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库 子部 类书类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 卷六百六十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

 第六百六十卷目录

 堪舆部汇考十
  管氏地理指蒙六〈望势寻形第四十七 水城第四十八 阳明造作第四十九 择日释微第五十 迷徒寡学第五十一 饰方售术第五十二〉

艺术典第六百六十卷

堪舆部汇考十

《管氏地理指蒙六》望势寻形第四十七

穴以形造,形以势得。无形而势,势之突兀。无势而形,形之诡忒。夫指形必因势者,方术之廉贞。话形不指势者,圜术之荧惑。荧惑是主而沈,赃墨极弊之说,则曰:降势迢迢。起伏过关,有类于蜂腰。结穴隐隐,污藏夹室,何殊于凤翼。
贪以败官为墨,贪则污暗不洁白也。势曰望,谓远者著而易见。形曰寻,谓近者隐而难知也。龙在势中,势无形者,非龙。穴居形内,形无势者,非穴。方术因势求形,圜术不知势,安知形。一味荧惑于人,纵其贪墨之说而已。过关,势所自潜。夹室,形所自卫。非蜂腰,无以见起伏之奇。非凤翼,无以见污藏之异。

四水不妨,天地集依。归六替之流清。三形须发,祖宗来融,结一区之真宅。
旧注曰:天地者,支干也。六替流清,必择八干八卦之宫吉者。杨王孙云:真宅,圹土也。
四水言四面之来水,不妨干支,并至其出口,当贵在干维耳。三形非一体者,皆谬。如一花之瓣,必自本蒂生来者,方是。若别枝之花相倚附,非其瓣也。

又况形乘势来,形完穴著,魁术有见而不见,魁才有才而不才。覆奎当门,后拥推车之势。画屏匡上,前凭捍脚之阶。
全重在势。故郭氏谓:占山之法,以势为难。非得夫势之真形与穴,茫不可问。然术有能见,有不能见者,有有才,有不才者。未可概论也。奎,两髀之间也。西方十六星,有象两髀,故曰奎。覆奎谓两股当前,如覆之奎也。其后贵乎丰厚,真气乃融会于窝。画屏言到头之壁立,匡上言壁立间忽开窝窟,即俗所谓壁上灯盏之类。若前无捍脚,穴前倾脱难收,故以阶为凭。二者非有见有才者,未易测识也。

山突住,而水冲来。且道宽,中有意水直流,而山夹去。犹云缓处堪裁。
此承上文覆奎、画屏二义说,覆奎一穴,其山非突然而住,漫开两股,中有阳会水,故宽中有意。若山突住,则其性急而水自冲,宁得为宽中有意耶。画屏一穴,壁间开窝之后,其捍脚之阶,两山夹住,其水必曲折而去。若水直流,由于其脚之不捍,尚可裁欤。

角欹危而目悬空,当锋难立。颡广平而鼻端的,正面何猜。
此承上文而言,覆奎一穴,其后拥如车,若角之欹危者,不可穴也。画屏一穴,其匡前有脚,若目之悬空者,不可穴也。必如颡之广平,而后奎可安,必如鼻之端的,而后匡可藏也。

又况术有巧拙,形或不常。若术拘一律之目,则铁从
作九鍊之钢。
术之巧拙不同,形有能辨不能辨者,若天下之目皆一,则凡铁皆钢,便无所谓铁矣。

驼背可以旁肩,〈或作何侣攀肩〉谓弓身而头不拱。象鼻不如垂耳,缘环准而肘无防。
此一节言直来横受,横来直受之穴。然横结者,每恐明堂不畅,故下文以阳曜阴华结之。
旧注曰:大率驼穴肉鞍之背,象穴捲草之鼻。然驼弓身而背露,象环鼻而外单。故穴于攀肩,穴于垂耳,横以取向,则为得法。

开阳曜而廓阴华,明堂通运。振天维而衍地络,元室凝光。气积地而应天,光芒经纬。福司神而顾德,嗣续繁昌。
阳,曜日也。阴,华月也。振,收也。络,脉络也。明堂开扩,日月照临,若幽暗抑塞,与天运不能相通,故出口贵乎干维。明堂之腹,贵乎广衍而平夷也。盖积气成天,积形成地。凡在天之气,皆地之升。故地之灾祥,一准之日月星辰。而鬼福及之,谓非神以司之乎。彼积不善者,未可以倖致也。

