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九龄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仪凤三年(公元678年),张九龄出生在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7岁能诗擅文,13岁时,写书信请求谒见广东刺史王方庆,王方庆看到书信后对他的赞赏他的才华,对身边的人说这个写信的孩子前途不可限量。[2]

 及第为官

武周长安元年(公元701年),张九龄获得进京赶考的资格,他是当年韶州唯一一个应举之人[c]。  长安二年(公元702年),张九龄参加考试,文章受到考功郎沈佺期的欣赏,一举高中。之后因有人上疏质疑这次考试成绩,武则天下诏让李峤主持重试,张九龄再次拔得头筹,进士[d]及第。[13]
长安三年(公元703年),张说因拒绝为张易之兄弟诬陷魏元忠作证,被贬谪到岭南,及第后归省岭南的张九龄与张说在韶州相见,张说很欣赏张九龄的才华。[1]神龙三年(公元707年)朝廷举行制举[b],张九龄应才堪经邦科[e]及第,授予秘书省校书郎官职;景云三年(公元712年),应道侔伊吕科[f],对策第二等,升任左拾遗。[14]

 辞官归乡

先天二年(公元713年),张九龄向宰相姚崇提出了应远离谄媚浮躁之人,接近纯洁忠厚之人,用人看才干,施政看方向等建议,姚崇接受了他的建议,积极整顿吏治。[15]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张九龄再次向姚崇直言自己的主张,因“封章直言,不协时宰”,招致姚崇的不满,这一年秋天张九龄以任期满为由辞官归乡。[16]

 开大庾岭

回到家乡岭南后,张九龄并没有闲居,而是想为家乡办点实事,便向朝廷请求开凿大庾岭路,改善南北交通。他还在奏折中强调,大庾岭道路的重新开辟对帝国财政将有很大帮助,开路后岭南的“齿革羽毛之殷,鱼盐蜃蛤之利”才能顺利运进中原内陆,朝廷收到的税赋才能够“上足以备府库之用,下足以赡江淮之求”。[17] [5][18]
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冬,唐玄宗命张九龄以左拾遗的身份督造大庾岭南路一事。张九龄亲自到现场踏勘,披荆斩棘,开辟登山石路,不辞劳苦指挥施工,两年后,一条宽一丈、长三十里的大道南通广东南雄,北接江西南安,让唐代的南北交通便利起来。[5][19]

官场沉浮

开元六年(公元718年),因为开路有功,张九龄再度被召入京,担任左补阙一职。开元十年(公元722年)张说兼任中书令,张说之前贬谪岭南时很欣赏张九龄,与他结为宗族兄弟,[4]经张说推荐张九龄升任为中书舍人。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唐玄宗前往泰山封禅,让宰相张说选定陪同的官员,这些官员兼任礼仪大典官职,祭天完成后,依例官职会破格晋升到五品。张说大量保荐中书省和门下省的亲信官员,张九龄草拟诏书时劝谏宰相说官职爵位应当以才德为先,如果滥授官职,会遭受天下人的非议。张说没有听取建议,后诏令一出,张说果然受人非议。[20][2]
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张说多次压制御史中丞宇文融的主张,张九龄提醒张说应提防宇文融,张说不听。没过多久,宇文融联合御史大夫崔隐甫上疏唐玄宗弹劾张说说他品行不正,德不配位,还接受贿赂。张说被停职,张九龄也受到牵连,被调离中书省,改为太常少卿[20]开元十四年(公元726年)五月外调为冀州刺史,张九龄上书说母亲年老,希望换一个离家乡更近的 州任职。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被任命为洪州都督 (今江西南昌);开元十八年(公元730年)调任为桂州刺史(广西桂林)兼岭南按察使。[3]

