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式太极拳故乡陈家沟的故事

 

     想象中,太极拳的发祥地应该与众不同:神秘、浪漫……可眼前的陈家沟与普通的中原乡村无异。一样的村庄布局、一样的房屋结构、一样的玉米地和棉花田,就连空气中的味道和老乡脸上的表情都让我感觉似曾相识。但我知道,在全世界痴迷太极拳的爱好者眼里,陈家沟充满了魔力,他们不远千里、万里来到这个武林圣地,顶礼膜拜,只是希望获得太极拳的点滴玄妙。

  

  陈长兴与杨露禅师徒二人练太极推手的雕塑。

  

  陈氏十八世陈照丕的陵园。陈照丕在北京立擂的故事,至今还在陈家沟流传。

  

  陈家沟村外景

  

  拳师陈立法在自架家院中表演陈氏太极枪。

  ■陈卜创业,常阳村改称陈家沟

  2003年8月下旬,秋老虎如约而至,记者也踏上了探秘太极拳的传奇之旅。许多人知道太极拳发源于陈家沟,但知道陈家沟在温县的不多。从郑州出发,沿高速公路向西,到巩义下路,过黄河便是温县了。陈家沟村就在温县县城东面5公里的青风岭上。

  "35摄氏度以上的气温,走在玉米地里,你才能体会什么叫'密不透风'。"陪同记者采访的温县文化馆馆长严双军说。这时,我们一行4人正穿行在陈家沟村北面的青纱帐里,为的是找到陈氏祖先陈卜的墓碑。雨后的高温天气本来就令人难耐,何况是在这种环境里!衣服早已溻湿了,却还感觉出不来汗,软而锋利的玉米叶子也像是练过太极功夫,你稍一疏忽,它就会趁机在你的胳膊上划一下。更可恶的是寄生在玉米叶上的密密麻麻的小虫,随着枝叶的摇晃,它们随时会将家安在你的身上……"这样的天气,正是长庄稼的时候,你站那儿不动,甚至能听见植物生长的声音!"严馆长说得不假,但这时听起来更像一种自我安慰。

  如今的陈家沟村有500余户,2000多口人,百分之七八十姓陈,他们的共同祖先就是陈卜。陈家沟的陈氏,源出山西,至今村里还流传着"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的说法。祖先源出山西洪洞的家族在中原实在是太多了,据说小脚指甲是两瓣的人祖先都是从山西大槐树下来的,不知这种说法可不可靠。据《陈氏家谱》上说,元末明初的时候,朱元璋的军队攻打河南怀庆府,遭到元将铁木耳的极力抵抗,战斗异常激烈。由于死伤惨重,朱元璋迁怒于当地百姓。攻下怀庆府后,他下令屠城,三"洗"怀庆。

  据传当年明兵杀人很有办法,每"洗"完一处地方,便于村中十字路口放置衣物钱粮,如发现有人拾取,就知道此地没"洗"干净,即再派兵搜寻……可怜怀庆一府八县,原住民几乎被赶尽杀绝!尽管如此,朱元璋仍对此地耿耿于怀,之后还对怀庆府实施了"原有赋额而三倍之"的特殊政策。读到这段历史,不由得思想发了岔--在中国封建时代的历次战乱中,被赶尽杀绝的何止一个小小怀庆府?

  从洪武初年开始,明朝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休养生息的政策,并在山西洪洞县设立移民机构,3次大规模将附近居民迁往因战乱而人烟稀少的中原地区。今天,我们通过考察可以发现,这些移民并非都是洪洞县人,他们只是被集合到这里的大槐树下出发罢了,所以,中原人所谓"祖籍山西洪洞大槐树"的说法只是一种粗略的表达。陈家沟的陈氏一族就是洪武5年(公元1372年)在陈卜的带领下从山西泽州郡(今晋城市)移民到温县的。

  这陈卜为人忠厚,又精通陈家祖传的一百单八势通臂长拳,长途跋涉中,他扶危济困,深得大家尊重,渐渐成了这支移民队伍的首领。他们最初落脚的村庄在今天温县的北冷乡,名字就叫陈卜村。数百年后的今天,陈卜村仍沿袭着这个称谓,可见当年陈卜的影响之大。其实陈卜一家在那里只住了两年,就因为地势低洼、土地盐碱,搬到了今天陈家沟所在的青风岭上。这青风岭上原有一寺一村,寺叫常阳寺,村因寺名,叫常阳村。

  陈卜举族迁到常阳村后,发现附近土匪常来这里骚扰。仗着祖传的武艺,陈卜率领本族子弟和村中少壮百余人潜入青风岭深处,捣毁了土匪的老窝,从此陈卜在附近的十里八乡有了名气。天长日久,随着常阳村姓陈的越来越多,声望越来越大,加之村里有条深沟,这里慢慢地就被叫做了陈家沟。

