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学语文知识手册

1.基础拾贝。

2.学生范文。

【基础拾贝】

【基础知识食谱大全】

(一)拼音

(二)汉字

(三)近反义词

(四)成语

(五)关联词

(六)修改病句

(七)句子变换

(八)修辞手法

一、拼音

、整体认读音节(16个)

zhi  chi  shi  ri  zi  ci  si  yi  wu  yu  ye  yue  yin  ying  yuan  yun

注:抓住这样编排的内在规律进行识记。

、声调的分类及标法

1、声调的分类

普通话主有四种声调,简称四声。

名称              调号              举例

阴平(一声)       ˉ               妈:mā

阳平(二声)       ˊ               麻:má

上声(三声)       ˇ               马:

去声(四声)       ˋ               骂:mà

2、声调的标法

⑴声调只能标在章节中的元音上,即:aoeiuü

⑵标调规则:先标aoe,再标iuü。若遇iu和ui,标在尾巴上。

注:轻声不标调号。

三、隔间符号(’)的用法

当“aoe”既做音节开头又连接在其他音节后面时,在aoe之前就用隔音符号()把容易误读的音节隔开。如:dī’àn(堤岸)。注意隔音符号应放在两个音节之间的正上方。

四、变调

1、上声变调 

A.两个上声相连,第一个变为阳平。如:管理(变调为“ˊˇ”)。

B.三个上声相连,前两个变为阳平。如:管理者(变调为“ˊˊˇ”)。

C.一句话都是上声,先分成词,再按上述方法变调去读。如:请你|把|雨伞|给我(变调为“D. ˊˇˇˊˇˊˇ”)。

2、“一”的变调

①念数时,“一”念本调,如第一、八十一。

yì duī   shí   

②在阴平、阳平、上声前,“一”念去声,如一堆、 一时、一 笔等。

yí dìng   bàn

③在去声前,“一”念阳平,如一 定、一 半等。

                               yi

④在重叠词中,“一”念轻声,如看一看。

3、“七”和“八”的变调。

qígè  básuì  bámiàn

“七”和“八”在去声前都读阳平,如七个、八岁、 八 面玲珑等等。

4、“不”的变调。

búgòu  búqù

①在去声前,“不”读阳平,如不够, 不去等。

bu      bu

②夹在词语中间时,“不”念轻声,如数不清、看不见等等。

 

5、“啊”的变音规律见下表:

前字的韵母或韵尾

“啊”的发音和写法

aoeiü

a→ ia(ya)呀

uaoou

a→ ua(wa)哇

-n

a→ na

-ng

a→ nga

 

五、轻声

轻声常在以下情况中出现:

⑴重叠式名词的后一个音节读轻声,如妈,星,娃等。

⑵重叠式动词的后一个音节读轻声,如看、走、问一等。

⑶肯定、否定相叠的动词或形容词,后边两个音节念轻声,如行不行、好不好等。

⑷趋向动词念轻声,如跑出来、爬进去等。

⑸方位词念轻声,如床、公园等。

⑹名词后面的“子、儿、头、巴”等念轻声,如儿、孙、石、尾等。

⑺部分代词、副词的后缀读轻声,如他、这、那等。

⑻助词“的、地、得、了、着、吗、吧、呀、哇、啦”一般都读轻声,如好、吃、看、好等。

⑼人们语文中习惯读轻声的一些双音词,如大、灯、本、葡、骆、朋、耳等。

六、儿化

带儿化韵的音节一般用两个汉字来表示。如:zhèr写作这儿”。

儿化的作用主要有:

①区别词性。如:盖(动词)→盖儿(名词)。

②区别词义。如:信(信件)→信儿(消息)。

③表示亲切或喜爱的感情色彩。如:小曲儿、大婶儿。

④表示细、小、轻、微的性状。如:小鱼儿、小口儿。

七、停顿

停顿:停顿是指说话、朗读时,段落、语句间和后面所出现的间歇。

如“我看见他笑了”这句话,若想说“他”笑了,就要在“我”后稍停顿一下;若想说“我”笑了,就应在“他”后稍作停顿。

八、大写规则

大写规则:

①每句话开头或每行诗开头的第一个要大写。

②姓的第一个字母和名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

③专有名词的第一个字母要大写。

④地名中的专名和通名分写,每一部分的第一个字母都要大写

⑤书刊名称、文章标题、商标和商店的名字一般每个字母都大写。

 

二、汉字 

汉字:掌握古代的造字六法

 

属于“独体造字法”。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

猜猜这是什么字?