再返京城

开元十八年冬十二月戊申(公元731年2月9日),张说逝世,玄宗想起张说曾经向他荐举过张九龄。开元十九年(公元731年)三月,召张九龄回京任职,担任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主管集贤院的工作。[1]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转任工部侍郎,正四品上,兼集贤院学士,同年八月,兼知制诰,草拟诏书,同年十月,加检校中书侍郎。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五月,张九龄第二次被加检校中书侍郎,不久,张九龄的母亲去世,尚在守制中就被拜为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张九龄推辞但没有被允许,第二年,迁为中书令兼修国史。[1]开元二十三年(公元735年),张九龄加封为金紫光禄大夫,累官封为始兴县伯,食邑四百户。[4]

正直宰相

反对赦免安禄山

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安禄山奉命讨伐奚部落和契丹部落,违抗军令轻敌被打败,节度使张守珪依照军令上疏奏请斩安禄山,临刑前又惜才,下令停刑,将安禄山押送京师。张九龄按照军令安禄山不应免除一死,唐玄宗怜惜安禄山的才干,下令免除安禄山的官职,让他以平民身份代理现职。张九龄坚决反对,说安禄山违抗军令使军队在战场上覆没,依照军法不可不死,直言安禄山不杀一定会有后患。玄宗不听,依旧下令赦免了安禄山[1]

反对提拔牛仙客

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张九龄迁尚书右丞相,罢知政事。这一年,朔方节度使牛仙客治军有方,得到唐玄宗的嘉许,玄宗打算提拔他为尚书(国务院部长),张九龄反对,说唐王朝建立以来,尚书只有当过宰相的或名扬天下,有德行的人才能充任,牛仙客破格提拔不合适。唐玄宗又说封牛仙客一个爵位,张九龄反对,说封爵的目的是奖励别人建立功劳,治军是他应尽的职责,不是功劳,并提议赏给牛仙客金银绸缎就行了。唐玄宗沉默不语,李林甫上奏说牛仙客有宰相之才,张九龄不同意是不识大体。[21]
第二天,唐玄宗再次提出封给牛仙客爵位,张九龄依然反对。唐玄宗生气斥责张九龄,张九龄说牛仙客是出生边塞的微贱小官,又目不识丁,如果提升到宰相职位,不能使人心服。李林甫说只要有才干胆识,不需要识字,天子用人不需要受约束。十月二十三日,唐玄宗牛仙客陇西县郡公,采邑实封三百户人家。[21]

反对易储

唐玄宗宠爱武惠妃,听信了武惠妃的谗言,打算将太子等三位皇子贬为平民,改立武惠妃的儿子寿王李瑁为太子。张九龄说没有听说三位皇子犯过错,不可废弃,并且直言太子是帝国的基石,不可轻率更换。武惠妃秘密派人拉拢张九龄对他说如果他伸出援手,宰相之位可永保。张九龄厉声呵斥,并将事情奏报给唐玄宗,唐玄宗感到惊骇,放弃了易储的想法。[21]

遭受贬谪

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监察御史周子谅上疏弹劾牛仙客才不配位,唐玄宗生气,两次下令杖责周子谅,并下令将他流放到瀼州(广西上思县),周子谅走到蓝田陕西蓝田县)时逝世。宰相李林甫说周子谅是张九龄推荐的,唐玄宗听信谗言,张九龄因此被牵连,同年四月二十日,张九龄被贬为荆州(湖北江陵县)长史。[21]

曲江病逝

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张九龄请求回乡拜扫先人之墓,当年农历二月(另说五月 )因病去世, 终年六十八岁[2][21](另说六十三岁[22]  ),皇上追封他为荆州大都督,谥号叫文献。 [1]至德初年,太上皇在蜀地,追念张九龄对于安禄山必反的先见之明,下令褒奖、追封官职,追赠司徒,又派遣使者到韶州祭奠。[2]