又况顿格定针,而偏中何的。易节转宫,而分野多讹。圆术无拘于纵指,方术有持而敢差。风门及应案之形,可居堂而问音姓。水口与后龙之势,宜离穴而审经过。水下重重,脚手回捍门拥节。荡畔环环,头面顾堡壁排衙。承祖脉之真纯,爪牙有意。遇孙枝而驳杂,肩项堪誇。
此一节,辨形势阴阳宫位之法。格龙要在龙上,格水要到水中,非可漫然而指者。二十四位,应二十四节气,故曰:易节风门应。案应于穴者有定,故居堂可格水口。后龙转于宫者靡常,故离穴乃针。捍门在水口外,堡壁在罗城内。譬祖脉属阳,遇爪牙亦属阳,虽微有用。孙枝即爪牙也,遇孙枝而忽阴,当于肩项纯阳处求之,自有真结。

又况坐卧异形,不可不察。横直异穴,不可不悉。横穴虑其过去,直穴虑其偏兀。弯弯腹上,顾垂乳以回头。宛宛脐间,保丹元于盘膝。
坐者,其气浮。卧者,其气沉。横穴须要贴脊,直穴偏则气脉不贯,兀则危而不安。乳在腹之上,其乳虽垂,而头复昂起内顾。膝在脐下,其脐宛蓄,而膝要环抱内收。

又况降龙之势,贵于住穴。应龙之势,贵于有情。非端崇而顾主,虽层叠以何凭。应龙降势似行,龙爱其趣进去水。款城如揖水,要得宽平。
降者,自高而降平也。应龙非无故而起,有真龙必有真应。若无顾主之情,虽层叠,非应也。

又况高坎曰露,低坎曰藏。低而不沉者,穴之显。高而不暴者,气之钟。高冈融结于停储,洿中蓄气。迫案幽囚于卑隘,绝下亏阳。
坎,窝窟也。低而不沉者,面前明堂开畅,案应不塞。高而不暴者,左右从佐等齐,窝口内蓄。

又况罗列千峰,应无端的。周回一水,气乃盘旋。异世俗之小见,宜神明之大观。群圆秀而耸烟云,丹青眼界。隒横流而经日月,涵养心源。
上文言应龙贵于有情,此言罗列千峰,应无端的。即所谓非端崇而顾主,虽层叠以何凭也。然得一水周回于外,虽无真应之峰,而真气未尝不聚。即前案若乱杂,但求积水之池。不可因世俗之小见,而失此神明之大观也。盖千峰耸秀,见烟云出没之奇。一水周流,显日月升沉之异。此其大者,远者,宜庸人所不识矣。

又况五行造命,五气孕行,清浊寿夭,穷通贵贱,已定于始生之旦。何鬼术之圆机,敢托一偏,而肆诞仰不鬻之术。执方而宗儒贯史,必参三而论。故曰:有时命,有相貌,贵贱攸存。何形势,何阴阳,吉凶难断。
五气孕行之行,当作形,相貌也。参三而论,谓时命,天也。相貌,人也。形势之阴阳,地也。方术宗儒贯史,必兼三者,以论而贵贱不爽。圜术惟知一偏之见,亦何异于寻形之不原夫势耶。故其吉凶不可信尔。

水城第四十八

以容穴言之水者,山之佐。以应运言之山者,水之辅。山随水行,水界山住。水随山转,山防水聚。山水相得,如方圆之中规矩。山水相济,如堂室之有门户。徒知山之不可偏,不可颇。罕知水之不可淫,不可蛊。无佩剑之腋溜,无偏锵之面去,无隔胸之建瓴,无分臂之墙瓦,无蛙背之披淋,无鸡胸之两下。横琴卧笏,精神有类于环襟。新月长虹,气象不同于反弩。六相西朝而不空其右,六替东行而不虚其左。来如展席之平,去似铺帘之锁。
水城之内,所以容穴也。而水不过为我佐耳。然水之吉凶,上应五运,而山又为水之辅者,水出乎两山之内也。偏颇,不正也。淫蛊,阴阳杂也。佩剑者,两腋之直去。偏锵者,当面之斜流。建瓴者,当面冲来。墙瓦者,左右不并。蛙背、鸡胸,山之孤露无防,水散而不可收拾。琴者横于前,笏者拱于内。新月长虹,其意皆可想见。相替者,生旺之理,其左右之无空虚者,下手之关为重也。展席之平,言乎其宽漫。铺帘之锁,言乎其曲折也。