  在陈家沟村不大的范围里,考察太极拳的渊源,你会发现这是一段完整的历史。在村北一片长势茂盛的玉米地里,坐落着陈家的祖坟,作为源头的陈卜的墓冢保存完好,雕饰朴拙的墓碑印证了当年陈氏一族迁居这里的历史,和陈氏太极拳相关的许多重要人物都能在这里找到。

  ■仕途不顺,陈王廷创立太极拳

  在《陈氏家谱》中,陈卜被奉为一世祖,但他并不是太极拳的创始人。明万历中期,陈卜的9世孙陈王廷采众家之长,创编太极拳,成为一代武林泰斗。陈王廷是公认的太极拳鼻祖。(图1)

  按照《陈氏家谱》的描述,陈王廷天资聪慧,自幼勤奋好学,白天练武功,晚上学文化。他不仅深得家传武艺,而且熟读诸子百家,是个文武双全的人才。因他生得面红庄重,蓄有美髯,又骑一匹枣红马,惯使春秋大刀,江湖上人送绰号"二关公"。据传年轻时陈王廷曾到山东一带走镖,当地匪寇无不闻风丧胆。

  明朝末年,陈王廷以武秀才的身份参加乡试考武举。校场上,他张弓满月,一马三箭,三马九箭,射了个"凤夺巢"。所谓"凤夺巢",就是第一箭射中靶心后,第二箭从靶心挤出第一箭,第三箭又挤出第二箭,像鸟儿夺巢一样。陈王廷的高超武艺博得了满堂喝彩,但负责擂鼓报靶的鼓吏因受人贿赂,只擂了3通鼓,表示9箭只中了3箭,主考官凭鼓声记分,即以3箭论之。陈王廷气愤不过,驰马擎剑,劈死鼓吏,逃出了校场。

  随后,陈王廷投奔了在嵩山扯旗造反的好友李际遇。后来,李际遇事败被杀,陈王廷才归隐故里。清朝顺治年间,陈曾入乡学为文庠生,但他时运不济,始终也没有弄上个一官半职。于是他就绝了走仕途的想法,匿伏在陈家沟,立志造拳传世。现在看来,当年文武双全的陈王廷仕途不顺是件大好事,那个受贿的鼓吏客观上也算为太极拳的产生做了贡献,要不然,明王朝可能多了一个能征惯战的将军,但中国武术史上可能就永远没有了太极拳。

  探溯太极拳的起源,不能不从整理明代民间武术的戚继光说起。我国武术历史悠久,由于地大人多,发展到明代,拳种已经很多。这些拳种各有所长,也各有所偏。名将戚继光为了训练士卒,从民间著名的16家拳法中,吸取32个姿势编成套路,称作"拳经32势",作为士兵练习刀枪剑棍的"武艺之源"。

  陈王廷晚于戚继光半个多世纪,是继戚继光之后研究和整理中国民间武术的杰出人物。他在整理民间武术套路时,显然受戚氏的影响很大。在创立太极拳时,陈王廷从戚继光的"拳经32势"中吸取了29势。陈王廷在继承祖传拳术和吸取民间拳术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根据《河图》、《洛书》之太极阴阳八卦学说,与引导、吐纳以及中医经络学说相结合,融众家之长,创编出一种阴阳开合、虚实转换、刚柔相济、快慢相间的拳术--太极拳。

  陈王廷创编的太极拳不但把武术和气功、经络学说相结合,还创造了"双人推手"这一竞技运动。我国自古就有踢、打、摔、拿、跌五种技击方法,但几千年来,这五种方法都是独立发展,比如摔法就只讲摔,不讲打。其他四种技击方法虽也综合锻炼,但仍各具特色,唐代的"南拳北腿"之说,就说明了这种分歧。与戚继光同时代的名手,如山东的"李半天"之腿、"鹰爪王"之拿、"千跌张"之跌和张伯敬之打,都是各具一技之长,而"太极推手",则综合擒、拿、跌、掷、打等竞技技巧,具有很强的技击性。再者,由于踢、打、拿、跌四法在实践中具有较大的伤害性,因此练习者历来只做假想性或象征性的练习,这就造就了大批中看不中用的花架子,而前人苦心积累的经验也因为实践不足很难提高技击水平。太极推手的出现解决了这些问题。

  说到太极拳的理论难免枯燥,无论是《河图》、《洛书》、阴阳八卦,还是引导术、吐纳术、经络学说,感觉都是玄而又玄的东西,但高深的武功不都是这样吗?想想我们在武侠小说中看到的《九阴真经》、《葵花宝典》等,就不难理解了。

  悟出太极真谛的陈王廷也有一本秘笈从不离身,那就是《黄庭经》,今天,我们从他留下的那首题为《叙怀》的长短句中还能窥到一些当年的秘密:"叹当年,披坚执锐……几次颠险,蒙恩赐,枉徒然!到而今,年老残喘,只落得:《黄庭》一卷随身伴。闷来时造拳,忙来时耕田,趁余闲,教下些弟子儿孙,成龙成虎任方便……"

