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春秋古易:一个被严重忽视的易学史实

民国易学大师尚秉和说,自东汉以来,春秋易学失传,已经不知道如何解读《易经》。反过来说在西汉孟喜焦赣京房时代,通过口传心授的易法,当时的学者是能读懂《易经》的,孟喜的卦气图,焦赣的《焦氏易林》,都是在正确解读《易经》的基础上形成的。

西汉的《易纬 · 乾凿度》报道古代观测北斗星的情况时说 :“ 昔燧人氏仰观斗极 ,以定方名 , 疱羲氏因之而画八卦。黄帝受命 , 使大挠造甲子 ,容 成次宪数 。五行九宫 ,自此而兴 。”

凡方位 、四 时 、八 卦 、九 宫 、甲 子 、历度等等均由观测斗极而来 , 这里所说斗极就是北斗 。

在这些资料中,可以看到一个共同的观点,都认为《易经》是一部历法,伏羲创造了八卦历法,黄帝据此创造甲子历。因八卦是观察北斗周期运动而形成的,只能也仅可能是历法。

现有的文献资料和考古发现,与此相符合,不能说古人的记录只是传说。

历法总结的是太阳南北回归运动,当我们用太阳回归运动解释《易经》,会有豁然贯通的感觉。

历法本来有推步明时的作用,在远古条件下,由此演变出占验,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所以《易经》的初始功能并不是“筮书”,把它当做“筮书”是后来的事。

《春秋古法读易经》、《春秋古法读焦氏易林》(暂订名)两书,由著名出版社投资今年出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易经八卦、四兽风水,不能忽视之,一样要高度重视
易经的精髓
《易经》的第三把钥匙
一德:《周易》的原理是什么?可以从哪些角度考察?
春秋古易:易经是上古历法(之二),八卦的起源
八卦掌理伦基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