又况来不论于地浊,去必择于天清。曰朝宗者,取合川归海之义。曰入庙者,推配神通运之灵。入首寻〈一作成〉龙,荡〈一作荡〉必分于内外。随形拟穴,应当复其污盛。
袁天纲曰:八支谓之地浊,八干八卦谓之天清。万水以海为宗,明堂为众水朝集。故曰:朝宗入庙者,三合化气之类。曰配曰通者,龙要与水为配,水要与向相通也。荡者,明堂也。有其内,又欲有其外。应者,案应也,案应能见元室之污盛,污盛能见案应之朝集。
李淳风曰:复者,往复也。拟穴之法,先于落头认其洿窟,然后复推其向首,望其落头,窊〈一作穴〉窟如所认处,乃其真耳。

阳明造作第四十九

配祀黄钟者,必达黄钟之气。经理阳明者,当正阳明之方。虽寻龙而一律,其在律则不同。揆日而作室,定中而作宫,乃声诗之至训,岂蛮经之可簧。詈天聋而地哑,诳玉犬以金乌。三吉五凶,既无端而说数。九宫八卦,遂翻变以为星。
配祀者,遗骨与青山相配,从而祀之。黄钟、阳明,见前律法也。谓阴阳两宅寻龙之法虽同,而其所以致于用者,一以始气,一以中气也。日,太阳也。环宫之房,皆曰室。定营室,星也。宫,中宫也。揆日作室,揆太阳所在之方而作之。定中作宫,十月小雪后昏室中。《国语》云:营室之中,土工其始,盖为冬官、司空役民之时而言也。是亦不必楚宫,而皆可以兴作,重在揆之以日上。晦庵《诗传》曰:定北方之宿,营室星也。此星昏而正中,夏正十月也。《诗》云:定之方中,作于楚宫。揆之以日,作于楚室。既言作室,又言作宫。取句读之叶声也,误矣。
旧注:萧吉曰:定星乃天库星,即室星也。仲冬见于午,而丙午丁方,利造作。季冬见于巳,而巽巳丙方,利造作。孟春见于辰,而乙辰巽方,利造作。仲春见于卯,而甲卯乙方,利造作。季春见于寅,而艮寅甲方,利造作。孟夏见于丑,而癸丑艮方,利造作。仲夏见于子,而壬子癸方,利造作。季夏见于亥,而乾亥壬方,利造作。孟秋见于戌,而辛戌乾方,利造作。仲秋见于兑,而庚酉辛方,利造作。季秋见于申,而坤申庚方,利造作。孟冬见于未,而丁未坤方,利造作。萧吉因天道左旋,遂以定星所至之宫,而推广之。不知失中星之义矣。
《国语》曰:营室之中,土工其始。《诗》曰:定之方中,作于楚宫。不闻定适他宫,而亦有工作之兴也。
天聋日,丙寅、戊辰、丙子、丙申、庚子、壬子、丙辰皆阳日。
地哑日,乙丑、丁卯、己卯、辛巳、辛亥、癸丑、辛酉、辛丑皆阴日。
金乌鸣,玉犬吠,庚午、壬申、癸酉、壬午、甲申、乙酉、庚寅、丙申、丁酉、壬寅、丙午、己酉、庚申、辛酉。
按尧时,冬至日在虚,昏昴中。今冬至日在箕,昏室中。中星不同,由于岁差之异。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则身黄身黑,年杀月杀,古人知之而不全。流财退财,蚕命蚕宫,古人推之而不失。诠太史之志天文,亦懵懵之尤。然心盲书史之源流,笑淳愚之易惑耳。
东汉张衡,变九章为九宫,名一白、二黑、三碧、四绿、五黄、六白、七赤、八白、九紫。分三元六甲,上元甲子生人,一十起三碧,二十起四绿,三十为身黄,至九十为身黑。中元甲子生人,一十起九紫,二十起一白,三十为身黑,至六十为身黄。下元甲子生人,一十起六白,二十起七赤,六十为身黑,至九十为身黄。顺行零年亦顺紫白,值年为吉路,谓之天元运身,岁杀子年,未上起逆行,四墓之位,四年一周,月杀正月,丑上起逆行,四墓四月一周,流财子年在戌乾,丑年在未坤,寅卯辰年俱在丑子巳午,未年俱在戌乾,申年在子,丑酉戌亥年俱在未坤。造门九星经,以艮为进财,离为火殃,坎为横财,坤为退财,震为昌盛,巽为官鬼,中为禾谷,乾为典库,兑为金银。不问上中下三元,皆顺行。九宫遇行年,到坎震中乾兑艮六位,皆吉。到坤巽离三位,皆凶。如角姓生人,木也,生亥属乾,就乾宫起,甲子飞到生年,起一十零年,相继数去,蚕命子年在未,丑年在午,寅年在亥,卯年在戌,辰年在巳,巳年在丑,午年在寅,未年在申,申年在卯,酉年在辰,戌年在子,亥年在酉。蚕官亥,子丑年在未寅,卯辰年在戌巳,午未年在丑申,酉戌年在辰已。上八者,古人有知之详者,有知之未详者。至于太史之志天文,本于历代史书,其不识根源,谬为诠解者,亦无异痴人说梦矣。