 

 

    属于“独体造字法”。与象形的主要分别,是指事字含有绘画较抽像中的东西。

  例如:刃、凶、上、下、三

 

 

    属于“合体造字法”。会意字由两个或多个独体字组成,以所组成的字形或字义,合并起来,表达此字的意思。

  例如:酒、解 、鸣 、涉

 

 

    属于“合体造字法”。形声字由两部份组成:形旁(又称“义符”)和声旁(又称“音符”)。形旁是指示字的意思或类属,声旁则表示字的相同或相近发音。

  例如:樱 篮 

 

    假借就是同音替代。口语里有的词,没有相应的文字对应。于是就找一个和它发音相同的同音字来表示他的含义。 

    例如:自

 

    属于“用字法”。不同地区因为发音有不同,地域上的隔阂,以至对同样的事物会有不同的称呼。当这两个字是用来表达相同的东西,词义一样时,它们会有相同的部首或部件。

 

三、近义词、反义词

近义词

近义词的意思基本相同,但又有细微差别,用法也各有不同。确定近义词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1.从有共同词素的词语中找。许多近义词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它们中间往往有一个相同的词素。如:赞扬、表扬、颂扬。这些近义词中共同的词素,决定了它们的基本意义是一致的;而不同的词素,又体现了它们词义的差异。因此,同学们在找一个词的近义词时,可以抓住这个词中表示基本意义的词素,并用它来组词,然后找出近义词。再如找“疲劳”的近义词,可抓住词素“疲”来组词:疲倦、疲乏、疲惫,这三个词都是“疲劳”的近义词。

2.从词的意义上去找。即先弄清这个词的意思,然后想一想和它意思相同或相近的词。如找“轻视”的近义词,先弄清“轻视”是看不起的意思。然后想一想还有哪些词与“看不起”相同或相近?“轻蔑”、“蔑视”和“轻视”相近,那么这两个词就是“轻视”的近义词。

辨析近义词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从词语的感情色彩上辨析。如:“顽强”与“顽固”,前者表示赞许,后者则表示贬义。

2.从语意轻重上进行辨析。如:“破坏”与“摧毁”,前者程度轻,后者程度重。

3.从搭配词语的不同进行辨析。如:“沉重”与“繁重”,都有分量重的意思,但“沉重”指精神或思想负担重,而“繁重”则指工作、任务、学习的分量重。

4.还可以从其他方面辨析。如“讨饭”是口头语,“乞丐”则是书面语。

 

反义词

考虑一个词的反义词的时候,首先要弄清这个词的意思,然后再找与它相对或相反的词。

1.抓词素的反义。如:“前进”,同学们可以分别找出它每个词素的反义词素,即“前”的反义是“后”、“进”的反义是“退”,因此,“前进”的反义词是“后退”。

2.对原词加以否定,然后找反义词。如:“生疏”,同学们对它加以否定就是“不生疏”。表示“不生疏”的词就是“熟悉”,因此,“生疏”的反义词是“熟悉”。

3.从词的意义去找。词按性质又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等。一对反义词的词性必须是相同的。如“黑暗”是形容词,它的反义词也应是形容词“光明”,如果用“亮光”就不对了,因为“亮光”是名词。

4.从具体语境中找反义词。有些词不止一个反义词,如“老”的反义词就有“少”、“幼”、“嫩”、“新”……因此,这类词就不能用简单否定的方法去找它的反义词,而要结合具体语言环境来确定反义词。

 

同学们在确定反义词的时候,还要注意以下问题:

①反义词一定是反映同一意义范围里的词。如:“早”和“晚”都表示时间,“黑”和“白”都表示颜色,“赞成”和“反对”都表示态度等。

②词与词组不能构成反义词。如:“好”与“不好”尽管它们的意义相反,但“好”是个词,而“不好”是个词组,所以不能构成反义词。

③并不是所有的词都有反义词。如“电灯”、“钢笔”的反义词是什么?没有。对这些词,当然也无需找它们的反义词。

 

两字近、反义词:

安全(平安)[危险] 海洋(大海)[大陆] 任意(任性)[约束] 摆脱(解脱)[陷入]

