暗绿色、蓝绿色、黑绿色,且蓝味较重;其二为不透明者,其绿色多为淡绿色、黄绿色,偏黄味;二者绿色欠正。

  2.质地:由于独山玉由多种矿物成分组成,与翡翠、软玉有相近的成分,它的质地近似于软玉和翡翠,具有坚韧致密细腻的性质,如脂白似白云,翠绿似翡翠;但总体来说,它的质地不如软玉和翡翠的质地洁净,显示了独山玉质地复杂性。

  3.透明度:由于独山玉内部结构及组成成分的差异,它的透明度从半透明、微透明到不透明都可以见到。例如同是白色有透水白玉和干白玉,透水白玉透明度好,主要由粒度小于0.01毫米的斜长 石组成,颗粒大小均匀,结构致密,质地细腻;而干白玉含有大量黝帘石,且粒度大,分布不均匀, 质地粗糙。

  4.裂绺:独山玉中的有两种成因:一种是原生裂绺,因各种地质作用,将原石割裂成小碎块;另一种是开采加工过程中,受力作用而产生的的次生裂绺,无方向性;裂绺影响玉石的自然块度大小和加工制作。

  5.杂质:独山玉中常分布一些污点或暗色矿物的零星残余,俗称"灰星",若有"灰星",对玉石工艺品的美观和洁净度都有影响,原石中还存在一.


同大多数玉石一样,独山玉宝石学分类一方面应遵循商业及工艺分类标准,承袭约定俗成的一些原则,这样便于推广、交流,另一方面应根据市场及最新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完善,力求客观、准确、科学。独山玉以色彩丰富、浓淡不一、分布不均为显著特征,同一块玉石中常因不同的矿物组合而出现多种颜色并存的现象,与工艺分类标准相一致,宝石学分类亦应以颜色为划分标志,将独山玉划分为下述八个品种或亚种。

一树冰清香满园

  (1) 白独玉:总体为白色,乳白色,常为半透明至微透明或不透明,依据透明度和质地的不同又有透水白、油白、干白三种称谓,其中以透水白为最佳,白独玉约占整个独山玉的10%。

  (2) 红独玉:常表现为粉红色或芙蓉色,深浅不一,一般为微透明至不透明,与白独玉呈过渡关系。此类玉石的含量少于5%。

  (3) 绿独玉:包括绿色、灰绿色、蓝绿色、黄绿色,常与白色独玉相伴,颜色分布不均,多呈不规则带状、丝状或团块状分布。透明度自半透明至不透明表现不一,其中半透明的蓝绿色独玉为独山玉的最佳品种,在商业上亦有人称之为“天蓝玉”,或“南阳翠玉”。近年矿山开采中,这种优质品种产量渐少。而大多为灰绿色的不透明的绿独玉。

  (4) 黄独玉:为不同深度的黄色或褐黄色,常呈半透明分布,其中常常有白色或褐色团块,并与之呈过渡色。

  (5) 褐独玉:呈暗褐、灰褐色、黄褐色,深浅表现不均,此类玉石常呈半透明状,常与灰青及绿独玉呈过渡状态。

  (6) 青独玉:青色、灰青色、蓝青色,常表现为块状、带状,不透明,为独山玉中常见品种。

  (7) 黑独玉:又称“墨玉”,黑色、墨绿色,不透明,颗粒较粗大,常为块状,团块状或点状,与白独玉相伴,该品种为独山玉中最差的品种。

  (8) 杂色独玉:在同一块标本或成品上常表现为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特别是在一些较大的独山玉原料或雕件上常出现四至五种或更多颜色品种,如绿、白、褐、青、墨等多种颜色相互呈浸染状或渐变过渡状存于同一块体上,甚至在不足1cm的戒面上亦会出现褐、绿、白三色并存,这种复杂的颜色组合及分布特征对独山玉的鉴别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杂色独玉是独山玉中最常见的品种,占整个储量的50%以上。