剽媪〈乌考切女老之称〉嫠之谶,忌陷圜术之粗顽。孔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矧圜术张之,习俗移之,嫠〈一作婺〉妇恃之,慈母惧之。虽明理达义之刚介,亦将安守而不从。是以农星见而东作兴,犹诳田痕地火,家道昌而群畜行,何为马井牛黄。是以赵兴违妖禁,而三世为司隶。伯敬避归忌,而一旦坐连刑。信乎章子渊、卓思明辈,妄造星名,果不足以为凭。
农星,农祥房星也。立春之日,晨中于午,农事之候也。田痕,大月初六、初八、廿二、廿三,小月初八、十一、十三、十七、十九日,地火,正月戌、二月酉,逆行。十二辰,马井马胎也。十月占井牛黄,一十起坤,二十居震,顺行。
旧注曰:赵兴,章帝时人。陈伯敬,桓帝时人。出闻凶禁,则解鞍而止。还遇归忌,则寄宿客舍。后亦坐事连刑。
天象见于上,人事应于下。星之所至,尚得以应其事,况太阳所至之宫,有不宜于造作者乎。是揆日作室,为一篇之章旨,而定中作宫,不过言司空之候耳。

择日释微第五十

《礼》曰:内事用柔日,外事用刚日。冠婚丧祭,内事也。经营名利,外事也。柔则静而安,刚则动而用。国家马政修武备,外事也。必禁螈蚕,虞其窃马气,亦以所属推之。《诗》云:吉日庚午,既差我马,午马属也。士庶之家,火舍爨灶,内事也。必用壬癸水日,以禦灾也。亦以所事推之。《蛮经》所谓土龙者,果何义也。若夫东作西成,是则天时地利,又何择焉。官符之号,失理尤甚。国家设官命爵,所以养民也。官之符命,果何忌焉。
《曲礼》曰:甲丙戊庚壬为刚,乙丁巳辛亥为柔。内事用柔,外事用刚。圣人则天地以顺阴阳也。螈蚕,晚蚕也。司马政禁螈蚕,盖国家养马,与蚕同盛衰。《天文》辰为马,《蚕书》蚕为龙精,月直大火,则浴其种,是蚕与马同气,物莫能两大。禁螈蚕者,为伤马也。《诗》曰:吉日维戊,既伯既祷。伯,马祖也。天驷,房星之辰也。此宣王田猎,将用马力,故以吉日,祭马祖而祷之。吉日庚午,既差我马。差,择也。按《天文》辰为马,故用戊日祀之,戊辰同类也。大火则浴蚕种。大火,天驷房星之次,与马同气也。辰用午,从其属。日用庚,取马力之必剋也。立灶用壬癸,并纳音水日,所以禦火灾也。外有春,为土公。正、二、三、八月为宅龙,八、十月为游龙,正、八月为伏龙之类,皆禁立灶。即《蛮经》之所谓土龙也。于义何居耶。东作乘天之时,西成收地之利。乘时就利,固无忌耳,又何择焉。官符之说不一,有天官符,岁三合之临官也。有地官符,岁建之定宫也。六甲奇书散讼,用天官符上修报,然则官符之说,其来已久。管氏则以其义为未妥耳。他如十年一换官符田,官符等未见古本,要皆未可尽信也。

况亲者,子之先。子者,亲之遗。子之奉亲,果内事耶,果外事耶。
凡葬,用乙丁巳辛癸,阴日,见于春秋。

谨按:《武成》曰:越一日戊午,师渡孟津。是知外事用刚日也。
《泰誓》曰:惟戊午,王次于河朔。以《武成》考之,是一月二十八日,时厥明,王乃大巡六师。厥明,戊午之明日也。《牧誓》曰: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今考定《武成》曰:既戊午,师渡孟津。癸亥,陈于商郊,俟天休命。甲子昧爽,受率其旅若林,会于牧野。戊字,《说文》曰:戊在中极钩陈之位,兵卫之象。故用戊日伐商。〈注疏戊午是二月四日〉