施政主张

内政上

第一,重视礼治。张九龄的礼治思想首先受当时大的社会环境的影响, 加上王方庆与张说的影响,张九龄执政期间将礼治放在重要的位置。比如他看重祭祀活动。开元七年,张九龄为礼部员外郎,有驳宋庆礼谥议。开元十二年升任中书舍人后,多次参加祭祀大典;开元十四年,有敕命祭南岳南海;[23][24]此后多次参加祭祀活动并写下祭祀文。[24]
第二,改革吏治。重视官吏的选拔,主张以才德选拔官吏,通过京官和地方官内外互调增进中央和地方的沟通。[25]建议复置十道采访使,掌管检查刑狱和监察州县官吏。[2]张九龄的政治思想体现了有为与无为的统一,既是君主的无为与吏的有为的统一,又是发展经济与无为而治的统一。张九龄的思想以仁政为主,他首先强调衣食农桑,然后强调学校礼仪,而这种王道仁政又是和循吏思想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县得良宰,万户息肩”好的地方官可以让王道仁政落实。[23]

经济上

重视农桑生产。玄宗即位之初,张九龄在《上封事书》《策问一道》等多篇文中提出应以“耕桑为本”的思想,认为民众所赖以生存的农桑,是国家的根本事业,而搞好农桑的途径, 就是重视地方刺史县令的选拔。他的建议得到唐玄宗的重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取得了成效。[26]
提出容许民间铸钱的主张[24]当时,由于市场经济迅猛发展,货币的发行却远不能满足它的需要,于是流通领域就出现了“市井不通,货价腾起”的大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时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的张九龄,就向玄宗提出了“不禁私铸”的建议。这个建议议一提出,马上遭到满朝文武的一致反对,因此被朝廷立即封杀。张九龄的这个提议,就显示了他超前的经济思想。[27]

军事上

第一,主张施行和边睦邻政策,反对穷兵黩武。他认为,真正雄居天下的王者,其统治是不能靠残酷杀戮来维持的。他主张“以计易战,以信去兵” “有征无战,即王者之师”。这种思想,与《孙子》“上兵伐谋” “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战拔人之城”等军事思想一脉相承。[27]
第二,主张抑制节度使的权势,稳定边陲,安定社稷。玄宗朝,由于战争的需要,他在东北、西北和西南等地,都增设节度使一职,节度使统率若干州的军队,又兼一州刺史,逐渐成为边镇的最高军政和行政长官。他们可以自由招募士兵,训练部卒,方镇募兵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开元后期,节度使争相大量募兵,边镇募兵动以万计,致使唐朝的军事力量的重心逐渐由中央向边镇地区推移,最终形成“猛将精兵,皆聚于西北,中国无武备矣”的局面。[27]

文学作品

作品概况

张九龄诗文结集成《曲江集》,《曲江集》共20卷,有193题222首诗、248篇文。最古的是明刊本,最新的是1994年10月《岭南文库》中罗韬选注的《张九龄诗文选》也是以明刊本《曲江集》为蓝本。《曲江集》所记载张九龄文章篇数,加上散见于《文苑英华》《册府元龟》《全唐文》《全唐文补遗》《唐会要》《唐大诏令集》《金石录》《永乐大典》等书中的文章,发现现存完整的张九龄文章共258篇。其中敕书115篇、赦书4篇、制8篇,状59篇、表10篇、策书3篇、疏奏9篇、驳议1篇,序文 12 篇、书信2篇、祭文9篇、碑志17篇、铭并序1篇,颂并序3篇、赋并序2篇、赞并序2篇。[28][29]

代表作品[30]

文体
作品
诗歌
《自湘水南行》、《南阳道中作》、《送韦城李少府》、《折杨柳》、《秋怀》、《别乡人南还》、《登乐游春望书怀》、《初发江陵由怀》、《江上》、《春江晚景》、《秋夕望月》、《望月怀远诗》、《戏题春意》、《咏史》、《杂诗五首》、《答王维》、《感遇》、《初发曲江溪中》[30]
赋并序
《白羽扇赋并序》、《荔枝赋并序》[30]
敕书
《敕处分举人》、《敕宴幽州老人》、《敕幽州节度使张守珪书》[30]
《荆州谢上表》、《贺赦表》、《进千秋节金镜录表》、《洪州进白鹿表》[30]
序文
《开凿大庾岭路序》、《饯宋司马序》、《送幽州王长史赴军序》、《集贤殿书院奉敕送学士张说上赐燕序》[30]

