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宝藏新疆展:王羲之时代的书迹和大唐仕女图
userphoto

2023.08.19 广东

关注

广州海事博物馆的《西出阳关——新疆文物精品展》最早是2019年国家博物馆的《万里同风——新疆文物精品展》,后来巡展改成了现在的名字,我2020年在南山博物馆又看了一次,展品基本上跟国博一样,但这个展我其实并没有详细地写过。三年后巡展到广州海事博物馆,当然已经缩水很多,但文书类展品基本上都是新的,一眨眼又已经展了三个多月,赶紧写一下免得大家错过。展品都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后面不再标注。

东晋,前凉王宗上太守啓

1964年吐鲁番哈拉和卓3号墓出土。前凉建兴三十六年(348)王宗写给高昌太守的文字。按形状可能是被用来做鞋垫之类的,因此得以保存下来。文字书写的年代正当王羲之盛年,西北或者还没被其书风影响到,书风近楷书。

唐,苻养寺葡萄园得酒帐

1960年吐鲁番阿斯塔那320号墓出土。记录了葡萄种植面积、储酒数量等数据。

唐,垂拱元年康义罗施等请过所案卷(a

1964年吐鲁番阿斯塔那29号墓出土。垂拱是武则天与李旦执政年号,垂拱元年是685年。此文书记录了来自粟特的商团在西州申请过所的情况,这些商胡“从西来,欲向东兴易”,并说到“请将家口入京”。用的是流畅的行书。

隋,重光元年汜法剂随葬衣物疏

1972年吐鲁番阿斯塔那151号墓出土。随葬衣物疏是战国后期出现的习俗,该风俗在高昌延续了近三百年。此疏中佛弟子等词语反映了佛教信仰的普及。重光是高昌君主曲伯雅的年号,重光元年即620年,也是隋仁寿二年和唐武德三年。

唐,开元四年《论语》郑氏注

1964年吐鲁番阿斯塔那27号墓出土。原件被剪裁为纸靴,这是其中一片,由高昌县学生贾忠礼抄写,所书小楷端正秀气。

隋,延昌廿六年墓志

1960年吐鲁番阿斯塔那326号墓出土。墓志主人是武将赵孟雍妻子张氏。延昌是高昌君主曲乾固年号,延昌廿六年(586)即隋开皇六年、陈朝至德四年。墓志的楷书犹有隶意。

南北朝,《菩萨善戒经》残卷

1965年吐鲁番英沙古城外佛塔内出土。1965110日,一位农民在吐鲁番市南郊英沙古城一座废弃的佛塔下层发现一个陶罐。罐内装着《三国志》残抄本二卷,还有《妙法莲花经》等佛经残卷、桦树皮汉字文书、梵文贝叶两片和回鹘文字木简25枚及其他文物。此是其中之一,可见南北朝经生体的特点。

南北朝,《大涅槃经》残卷

出处同上。此卷书风在隶与楷之间,蚕头燕尾的特征比较明显。

唐,焉耆文《弥勒会见记》剧本

1975年焉耆县锡克沁佛寺遗址出土。焉耆文是古代新疆吐鲁番、焉耆地区用中亚婆罗米斜体字母书写印欧语系语言的文字。该文书说明当时新疆地区的佛教也通过戏剧的形式传播。

唐,彩绘伏羲女娲麻布画

1966年吐鲁番阿斯塔那45号墓出土。这次的伏羲女娲图来了两件,都是见过的。

唐,彩绘伏羲女娲绢画(胡风)