罕见(少见)[常见] 保护(保卫)[破坏] 华丽(华美)[朴素] 深刻(深切)[肤浅]

抱怨(埋怨)[感激] 机智(机敏)[迟钝] 首先(第一)[最后] 鄙视(轻视)[重视]

寂静(沉寂)[喧哗] 抬头(昂首)[低头] 暴躁(急躁)[温和] 渐渐(逐渐)[顿时]

偷偷(悄悄)[公开] 表扬(赞扬)[批评] 狡猾(刁滑)[老实] 温和(温柔)[粗暴]

 

三字近、反义词:

黑沉沉(黑洞洞)[亮堂堂] 笑眯眯(笑盈盈)[哭啼啼] 乐滋滋(喜滋滋)[悲切切]

亮晶晶(亮光光)[黑乎乎] 慢吞吞(慢腾腾)[急匆匆] 瞧不起(看不起)[瞧得起]

黑黝黝(黑油油)[白花花] 没出息(不成器)[有出息] 软绵绵(软乎乎)[硬梆梆]

暗沉沉(阴沉沉)[明朗朗] 凉丝丝(冷飕飕)[热乎乎] 乱哄哄(乱纷纷)[静悄悄]

毛茸茸(毛烘烘)[光秃秃] 乱蓬蓬(乱糟糟)[齐刷刷] 雄纠纠(气昂昂)[灰溜溜]

 

四字近、反义词:

出类拔萃(超群绝伦)、[碌碌无为] 半途而废(浅尝辄止)、[持之以恒]

半信半疑(将信将疑)、[深信不疑] 叫苦连天(叫苦不迭)、[喜不自胜]

四通八达(畅通无阻)、[死路一条] 司空见惯(见惯不惊)、[绝无仅有]

左右逢源(得心应手)、[四面楚歌] 左顾右盼(东张西望)、[目不斜视]

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拒人千里] 打抱不平(拔刀相助)、[明哲保身]

 

四、成语

成语归类

一、描写人的品质:  

平易近人   宽宏大度     冰清玉洁     持之以恒     锲而不舍             

 临危不俱     光明磊落     不屈不挠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二、描写人的智慧: 

料事如神     足智多谋     融会贯通     学贯中西     博古通今       

出类拔萃     博大精深     集思广益     举一反三
三、描写人物仪态、风貌: 

憨态可掬     文质彬彬     风度翩翩     相貌堂堂     落落大方      

斗志昂扬     意气风发     威风凛凛     容光焕发     神采奕奕
四、描写人物神情、情绪:  

悠然自得     眉飞色舞   喜笑颜开   神采奕奕   欣喜若狂   

呆若木鸡     喜出望外    垂头丧气    无动于衷    勃然大怒
五、描写人的口才: 

能说会道     巧舌如簧     能言善辩     滔滔不绝     伶牙俐齿   

出口成章     语惊四座     娓娓而谈     妙语连珠     口若悬河
六、来自历史故事的成语  

三顾茅庐     铁杵成针     望梅止渴     完璧归赵     四面楚歌   

负荆请罪     精忠报国     手不释卷     悬梁刺股     凿壁偷光
描写人物动作:  

走马观花     欢呼雀跃     扶老携幼     手舞足蹈     促膝谈心       

奔走相告     跋山涉水     前赴后继     张牙舞爪
描写人间情谊:  

恩重如山     深情厚谊     手足情深     形影不离     血浓于水  

志同道合     风雨同舟     赤诚相待     肝胆相照     生死相依
说明知事晓理方面  

循序渐进     日积月累     温故知新     勤能补拙     笨鸟先飞       

学无止境     学海无涯     滴水穿石     发奋图强     开卷有益
十、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  

自相矛盾     滥竽充数     画龙点睛     刻舟求剑     守株待兔     

叶公好龙     亡羊补牢     画蛇添足     掩耳盗铃     买椟还珠
十一描写事物的气势、气氛:         

无懈可击     锐不可当     雷厉风行     震耳欲聋     惊心动魄  

铺天盖地     势如破竹     气贯长虹     万马奔腾     如履平地
十二形容四季特点  

春寒料峭     春意盎然     春暖花开     满园春色     春华秋实
春风化雨     骄阳似火     暑气蒸人     烈日炎炎     秋风送爽  