又按《春秋·隐公三年》:癸未,葬宋穆公。
八月庚辰,宋公和卒。冬十有二月,齐侯、郑伯盟于石门。癸未,葬宋穆公。是癸未日,合十二月癸未也。诸侯五月而葬,八月,公卒。十二月,葬。合五个月。

《桓公十五年》:己巳,葬僖公。
在夏四月。

十七年癸巳,葬蔡桓侯。
六月丁丑,蔡侯封人卒。秋八月,蔡季自陈归于蔡。则癸巳之葬,疑十月也。

十八年己丑,葬我君桓公。〈公薨于齐夏四月丁酉,公之丧至自齐〉
冬十有二月。

庄公四年六月乙丑,齐侯葬纪伯姬。〈原本阙〉
九年丁酉,葬齐襄公。
秋七月。

二十一年秋七月戊戌,夫人文姜薨。
二十二年正月癸丑,葬我小君文姜。
三十年癸亥,葬纪叔姬。
八月

闵公元年辛酉,葬我君庄公。
在夏六月。

僖公二年夏五月辛巳,葬我君小君哀姜。〈原本阙〉十七年冬十有二月乙亥,齐侯小白卒。
十八年八月丁亥,葬齐桓公。
二十七年乙未,葬齐孝公。
在秋八月夏六月庚寅,齐侯昭卒。

三十三年癸巳,葬晋文公。
三十二年冬十有二月己卯,晋侯重耳卒。是癸巳之葬,揆诸诸侯五月而葬,合是四月。

文公元年丁巳,葬我君僖公。
《书》夏四月。

五年三月辛亥,葬我小君成风。
十七年癸亥,葬我小君声姜。
声姜,文公之母。《书》夏四月。

十八年六月癸酉,葬我君文公。
宣公八年己丑,葬我小君敬嬴。雨,不克葬。庚寅日中而克葬。
宣公母也,敬讳,嬴姓也。《书》冬十月。
胡传曰:夫丧事,即远有进无退,浴于中霤,饭于牖下,小殓于户内,大殓于阼阶,殡于客位,迁于庙,祖于庭,塴于墓。以吊宾,则退有节。以虞事,则其祭有
时,不为雨止礼也。雨不克葬,丧不以制也。或曰:卜葬先远日,所以避不怀也。诸侯相朝与旅,见天子入门而雨沾服,失容则废。矧送终大事,人情所不忍遽者,反可冒雨,不待成礼而葬乎。潦车载蓑笠,士丧礼也。有国家者,乃不能为雨备,何也。且公庭之于墓次,其礼意,固不同矣。不得不可以为悦,无财不可以为悦,得之为有财。古之人皆用之,而不能为之备,是俭其亲也。故谷梁子曰:雨不克葬,丧不以制也。厚葬,古人之所戒,而墨之治丧也以薄,又君子之所不与。故丧事以制,春秋之旨也。传谓敬嬴逆天理,拂人心,其于终事而不克葬,著咎徵焉。而谓无天道乎。

