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画家徐悲鸿和蒋碧微的爱恨情仇

Hi

遇见你是我的幸运

文|小蜗牛      图|网络

01

1917年的5月13日,上海,蒋碧微将自己写好的信放到母亲的抽屉里,出门打了一辆黄包车,去长发客栈,徐悲鸿就在那里,两人相约一起去日本。

她一点也没有意识到,由于这次任性的出走,他和她,成为世界之初中国最著名的私奔事件中的主角。

这件事情在当时的年代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但是倔强的蒋碧微有她自己的想法与骄傲,毅然决然地答应了和徐悲鸿一起去日本。

02

徐悲鸿年长蒋碧微两岁,在蒋碧微之前,有过一任妻子,17岁的时候,被父亲逼着结婚,第二年生下一孩子,很不幸,第二年妻子病逝,孩子也在7岁时夭折了。19岁时,父亲去世,他在遭受了连续的打击后,为了谋生,他在中学做画画老师,后来为了更好的前途,和同乡辗转到上海。

在上海的第二年,徐悲鸿考上了复旦大学,他得到哈同花园总管的赏识,并开始在哈同花园作画。这时候,认识了住在附近的蒋梅笙,也就是蒋碧微的父亲, 时任复旦大学的老师。他共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已经出嫁,小女儿蒋棠珍也已经有了婚配。

但青年男女的爱情就是很不可思议的,蒋棠珍第一次见到徐悲鸿,便对他印象深刻,一个21岁的青年居然可以成为哈同的座上客,这让她对他又多了一分敬佩。

此时的蒋棠珍,方才17岁,,长得眉清目秀,令人倾倒,徐悲鸿也对这位姑娘产生了一些朦胧的爱意。但只可惜,对方已经有了婚配,这让他懊恼。

接近娶亲的日子,蒋棠珍的心里越来越不是滋味 ,心乱如麻,她对查家公子本无感情,可是却即将嫁给他了。她越来越想念徐悲鸿的好,年纪轻轻,才华横溢,还有着传奇的经历,这些都深深吸引了她,心里对徐悲鸿芳心暗许。

想得越多,情绪失控,暗自哭泣,刚好被前来做客的徐悲鸿看到,他安慰她:“不要难过”。后来,徐悲鸿就委托朋友带口信,请她和自己一同出国。

收到口信的蒋棠珍,既有惊喜,又有了迷茫,自己这般和徐悲鸿出国,真的是正确的决定吗?一旦去了,那就是一个未知的未来在等着自己呀。可她一想到不出国就得嫁到查家,心里就偏向了徐悲鸿。由此就做出了决定。

03

于是,就有了开头的那一幕,留信给家人,去找徐悲鸿。

徐悲鸿见到蒋棠珍,心里非常欢喜。他把自己提前准备好的水晶戒指给蒋棠珍带上,戒指上面还刻了字:悲鸿,另外一只,则刻了:碧微。

那只刻有碧微两字的戒指,他已经戴了已些时日了,总有人好奇地问他,这是何意?心里荡漾着甜蜜的徐悲鸿只微笑回答“这是我未来太太的名字”。别的,他不肯透露。

蒋棠珍念着戒指上的名字,心里也有了些甜意,从此,她改了名,就叫蒋碧微,跟随徐悲鸿一起远走日本。

开始的日子并不是很幸福,蒋碧微第一次出远门,加上徐悲鸿只顾着学习画作,忽略了她的心情,使她有点失望。

两人的情感只是一时的迸发,并没有很长时间的深入了解,自然没有灵魂共鸣的时刻,这就埋下了后来的爱恨情仇。

04

两人都还年轻,不太会经营日子,很快就把钱花光了,年底又回了上海。后来徐悲鸿经人介绍,认识了蔡元培,蔡元培让他到北大任教,但徐悲鸿不满足于现状,他还想到国外去继续深造。他等待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好去欧洲留学学习。

终于,1919年3月,在康有为的帮助下,终于得偿所愿,用公费和蒋碧微一起远赴法国,就读于巴黎立艺学校。

20世纪20年代,当时的中国正处于动荡时代,徐悲鸿求学的公费未能按时寄去,夫妇俩穷困相守,一日三餐都难以为继。

生活的困苦并不是蒋碧微最介意的,而最让她失望的是,徐悲鸿不体贴关爱她,直到四十多年后写回忆录的时候还依然恨他。

可徐悲鸿当时也因为心疼蒋碧微,在深夜暗自哭泣过,他也确实情真意切地爱过她。

1927年,两人结束了八年的异国旅居,徐悲鸿先行回国,蒋碧微随后回,也是在那一年,她生下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可是因为一次事件,蒋碧微的心里对徐悲鸿有了真正的怨意。

1928年3月份,徐悲鸿带着妻儿回了老家,家里一片喜庆,可是突然一声枪响打破了他们的氛围。大家在慌乱中躲了起来,蒋碧微带着孩子藏进了柴房,等到大家都出来时,徐悲鸿不见了踪影。等大家安定下来,想要去找他时,他却满身沾着谷粒回来了。