创作特点

诗歌方面

《曲江集》收录的诗歌有两百多首,其中奉和、酬答、宴集之作有九十余首之多。
奉和、酬答、宴集之作较少写出个人情感,思想价值不高,真正能反映张九龄真实情感的是咏怀诗和山水诗,这些诗歌艺术成就高,奠定了张九龄在诗歌史上的地位。[8][31]他的诗歌创作上主要有如下特点:
第一,多用比兴手法含蓄委婉地抒发情感。[32]例如在《感遇》其四中的“孤鸿海上来,池潢不敢顾。侧见双翠鸟,巢在三珠树。”诗中以“孤鸿”自喻,用“双翠鸟”喻政敌李林甫牛仙客,诗歌用比兴的手法含蓄委婉地表达自己的立场和对政敌的劝诫。[33]
第二,诗歌简洁凝练,多用白描手法。[34]如《自予章南还江上作》中“归去南江水,磷磷见底清”用白描手法写出江水澄澈的特点,达到了“自然”的艺术境界。[33]
第三,诗歌意境雍容平和、文雅醇厚。[33]如《望月怀远》中“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明月朗照,月下思念,诗歌的意境高华,情感真切。[35]
第四,语言风格自然清新。[34]张九龄的山水诗常用清淡的笔墨描绘山水景物,能将主观情思融进景物意象之中,具有闲静、恬淡、幽远的韵味。如《自湘水南行》:“落日催行舫,逶迤洲渚间。虽云有物役,乘此更休闲。暝色生前浦,清辉发近山。中流澹容于,唯爱飞鸟还。”[30]

文章方面

作为开元时期的一名政相,张九龄所撰制的公文有思想、有策略,唐玄宗认为九龄不仅是“儒学之士”,更是“王佐之才”。张九龄原是以文章见称的,张说称他“后来词人称首”,是赞赏他的文章。[8]他的文章有如下特点:
第一,内容切合实际情况。张九龄参与国家大事的决策,他的奏议能广泛地涉及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民族关系等各个方面,例如《曲江集》中,由张九龄为玄宗撰写的致周边民族首领和各节度使的救书,以及献给玄宗的克捷“贺状”,多达一百来篇,占全部文章的百分之四十,说明当时边防问题之重要。[8]
第二,以意遣词,思路精密,文辞朴实简练。[9]

成就及影响

政治方面

 开凿大庾岭促进了岭南的经济文化交流。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张九龄主持开凿(大庾岭)梅岭新路,沟通了南北交通,不仅对经贸、信息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而且对促进岭南文化与中原文化交流起到了推动作用。[36]
巩固了“开元盛世”的成果。张九龄的仕宦经历主要在开元时期,是开元之治的中心人物之一,也是开元盛世的缔造者之一。他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推行改革,为巩固“开元盛世”的成果做出了重要的贡献。[27]

文学方面

第一,张九龄通过科举选士、评诗衡文等方式对文风进行反拨,着力倡导和建设新诗风。他选拔的文学进士的势力,推动了盛唐文学艺术的发展,为“盛唐气象”的到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8]
第二,张九龄提出的“去华务实”(《集贤书院奉救送学十张说上赐燕序》)的鲜明文学创作主张,力主的“思深力遒”的诗歌创作在唐诗盛唐繁荣的进程中发挥了较大的推动作用。[8]
第三,山水诗开盛唐山水诗派风气之先。张九龄山水诗的主要风格就是“清澹”。'张明非的《论张九龄山水诗的清澹风格》一文,专门对张九龄山水诗“清澹”风格的形成与其特色和影响进行了探讨,并指出张九龄的山水诗及其清澹风格,对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崛起,尤其是对诗歌由初唐向盛唐的过渡,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33]