  上述分类中,除绿独玉及杂色独玉外,其它品种的主体颜色分布面积应占整个块体的90%以上。对于绿独玉,绿色部分浸染于白色独玉之中,当绿色部分面积超过20~30%时,即可称为绿独玉。除此之外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均称之为杂色独玉。

独山玉色泽鲜艳,质地细腻,硬度高,优质者可与翡翠媲美。

  独山玉呈致密块体,已知最大块度达1500公斤。玻璃光泽。通常不透明,优质者半透明。由于所含有色矿物和多种色素离子,使独山玉的颜色复杂和变化多端,归纳起来共有绿,白,紫,黄,杂色等五个色系。其中50%以上为杂色玉,30%为绿色玉,10%为白色玉。玉石成分中含铬时呈绿或翠绿色;含钒时呈黄色;同时含铁,锰,铜时,呈淡红色;同时含钛,铁,锰,镍,钴,锌,锡时,多呈紫色等。

黄独山玉

  这五个色系的特征如下:

  1.白独山玉

  以乳白为主,有的带有灰色和粉红色调。质地细腻,坚硬致密,玻璃光泽,略有透明感。

  品种:水白玉,白玉,芙蓉玉,乌白玉。

  2.绿独山玉

  以绿和翠绿色为主颜色似翡翠。质地细腻,坚硬致密,玻璃光泽,透明到半透明。

  品种:绿翠,翠玉,青玉

  3.紫独山玉 

  暗绿色在虾肉般的质地上分布有淡紫色的斑点。质地细腻,坚硬致密,玻璃光泽,不透明。

  品种:紫玉,亮棕玉。

  4.黄独山玉

  呈均匀的黄绿色或橄榄绿色。质地细腻,坚硬致密。

  品种:橙玉

  5.杂色独山玉

  具有两种以上主要颜色的独山玉,质地细腻,坚硬致密,玻璃光泽。

  品种:墨玉,翠白玉,菜花玉,五花玉,间彩玉,斑玉,黑花玉。

  独山玉主要用于雕琢各种玉器,有时也做戒面,串珠饰品。

  颜色好坏依次为纯绿,翠绿,蓝绿,淡蓝绿,蓝中透水白,绿白,干白及杂色。色正和均一者为上品,相反则为次品。

  质地要求致密细腻,无白筋,无裂纹,无杂质,光泽越强和透明度越高越好。优质者在阳光下呈半透明。

  由于独山玉主要用于玉器原料,故块度越大越好,一般要求应大于1公斤以上,个别做首饰的特级品可以放低要求。

同大部分玉石相似,独山玉的品质评价仍以颜色、透明度、质地、块度为依据,在商业上将原料分为特级及一级、二级和三级四个级别。高品质独山玉要求质地致密、细腻、无裂纹、无白筋及杂质,颜色单一、均匀,以类似翡翠的翠绿为最佳。透明度以半透明和近透明为上品,块度愈大愈好。

独山玉摆件 功成名就

  特级:颜色为纯绿,翠绿,蓝绿,蓝中透水白,绿白;质地细腻为无白筋,无裂纹,无杂质,无棉柳;块度为20公斤以上。

  一级:颜色为白,乳白,绿色,颜色均匀;质地细腻,无裂纹,无杂质,块度为20公斤以上。

  二级:颜色于白,绿,带杂色;质地细腻,无裂纹,无杂质,块度为3公斤以上;纯绿,翠绿,蓝绿蓝中透水白,绿白无白筋,无裂纹,无杂质,块度为20公斤以上。

  三级:色泽较鲜明,质地致密细腻,稍有杂质和裂纹,块度为1公斤以上。

独山玉的鉴别是玉石鉴别的难点内容之一,因其成分的复杂性,品种的多样性,外观及部分性质同其它玉石的相似性,在鉴定时力求细致、全面、准确。重视对独山玉的外观的细致观察,是区别该玉石的重要方面,许多有经验的玉石商人或珠宝从业者仅凭对某种玉石外观的直觉判定,就能确定玉石的类型。