在生死关头,徐悲鸿只顾着自己,却丝毫不管妻儿的安危,这是让她心寒的地方。而最终让蒋碧微死心的,就是后来徐悲鸿和孙多慈师生之恋的发生。

05

1930年,蒋碧微在家乡料理姑母的后事时,收到徐悲鸿的书信,信中说她要是再不回南京,他就要爱上别人了。当时的她并未放在心上,以为这是丈夫对自己思念之情,希望自己赶快回家的表现。但她回来后,徐悲鸿就坦白,自己可能喜欢上了自己多才多艺的学生孙多慈。

她怎么也想不到,夫妻两从患难一路走过了10年,好不容易过上了些许好日子,共同生育了一对儿女,丈夫的感情却发生了变化,她一下子就痛哭起来。

孙多慈是徐悲鸿最得意的学生,据苏雪林的回忆,他第一次见孙多慈的时候,这个女孩给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一个青年女学生,二十左右的年纪,白皙细嫩的脸庞,漆黑的双瞳,童式的短发,穿一身工装衣裤,秀美温文,笑时尤其甜蜜可爱。

“慈悲”相恋,蒋碧微的内心是非常痛苦的,她是蒋家二小姐,再加上出国的这些年所接受到的新思想,非常接受不了徐悲鸿爱上另一个人的事实,她也有着自己的骄傲,不肯服输,以至于后来徐悲鸿想要和她同归于好,她都不愿意。

06

“慈悲”相恋时,徐悲鸿35岁,而孙多慈正是情窦初开的年纪,18岁,天真烂漫。

十年之前画的《萧声》女主是蒋碧微,而十年之后,他的灵感却来之于孙多慈。我们都知道徐悲鸿的动物画非常出色,却不知他画的人物画也惟妙惟肖,而且,加入了他深深的爱意,使得画里的孙多慈都让人爱上几分。

当蒋碧微看到他的《台城月夜》时,大受打击。画里的一轮明月耀眼无比,而更为耀眼的是,徐悲鸿和孙多慈再里面的眉目传情。

明月之下,徐悲鸿席地而坐,脸向上侧抬,他的目光,深情地注视着孙多慈,孙多慈双手抱立,似是享受大自然月光的沐浴,似是享受徐悲鸿眼光的沐浴。

她明确跟徐悲鸿表态,“凡是你的作品,我不会销毁,但是只要我还在世一天,你不能将那副画公开”。据徐悲鸿回忆,《台城月夜》和孙多慈的那幅画,均被蒋碧微藏了起来。

在徐悲鸿以及女儿徐静斐看来,蒋碧微是非常强势的,但她却认为自己那时已经相当隐忍了。在“慈悲”恋情发生之初,她并没有公开这件事情,盼望着徐悲鸿能够回头,为此,两人还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冷战。即使是知道了徐悲鸿和孙多慈的事情,她还是想要挽回这段感情的,也许是命运注定了他们不能相守一辈子。

孙多慈原名叫孙韵君,她送了徐悲鸿红豆,徐悲鸿用金子做成了戒指,里面还刻了“慈悲”两字,寓意“大慈大悲”,两人的名字相互呼应。后来,孙韵君改为孙多慈。

其实徐悲鸿和孙多慈发生感情也很容易理解,两人有着同样的爱好,他们的灵魂共通,而与蒋碧微只是青年年少的冲动,只感受到表面美。

在孙多慈报考中央大学艺术系成功时,蒋碧微更是感觉“大祸临头”,四年的大学,难免会见面接触,那到时候岂不是会增进感情。她让徐悲鸿辞职,徐悲鸿写了辞职信,但负气离家出走了,后被蒋碧微找回。

在知道徐悲鸿为了筹集孙多慈出国留学的路费时,她写信给相关人员,阻止她出国,后来又写信给孙多慈的父母,让他们好好管教自己的女儿,不要跟徐悲鸿纠缠不休。

可以说,为了保护自己的这段婚姻,她当真是尽了力了,那时候,张道藩写求爱信来追求她,她还不曾心动过。

但是,在孙多慈离开了徐悲鸿后,徐悲鸿很长一段时间都沉溺在痛苦中,蒋碧微建议出国散心去。可是自从孙多慈被蒋碧微逼走后,徐悲鸿对她越来越冷淡,在外国散心时,还背着她偷偷和孙多慈通信。她深刻地意识到,自己爱了这么多年的男人,对自己从来没有像对待情人那般深情,她竟有点死心了,一朝背叛,心结永存。

回国后,徐悲鸿一个人去了桂林,全然不顾家里的妻子和儿女,蒋碧微在风雨飘摇的战乱中带着孩子战战兢兢地活着,张道藩经常写信来,还力所能及地帮助她,她的心渐渐地接纳了张道藩,只可惜,张道藩也已经成家了,后来,在知道徐悲鸿成婚后她就公开以情妇的身份一直跟着张。