人物评价

政治才能

唐代诗人元稹赞叹说以前我朝玄宗皇帝得到姚元崇、宋璟相助,使法律制度在全国推广执行,天地人和,后来又得益于张说、苏颋、嘉贞、九龄这些人,都是能调和斡旋法律的不足之处,使得律法在全国得以执行有度。[37]
后晋刘昫在《旧唐书》中认为张九龄在文学上和政治上都值得称赞,赞他是那个时代优秀的人才。[2]
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认为玄宗即皇帝位以来,所任用的宰相中,姚崇善于沟通各方面的关系,宋璟执法严厉,张嘉贞重视吏治,张说善于写文章,韩休与张九龄个性直率,这些人都有所长。[38]
明代诗人邱濬在诗中赞扬张九龄为岭海第一人,他写道:“岭海千年第一人,一时功业遍无伦。江南人相从公始,袭袭诸贤继后尘。”[39]
明代的思想家王夫之评价张九龄说:“张九龄抱忠清以终始,夐乎为一代泰山乔岳(乔岳也指泰山)之风标。”[40]
很多历史学家、文学家认为张九龄罢相是唐代历史上的一个分水岭。如唐宪宗时的宰相崔群评安史之乱时说:“世谓禄山反为治乱分时,臣谓罢张九龄、相李林甫,则治乱固已分矣。”北宋欧阳修、宋祁在《新唐书》中说到张九龄罢相后的情况:“自是朝廷士大夫持禄养恩矣。”[1]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也是类似的看法:“九龄既得罪,自是朝廷之士,皆容身保位,无复直言。”[6]北宋大文豪苏东坡在《经进东坡文集》中赞美张九龄:“唐开元之末,大臣守正不回者,惟张九龄一人。九龄既已忤旨罢相,明皇不闻其过,以致禄山之乱。”[41]北宋吴中复评价玄宗用人说:“明皇初任姚崇宋璟、张九龄为宰相,遂致太平。乃李林甫用事,纪纲大坏,治乱于此分矣。”[10]

文学才华

唐玄宗曾经对侍者说张九龄的文章是唐代诸位大家都比不上,自己终身学习也不及他一二,在写文章这方面张九龄是真正的元帅。[42]
唐代诗人杜甫在《八哀》中称赞张九龄的诗歌是“诗罢地有余,篇终语清省”。[43]
明朝学者王世稹评价张九龄的诗坛地位:“张曲江(张九龄)开盛唐之始,韦苏州(韦应物)殿盛唐之终。”[44]
清代文学家刘熙载在《艺概》中评价张九龄的诗歌为“独能超出一格,为李、杜开先”。[45]

人物关系

关系
姓名
概况
曾祖父
张君政
官至韶州别驾[2]
祖父
张子胄
窦州参军[2][46]
父亲
张宏愈
卢县县丞[2][46]
叔父
张宏藏、张宏毅、张宏智
不详[2]
弟弟
张九皋
张九皋被举孝廉,授海丰郡司户,后除殿中丞,又迁尚书职方郎中[47]
弟弟
张九章
最终官职为鸿胪卿 ( 从三品)[47]
弟弟
张九宾
侍奉母亲乡居未仕[47]
儿子
张拯
右赞善大夫[47]
儿子
张捷
端州刺史[47]
儿子
张擢
右金吾兵曹参军[47]
儿子
张拱
未出仕[47]
儿子
张撝
昭州刺史[47]

人物争议

生卒年争议:《新唐书》与《旧唐书》都写着张九龄的卒年是68岁,李世亮先生的《张九龄年谱》就采用了这一说法,学界一般认为是63岁,理由如下:第一,唐人徐浩所撰写的《唐尚书右丞相中书令张公神道碑》写着“享年六十三”。[13]第二,唐徐安贞与张九龄同朝为官,他在《唐故尚书右丞相赠荆州大都督始兴公阴堂志铭并序》中也写的是卒年六十三岁。张九龄曾封始兴县伯,故序称其为“始兴公”。阴堂志铭撰刻于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三月,距张九龄之卒未远。[13]