成公元年辛酉,葬我君宣公。
宣十八年冬十月,公薨于路寝。《书》二月辛酉。

三年辛亥,葬卫穆公。
在正月。

乙亥,葬宋文公。
在二月。按左氏,文公卒,始厚葬,益车马重器备。君子谓华元乐举,于是乎不臣。至于秦汉之间,穷极民力,以事丘陇。其祸有不可胜言者。

十五年六月,宋公固卒。八月庚辰,葬宋共公。
杜预曰:三月而葬,速不择日也。

十八年丁未,葬我君成公。
成公,八月薨。十有二月,葬。

襄公二年己丑,葬我小君齐姜。
夫人姜氏,襄公适母也。夏五月庚寅薨,葬在七月。

四年辛亥,葬我小君定姒。
姒氏,成公妾襄公母,定谥也。杞姓。秋七月戊子,夫人姒氏薨。八月辛亥,葬。

九年秋八月癸未,葬我小君穆姜,成公母也。
十五年十一月癸亥,晋侯周卒。十六年正月,葬晋悼公。
杜预曰:踰月而葬,速也。《书》春王正月,不书日。

三十一年癸酉,葬我君襄公。
《书》冬十月,滕子来会葬,是十月癸酉也。

昭公七年,葬卫襄公。
《书》十有二月癸亥。

十一年己亥,葬我小君齐归。
归氏,昭公母,胡女,归姓。《书》九月己亥。

定公元年癸巳,葬我君昭公。
公名宋襄公庶子。《书》秋七月。

十五年丁巳,葬我君定公。雨,不克葬。戊午日下昃,乃克葬。辛巳,葬定姒。
夏五月壬申,公薨于高寝。九月,滕子来会葬。秋七月壬,申姒氏卒,定公夫人哀公母也。
公羊曰:有子则庙,庙则书葬。曾子问:并有丧,则如之何葬。先轻而后重,其奠也,其虞也。先重而后轻。注曰:葬是夺情之事,故先轻。奠是奉养之事,故先重也。虞祭亦奠之类,故亦先重。

是知内事用柔日也。则礼经所载,纪于春秋,及获麟之笔,亘古之道欤。然亦必以事类所属而推之,或以五行相替而参诸。何《蛮经》撰集妖名怪号而虚拘。
刚柔之日,著于《曲礼》,祭马,伯用戊日。择马,用午辰,从其类之所属。火舍用壬癸,水日师渡河,用戊土日,午又生戊土,益得旺,取其事之所宜,参诸相替之理也。然唐宋诸,造命古格,葬不尽柔日,为其符于相也。杨公谓造命之妙,莫切于乘旺,其妖名怪号,可不驱而自却矣。

迷徒寡学第五十一

《蛮经》之鬼明,明贪诈之呆〈五来切,象犬小之时,未有分别。呆,痴也〉习。蛮经之徒,恍恍元微之仰,恨京卓之始诞,嗟田虞之终罔。机关不传,形势失象。但数星辰之数,岂相江山之相。
旧注曰:京夷、卓思明,皆造《蛮经》之五鬼。田枢、虞崧,皆习《蛮经》之徒党。不传者,谓不得其传。失象者,谓失其所象。得其传,便不失其象矣。星辰之数,用之于江山,入相者始得有准。盖非其地,不可以言天也。

《内经》曰:七曜纬天,五行丽地。天有宿度,地有山水。是当审原巘之仪,以辨吉凶之轨。然天地运动,五行迁复,臾区犹不能遍明,亦止望〈或作修〉候而已。
七曜纬天,《内经》作纬虚地者,所以载生成之形类也。虚者,所以列应天之精气也。形精之动,犹根本之与枝叶,而后知天之宿度,皆地之形气为之。形气有美恶,宿度有吉凶,苟不审原巘所宜,亦安得其宿度之吉耶。岐伯曰:天地动静,五行迁复,虽鬼臾区,其上候而已。犹不能遍明。

夫人托生于地,命悬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阴精所降。〈一作奉〉其人寿阳精所降,其人夭,谓阴方之地,阳不妄泄。阳方之地,阴散而毁。是皆以气而言,难达星辰之表里。
《内经注》曰:阴精,所奉高之地也。阳精,所降下之地也。阴方之地,阳不妄泄,寒气外持,邪不数中,而正气坚守,故寿延。阳方之地,阴气耗散,发泄无度,风湿数中,真气倾竭,故夭折。即事验之,今中原之境,西北方,众人寿。东南方,众人夭。其中犹有微验耳,此寿夭异也。

兼并改度,荣门早悟于钟山。
旧注曰:钟山,富大士吕大同,秦人。

兴造有期,夹墓先期乎樗里。
《史记》:樗里子,名疾,秦惠王之弟,居渭南阴乡里,故俗谓之樗里子。武王立,以为相。及卒,葬渭南章台东。曰:后百岁是,当有天子之宫夹我墓。至汉兴,长乐宫在其东,未央宫在其西。