秋高气爽     秋色宜人     冰天雪地     寒气袭人     寒冬腊月
十三、形容繁荣兴盛景象 

济济一堂     热火朝天     门庭若市     万人空巷     座无虚席
高朋满座     如火如荼     蒸蒸日上     欣欣向荣     川流不息
十四描写美的景和物:
 美不胜收     蔚为壮观     富丽堂皇     金碧辉煌     玉宇琼楼
 美妙绝伦     巧夺天工     锦上添花     粉妆玉砌     别有洞天
十五、描写山水美景:
 锦绣河山     高耸入云     水天一色     波光粼粼     湖光山色
 重峦叠嶂     山明水秀     高山流水     白练腾空     烟波浩渺
十六、描写花草树木:
 繁花似锦     绿草如茵     郁郁葱葱     古树参天     万木争荣
 百花齐放     花团锦簇     万紫千红     桃红柳绿     绿树成荫
十七、描写日月风云:
 大雨如注     滂沱大雨     银装素裹     皓月千里     晨光熹微

云雾迷蒙     风清月朗     春风化雨     暴风骤雨     风驰电掣
十八带有近义词的成语:
兴国安邦     翻山越岭     百依百顺     背井离乡     长吁短叹
道听途说     丢盔弃甲     调兵遣将     甜言蜜语     眼疾手快
十九、带有反义词的成语:
 东倒西歪     南辕北辙     前赴后继     前俯后继     左推右挡
承前启后     舍近求远     扬长避短     弃旧图新     优胜劣汰
二十、   AABB式:
鬼鬼祟祟     熙熙攘攘     战战兢兢     兢兢业业     沸沸扬扬
林林总总     支支吾吾     吞吞吐吐     浩浩荡荡     影影绰绰
二十一AABC式:
芸芸众生     咄咄逼人     头头是道     津津有味     津津乐道

奄奄一息     念念不忘     空空如也     源源不绝     姗姗来迟
二十二十二生肖成语:
胆小如鼠     对牛弹琴     杀鸡吓猴     如狼似虎     守株待兔
狗急跳墙     叶公好龙     画蛇添足     呆若木鸡     人仰马翻
顺手牵羊     人怕出名猪怕壮
   

五、关联词

关联词分类

常见的关联句有七种类型,每类关联句有它们自己常用的关联词语。

1.因果关系:前后两个分句之间存在着原因和结果的关系

 

如:灰太狼回到家时对红太狼抱怨结果得来一个平底锅。

既然我把那么深厚的感情灌注在我的歌声里,那么我就能唱好。

 

2.递进关系:后一分句表示的意思,较前一分句的意思更进一层

 

如:小悠开始想家,并且一天比一天迫切。

小悠不但不生我的气,反而跟我亲热起来了。

3.并列关系:表示两个或几个分句,分别记叙有关联的两个或几个方面,或同一事情的两个或几个方面。

 

如:1.小悠的脸色非常苍白,两只眼也跟寻常不一样。

2.小悠一边穿着衣服,一边想着今天早上吃什么。

3.我妈妈又胖又瘦又高又矮。

4.条件关系:前一部分提出一个条件,后一部分说明在这个条件下产生的结果。

 

如: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5.转折关系:后一分句(正句)表述的意思同前一分句(偏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

 

如:战争之中,有时候我们会失去信念,有时候我们的盟友会背叛我们,但是我们绝不会放弃地球和地球上的人类。

你们可以崇拜我但是不可以爱上我。

6.假设关系:前一分句提出一个假设的原因或情况,后一分句说由于这个假设的原因所产生的结果。

 

如:要是丧失了信心,就失去了前进的动力。

如果小悠答应按时还书,我就把书借给你。

7.选择关系:分句表示事物存在着多种可能的情况,其中至少有一种情况存在,或者需要选择或取舍。

 

如:小悠来到林中草地,无忧无虑地嬉戏,或是心旷神怡地赏月。 

与其跪着生,不如站着死! 

