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68.《道德经》第二十二章.曲则全

原文: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执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有个成语委屈求全肯定是出自于这章。

    “曲则全”,“曲”,就是曲线;“全”,就是处事很周到,很周全。

     如果一个人说话办事都直来直去,又怎么可能照顾到别人呢?怎么可能面面俱到呢?只有圆融点、会适当拐弯的人才会是大家受欢迎的嘛!  

     生活中有些人常说:哎,我这个人说话直,你可千万别介意呀!其实这种人是说话的时候欠缺思考,欠缺了一种拐弯的思维。

     只有一条直路,大家都直来直去,肯定会有正面的冲突嘛,那为什么不适当拐个弯、侧个身呢?总是硬碰硬,尽得罪人,怎么还能求全呢?

     枉则直”,“枉”是指受冤枉,如果是很小的冤枉,就不要那么在意嘛,终究会有清白的一天,

等到他人知道真的是冤枉你了,他会对你加倍的好,会加倍的补偿你,他对你的看法也会做出很大改变,所以,偶尔受到一些小冤枉,任由它去吧!

      “洼则盈”有低洼,有空间,才能够装东西,有缺陷才有改进的空间嘛。终究会越来越好。

      "弊则新”,弊是旧的意思,旧和新是一个对比,千万不要有那种旧的不去,新的不来的思想,新的和旧的一定要联系起来,继旧才能开新。旧的知识都没有搞懂,盲目去追求新的,反而会更危险。正所谓,温故而知新。

      “少则得”,现在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欲望少一点,人更容易满足一点,也更幸福一点。因为你要的少,别人就更容易给到你。

     “多则惑”,你要得过多,别人就感觉很疑惑:反而不会给你,你反而达不到目的。多和少是人的一种感觉,至于具体多少,要区分对待。但不管怎么样,容易满足的人是最快乐的。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所谓圣人就是能够通晓道德智慧的人,只守住道的原则,就可以把它作为天下所有事理的通则。以无欲为德。一个人最高的德行就是无欲。圣人抱定了一个心意,清心寡欲,以天下为己任,跟天下万物合而为一。如此,就可以通晓所有的事理,明了天下万物共同的准则。凡事凭良心,身体听从良心的指使,人就能自由自在,自得其乐了。

      不自见,故明。“自见”,就是自以为高明。不觉得自己有多聪明,也不会坚持己见,因为任何事情都是变化的,既不过度主观,也不会很客观。因为任何人看问题的角度都不一样,而且还会经常受到眼睛的欺骗。所见未必是事实。

     不要以为自己永远不会错,也不要认为凡事亲眼所见的一定是千真万确的,有时候,现实是会有人为主导因素在里面的。

      不自是,故彰。 “自是”,就是自以为是。不要自以为是,以为自己掌握了真理,不要以为自己说的就是对的,别人说的就是错的,这种人才是不明事理的人要不自是,道理才会明白,才会昭明,才会显著,所以叫“故彰”。

     不自伐,故有功。“伐”,就是称赞自己,别膨胀,别标榜自己,不要自己夸耀自己的能力,功劳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

    不自矜,故长。“矜”,就是很自负。一个人看上去很有信心,这可能是他心里真的没底,有可能是装出来的,其实他的内心十分慌张。

    不孤芳自赏、不一意孤行。这样才会持续成长。“长”,就是生长发展的意思。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你不争,谁能跟你争呢?根本无从争起。

      自见,自是,自伐,自矜,这些都以自我为中心。如果能够去除这些,我们就会不争,天下所有的争夺,都是人为造成的。有时过度去争,反而什么都得不到。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古人所说的“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等话,怎么会是空话呢?它是实实在在能够达到的。绝对不是随便讲的。

      诚全而归之。“诚”表示实实在在的。实实在在是全而归之,这就是大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选择很重要,坚持必受益
《道德经》全文注释(上)第20-37章
道德经第24章-坚决不能犯的四种错误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夫唯不争
《老子·二十二章》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道德经》第22章:2.“抱一为天下式”,圣人是如何立身处世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