“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女人一旦爱上了他人,是比男人做得还要决绝的。

自从蒋碧微和张道藩相恋之后,她当然不会再有心思放在徐悲鸿身上了,此后的几十年里,就和张道藩没有名分地生活在一起,即使到了60岁时,张道藩离开了她,她对他依然充满感激。

徐悲鸿不曾给过她的恩爱体贴,张道藩都做到了,后来写的回忆录里,对徐悲鸿是怨恨指责,而对张道藩却是浓浓情意。

07

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后,徐悲鸿终究还是会挂念妻子儿女的安危,返回南京了。但这个时候,蒋碧微对他已经不抱任何希望了,她的反应是:

用最快的动作,把寝室里我的卧具抱到后间,铺在我起居室的那间小榻上,然后另取了被褥替徐先生铺好了床,我便自顾自地关门睡觉。

夫妻相逢,没有半点喜悦,只是无尽的悲哀。蒋碧微这么明显的做法,徐悲鸿也懂了她的意思,但后来还是愤怒地指责她:

你没有做到尽太太的责任,所以,我对你也没有责任。

蒋碧微也狠狠地堵回去:

你说这种话,可能事先不曾考虑过,因为事实胜于雄辩,放弃家庭的是你,不是我。至于谈什么责任与义务的问题,我要说一句难听的话,除了我没有陪你睡觉以外,我觉得我没有任何失责之处。

在徐悲鸿和孙多慈发生感情的10年时间里,蒋碧微苦苦等待了七年,徐悲鸿不曾悔过,现在想要回头,蒋碧微却是心寒了透了,她的心,已转向张道藩了。

08

意识到与妻子的重修于好无法实现,他也想念起孙多慈来,但孙多慈的性格柔婉,她自然没有蒋碧微当年和徐悲鸿私奔的勇气。

在家人的逼迫下,以及王映霞的介绍下,答应了和许绍棣的来往。心爱之人已有男友,徐悲鸿的心无疑是十分悲痛的。后来刚好在长沙与躲避战乱的孙多慈一家相遇,他惊喜交加,多方照顾孙家人,但无奈,孙家父母始终不同意他们来往,只能保持师生的情谊。

徐悲鸿以为孙家介意他还有妻子,在朋友的建议下,他登报申明和蒋碧微脱离关系。

鄙人与蒋碧微女士已脱离同居关系,彼在社会上的一切事业概由其个人负责。

见报时,蒋碧微更觉徐悲鸿的对她的无情,夫妻这么多年的情分,竟然被他单方面的向社会宣布脱离关系,而且仅仅为同居关系。

而在这则报告出来之后,决定了他和孙多慈再无可能。待他再来孙家时,被孙家扫地出门,再也不许女儿和他有任何来往。

如此绝情之人,怎能放心把女儿叫给你?对待多年的妻子尚且如此,万一以后再遇到喜欢的人,又将如何对我女儿呢?

从此,徐悲鸿和孙多慈的惊世之恋真正断了线。

09

徐悲鸿无论是在作画还是在爱国上,都是值得称赞的,但在处理感情的事情上,不免太过草率幼稚了。

后来为了追求另一个女学生,他又再一次登报和蒋碧微正式脱离关系,害得他女儿徐静斐在信中都写到:

爸爸我要问您,为什么您每次追求一个女人,就要登报跟妈妈脱离一次关系?假如您还要追求10个女人,岂不是还要登10次报吗?

那女学生就是廖静文,这次的名字也是徐悲鸿帮取的,也许是人到中年了,在经历过和蒋碧微的吵闹以及和孙多慈的爱而不得之后,他只想要安稳的生活了,才帮其取名为静文。

刚相遇时,廖静文才19岁,他比她大28岁,两任跨越了年龄终于还是在一起了。为了他,她还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可谓是牺牲太多了。

1945年初,徐悲鸿提出离婚,而蒋碧微也很快就答应了,但提出了要徐悲鸿一百万元的现款,并且以后的每月收入,也要把一半分给她,作为儿女的抚养费。

即使条件在徐悲鸿和廖静文看来有点苛刻,但最后还是无奈地答应了,从此,两人28年的婚姻正式宣告结束。

次年,徐悲鸿与廖静文结婚,而蒋碧微却再也没有婚配过。

1953年,徐悲鸿去世,享年58岁,而蒋碧微在60岁时,张道藩离开她以后,一人在台湾孤独地度过晚年,于1978年逝世,享年79岁。

爱恨情仇也只留在了历史里。


微信号:deartime2012

微博:@带着蜗牛去私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徐悲鸿因为她而死
蒋碧薇接连失去2位亲人后,又收到丈夫徐悲鸿的来信:我爱上别人了
徐悲鸿和两任妻子的爱恨纠葛,蒋碧薇无奈做了别人21年情人
徐悲鸿为什么画100幅画给蒋碧薇?
往事如烟
徐悲鸿与前妻的“五角恋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