 

六、修改病句

修改病句,先要找出病因,然后再着手修改。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
 (1)成份残缺。即句子不完整。

   如:读了《革命烈士诗二首》后,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是谁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呢?没说出来。
 (2)搭配不当。即句子的主要成份之间,附加成份和主要成份之间搭配不当。
   如:春天的苏州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把这个句子简缩后就可看出,苏州是季节,显然不通。只要改成苏州的春天是一年中最美丽的季节,就通顺了。

(3)前后矛盾。一句话必须合乎事理不能自相矛盾。
   如:我的回家作业基本上全部做完了。回家作业要么是基本上做完(还有少量没做),要么是全部做完(一点儿都没有剩下)。又说是基本上,又说是全部显然是矛盾的,两种说法只能保留一种。

(4)重复罗嗦。有些句子形容词用得过多,意思重复,甚至改变了原意。把句子多余的词语删去,句子就明白简洁了。
  如:我一定要改正不好的缺点。缺点当然是不好的,把不好的删去句子就简洁了。

(5)不合逻辑。
  如:商店的货架上摆满了葡萄、苹果、梨和水果。因为水果包括了葡萄、苹果、梨等,不能平列一起,所以应该把水果删去。

(6)词序不对。即句子里的词语排列的先后不合适。
  如:他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艰巨任务。调整为他一次又一次完成了艰巨任务。

(7)形容不当。
  如:王老师讲完故事,教室里响起排山倒海的掌声。教室里不可能出现排山倒海的掌声,形容不当,可改为热烈的掌声。

七、句子变换——看我七十二变

1、陈述句与被(把)字句的改写

把陈述句改成被字句,就是将句中表示接受动作的词调到句首,另上“被”就成了被字句。将陈述句改成把字句,就是将句中表示动作的对象移到表示动作的词前面,加上“把”即成把字句。在变换句式时必须保持原句的意思。

2、陈述句与反问句的改写

陈述句指说明意见、叙述事实的句子。反问句是指用疑问句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的句子。将反问句改成陈述句,需要把句中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词改成否定或肯定的词,再将原句中的问号改成句号,并去掉“难道……吗”和“怎么……呢”语气助词。同样,也可以把陈述句改写成反问句,首先把句中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词改成表示否定或肯定的词,再将原句中的句号改成问号。为了加强语气,一般拉圾箱都要加上“难道”、“怎么”等语气助词。   

3、肯定句改写成否定句:

    表达一个肯定的意思,也可以采用否定句式,例如,“人人都都遵守课堂纪律。”可以改写成“没有一个人不遵守课堂纪律。”改写后句子的肯定语气要比原来的句子更强。改写时要注意:双重否定是表示进一步的肯定,所以必须用上两个表示否定的词,也就是“否定+否定=肯定”。如果只用一个否定的词,句子意思就完全相反了。  

4、直接引语与间接引语的改写:

    我们在写话或写作中,有时需要直接引用别人的对话,有时需要转述。例如: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子里什么也没有看见。”这是直接叙述的句子。如果要改成转述的句子,就可以改成“雨来摇摇头说,他在屋子里什么也没有看见。”

改写时应注意三点:一是改换人称,将对话中表示“谁”的人称代词改成“他”或“他们”是必动标点,将冒号改成逗号,双引号去掉是适当地调整词语,使句子通顺。

5改变名中词语的顺序:

例如“宝塔在夜色中显得更加雄伟。”可改写成“在夜色中,宝塔山显得更加雄伟。”两句都讲宝塔山雄伟。“在夜色中”作为一个附带成分起修饰作用。虽然句式改变了,但作用仍是相同的

八、修辞手法

 

定义 

两种不同程度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 

 

⑴明喻。本体+喻体+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宛如、像……一样、仿佛…… 似的,恰似,等连接)。

如:叶子出水很高,像婷婷的舞女的裙。

⑵暗喻。本体+喻体+比喻词(是、成了、变成) 

如:小兴安岭是一座天然的宝库。

 

⑶借喻。喻体。

如:最可恨那些 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博喻。本体+喻体(2个或2个以上)。

如:一只巨大的白丁香把花开在了屋顶灰色的瓦楞上,如雪,如玉,如飞溅的浪花。

 

比喻的作用 

⑴生动形象 

⑵通俗易懂 

 

 

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

她的性格很像母亲。 ——同类相比。

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表示猜测。

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仿佛置身于天真烂漫的少年时代。 ——表示想象。

在我们班有很多乐于助人的人,像杨乐、李明等。    ——表示举例。

 

定义

把甲物当成乙物。 

 

分类

⑴拟人。 物

作用:生动形象

 

1.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春》 朱自清。

 