《内经》曰:五运更治,上应天期。五运之政,犹权衡也。东方生风,风生木,其德敷和,其化生荣,其政舒启。南方生热,热生火,其德彰显,其化蕃茂,其政明耀。中央生湿,湿生土,其德溽蒸,其化丰备,其政安静。西方生燥,燥生金,其德皓洁,其化揫〈音邹聚敛也〉敛,其政劲切。北方生寒,寒生水,其德悽怆,其化清谧,其政凝肃。故物由之而人应之。故曰:善言天者,必验于人。善言气者,必验于物。微夫子孰能言至道也,乃择良兆而藏之虚室。〈黄帝之书府也〉
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权衡之理也。化者应之,变者复之,生长化成,收藏之理,气之常也。失常则天地四塞矣。敷,布也。和,和气也。荣,滋荣也。舒,展也。启,开也。彰,著也。显,明也。蕃,多也。溽,湿也。蒸,热也。备,具足也。安静,不扰也。揫,收束也,亦敛也。一本作紧敛。劲,锐也。切,急也。悽怆,一本作凄沧。薄,寒也。谧,静也。肃,中外严整也。东方,其令风,其变振发,其灾散落。南方,其令热,其变销烁,其灾燔焫。中央,其令湿,其变骤注,其灾霖溃,又作淫溃。西方,其令燥,其变肃杀,其灾苍陨。北方,其令寒,其变溧冽,其灾冰雪霜雹。黄帝曰:善言天者,必应于人。善言古者,必验于今。善言气者,必彰于物。善言应者,同天地之化。善言化言变者,通神明之理。非夫子,孰能言至道欤。乃择良兆,而藏之灵室。

夫登松埏,披蓬颗,便能泄一时之隐密。稽义理,以无垠必机轴之探窃,习唯习于贪叨,传不传于智术,是以观山玩水,则不识其散乱,不识其融结。岂唯有欺于人,抑亦自欺于天。
埏,墓道也。蓬颗,蔽冢也。凡到人之墓所,便能言其休咎之所以然,由于义理图书之秘,非不习不学者所能知。世之庸术,唯习于贪叨一途,无智术传授焉。识其所谓散乱,所谓融结。凡此者,不特欺人,实所以欺天。

凡发势住形,皆积气于融结之初。凶不可造,吉不可诬,因其自然,惟天道乎。起骊山而造天星,尚不明于客土。改五父而称神祀,尤必介于元庐。
山川形势,积于太始之初,窟不可造,的不可培,而谓可逆其自然之道乎。骊山在陕之临潼,左曰东绣岭,右曰西绣岭,下有温泉,其清彻底,不火而热。秦始皇陵在焉。《刘向传》曰:秦始皇葬于骊山之阿,下锢三泉,上崇山坟,石椁为游宫,人膏为灯烛,水银为江湖,黄金为凫雁。孔子少孤,不知其墓殡于五父之衢,问于聊曼父之母,然后得合葬于防。曰:吾闻之古也,墓而不坟。今丘也,东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以勿识也。于是封之,崇四尺,介助也。元庐墓也,介于元庐,即封坟积气之谓。其意谓骊山之墓,侈役客土,祸不旋踵。岂若防墓之少助。其元庐至今称神祀乎。

又况形不逃于目,目不逃于心。目有神而有鬼,心有巧而有拙。有邪而有正,有智而有愚。
形不逃于目者,在一心之能得其理。然目复有鬼有神,心复有巧拙、邪正、智愚之不一,形非不可恃也。

山则贵于盘礡,水则贵于萦迂。萦迂则山与水而气聚,盘礡则水与山而气孚。孚不由于聚,气是亦疾而不徐去。激无城必定明堂裂破之污,经
自然宗庙停储。
盘礡,广被也。不失其期曰孚。水聚山孚,山水之不期而会,若山虽似止而外气不交,则水急而不舒。明堂亦为之裂破污者,恐闺壸有不洁也。盖无城之水,性恒奔放,易竭。其有城者,必有关锁在外,骤然不得出口,故其去悠扬,生盘旋屈曲之状。而明堂必圆净停储,五行得其生旺也。

又况目力有所不及,心观未及无虞,重复登陟,顾盼踌躇。必得千山拱护,四水而归一途,固无见与不见之殊。
凡观山水以目,而此曰以心者,何也。盖心之所及,而目始及之。若胸中本无此丘壑,虽视之,亦未必得见。况目有所不及,能保其无虞乎。必重复顾盼,
慎之再四,庶乎无失耳。

搀汇阑城,内不伤于圜荡。乾流隔案,前欲散于投裾。
搀,枪也。汇,水回合也。圜荡,内明堂也。搀汇者,言外之大水,横亘外阑,内堂无倾脱之患。裾,衣后裾也。乾流隔案,是乾流隔在案内,其身后之水,俱欲其入于乾流之内,而气始全焉。