  风行天下从"偷拳"开始

  ■太极扬威,两少年夜破土匪帮

  温县陈家沟自九世陈王廷创编太极拳后,陈氏家族拳风日盛,历久不衰。温县至今还流传着"喝了陈沟水,都会翘翘腿"、"会不会,金刚大捣捶"之类的俗语。几百年来,陈氏家族名手辈出,如今在陈家沟,你随便走进一户农家小院,都会听到一两段关于太极拳的传奇故事。

  陈氏十一世恂如、申如是一对孪生兄弟,在其父陈所乐(陈王廷侄)的传授下,深得太极的精义要旨,人称"大天神、二天神"。陈家沟东4公里的北平皋村有个大财主叫王遴,据说当年他们家有5间楼房,登楼可望数十里,远近闻名,王家的金银财宝都藏在这楼里。为防土匪盗贼,王家的大门都裹着铁皮,院内还设有陷阱……

  康熙年间,一伙土匪闯入北平皋,自称"山东响马由晋返鲁,便道而来,欲向王遴借数色古玩珍品,以备欣赏"。王自知不敌,一面把土匪请进家中款待,一面秘使人赴陈家沟请陈所乐解救。当时,陈所乐外出未归,15岁的恂如、申如弟兄,不谙世故,慨然应允。二兄弟每人腰别一根白蜡杆趁着夜色潜入王家,正见一帮恶徒在那里酗酒。二人飞身入室,挥动白蜡杆,直刺横扫,左崩右披,然后打灭灯光,隐入暗处。众强盗措手不及,只好慌忙应战,黑暗中也分不清敌我,持刀乱砍,自相残杀。不多时,屋中归于沉寂。掌灯看时,但见尸体遍地,偶有幸存者也动弹不得……后来,有人据此编成戏剧《大天神、二天神双英破敌》在温县演出,多年不衰。

  我相信这些关于太极拳的传奇故事在陈氏家族口耳相传的过程中有所夸张,但既然是民间故事,就不能抱着历史学家的科学态度去研究。这个故事至少可以告诉我们,真正的太极拳绝不是花架子,如果你没有克敌制胜的功力,或者是你没练到家,或者是你没领悟到太极的真谛。其实,自打太极拳问世,对它的怀疑就没有停止过。明末清初的武林门户林立,派别繁多,一些门派敝帚自珍,总觉得自己祖宗留下的东西是最好的,丝毫不敢改变。不少武林中人认为陈王廷博采众长的做法是离经叛道,对不起祖先,还有人认为太极拳看上去软绵绵的,没什么价值……今天看来,这些说法恰恰从反面证明了陈王廷具备绝大多数武林中人不具备的独立见解和改革精神。

  ■人才辈出,陈长兴发扬神功

  继九世陈王廷之后,十四世的陈长兴也是一个具有独立见解和改革精神的人,他在太极拳的发展上又树立了一个里程碑。陈长兴生于1771年,卒于1853年,自幼随父习武,太极拳械出神入化。成年后陈长兴以保镖为业,常走镖山东,在武林中享有盛名。传说他在戏台前看戏,站立在数百上千的人中间,无论众人如何推、扛、拥、挤,他都纹丝不动,凡靠近他身体者,"如水触礁,不抗自颓"。陈长兴平时练拳,姿势端正,久而久之,不管是走路还是站立,一举一动,都立身中正,时人称其为"牌位大王"。陈长兴在陈王廷创编的一至五路太极拳的基础上,精炼归纳,创造性地发展成现在的陈氏太极拳一路、二路,今人称之为太极拳老架(大架)。陈氏太极拳一路以柔为主,柔中有刚,动作舒展大方,连绵贯穿,沉着稳健,一动无有不动,一静百骸相随;二路以刚为主,刚中有柔,整个套路动作复杂,急速、紧凑,套路中有蹿奔蹦跳、腾挪闪战的动作,具有快、刚、跃的特点。

  所谓有一长,必有一短,大多数拳师都是能武不能文,而陈长兴是继陈王廷之后的又一个文武兼备的武学大家。他在继承发展太极拳术的同时,还根据自己的实践所得,发展了陈氏太极拳理论,其一生著述甚多,流传下来的有《太极拳十大要论》、《太极拳用武要言》、《太极拳战斗篇》等。这些结合实践的理论著作,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太极拳的理论,将太极拳从实践到理论都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与陈长兴同辈分的陈有本,也在原来套路的基础上,逐渐舍弃了某些高难动作和发劲动作,变发劲为蓄而待发,逐渐发展形成陈氏太极拳的小架套路。陈有本一生习拳不辍,80岁时还能力斗疯牛救人于危难,他的养生秘诀"30年不停拳,30年不饱饭,30年独自乐,30年独自眠"至今仍在陈家沟流传。

  ■偷师学艺,太极拳风行京津

  在陈王廷之后的百多年间,太极拳始终是陈氏家拳,非但外姓不传,甚至只传男不传女。太极拳真正得到发展和普及,成为妇孺皆知的一个拳种,还是因为陈长兴打破门规,将陈氏家拳传给了外姓人杨露禅。在太极拳的发展上,杨露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

