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德经》第四十七章 不行而知,不为而成

《道德经》第47章 不行而知,不为而成

【经文】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yǒu)①,见天道②。

其出弥③远,其知弥少。

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④,不为而成。

【考注】①窥牖:看窗外。 ②天道:日月星辰运行规律。 ③弥:更加,越。④名:通明,明白。

【考译】为道者不出门户就能够推知天下的事理,不望窗外就可以认识日月星辰运行规律。

向外奔逐得越远,就越容易陷入认识上的困顿。所以,有“道”的圣人不出行却能够推知事理,不须窥见仍能明了“天道”,不勉为而可以有所成就。

【导读】本章老子主要阐述了自己的哲学认识论观点。从认识上讲,世俗的方法是广见博闻,老子的方法则是“得其一”,“抱一为天下式”,领悟了“道”这个总纲和大原则,不出家门,天下事也差不多清楚了,即“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辨读】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

这不是普通人可以做到的,显然说的是圣人,本章最后一句也证明了这一点。圣人何人?有道之人也。那么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懂得大道的人不必出门,就能够推知天下的事理;眼睛不往窗外瞭望,就能够懂得大自然的法则,把握世界发生、发展的规律。

窗外的世界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向外奔逐得越远,就越容易陷入认识上的困顿。

前两句老子给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行为和结果,为什么会这样呢?不是说见多才能识广吗?这是理解上的难点。

首先,老子说的“不出户”“不窥牖”不是指真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连窗外不望一眼,老子的意思是说,要获得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需要“内求”而不是“外求”。在老子看来,“出”“窥”“行”“见”获得的都是直觉经验,这些直觉经验是靠不住的,因为它反映的只是事物的表面现象和片段,具有多变性、不稳定性。老子认为,只有靠内在自省才能深入事物的内部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即获得“道”性认识。出行而知、窥见而知都属于“学”的范畴,属于是直觉经验的积累,所谓“学而不思则罔”,但要深入到事物的内部从而把握事物发展的内在本质和规律,则离不开对这些直觉经验进行思考加工的过程,即“思而不学则殆”。如果离开这个过程,则奔逐追求越多,心里越是迷茫、困惑,庸庸碌碌,无所收获,即“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罗丹《思想者》

其次,人的知识由两部分构成,一是亲身实践获得的直接经验,二是从前人、别人以及书本上获得的间接经验。这些间接经验也是可贵的,一是因为这些间接经验在我是间接的,在人却还是直接经验,是前人和他人智慧的结晶;二是因为人不可能事事都亲身实践,要丰富自己的认识,必须善于学习和接受这些间接经验,特别是重视读书的作用,俗话说的“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就是这个道理。

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这跟第一句的意思没什么区别,需要指出的是,这里的“成”是指学有所成。有人把“成”理解为“成事”,既违背了逻辑同一律(与前文“知”“见”“名”没有保持一致),也脱离了本章的认识论主题。

其实,早在第21章老子就说过以道可以“阅众甫”。为什么懂得大道就可以“阅众甫”?这正是“道”的作用在认识领域的体现——“道”无为而无不为,表现在认识领域,那就是可以“不行而知,不见而名(明),不为而成”。

首先,“道”蕴含了世界的一切信息:“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21章)

其次,“道”是宇宙万物的普遍规律,在这个普遍规律指导下,就可以获得任何具体事物的规律性认识。对此老子指出:“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21章),即从“道”出发,就可以遍览万物了。第21章最后,老子说:“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我就是这样认识整个世界的。”

“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有人批判老子的这一认识论思想是“生而知之”的唯心主义先验论,与“行而知之”的唯物主义认识论相对立,这就误解老人家了。老子只是强调学习和掌握普遍性理论对认识世界的重大意义,并没有否定“认识来源于实践”的意思。万事一理,一叶可以知秋,“尝一脔肉而知一镬之味”。我们解剖了青蛙就能了解几乎所有的两栖类动物;我们解剖了麻雀,就能了解几乎所有的鸟类;我们解剖了兔子就能了解几乎所有的畜类;我们通过桃、杏、苹果、梨知道了水果的概念后,我们就能据此判断一些从未见过的水果种类也属于水果家族,比如芒果、火龙果、猕猴桃,甚至是椰子、榴莲,等等。

秋天到!

【今鉴】认识的根本任务

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透过想象把握本质,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1.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人们对事物的各个片面、现象和外部联系的反映,包括感觉、只觉、表象三种形式,具有直接性、具体性和形象性。

感觉是对客观事物的个别特征和属性的反映,比如苹果是甜的。它是整个认识过程的起始环节。

知觉是对客观事物的整体特征反映,比如一个又大又圆又脆又甜的红苹果。知觉是感觉的综合,是把各种感觉集中在一起并把它们组合起来,形成对对象外部特征的整体认识。知觉高于感觉,但它仍然属于对事物外部联系的反映。

表象是人脑对过去的感觉和知觉形象的再现和回忆,比如昨天我吃过一个又大又圆又脆又甜的红苹果。表象是在感觉和知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感觉和知觉的重新组合,因此它是感性认识的最高级形式。

2.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们对事物的总体、本质和内部联系的反映,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具有间接性和抽象性。

概念是对事物整体和本质的反映,它包含同类事物的共同的、一般的特征。概念是理性认识最基本的形式。如:苹果、葡萄、香蕉、橘子等。

判断是对客观事物是否具有某种属性的判明和断定。如菠萝是水果,萝卜不是水果等。

推理是根据事物之间的联系,由已知判断推出新判断的思维形式。如水果含有维生素,葡萄是水果,因此葡萄含有维生素。

3.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

第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必须以感性认识为基础。理性认识是要通过对感性认识进行加工制作来形成,没有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就没有加工制作的材料,因而无法形成,离开感性认识,理性认识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沦为主观自生的东西。

第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这是由认识的目的和任务决定的。从认识的层次来看,感性认识所认知的只是事物的表象,尚未达到事物内在规律的认识,因而有待于深化。

从认识的功能和目的来看,认识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这就要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进一步预见事物发展的趋势,因此必须获得对事物的理性认识,单凭感性认识是不能有效地指导实践的。

4.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的条件和方法。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统一的基础是实践,即感性认识是在实践中产生的,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深化,也要在实践的基础上才能完成。

实现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首先要努力实践,掌握丰富可靠的感性材料。一是丰富,科学的抽象和概括,必须在丰富的感性材料基础上,否则不足以形成理性认识;二是可靠,感性材料必须是符合于实际而不是错觉的,依据道听途说的东西是作不出正确的结论的。要获得十分丰富并合于实际的感性材料,就要深入实践,深入调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就是说的没有必要的感性材料作基础就不可能形成正确的理性认识。

牛顿、苹果与万有引力

第二,实现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要有科学的思维方法。对感性材料进行矛盾分析的过程,是一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过程,需要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等科学思维方法,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下一番思考的工夫。古今中外,一切在科学上有成就、有建树的人,都是充分发挥了自觉的能动性,既勤于思考,又善于思索的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静心思考 感悟道家智慧
老子说,“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与“行万里路”唱反调吗?
哲学: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与联系?
中国最富有哲理性之诗词(图文)
以疫情为例,一篇文章带你理解《实践论》
认识论原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