1966年吐鲁番阿斯塔那42号墓出土。前面的是个复制俑。广州海事博物馆的布展我都不想再骂了。

南北朝,舍利盒

1976年柯坪县佛寺遗址出土。只画了简单的联珠纹,跟大谷光瑞探险队带回日本的那个龟兹乐舞图舍利盒(背景图案)没法比。

战国,虎纹圆金牌

1977年乌鲁木齐阿拉沟30号墓出土。

战国,对虎带形金饰

出处同上。

唐,彩绘泥塑武士俑

1972年吐鲁番阿斯塔那230号墓出土。这些色彩鲜艳的彩绘俑也经常借展。

唐,仪仗俑

1972年吐鲁番阿斯塔那187号墓出土。

唐,彩绘骑马武士俑

1964年吐鲁番阿斯塔那29号墓出土。头上戴的是兜鍪,即防护头盔,秦汉以前称胄。

唐,彩绘驼夫俑

1973年吐鲁番阿斯塔那206号墓出土。胡人形象,头戴白毡尖顶帽,身穿绿色祫袍,胸前左侧衣角外翻。

东晋,彩绘木马

1964年吐鲁番阿斯塔那22号墓出土。

汉,动物纹毛裙残片

1984年洛浦县山普拉1号墓出土。也多亏新疆的干燥气候,才能连汉代的纺织物都保存下来。

隋,胡王

1967年吐鲁番阿斯塔那18号墓出土。

唐,小团花和联珠猪头纹锦覆面

1969年吐鲁番阿斯塔那138号墓出土。

唐,对鸭纹锦覆面

1967年吐鲁番阿斯塔那92号墓出土。

唐,彩绘木碗

1972年吐鲁番阿斯塔那103号墓出土。

汉,玻璃项链;唐,骨雕小狮

1984年洛浦县山普拉墓地37号墓出土;洛浦县阿克斯比尔古城采集。

唐,料珠;东汉,串珠项链

1964年阜康西泉子新队征集;1959年民丰县尼雅遗址出土。

元,景教徒墓碑

1953年霍城县阿力麻里古城采集。阿力麻里处于丝绸之路东西交通要道上,是景教活动中心之一。十字架两边所刻是叙利亚文。

唐,蝶形、菊花式、四棱形糕点

1972年吐鲁番阿斯塔那187号墓出土。

东汉,栽绒毯

1959年民丰尼雅遗址出土。

北朝,绿地对鸟对羊灯树纹锦

1973年吐鲁番阿斯塔那151号墓出土。

北朝,夔纹锦

1967年吐鲁番阿斯塔那88号墓出土。纹样以变体夔龙为骨架,弯曲处填以双角兽或独角兽。

北朝,对羊纹锦覆面

1972年吐鲁番阿斯塔那170号墓出土。

南北朝,树纹锦

1972年吐鲁番阿斯塔那170号墓出土。

东汉,延年益寿大宜子孙锦鸡鸣枕

1959年民丰县尼雅432号墓出土。其主人是鄯善国贵族,两端是两只公鸡头,中间枕部是两鸡共用的鸡身。鸡鸣枕是受汉族丧葬影响的产物。

唐,联珠对鸟纹锦

1966年吐鲁番阿斯塔那70号墓出土。

唐,对鸟对兽字锦

1967年吐鲁番阿斯塔那92号墓出土。

汉,梳镜袋

1984年洛浦山普拉2号墓出土。对折使用,一边放梳子,一边放镜子。

唐,铜眼罩

1973年吐鲁番阿斯塔那227号墓出土。这种眼罩有抵御风沙和预防雪盲症的作用。据《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玄奘在高昌国就获国王赠送这样的眼罩。

唐,蓝色如意鞋

1968年吐鲁番阿斯塔那104号墓出土。鞋面为蓝色丝绢。

唐,麻鞋

1964年吐鲁番阿斯塔那37号墓出土。

唐,彩绘高髻侍女立俑

吐鲁番阿斯塔那229号墓出土。

唐,彩绘泥塑跪坐女俑

1964年吐鲁番阿斯塔那29号墓出土。

唐,海蓝地宝相花纹锦

1972年吐鲁番阿斯塔那188号墓出土。

唐,几何纹锦

吐鲁番阿斯塔那309号墓出土。

-晋,彩绘木棺

1998年楼兰古城北墓葬出土。这件在国博见过,广州海事博物馆这样摆放,另一头的蟾蜍图案完全看不到。

唐,泥塑男供养人头像

1957年焉耆锡克沁寺院遗址出土。继承了犍陀罗艺术的写实传统。

唐,泥塑菩萨头像

出处同上。

汉晋,天宫伎乐图(复制品局部)

展览中还有许多克孜尔石窟的壁画,但都是临摹复制品,就不多看了。

唐,彩绘双人仕女图

吐鲁番阿斯塔那187号墓出土的绢画,曾在苏州博物馆的画屏展见过,这次连展牌都没有,看着应该是原件。其实就是为这件唐画,也值得多跑一次广州海事博物馆。

这个展虽然巡展多时,但这些展品随便拿出来,都足以秒杀广州同期的其他展(同样巡展多时的叙利亚展除外),所以大家真的不要错过。今年6月,国家博物馆又有一个全新的《交融汇聚——新疆精品历史文物展》,足见新疆出土文物之多,不知道以后会不会也巡展。

●《西出阳关——新疆文物精品展》
展期:2023429—1029
地点:广州海事博物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域文明》(23)新疆古代俑像(下)
新疆自治区博物馆之“西域历史的记忆
西域最神采:九州铜人分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造像
千年前的新疆美妆博主长什么样?
千古探秘--考古和发现展(三)DM
博旅(40)国博“万里同风”新疆文物精品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