经曰:上合昭昭,下合冥冥。何贪狼之不令,其欲犯于廉贞。宜守方而博学,无自惑于《蛮经》
昭昭,言五运。冥冥,言六气。昭昭在天,冥冥在地,其理具见《内经》。何赃墨之徒不察,而反欲诋夫廉正之士耶。方犹定也,学无定,在志所专,而学之则为守其方也。若迷徒者,惟惑于《蛮经》而已。近世又以宗庙五行为灭蛮经,弃而不用,不知灭蛮者,灭彼蛮经之谓。非灭所谓外国之蛮也,可以悟矣。旧注曰:上古三皇之书,于《内经》书册中尤备。《玉册》本于太古,《内经》本于天师问答之语。《内经》七篇,实五运六气。《玉册》《内经》乃上古占候灵文。
《天元册》,所以记天真元气运行之纪也。自神农之世,鬼臾区十世祖,始诵而行之。此太古占候灵文。洎乎伏羲之时,已镌诸玉版,命曰《册文》

饰方售术第五十二

执方不圆,固不宜于求售。饰之以正,亦以见其知几。知几知微,果何是而何非,惟以理而起例。取经常之星以名之,虽则进身之伎,然最巧于规为。何谓名龙之号,爰称日火之奇。
经星,二十八宿也。日为房虚星,昴火为尾翼室觜,

例曰:孰司天爵,天已定于生前,必合禽伎,巧必推于宫上。用天道之左旋,布一星于一将。是以卜于木者,以奎而起寅。卜于金者,以角而起申。以井而起亥者,卜于元武。〈水土二山共此例也〉以斗而起巳者,卜于朱鹑。〈火山也〉房虚星昴之高冈,公侯诞节,尾翼室觜之秀气,将相生辰。
显贵虽云人爵,然其命则无不定于天。既得地之后,则其人之得力于地,又与天匹。虽命不由其地而生,然无不贵显者。于以见得地之力,匪细故也。例云:定于生前之说,微似有辨。盖有日火之峰峦,而适与其命符者,不得以生前之说例之。奎不起于寅,而起于艮。角不起于申,而起于坤。井不起于亥,而起于乾。斗不起于已,而起于巽。盖起于寅,日月不会于四正。起于艮,于以见四正之重光。

又例曰:各于本山生旺墓,〈一作处〉起星处布九宫去。再入中宫出四门,从今飞布步星辰。两局星辰相会宫,五行二气一时通。若得此星应山水,节钺公侯万里封。
前例用奎角井斗四木宿起,皆本山之官位,实本山之生位。而移于官位,故云公侯诞节,将相生辰也。奎近亥,木生也。角近巳,金生也。井近申,水土生也。斗近寅,火生也。虽四生,实四墓之地。盖奎为火墓,角为水墓,井为木墓,斗为金墓。若以四墓之地起,虽官位,实旺位也。故曰:各于本山生旺墓,起星处布九宫去。起星处,即木以奎宿起,寅其处也。寅属艮八宫。
木生在乾六宫  旺在震三宫 墓在坤二宫水土生在坤二宫 旺在坎一宫 墓在巽四宫火生在艮八宫  旺在离九宫 墓在乾六宫金生在巽四宫  旺在兑七宫 墓在艮八宫
坤申庚酉辛戌乾
未     亥 木从奎起艮〈日月会于四正〉丁     壬 火在乙辛丁癸
午     子 木从奎起寅
丙     癸 不合
巳     丑 用天道左旋
巽辰乙卯甲寅艮
九 乾六 兑七 艮八 离九
宫 中五
图 巽四 震三 坤二 坎一

凡是局例,固非五行二气之法程。然来山去水,亦不淫而不杂。是为衒术之机缄,庶速人之见纳,异五鬼之蛮言,乃一时之魁甲。虽然,荧惑颇精售术之门,何以廉贞自宝。家传之业,虽不爽于投凶,或可期于吉叶。记曰:居丧,读丧礼。亦圣人教人之捷。
《曲礼》曰:居丧,读丧礼。既葬,读祭礼。丧复读乐章。局例起法,当合第八十七篇,会宿朝宗篇看。水生翼 奎柳尾   奎柳尾   奎柳尾〈水土〉之生气巽庚癸 旺在乾甲丁 墓在艮丙辛火生室
火之生气乾甲丁 旺在巽庚癸 墓在坤壬乙金生毕 翼斗胃   斗翼胃   胃斗翼金之生气艮丙辛 旺在坤壬乙 墓在乾甲丁木生尾 室井房   井室房   房井室木生之气坤壬乙 旺在艮丙辛 墓在巽庚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安墓秘诀
坟茔占
海底眼
卜筮全书卷之七
占地理
细说纳音五行值得收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