花季

  对玉石外观的观察,通常依靠肉眼或10倍镜,观察内容主要包括:光泽、颜色、透明度、质地等四个主要方面,断口及一些表面特征亦有重要的提示作用。独山玉成品常表现为玻璃光泽至油脂光泽、半透明至不透明,大多数为微透明,极少数优质品近透明。并且透明度与不同的颜色品种之间常有一定的匹配关系,如灰绿及黄绿与白色相间的独玉,常为不透明,褐独玉及蓝绿独玉常为半透明。颜色观察要注意四个方面,即颜色类型、浓度、分布、组合。只要留心不同颜色的这几方面情况,对独山玉的鉴别基本上心中有数。独山玉质地主要体现在粒度的变化,大多数品种结构为细粒(变晶)结构或隐晶质结构,平均粒径小于0.05mm,抛光良好的成品表面细腻、光滑,仅部分黑独山玉粒度较粗,且不均匀。对部分容易引起混淆的品种要进行主要物理性质的测试工作。如半透明蓝绿色独山玉与高品质的翡翠外观相近,但通过RI值、SG值及光谱的测试很容易将二者区分。并且此种独玉颜色因含铬云母所致,在查尔斯滤色镜下变红,另外,独山玉绿色偏蓝,常夹有暗色矿物的黑点,这些特征与相似的翡翠亦明显有别。白独玉易与外观相似的石英质玉石和软玉中的白玉相混淆,同样地经过一些常规测试如RI值、S.G值、显微结构观察等不难区分它们。同时,当我们鉴定该种玉石时,应对产生上述诸方面不同性质的原因和机理有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客观地把握独山玉的性质,以达到准确鉴别的目的。

同大部分玉石相似,独山玉的品质评价仍以颜色、透明度、质地、块度为依据,在商业上将原料分为特级及一级、二级、三级和等外品五个级别。高品质独山玉要求质地致密、细腻、无裂纹、无白筋及杂质,颜色单一、均匀、以类似翡翠的翠绿为最佳。透明度以半透明和近透明为上品,块度愈大愈好。

  用独山玉加工的工艺品种类繁多,内容丰富,优良品种的原料块度较小,又因市场需要常加工成小挂件、手镯、戒面。其它的加工成人物、山水、花卉、鸟兽、炉熏、器皿、盆景、仿古玉器等类型工艺品。每类又均有几十种题材或产品,总计达百余种产品类型。对这些工艺品的评价除要注意玉质的等级和雕刻工艺的优劣外,产品的设计思路及美学效果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独山玉颜色丰富,颜色的组合方式及深浅富于变化,一方面给设计者提供了广泛的想像空间,同时也为设计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同的料要有不同的设计思路,或静或动,或古或今,或简或繁,均要因材而定。一件好的作品应做到题材寓意与玉料品质的和谐,形态美与色彩美的统一,并且符合对比、对称、均衡、统一等基本美学原则。从而达到“巧、俏、绝”的艺术水平,即设计思路巧妙,俏色运用合理,工艺精湛绝伦。如独山玉雕件“铁扇公主”,作品中巧用杂色独玉中的白、黑、绿、红等颜色,白色部分用作人物的脸部,花绿部分用作衣身,一块浓绿处巧妙设计成芭蕉扇,边缘绛红部分巧用作火焰,一大的红点设计成孙悟空,整个画面结构合理,造型活泼,线条流畅,在选料、设计、用色、做工上可谓一件难得的佳作。又如杂色独玉产品“独玉鹰蛇”,黑色部分为杂石和枯木,花绿设计为青草和灌木,绿色雕成一只威风凛凛的雄鹰,蛇身黑底泛白点,蜿蜒于杂石草丛中。作品设计独特,造型自然,栩栩如生。显然,一件优秀工艺品与精巧的设计息息相关。对这些工艺品评价,不仅要求评判者通晓玉石,熟知工艺,而且还应有相当的艺术修养及审美情趣,这也正是许多业内人士所追求和必备的素质。

  古人讲养玉,一个“养”字,不仅道出了玉乃有生命的物质,而且内中包含了许多学问。

    独山玉保养:

  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要点:

  1、避免与硬物碰撞 玉石的硬度虽高,但是受碰撞后很容易裂,有时虽然用肉眼看不出裂纹,其实玉表层内的分子结构已受破坏,有暗裂纹,这就大大损害其完美度和经济价值。

  2、尽可能避免灰尘 日常玉器若有灰尘的话,宜用软毛刷清洁;若有污垢或油渍等附于玉面,应以温淡的肥皂水刷洗,再用清水冲净。切忌使用化学除油污剂液。

  3、佩挂件不用时要放妥 最好是放进首饰袋或首饰盒内,以免擦花或碰损。

  4、尽量避免与香水、化学剂液、肥皂和人体汗液接触 众所周知汗液带有盐份、挥发性脂肪酸及尿素等,玉器接触太多的汗液佩带后又不即刻抹拭干净,即会受到侵蚀,使外层受损,影响本有的鲜艳度。

  5、避免阳光长期直射 玉器要避免阳光的暴晒,因为玉遇热膨胀,分子体积增大,会影响玉质。

  6、佩挂件要用清洁、柔软的白布抹拭 这样有助保养和维持原质,不宜使用染色布、纤维质硬的布料。

  7、玉器要保持适宜的湿度 玉质要靠一定的湿度来维持,若周围环境不保持一定的湿度,很干燥的话,里面的天然水就容易蒸发,从而失去其收藏的艺术和经济价值。

独山玉外观乍看上去有些象翡翠,所以又有“独山翠”、“南阳翠”之称。然独山玉仍以五彩杂色相间的居多,这就使得巧用俏色成为其一大天然的优点。独特的天然俏色加上细腻的玉质、玲珑的雕工,把独山玉材质的优势挥发运用的淋漓尽致,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美妙的感观享受,独山玉丰富的天然色彩的表现力是其他的玉种难以匹比的。

  陈朋旭:独山玉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独山玉颜色的组合方式及深浅富于变化,一方面给设计者提供了广泛的想像空间,同时也为设计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同的料要有不同的设计思路,或静或动,或古或今,或简或繁,均要因材而定。一件好的作品应做到题材寓意与玉料品质的和谐,形态美与色彩美的统一,并且符合对比、对称、均衡、统一等基本美学原则。从而达到“巧、俏、绝”的艺术水平,即设计思路巧妙,俏色运用合理,工艺精湛绝伦。如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刘**的独山玉雕件、第五届河南省玉雕“陆子冈杯”金奖作品《把酒话桑麻》,将美石、精工、绝艺、厚韵完美结合,以独特的视角,回望乡村旧事,农家风情,令人浮想联翩:那青灰色的蚕匾、架子,碧绿的桑叶,粉红的蚕蛹,洁白的蚕茧呈现的岂只是植桑养蚕的田园生活片断,那田地场圃、耕作桑麻、农家早炊、饷田野食、怡然自乐、安逸静谧的农村生活让人留恋往返,驻足神往。作品俏色天工,造型独特,文化底蕴深厚,令人叹为观止。在选料、设计、用色、做工上可谓一件难得的佳作。又如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张克钊的独玉作品《心路》,刻画了漫漫雪域路上,朝圣者在路上匍匐,转经筒在风中脆响,追着不舍的梵音。作品取色之巧,立意之高,造型之美,韵味之浓,无不彰显了作者深厚的艺术素养的高超的雕琢工艺,同时,展示了雪域朝圣者的虔诚与坚韧,表达了对人生、对理想不懈追求的执着。显然,一件优秀工艺品与精巧的设计息息相关。对这些艺术品创作,不仅要求作者通晓玉石,熟知工艺,而且还应有相当的艺术修养及审美情趣,这也正是许多独山玉雕刻大师和新秀所追求和必备的素质。