轶事典故

迁居出生

相传张九龄母亲卢氏,在韶州始兴县已怀孕满十月仍未分娩。张九龄的父见妻子身体粗大面黄体弱,怀疑他得了黄肿病。于是请了一个算命先生来诊断,老先生告诉张九龄之父,“腹中胎儿乃非凡人物,因这个地方太小,容其不下,恐须到大地方出生。”听罢先生一言,张家只好迁到韶州。而张九龄据说就是在那里出生的。[46]

宝林寺妙对

张九龄七岁那年随家人游宝林寺。遇见太守进香,殿前香客赶忙回避,张九龄不慌不忙把进寺前折的桃花藏于袖中,若无其事地看着太守随从摆弄供品。太守见张九龄活泼天真,便想试试他的才气。于是问他:“我出个对子,若对上,就给你供果吃。”张九龄点头。太守早已看见九龄袖藏桃花,就出了个上联“白面书生袖里暗藏春色”。[46]
张九龄接口应道:“黄堂太守胸中明察秋毫。”太守赞他反应机敏,又出一联“一位童子,攀龙攀凤攀丹桂”,张九龄猛一抬头,正对面前三尊大佛像,触景生情,便应“三尊大佛,坐狮坐象坐莲花。”太守与随从无不惊叹:此子日后定非等闲之辈。 [46]
张九龄拿着太守赏给的供果去后面玩,被一和尚看见,以为他偷吃供果。张九龄说是太守赏赐的,和尚不信便让张九龄说太守出的对子。张九龄念出太守上联,和尚又问“那你又是怎应对的”,张九龄灵机一动,便说我对的下联是:“满寺和尚,偷猪偷狗偷青菜。”和尚哭笑不得,只好放任小张九龄去玩耍。[46]

发明笏囊

当时大臣们上朝,都要带着笏板以随时记录君王的旨意,或提前写上想向皇帝汇报的话。退朝之后,就将笏板别在腰带上,然后骑马回家。一般官员壮实,把笏板往腰上一别,再跨上马,没有任何问题。可是张九龄身体弱,如果把笏板别在腰带上,他就上不去马。于是,张九龄想了一个办法,把笏板装在袋子里,让仆人捧着,等他上马之后再递给他。有一次,这一幕被唐玄宗看见了,唐玄宗一下子觉得这种做法很好,第二天玄宗就下令,每个官员都得准备一个袋子盛笏板,让仆人拿着,谁也别再往腰里别了。从此,古代官员就多了笏囊这么一个装备。[48]

预言安禄山必反

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安禄山到朝廷呈送奏折。当时,张九龄接见了安禄山。一看到安禄山,他就觉得这个青年人满身都是一股桀骜之气。一般人得到宰相接见,或者是一脸谄媚,或者是全身颤抖,可是安禄山鞠躬行礼之后却是傲然站立。张九龄看完奏折后问安禄山边境情况,当听到安禄山说起自己四个人就擒杀契丹四十人的时候,张九龄仔细观看安禄山的脸色,竟然没有一丝的变化。张九龄就觉得安禄山这个人不简单。等到安禄山退下之后,他就和另外一位宰相说:“安禄山这个人,心思缜密,城府很深,以后会祸乱天下。”[1][49]

飞奴

《开元天宝遗事》著作中辟有“传书鸽”章节,写着张九龄少年时驯养过传书鸽的故事,张九龄想要与与朋友通讯时,就将书信绑在鸽子腿上,然后把鸽子放飞,鸽子就能按照他的要求把信送到目的地。张九龄把这些鸽子称为“飞奴”,少年张九龄是中国历史上训练使用信鸽的第一人,而这件事也在他的家乡被传为美谈。[50]

后世纪念

张九龄墓

张九龄墓,位于广东省韶关市西北郊罗源洞山麓。1960年进行发掘。墓葬为砖室结构。平面作“古”字形,由甬道、耳室和主室3部分组成。甬道和耳室券顶,主室四角赞尖式顶。主室近方形,长4.82米、宽4.80米、高5.35米,墓底铺砖,横直平放,中央设砖砌长方形棺床主室及甬道壁面原涂抹白灰,表面用墨作壁画,间用红朱和绿彩,颜色已经剥落,不过仍可看出的有侍女、蟠桃青龙等图案。[51]
张九龄墓
张九龄墓出土有墓志铭。随葬器物有罐、盆、碗、盘等釉陶器,还有陶砚、玉佩饰、铜镜、铜钱、铁钉(包括棺钉)72枚以及滑石盘、碗等。其中陶砚底部有砚铭,为一“拯”字。据墓志记载,张九龄卒于唐开元二十八年(公元740年),享年63岁。墓旁还有其妻卢氏、弟九皋和九章等墓家,为家族墓。[51]