  关于"杨露禅陈家沟偷拳"的故事在中国民间流传很广,从民国时的传奇小说《金蝉盗技》、建国后的连环画《偷拳》到上个世纪80年代的电影《神丐》都是以这个故事为蓝本的。如今在陈家沟,与太极拳相关的最重要的遗迹也是"杨露禅学拳处"。"杨露禅学拳处"是一座坐西朝东的长方形院落,院中唯一的厅堂里摆放着两组雕塑,右边一组是杨露禅拜陈长兴为师,左边一组则是师徒二人在练习太极推手。(图2)厅堂四周的墙壁上用图画和文字记录了杨露禅一生的概况。

  厅堂后面是南北两间厢房,陪同我们采访的陈家沟村村主任张蔚珍说,北面那间是原物,杨露禅在此学拳时就有,算来也有200年左右的历史了。两间厢房后面是一片开阔地,长满了杂草,不过还能看出原来房屋的遗迹。开阔地的西北角孤零零地立着一间土房,是杨露禅的住室,里面除了一张作为道具的木床外,别无他物。(图3)开阔地的南面是一个独立的院子,是陈长兴教人练武的地方,院中的空地上还散落着训练力量用的石锁、用来磨刀磨剑的石磙,石磙上的道道磨痕清晰可见。传说杨露禅当年就是趴在院子外面西南角的那个土堆上偷学太极拳的。

  张蔚珍告诉记者,这个院落连同北面毗邻的两个院子原本都是陈德瑚的家。陈德瑚是陈家沟村早年有名的大户,解放时,这些院子还保存完好,直到土改后,这些房子分给了当地的村民,大家就把它们拆掉卖钱了。1991年,台湾杨氏太极武艺总会师承长、杨氏太极武艺第六代传人邓时海先生来陈家沟参观,看到这里一片废墟,便捐资修建了"杨露禅学拳处"。

  当年,陈德瑚在河北永年县(当时的广平府)做药材生意,杨露禅是陈家药铺里的一个伙计。因为杨露禅聪明能干,又诚实忠厚,陈德瑚就把他送到老家陈家沟做工。当时陈长兴在陈家沟传授武艺,学堂就设在陈德瑚家的南院。杨露禅到陈家沟后,受当地民风的影响,很想练太极拳,但他知道陈氏太极拳外姓不传的门规,于是便在陈长兴教拳时留心观看,然后到无人处偷偷练习。功夫不负有心人,时间长了,杨露禅竟学了个八九不离十。

  几年后的一天夜晚,杨露禅在练拳时,被陈长兴发现。(图4)听他练拳发出的声响和走架的身形,陈长兴知道他已经入了门。按当时武林的规矩,偷学别人的武功是犯大忌讳的,轻者要废去武功,重者连命都难保。但陈长兴为人豁达,没有这种狭隘的偏见。当他问清原委后,对杨露禅的好学精神很是赞赏,又见他平日里干活踏实,诚实聪明,当即便决定收他为徒。此后,杨露禅在陈长兴门下刻苦练功18年,终于领悟了太极的真谛,参透了陈氏太极拳的精髓。关于杨露禅"偷拳"的故事,在陈家沟还有另外的版本,有种说法是根本没有"偷拳"那回事。当年陈德瑚虽然有四房太太,但膝下却没有子女,杨露禅家境贫寒,其实在河北就过继给了陈家,所以杨露禅才会到陈家沟。当时陈长兴是"借"陈德瑚家的院子办武学,杨露禅想学拳,"想教还怕教不会呢,还用偷学?"

  艺成之后的杨露禅先在家乡河北永年县授徒,后来被人推荐到京城清宫里教拳,因武功高强,号称"杨无敌"。杨在北京授拳的年代,洋枪洋炮已经输入中国。火器的演进使拳技之勇在战场上的作用逐渐减小,武术家们开始重新考虑练习武术的目的和发展方向,于是太极拳拳师们提出了"佯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的思想。杨露禅所教弟子多是王公大臣、贝勒贵族,杨考虑到这些人身体素质和保健的需要,将陈氏太极拳老架中的一些高难度动作,如跳跃、跌叉、震脚等,改作不跳、不跌、不震,或缩小动作,使姿势变得简单,动作柔和易练。这样,即便是穿长衫、留辫子的贵族老爷们,也能练习太极拳。时间长了,便形成了一种新拳势,称作"太极小架子"。后来"太极小架子"经杨露禅的子孙修改,定型而成"杨氏太极拳"。杨氏太极拳刚柔内含,轻沉兼有,甫一问世,便在京、津一带影响很大,练习者也越来越多。直到今天,杨氏太极拳练习者仍远远超过了陈氏太极拳。

  太极拳的发展普及正是从杨露禅开始的,而这时,陈氏太极拳还只是在陈姓内部传学,所以当时的武术诗人杨季子诗曰:"谁料豫北陈家拳,却赖冀南杨家传。"