  独山生玉,大约是造化对斯地斯民的厚赐。南阳钟灵毓秀,人才辈出。有范蠡、张仲景、张衡、诸葛亮。还有百里奚、范晔、宗炳、岑参、瘐信、彭雪枫、冯友兰、姚雪垠、李季、王永民等,大家名流灿若星汉。不起眼的独山,却蕴育了名玉,也印证了一句古话:“石韫玉而山秀,水怀珠而川媚。” 玉的灵气也滋养了一批批能工巧匠、大师名流。目前,河南省从事玉雕行业的人员达30万,规模也为全国最大,其中包括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两位,分别为镇平的仵应汶和吴元全;省级玉石雕刻大师48位,这48位中仅镇平就有25位,而从事独山玉艺术的大师达18人。以仵海洲、刘晓强为代表的独山玉大师群以积淀沉厚的底蕴和巧夺天工的技艺使独山玉雕跃上了中国经济的大舞台,成了南阳甚至河南玉文化产业的一张靓丽名片而名噪海内外。年轻的大师们用科学的头脑,超前的意识,不断涌动着的创作激情,去更深刻的感悟社会人生。他们的设计创意构思巧妙,取势造型,依质布局,因色取俏,舍繁求简,品类新颖,意趣盎然,具有观赏性、可读性。以《心路》、《梦鼓》、《把酒话桑麻》、《和谐家园》等作品为启示,走出一条继承传统开拓创新之路。

  独山玉与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绵绵相连,演绎着文明的进步和时事的变迁,千百年来以其独有的魅力吸引着人们,我相信在中国玉雕这个神奇的领域,独山玉会越来越焕发出它的青春与靓丽,成为中国玉雕的柱天大木,把它天造地设的美发挥到极致!

  1、独山玉

  独山玉因产于南阳市的独山而得名,亦称为“独玉”。独山玉为斜长石类玉石,质地细腻,纯净,具有油脂或玻璃光泽,抛光性能好,透明或微透明。硬度为5.5至6.5度。独山玉为多色玉石。常见为两种或三种以上色调组成多色玉,颜色鲜艳,分别称为:水白玉、白玉、乌白玉、绿玉、绿白玉、天蓝玉、翠玉、青玉、紫玉、亮棕玉、黄玉、黄蓉玉、墨玉及杂色玉等。独山玉的储量相当丰富,至今仍可形成规模生产。

  独山玉以色彩丰富、浓淡不一、分布不均为显著特征,同一块玉石中常因不同的矿物组合而出现多种颜色并存的现象,与工艺分类标准相一致,宝石学分类亦以颜色为划分标志,将独山玉划分为下述八个品种:

  (1) 白独玉:总体为白色,乳白色,常为半透明至微透明或不透明,依据透明度和质地的不同又有透水白、油白、干白三种称谓,其中以透水白为最佳,白独玉约占整个独山玉的10%。

  (2) 红独玉:常表现为粉红色或芙蓉色,深浅不一,一般为微透明至不透明,与白独玉呈过渡关系。此类玉石的含量少于5%。

  (3) 绿独玉:包括绿色、灰绿色、蓝绿色、黄绿色,常与白色独玉相伴,颜色分布不均,多呈不规则带状、丝状或团块状分布。透明度自半透明至不透明表现不一,其中半透明的蓝绿色独玉为独山玉的最佳品种,在商业上亦有人称之为“天蓝玉”,或“南阳翠玉”。近年矿山开采中,这种优质品种产量渐少。而大多为灰绿色的不透明的绿独玉。

  (4) 黄独玉:为不同深度的黄色或褐黄色,常呈半透明分布,其中常常有白色或褐色团块,并与之呈过渡色。

  (5) 褐独玉:呈暗褐、灰褐色、黄褐色,深浅表现不均,此类玉石常呈半透明状,常与灰青及绿独玉呈过渡状态。

  (6) 青独玉:青色、灰青色、蓝青色,常表现为块状、带状,不透明,为独山玉中常见品种。

  (7) 黑独玉:又称“墨玉”,黑色、墨绿色,不透明,颗粒较粗大,常为块状,团块状或点状,与白独玉相伴,该品种为独山玉中最差的品种。

  (8) 杂色独玉:在同一块标本或成品上常表现为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特别是在一些较大的独山玉原料或雕件上常出现四至五种或更多颜色品种,如绿、白、褐、青、墨等多种颜色相互呈浸染状或渐变过渡状存于同一块体上,甚至在不足1cm的戒面上亦会出现褐、绿、白三色并存,这种复杂的颜色组合及分布特征对独山玉的鉴别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杂色独玉是独山玉中最常见的品种,占整个储量的50%以上。