2.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 杜甫

 

3.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春》 朱自清

 

 

 ⑵拟物 

1.在群众的呼喝声中,那个恶霸夹着尾巴逃跑了。

 


2.她们看见不远的地方,那宽厚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荷花淀》孙犁)

 

作用

生动形象,启发读者想像。

 

 

比喻和比拟的区别

比喻 重在“喻”喻体一定出现。

比拟 重在“拟”拟体一定不出现。

 

 

定义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着意扩大或缩小。 

种类 

⑴扩大夸张。故意把事物说的“大、多、高、深、强”等的夸张形式。

例如: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⑵缩小夸张。故意把客观事实说的“小、少、低、浅、弱”等的夸张手法。 

例如:乌蒙磅礴走泥丸

 

⑶超前夸张。故意把客观事物说的超前。 

例如,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翠绿的麦田,就都嗅出白面包子的香气来了。

 

 

定义

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类似、语气一致、意义相关或相同的句子。 

作用:

增强气势,利于表达强烈的感情。 

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 

 

定义

突出某个意思,强调某种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 

作用

加强语气,增加气势。

1.连续反复。

例句:山谷回音,他刚离去,他刚离去。 

2.间隔反复。 

例句:好像失了三省,党国倒愈像一个国,失了东三省谁也不响,党国倒愈像一个国。 

 

定义

字数相等,结构形式相同或基本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

作用

整齐匀称,节奏感强。 

 

 

定义

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然后自己回答。 

作用

引起注意,启发读者思考。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 

 

日积月累 

古诗中的设问句: 

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水向东流。

2.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

3.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4.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5.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6.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定义

只问不答。  

作用

加强语气,发人深思,增强说服力。  

难道没有该责备的地方么? 

九、标点符号

一、

出勤率很高的符号。

A.用于陈述句的末尾。

B.用于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

没有意外,早已注定。 A

请您稍等片刻。 B

二、

A.用于疑问句的末尾。

B.用于反问句的末尾。

你为什么不退出呢? A

你难道还不明白我的心思吗? B

三、

A.用于感叹句的末尾。

B.用于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

C.用于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

昨天是历史,明天是个谜团!而今天则是上苍的馈赠。A 

我哪里比不上他呢! C

停止喧哗! B

四、

A.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

B.句子内部动词与宾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

C.句子内部状语后边如需停顿,用逗号。

D.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要用分号外,都要用逗号。

1.退出,不退出。做面条,不做面条。 D

2.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 A

3.应该看到,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的精力。B 

4.对于《功夫熊猫》,我们并不陌生。 C

五、

用于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也许它可以的,如果你愿意引导它、滋养它、相信它。

六、

用于复句内部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

语言,人们用来抒情达意;文字,人们用来记言记事。

七、

A.提起下文。

B.总结上文。

1.《功夫熊猫》出品时间:20115月。  A

2.猴王猴拳出神入化,灵鹤有着必杀绝技,俏小龙动作敏捷:他们真是太厉害了!B

八、

A.行文中直接引用。

B.着重论述的对象。

C.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D.引号里面还要用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1.“满招损,谦受益”这句格言,流传到今天至少有两千年了。 A

2.他站起来问:“老师,‘有条不紊’是什么意思?” D

3.古人对于写文章有个基本要求,叫做“有物有序”。“有物”就是要有内容,“有序”就是要有条理。B 

4.这样的“聪明人”还是少一点好。 C

九、

A.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用破折号标明。

B.话题突然转变,用破折号标明。

C.声音延长,象声词后用破折号。

1.我私家汤秘密食材就是——什么都不加。A 

2.“呜——”火车开动了。 C

3.“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张强对刚刚进门的小王说。 B

十、

A.引文的省略。

B.列举的省略。

C.说话断断续续。

D.用于语义的省略

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A

   在广州的花市上,牡丹、吊钟、水仙、梅花、菊花、山茶、墨兰……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挤到一起啦!B 

   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D

   “我……对不起……大家,我……没有……完成……任务。” C

十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5年最新苏教版语文小升初复习资料
近义词 反义词 作文好词好句,孩子记下,9年不买辅导书!
六年级语文阅读训练点及训练策略
《小学语文总复习》 www.wenku1.com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试题 期末测试卷(基础5)(含答案)部编版
《语文园地三》教学设计2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