张九龄故居

张九龄的故居在广东省始兴县隘子湖湾律水村桂山的山上。桂山是一个长约八九百米,高约七八十米的小山冈,离隘子镇约15里路。张九龄故居背靠桂山,面横律水,左右都有10余里长的苍翠高山拱立。[52][53]
张九龄故居祠堂
张九龄故居始建于唐上元二年(公元675年),距今已有1332年历史,故居内设宗祠,有张宏愈、张九龄父子的牌位。故居中仍保存着《张氏族谱》,这份族谱是清代的五修本,重修于清宣统三年(1911年)。谱中以从河北范阳南迁后,来韶州当韶州别驾的张君政为始祖,再传为剡县令子胄,子胄传索卢县丞宏愈,宏愈生九龄,传承至今三十多代人。[54]

张九龄祠堂

张九龄祠堂(丞相张公祠)位于广州白云区石井行政街张村,张九龄后裔中的一脉从曲江辗转移居到这里,为了表达对这位祖先的深情怀念而兴建此祠。祠堂始建年代不详,在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重建。这座祠堂坐西朝东,三路三进,中路为正祠,左右路为衬祠,以青云巷相隔。[55]
右边衬祠的红砂岩门框上刻有“图书”二字。正门有红砂岩门夹石,门额阳刻楷书“丞相张公祠”,落款“光绪庚子(1900)大学士王熙题”。祠堂的前廊两次间有塾台,阔3. 7米,深约2. 3米,高0. 64米,台面用红砂岩条石铺砌。祠堂的第三进为后堂,后堂正中设置神龛,供奉祖先牌位,表现出广府人慎终追远的民风。[55]

广州张九龄纪念公园

张九龄纪念公园位于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石井街道张村,占地2.34万平方米,设计呈长方形,公园运用传统造园手法建构,布局自由。公园西、南、北三面设出入口,根据植物、水体、建筑的分布状况,自西向东大致可分为三片区域:公园西门、公园中部的陆地观赏区;南北入口之间的澄明湖区域的水景观赏区,景观有湖中小岛“明月潭”“联照千秋”等,湖畔有连亭、石山流水、湖面仰面桥、九曲桥等景点;东部是纪念区域,也是公园的中心部分,湖畔设水榭“华馨精舍”,即张九龄纪念馆,专题展览张九龄的生平事迹,诗歌作品。[55][56][57]
广州张九龄纪念公园的澄明湖

韶关张九龄纪念公园

韶关张九龄纪念公园位于北江河畔的回龙山,地处浈江、武江、曲江三区交界处,占地面积约934公顷,园内建有韶州历史文化博物馆,总建筑面积10690平方米,建筑总高度81米,其中阁楼高度69米。博物馆建筑海拔368米,寓意三江六岸融合发展。韶关张九龄纪念公园于2021年建成,在2021年9月19日正式开园。[58]
韶关张九龄纪念公园主楼韶州历史文化博物馆

影视形象

拍摄时间
剧名
饰演张九龄演员
1983年
《剑仙李白》[59]
司马华
1986年
《杨贵妃》[60]
王瑞林
1990年
《唐明皇》[61]
陈颖
2007年
《大唐芙蓉园》[62]
曾秋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代名相张九龄
张九龄 唐玄宗开元年间尚书丞相
张九龄简介
汀州 | 为什么张九龄和长汀没有关系
唐诗大佬,张良后人,预言安史之乱,一代名相张九龄的传奇人生
张九龄的经典名言语录(49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