  上述分类中,除绿独玉及杂色独玉外,其它品种的主体颜色分布面积应占整个块体的90%以上。对于绿独玉,绿色部分浸染于白色独玉之中,当绿色部分面积超过20~30%时,即可称为绿独玉。除此之外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均称之为杂色独玉。

  2、独玉的鉴别

  同大部分玉石相似,独山玉的品质评价仍以颜色、透明度、质地、块度为依据,在商业上将原料分为特级及一级、二级、三级和等外品五个级别。高品质独山玉要求质地致密、细腻、无裂纹、无白筋及杂质,颜色单一、均匀,以类似翡翠的翠绿为最佳。透明度以半透明和近透明为上品,块度愈大愈好。

 独山玉净化历史简介:独山玉需要1到3个月净化一次。即便是开光的也需要定时净化这是有原因。净化这个词在拉丁语和消磁近似,所以也叫做消磁。很多人常有疑惑为什么要净化为什么要消磁,这是有科学依据和神学基础的。

    净化是从改革开放后外国传入中国的。因为道教、佛教在中国文化中影响很大,所以粪便、血液被认为是很神圣的,懂得历史的就知道张角《三国演义》第2章“ 刘玄德临阵泼狗血”文中有介绍需要准备猪狗血和天癸血(女子月经血)。三国演义也有介绍,张角曾被粪便破了妖术。在西藏有贵客来用牛粪擦碗倒酒庆祝。佛教中的甘露丸就是用男子的精液、女子的经血、和粪便等制作而成。所以随着宗教世俗化后,末法时代的很多人理解成为越脏越辟邪。这其实是错误理解了佛教和道教其中的深意,但是这样的错误也衍生出了所谓的长期佩带水晶、玉石。

    文物行业里还把这个长期佩戴的过程叫做“盘”认为越久越好,越久越有灵性越,很多人觉得“盘”后的颜色深,把这样的颜色称作“宝光”其实颜色深是因为皮屑组织在物品表面长期存在后产生酸化效应进而出现的颜色深的情况,其实科学上讲,人的死皮组织会滋生真菌,长期不洗是容易得皮肤病进而演化成皮肤癌。现在社会疥疮得人很多,也是因为长期不洗,辟邪增加灵性的错误看法。独山玉要定期净化,因为独山玉的物理性质决定不能随便使用酸性、或者碱性的清洗剂,因此在科学上用御守盐这样中性的清洗剂是正确的和安全的。是天然的晶石、玉石都有裂纹,但是人工处理填充物因为和御守盐可以产生反应,所以在商业上被摒弃,加上因为出产在日本所以很多盲目排外的人就憎恶。

  独山玉净化方法:

  1:取出需要净化的独玉件。

  2:每条手链或者吊坠用10克御守盐

  3:如果用专门净化碗不需要计算水的用量,如果是用家里一般的玻璃碗、瓷碗,需要按照每条手链500克水的比例添加。水不必是矿泉水、纯净水,一般的自来水就可以。这是因为御守盐的净化能力强,远远高于晶洞等,所以不用对消磁耗材有严格要求。

  4:如果需要祈福,如求财、求姻缘幸福等,在完成上一步后,取出“御守宣”也叫做御守纸,御守宣有印章的一面写上自己阴历生日、愿望。把纸放在容器里。纸可以折叠。如果不需要祈福,直接按照第5步操作就可以。

  5:把手链放在准备好的碗里,如果容器里有许愿用的御守纸,就把手链放在纸上,倒入清水。如果有过滤工具的最好把御守盐放在过滤工具里,之后把过滤工具放入水中。使用过滤工具是为了免去杂质和尘埃颗粒划伤虎水晶。