  太极传天下根在陈家沟

  ■流布四方,太极形成多个门派

  在陈家沟考察太极拳的历史,我发现一些"局外人"对太极拳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表面上看他们与太极拳没多少关系,可正是因为他们无意识地穿针引线,太极拳的历史才变得丰富多彩。

  陈德瑚算是一位--没有陈德瑚,就没有一代名手杨露禅,但他与太极拳的关系并非仅限于此。当年,陈德瑚在河北永年开太和堂药铺,租的是大户武氏的房子。杨露禅艺成之后回到老家寄居在太和堂,授拳自给。武家弟兄几个羡慕杨氏的拳技,便近水楼台先得月,从师于杨露禅,演练陈氏太极拳老架。入门后的老二武禹襄认为杨露禅教拳有所保留,便于1852年亲赴陈家沟,求学于陈长兴。当时陈长兴年事已高,其子陈耕耘又在山东走镖,便将其转荐给同族的陈清萍。陈清萍是陈氏太极拳小架创始人陈有本的弟子,拳架小而紧凑。这时武禹襄始知陈长兴所传为陈氏老架,清萍所传为陈氏小架。

  我们在读武侠小说时也经常会遇到类似的情节,凡是集各家武功之大成者,往往都有阴差阳错或是因祸得福的学武经历。武禹襄就是这样。他从陈清萍学拳月余,便得其要领,回去后对家人说:陈氏太极拳的精妙之处,我已经领会了,剩下的就是下苦工夫了。

  经过潜心研习,武禹襄将所学的功夫修改为既不同于陈氏老架、新架,又不同于杨氏大架、小架的太极拳新型套路。武禹襄的新套路动作轻灵,紧凑缠绵,自成一家,后人称其为"武氏太极拳"。武禹襄与其他拳师不同,他是个地主,不需要靠教授太极拳来维持生计,他练太极拳完全是出于个人爱好,所以当时其拳法流传不广,只有他的外甥李亦畲得了他的真传。后来李亦畲将拳法传给郝为真,郝以授拳为生,"武氏太极拳"才得以发扬光大。

  如今武林中公认的太极拳门派,除了陈氏鼻祖、杨氏、武氏之外,还有吴氏、孙氏与和氏太极拳。杨露禅次子杨班侯小时候跟着武禹襄读书,杨露禅曾问班侯的天赋如何,武禹襄答:"读书不甚聪敏,习拳极易领悟。"杨露禅就请武禹襄教班侯太极拳。

  杨班侯学得"武氏太极拳"后,自成杨氏小架,后收满族人全佑为徒,全佑又传给儿子鉴泉,后鉴泉从汉姓吴。吴鉴泉曾在上海开办武校,他将所学拳路修改定型,自成一派,是谓"吴氏太极拳"。

  孙禄堂是"孙氏太极拳"的创始人,他早年拜在"半步崩拳打遍天下"的形意拳名家郭云深门下,深得形意拳的精华,又师从八卦掌名手程廷华学得八卦掌法,在武林颇有声望。孙与"杨氏太极拳"的一代宗师杨澄甫(杨露禅之孙)是结拜兄弟,曾几次要求与杨"交流"拳技,杨澄甫都以"各守所长足矣"而推辞。

  民国初年,年逾五十的孙禄堂仍是学拳心切,恰逢武氏太极名家郝为真在北京染病,孙慷慨相助,周到照顾。郝为真病愈后,将平生所学尽数传授给孙禄堂。后来,孙禄堂将形意、八卦、太极精华融为一体,自成"孙氏太极拳"。

  曾授艺给武禹襄的陈氏十五世陈清萍,师承族叔陈有本,在温县赵堡镇教拳,演练陈氏小架。慢慢地,他在陈氏小架的基础上再行修改,形成了小巧紧凑、逐步加圈、由简到繁、循序渐进提高拳艺的练习套路。后来他的著名弟子和兆元之徒郑五清、郑锡杰等人赴西安等地授徒,此套拳法开始流传开来,并被称作"赵堡架"或"和氏架"。"和氏太极拳"在今天也有一定的影响。

  如今,在陈家沟村的中心位置,建起了陈氏家祠,在这里,人们可以清楚地了解太极拳的发源和传播过程。无论是杨氏、武氏、吴氏、孙氏、和氏,他们的拳法都是在陈氏太极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们的根都在河南温县的陈家沟。"

  ■北平授拳,陈发科誉满京华

  陈氏家祠外是一个开阔的广场,东西两面设有回廊,正中是陈氏太极拳创始人陈王廷的铜塑头像。广场上,三五成群的少年正在练拳舞剑。村主任张蔚珍深有感触地告诉记者,最近20年,陈氏太极拳的发展很快,条件也比过去好多了。张蔚珍介绍说,为发展传播陈氏太极拳做出贡献的陈家沟人,最早的还要数陈发科和陈照丕叔侄二人!

