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德经-连载346:对道德的运用,就是懂得原则与因果,以智慧入世

第三段的原文:“知此两者,亦稽(jī)式。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第二层面中,老子主要讲了一个重要的观点:“玄德”是天下和谐的最高道德。


首先,“知此两者”,这两头的道理,一头是用“术”,一头是用“道”。

“术”与“道”是处于不断变化运动中的两个端,懂得原则与因果,就会遵循客观规律的运用,就是道德的运用。

了解这两头的渊源,就会知道变通。

强调“道”的原则践行,旨在建立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道德观,避免极端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


其次,关于“玄德”。

《道德经》第十章和第五十一章重复强调关于“玄德”的表述:“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这是说玄德包含了“生而不有”(大公无私)、“为而不恃”(不恃功傲人)、“长而不宰”(不强迫他人)等品德与情操。

“故以道治帼”,并不彰显个人的功绩,一切都是顺应自然而得到的结果。

而“以智治帼”,则主要是突显个人的智慧与才干,而且要居功、要揽权,要以自己的思想意志来控制他人,以到达他们制定出来的目标。

“以道治帼”是要引导每个人都去主动顺应大道,并以显现自我本性来进行自我约束。

“以道治帼”目的是要建立一个以心灵美好为根本的天下;而“以智治帼”,目的则是建立一个以世俗功绩为核心的世界——可一旦突出“自我”,就已经偏离大道了!


再次,“玄德”中的“玄”,有看不见、摸不着的含义。

“玄德”有一种不显山、不露水的境界;有一种“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韵味;有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之功效。

“玄德”,就是一种内在、隐藏着的和谐,是一种整体、辩证式的和谐,是一种道法自然的和谐;它并不要求去彰显某一个人或某一些人的“智慧”,它要求人人都向着圣贤的方向发展。

因此,只有达到“玄德”之境界,并善于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的人,才能治理好天下、经营好身心家企。

当然,“智”(术)不是不能用,但一定要与整体相协调;否则,您花再大力气建立起来的“伟业”也不可能长久。

所以,看不见的和谐比看得见的和谐更好。懂得这个道理,并以道去治天下,天下就能太平,就能大顺。


本章的中心主线是:

人性中的光芒是天赐的善良慈爱,这个品性就是“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把这个“愚之”展开来就是“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等品质,就是天性的具体体现。

有了这些品德,就没有人去攀比,没有人去居功自傲,没有人去强制他人;人人都以自我完善为人生目标,生活在自然而然的和谐之中,天下便容易走向大同。

只是这种和谐没有显现出某些人的“智慧”,但这确实又是一种“隐藏着的和谐”,是一切现象和谐的基础。


今天的分享先到这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老子思想真的保守不求进取吗?
论孔子中庸之道
逯欣心:用温柔的态度,坚持重要的原则
国学经典与青年品德修养(三)
《老子修经基础篇》(三)——善退不争
道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