  6:等待24小时就可以消磁完毕。等待时间可以超过24小时,但是不能短于24小时。

  7:将净化时用过的盐水倒掉,将御守纸取出晾干,之后焚烧。

  注意:独山玉消磁一次可以连续带1到3个月。频繁消磁没有害处。御守盐不是海盐、粗盐、大盐,只是从海里提取加工而成的。所以对天然独山玉没有腐蚀作用。

独山玉历史悠久,是我国四大名玉之一,也是历代达官贵族,收藏把玩的玉种之一。当玉文化在中华大地刚刚萌芽时独山玉就以独有的魅力,在异彩纷呈的中国古代玉器的百花园中一枝独秀,芳香四溢,被誉为“东方翡翠”而名满华夏,声振海内外,为传承、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华玉文化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独山玉是极富有特色的地方产品,是我国特有的玉石品种,独山玉矿成因独特,色彩丰富,质地致密莹润、种色具佳、优质冰体透水,颜色艳而水头足,自然纯净,具有天然独特的色泽魅力。在一块玉石上常有两种以上的颜色出现。独山玉从品质、颜色上可分十大类,100多个品种,其多彩性是其它玉种不能比拟的,独山玉不是翡翠,但优质的独山玉接近翡翠的硬度,颜色可以和翡翠媲美;独山玉不是羊脂玉,但玉质凝腻柔嫩,丰腴可人,颇具白玉品质。

  在国内一些玉器市场上,偶尔也见到优质的独山玉镯,标价都在十几万元以上,但也十分少见。优质的独山玉原石及精品雕件,大都被收藏者所珍藏,所以人们一直搞不清优质的玉料,精品雕件那里去了,我们不妨算一下独山玉的开采量便知其珍贵。

  1、解放后党和政府根据历代采矿记载,考虑到独山玉是人类一种不可再生资源,对独山玉矿进行了限量开采,即每年80—100吨,但在这80—100吨独山玉原石中优质独山玉又极少(优质占总量的5—10%)。这也是独山玉价格一路攀升的原因。

  2、笔者有幸见到一些收藏家的藏品,有一位收藏家仅优质的独山玉原石,估计有30吨。看到藏品,也就看到了解放以后各个时期开采的状况,犹如一个独山玉博物馆。还有一位收藏者收藏的独山玉精品雕件就有上千件之多,总价值也在数千万元以上。南阳收藏界人士有100多人,收**山玉的也有几十人,略计南阳收藏家手里的精品独山玉雕件及优质原石的价值也在几亿人民币以上,我们再算一下全国有多少人在收**山玉,还有众多的独山玉爱好者正在加入独山玉收藏队伍。

  从以上两点可以看出独山玉的精品雕件及优质原石,在市场上见不到的主要原因。再者独山玉的生产、销售极不符合市场规律,产品应该生产出来直接进入市场,但唯独独山玉精品先进入收藏家手中进行优藏劣弃,进行收藏品优质组合后再进入市场,市场上见到的所谓优质高档独山玉实际上己经被多个收藏家所挑选,这种不正常的销售渠道,是造成独山玉价格走高的又一原因。估计在近年内优质独山玉的价格还有5倍以上的价格空间,因为加入独山玉收藏行列的人越来越多,市场的需求量就越来越大,所以价格越来越高。

  前面四期发表了南阳独山玉收藏家的部分优质原石、及精品雕件照片。随着交流交往的扩大,宣传的逐步深入,思想观念的改变,南阳独山玉的价值,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又从认识到崇拜,为拥有一块独山玉而感到自豪。对于南阳独山玉的认识和了解,己不仅仅限于商业的范畴,而是从文化的层面上对南阳独山玉进行了新的价值认定。

  原故宫搏物院院长,中国文物学会玉器委员会会长扬伯达先生,曾给南阳独山玉作过这样的评价“独翠、独厚、独步、独秀”,意为独山美玉名天下,得天独厚,愿南阳独山玉在中华玉文化的历史长河中一枝独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9)如何选购独山玉?独山玉为什么具有收藏价值?
独山玉鉴别
华夏气质——中国四大名玉
独山玉(南阳玉)鉴别
世界名贵玉石排名前十名 羊脂白玉位居第一宝座
独山玉(南阳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