  张蔚珍一边说,一边领着记者来到村子南面的陈照丕陵园。说是陵园,其实只有百十平方米的面积,里面除了陈照丕的墓冢、墓碑以外,密密麻麻的满是徒弟们立的石碑。(图5)

  陈氏十八世陈照丕是当代太极拳名手,生于1893年,卒于1972年,是"牌位大王"陈长兴的嫡系后裔。陈照丕幼年时身体很差,被人称作"药罐子",8岁起随父亲学拳,5年之后,诸病皆除,拳法也已入门。之后,陈照丕从其叔祖陈延熙、陈鑫、三叔陈发科练习太极拳械,这3位也都是当时的太极拳高手。成人后,陈照丕曾到甘肃、河北一带授拳。关于陈照丕,武林中广为流传的是他在北京立擂的传奇故事。

  1928年秋,北平著名药店同仁堂的老板乐佑申、乐笃同托人请陈家沟拳师赴京授拳,大家都推举陈照丕前往。这样,陈照丕成为在京城教授陈氏太极拳的第一人。此前,京城里流传的太极拳皆是杨露禅的"杨氏",随着陈照丕的到来,这里的人们才领略了陈氏太极拳的风采。

  在北平的河南同乡会里,有个清末翰林叫李庆临,他常以太极拳发源于自己的故乡而自豪。结交陈照丕后,他对陈的武德武功十分钦佩。于是他在《时报》上发表文章,宣传陈氏太极拳既有攻防技击的神力,又有延年益寿之奇效。而《北平晚报》也跟着报道,称"太极拳发源于河南温县陈家沟,诸多先辈名手陈王廷、陈长兴早已中华闻名,今陈长兴四世孙陈照丕漫游到此,小作逗留,暂下榻南门外打磨场杜盛兴号内,如有爱好,要交膀者,莫失良机……"

  一时间,北平各界武术爱好者纷纷来访,每日应接不暇。不得已,陈照丕只得在河南同乡会的资助下在宣武楼立擂,与来访者一一过招,结果连打17天未有能敌者,陈照丕因此声名远播。北平的17家单位和学校争着聘请陈前去教拳。1929年,南京市市长魏道明一再邀请陈照丕到南京授徒,而京城的弟子则坚决不同意他走。无奈之下,陈照丕向弟子们承诺:再从陈家沟请一个武功更高的师傅来教他们。

  陈照丕说的这个人就是他的三叔陈发科。当陈发科来到北平之后,陈照丕去了南京。

  陈发科是陈长兴的曾孙,是近代太极拳史上的代表人物,不但武功高强,而且为人谦虚。与人谈论功夫,他总是爱说"我不中";与人比试,他从不伤对方身体。时间长了,武林中人干脆就叫他"陈不中"。

  陈发科在北平期间,曾被邀请作为顾问去参加武术比赛。研究比赛的规则时,有人提出以15分钟为限,陈说时间太长,只需裁判口中念"一、二、三"即可。东北大学武术教练李剑华犹豫道:"那么快能决出胜负吗?"陈笑答:"咱俩可以试试。"李剑华身高六尺,体重100多公斤,擅长八卦掌。李剑华刚抬掌近身,就被陈发科用内劲"弹"出一丈开外,但身体完好无损。李剑华佩服得五体投地,遂拜陈发科为师。于是比赛的规则采用了陈发科的建议。

  比赛期间,当时全国一流的摔跤手沈三莅要与陈发科比试,陈发科便伸出双臂,让沈抓住。在场的人都瞪大了眼睛想看个究竟,岂料不到3秒钟,双方没做任何动作,二人竟相视一笑,就算结束了!

  两天后,沈三莅提着点心专程赶到中州武馆,一见陈发科,便连声称:"谢谢陈师傅的不打之恩。"旁边正在练功的徒弟们不知道怎么回事,都是一副莫明其妙的表情。一看这情形,沈三莅更感动了,竖起大拇指,对陈的徒弟们说:"你们的师傅是这个,不但功夫好,人品更好!前天我们比试,一伸手我就已经输了,他让我抓着他的胳膊,我想借劲借不上,想抬腿也抬不起来,陈师傅要想摔我,一摔一个准!可他当众给我留了面子,背后还不宣传,真是佩服!佩服!"

  陈发科经常告诫他的弟子:"和人推手,发劲必须加在胳膊上,不可直接发到对方身上,以免伤了内脏;在不了解对手功力的情况下,不能撒手,以防对手跌伤……"陈发科还没有武林中普遍存在的门户之见,每当徒弟问他哪种拳好,哪种拳不好时,他都会一本正经地说:"哪种拳都好,不然早就被淘汰了。"

  当时的武术诗人杨敞曾写诗称赞陈发科:"都门太极旧称杨,迟缓柔和擅胜场。不意陈君标异帜,缠丝劲势特刚强。"

