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微信支付宝们被“收编”,谁人欢笑谁人愁?
网联全面收编第三方支付机构

8月4日,央行支付结算司向有关金融机构下发《关于将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由直连模式迁移至网联平台处理的通知》,明确要求“自2018年6月30日起,支付机构受理的涉及银行账户的网络支付业务全部通过网联平台处理。”存在了多年的第三方支付“直连模式”即将走到尽头。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支付机构是否会受到影响?用户的资金安全是否会更有保障?

什么是“网联”?

网联全称“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清算平台”,旨在为支付宝、财付通等非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搭建一个共有的转接清算平台,并接受央行监管。这一模式国际范围内并无先例。有业内人士表示,网联的成立,极大地表现出监管部门加强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监管的决心。

而就在几日前,网联清算有限公司的股东明细也公诸于世,包括中国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财付通、支付宝、银联商务等在内的45家机构和公司签署的《网联清算有限公司设立协议书》被曝光。其中央行系成为当之无愧的第一大股东,包括央行清算总中心、上海清算所、黄金交易所等在内的央行下属7家单位占股比例达到37%。

作为第三方支付机构共有的转接清算平台,网联成立后对现有的第三方支付机构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过去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清算模式

目前大型的第三方支付公司都采用“银行直连”模式。以支付宝为例,通过在多家银行开设账户实现资金的跨行清算,绕开银联。对第三方支付机构来说,这样既可以省去银联收取的费用,又可以通过规模效应增强对银行的议价能力,逐步形成竞争壁垒。

这种清算模式被业内人员称为“反接”,是通过支付机构在各家银行同时开设账户实现的跨行清算,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清算。

也正是因为这一模式绕开了央行的清算系统,使得银行和央行无法辨别某项业务是否只是同行转账业务。增加了央行掌握具体交易信息与资金流向的难度,不利于金融监管、货币政策调节、反洗钱等工作的开展。

 备付金问题 

备付金也称之为“客户备付金”,是指第三方支付预收其客户的待付货币资金,存放在第三方支付牌照框架下的一个虚拟账户里面。

以财付通为例,本质上,我们存放在微信零钱中的钱并不在我们个人账户中,而是以该支付机构的名义存放在银行,当我们向好友转账时,也是由“财付通”这一支付机构向银行发起资金调拨指令。

备付金既不属于支付机构的自有财产,但也不同于客户本人的银行存款,不受《存款保险条例》的保护。理论上这类账户没有第三方存管机制的监管,无法提供和银行活期存款一样的信用背书,一旦机构“卷款跑路”,后果极其严重。截至2016年第三季度,267家支付机构吸收客户备付金合计超过4600亿元,在如此大体量的数据之下,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成为了央行必然的选择。

网联模式上线后个人在第三方支付虚拟账号里的余额都将统筹在央行集中管理的备付金中,个人资金的安全性将大大得到提高。 

 

“网联”与“银联”功能是否重复?

 第三方机构为何弃“银联”不用?

2002年由央行牵头,88家银行共同发起成立中国银联。银联旨在解决全国银行卡联网通用的问题,全国银行卡信息交换总中心和上海、广州、深圳等18个城市的“金卡”中心全部划归中国银联运营。

在过去的十几年中,“银联”实际上是支付清算市场上的唯一参与者,为何第三方支付机构从未考虑过接入银联进行清算呢?有数据显示,因第三方机构结算绕转银联,导致银联每年手续费损失约30亿元。

“收单—转接—清算”为银联的转接清算模式业务流程。业务中涉及的发卡机构、收单机构和转接清算平台,按照7:2:1的比例进行分成。除此之外,银联还向收单机构收取万分之二的品牌管理费。

如第三方支付机构选择接入“银联”进行清算,那么作为收单机构的第三方支付机构,则无法摆脱7:2:1的分成机制,大量利润将被银联赚取。而选择使用“银行直连”模式进行清算,则大大降低了手续费。2013年的调研数据显示,在线上支付业务中,非金融机构向银行支付的实际手续费率平均仅为0.1%左右,大大低于银联网络内0.3%~0.55%的价格水平。

 “银联”与第三方支付平台斗法

早在2012年,银联就对第三方支付机构发起过“攻击”,想要夺回线上支付清算这一“阵地”。当年12月,银联发布《关于规范与非金融支付机构银联卡业务合作的函》,要求成员银行对支付公司的开放接口进行治理,将银联卡业务上收至总行,实现银行卡“接口”服务的集中审批、统一接入和统一定价,并最终推动支付公司统一接入银联网络。

第三方支付机构对此并无任何反应。银联又紧接着在2013年4月、7月,发布《银行卡受理市场秩序规范约束与奖励机制实施细则》和《关于进一步规范非金融支付机构银联卡交易维护成员银行和银联权益的议案》。进一步要求第三方支付机构接入银联进行清算,并制定了罚款等规章。

7月5日,人民银行发布《银行卡收单业务管理办法》,其中第二十六条规定:“收单机构将交易信息直接发送发卡银行的,应当在发卡银行遵守与相关银行卡清算机构的协议约定下,与其签订合作协议,明确交易信息和资金安全、持卡人和商户权益保护等方面的权利、义务和违约责任。”

《管理办法》出台当日,某知名第三方支付企业发布微博“由于某些众所周知的原因,将停止线下所有POS业务”。至此,第三方支付试图在线下复制银行直连模式的努力暂告一段落。但在线上支付业务中直连模式得以发展壮大。

无论从过去银联与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斗法来看,还是从第三方支付机构已在实际意义上承担了最大线上支付清算功能这一现实来看,让第三方支付接入银联系统的想法基本不可能实现。但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线上业务进行监管的需求迫在眉睫,既然旧有机构无法满足这一需求,那么成立一个新的机构似乎是现阶段的唯一选择。

“网联”成立的影响

一:第三方支付机构首当其冲受到网联成立的影响。首先,第三方支付机构通过备付金获得的利息不复存在;其次,由于后台清算体系的变更,第三方机构对银行的议价地位下降。但同时,网联的成立使得一直笼罩在第三方支付机构头上的合规性问题得到解决,相信整个行业都会迎来良性发展的新契机。

二:对银行的影响。在过去“银行直连”的清算模式下,银行无法监控交易信息。网联成立后,银行与网联合作获取交易信息数据的可能性得到提高。有利于银行进行产品的开发。

三:对个人的影响。网联成立后所改变的只是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清算模式,用户对第三方支付服务的使用方法不会进行改变。除了资金更为安全,交易信息受到央行监控外,网联对个人没有任何影响。

实际上,在“无现金”社会概念大为推行、个人征信制度不断完善的现在,第三方支付机构在我国金融领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网联”的成立, 不但有利于国家监管、个人资金安全;也有利于防止数据垄断,通过多方数据,全面建立我国金融“征信”系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网联”的意义及可能影响
支付行业「大清洗」:所有线上支付要通过网联,支付宝、财付通分别占股9.61%
网联是什么?明年支付宝和微信支付还可以使用吗?
“网联”或年底推出 以后支付宝、微信支付将怎么玩儿?
确认:第三方支付银行通道被终结,只能希望“网联平台”这个坑小点!
网联平台上线,对行业和你我会有啥影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