  陈发科的德行在武林中有口皆碑。在北平授拳时,凡有单位请其去当武术教练,他都会提出一个条件:不能辞退原来的武术教师。一次,有所大学请他任教时,偷偷地把原来那个老师辞退了,陈发科得知后,以"不善于集体教学"为由,拒绝去该校教拳。平时武林同道找他切磋武艺,无论是内家、外家,他都一视同仁,热情接待,遇到生活困难但有志于学习太极拳的学生他还免费教授。

  陈发科在北京教拳,直到1957年去世。他一生授徒甚多,沈家桢、顾留馨、洪钧生、田秀臣、雷慕尼、冯志强……这些太极拳界的顶尖高手都出自他的门下。陈发科对陈氏太极拳的传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神功代代传太极震环球

  ■暮年授徒,陈照丕后继有人

  "陈氏太极拳能够源远流长,能够有今天,陈照丕、陈照奎的功劳最大。没有他俩,陈家沟恐怕今天已经没人会打太极拳了。"年近七旬的陈家沟村村主任张蔚珍目睹了半个世纪以来陈氏太极拳的兴衰,回想起往事,难免感慨不已。老人虽不姓陈,但却是土生土长的陈家沟人,早在上世纪60年代,张蔚珍就是陈家沟村的支部书记了,对于太极拳在陈家沟的发展,他知道得最多。(图6)

  上世纪20年代末,陈照丕应邀到南京授拳,并任中央国术馆名誉教授。抗日战争爆发后,陈照丕返乡加入范庭兰领导的地方抗日武装,任武术教官,其间,他曾率敢死队战斗在抗日前线。1942年,陈照丕受当时黄委会委员长张会英(解放后任水利部副部长)的邀请,出任黄委会机关的武术教官。一直到解放后,陈照丕都在黄委会工作。

  张蔚珍告诉记者,据老辈人讲,1941年前后,正是兵荒马乱的时候,温县一带发生了蝗灾,村里人都逃荒去了,只剩下几十口人。穷习文,富习武,连饭都吃不上,谁还练拳啊!从那时起,陈氏太极拳在陈家沟渐渐地绝迹了。

  1958年,退休回到老家的陈照丕看到陈家沟竟没有人练太极拳,心里很难过,就号召年轻人到他家里学拳。张蔚珍回忆说,当时我还不知道太极拳,只是听说过"张疙瘩(附近的一个村)好放羊,陈家沟尽出些捶把行"之类的顺口溜。陈照丕重新点燃起了陈家沟人练习太极拳的星星火种。

  大约是1968年前后,报纸上发表了一条毛主席关于提倡打太极拳的语录,陈照丕看到后,就跑来找村支部书记张蔚珍,问:"这练拳不犯法了!你说我这拳还能不能教?"张蔚珍心想,这太极拳又没啥阶级立场,为啥不能练?就对陈照丕说:"可以练,你只要是正经教拳,出了问题我负责!"

  30多年后的今天,张蔚珍回忆起当时的情形,还印象深刻:"当时照丕已经是70多岁的人了,我让他重点培养4个人,陈小旺、陈正雷、王西安和朱天才。小旺和正雷是照丕的侄子,西安当时是副支书、民兵营长,天才是村学校的民办教师。我对陈照丕说,你只要把这四个人培养好,将来你过世后,咱这拳法还能往下传!"

  如今,这四位每个人都可以用功成名就来形容,当代"陈氏太极拳"的代表人物就是他们,武林中称之为"四大金刚"。

  之后的几年,陈照丕可以说把全部的心血都花在了这4个年轻人身上,将平生所学全部教给了他们。1972年9月,省里要举行武术表演赛,点名要陈家沟派人参加。陈照丕格外兴奋,早晚忙着培训队员。等到比赛结束,80岁的陈照丕也因急性黄疸性肝炎住进了医院,当年12月30日,这位承上启下的一代太极宗师与世长辞。

  陈照丕去世的时候,陈小旺等4个徒弟已经掌握了陈氏太极拳的所有套路,只是火候还不到,没有实战经验。为了能让这4个人真正成为陈氏太极拳的一代名手,张蔚珍专程去北京将陈氏十七世陈发科的小儿子陈照奎请回来,教授陈小旺四人。

  "为了培养这'四大金刚',村里可没少投入。当年把照奎请回来,专门给人家找住处、起小灶,每月还得付给人家几十块钱的工资。"张蔚珍说,"陈照奎晚上专门指导'四大金刚',白天则是大面积教村民们练拳。我当时是支部书记,规定每天早起在大队部练拳,谁来给谁记两个工分!这一下村民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现在陈家沟村那么多人会打太极拳,正是当年集体练拳的结果。"

  听了张蔚珍的回忆,才理解为什么说"陈照丕、陈照奎的功劳最大"了。但除了他们二位,我觉得眼前这位张老人也功不可没。我问他:"你老人家既不姓陈,又不练拳,怎么会对太极拳这么重视?"老人回答:"正因为我不姓陈,才不能让'陈氏太极拳'这个国宝断在我这一任啊!"

  ■名扬四海,陈家沟更有宏图

  如今在陈家沟村,你随处都能看见练习太极拳的身影,这里除了有两所比较正规的太极拳学校外,许多拳师还在家里授徒,我专门去拜访了一位叫陈立法的拳师。

  陈立法的家与普通的农家没什么不同,只是门后多了几把刀枪,厅堂里挂着一个条幅,用草书写着"出入无方、盈虚有象"八个大字,说的是太极拳的精义。陈立法50岁出头的年纪,中等身材,肌肉饱满,并没有想象中拳师的傲慢,对人热情得很。陈立法说他的爷爷陈省三和父亲陈福来拳脚都很好,两位前辈年轻时都在上海做镖师,也都有着传奇一般的经历。陈立法是听着这些故事长大的,所以从小就相信自己能练就一身本领。

  十几年前的一个风雪之夜,一个徐州来的小伙子慕名到他家,拜在他的门下,通过几个月的学习,这个小伙子竟在徐州市的太极拳大赛中闯进了三甲。

  一传十、十传百,陈立法在徐州一带有了名气,从此便经常有当地的学生来陈家沟指名道姓找他学拳。最近几年,陈立法每年都会在农闲时去徐州授拳,长则一两个月,短则十天八天。我问陈师傅:"你教徒弟是怎么个收费法?"陈立法答:"没有定数,给多少算多少。"然后指着厅堂墙角的一袋面粉说:"这就是昨天一个学生背来的学费。"

  在记者的请求下,陈立法在自家院儿里练了一套陈氏太极枪和一套陈氏太极刀。(图7)舞到激烈处,"呼"的一阵风过,落叶纷飞,尘土飞扬。这情景让我猛地想起了不知是哪部武侠小说中形容高手对决的一句话:"不出手已是风花雪月,待出手更是气象万千。"

  张蔚珍告诉记者,像陈立法这样的业余拳师在陈家沟村不下几十位,在温县县城以及周边一带就更多了。

  当代"陈氏太极拳"的4位代表人物早已超越了这种授拳方式,目前他们主要忙碌于国际太极拳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活动,或出国访问指导,或接待外宾表演,或出版理论专著……

  设在陈家沟村的陈氏太极拳学校规模不小,是"四大金刚"之首的陈小旺的弟弟陈小星开办的。陈小星师傅告诉记者,他哥哥已经在澳大利亚定居了,"虽然居住地在澳洲,但每年至少绕地球两圈,在世界各地传播陈氏太极拳"。

  记者在这里见到了陈氏二十世传人陈炳表演的太极推手。陈炳20多岁,毕业于复旦大学,是陈氏家族中学历最高的拳师。小伙子一表人才,温文尔雅,外表看不像是惯使刀枪的武者,可一出手定会吓你一跳。对方"呼"的一拳朝面门打来,陈炳提掌一带便轻松化解,然后迅速将肩膀贴住对方胸部,一发内劲,对手已被弹出四五米远。虽然早知道太极拳是以柔克刚、四两拨千斤的功夫,但印象中还是感觉它软绵绵的,今日一见,大开眼界!

  记者在温县陈家沟采访陈氏太极拳时,"四大金刚"中只见到一位——王西安。他一袭黑衣,脚上蹬一双圆口布鞋,举手投足根本不像60岁的老人,一看就是武林中人。王西安在陈家沟和温县县城有两所太极拳学校,分别由他的儿子和徒弟管理。往年的这个时候,王西安都会到法国、瑞士、西班牙等国家巡回教学,今年因为特殊原因,才留在了国内。

  据当地同志介绍,"四大金刚"之一的陈正雷目前在郑州从事太极拳的发展研究工作,另一位"金刚"朱天才现在已经到了新加坡……

  考察太极拳的发展历史,我发现从它问世至今300多年来,从没像今天这样有如此巨大的力量。太极拳历史上多少里程碑式的人物,并没有因为这一技之长使他们的命运来个天翻地覆的变化。而对当代这些太极拳大师来说,用"天翻地覆"来比喻他们命运的变化一点也不夸张。

  在温县,许多同志对记者说,陈氏太极拳的兴旺只是成就了拳师,地方的经济、文化收益不多,"甚至许多人还不知道陈家沟在温县"。随着太极拳朝着更高、更远、更深的方向发展,这种高深莫测的武功能给它的发祥地带来什么?如果是经济效益,能有多少?

  离开陈家沟的时候,记者问村主任张蔚珍:"对陈家沟今后的发展有没有什么计划?"张蔚珍回答说:"蓝图非常宏大,未来的陈家沟将建成一个世界性的健身休闲中心,世界各国的太极拳爱好者都能来到这里,住在这里,跟着陈家沟人学习地地道道的陈氏太极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谈陈式太极拳中国太极网
陈长兴为何不教杨露禅绵拳和炮锤?只教了蒋...
河南这座古村 曾发生武术史上最著名“偷师”故事 却因此享誉中外
陈式太极拳的新架其实才是老架
2)最高境界的格斗术--张志俊解密太极拳
乌烟瘴气的太极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